點擊播放 GIF 0.8M
每逢春節前,市民們都喜歡在家燻臘肉,可每年都會有因燻臘肉被燒傷的市民。今年1月份以來,貴鋼醫院就收治了15名這樣的患者。
讓醫生意外的是,被燒傷後,有的市民處理方式讓人匪夷所思,有的抹502膠水,有的抹白糖,甚至還有人抹牛糞。對此,醫生表示,這些「土方法」都是錯誤的行為,會導致二次傷害,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第一時間送醫治療。
燻臘肉
他們均被柴火燒傷
今年61歲的張大爺,家住息烽縣,前幾天,想到快到春節了,他購買了200斤豬肉,準備燻成臘肉,到時給兒子女兒分別送去。
1月9日下午5點過,張大爺把肉割好後,掛起來開始燻。
沒想到,燻著燻著,掛在上面的臘肉掉進了火堆裡,為了搶臘肉,張大爺徒手伸進柴火把臘肉扯出來,就在這時,他的袖子燃了起來,由於驚慌失措,張大爺沒來得及撲救,緊接著,面部也被燒傷。
和張大爺一樣,家住惠水縣的石女士也是在1月15日當天燻臘肉被燒傷。
石女士的家屬王女士透露到,當天,她舅媽(石女士)也是準備燻臘肉,在家燒柴火燻,就在準備將柴火燒旺時,先是袖子燃了起來,接著又燒到了面部,還好家人發現及時,身上的火苗才被迅速撲滅。
醫生提醒
被燒傷千萬別用「土辦法」
就張大爺的病情,貴鋼醫院燒傷科副主任張險峰說,患者張大爺面部、手部和膝蓋不同程度被燒傷,燒傷面積約14%,深Ⅱ—Ⅲ度。
目前,張大爺一直在進行保守治療。「不出意外的話,明天將給張大爺進行手術治療」。張醫生說,如果情況樂觀的話,張大爺面部也許不用進行再植皮手術。
比起張大爺,患者石女士的病情稍微要樂觀一些,燒傷面積14%,淺Ⅱ度,且已經進行了手術治療。目前,正在留院觀察。
撇開病情之外,最讓燒傷科醫生心痛的是,每年醫生們都在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可是每年都有類似的患者被燒傷。「今年1月份,就燻臘肉被燒傷的患者就有15位。」
燒傷科的何醫生還透露到,很多患者被燒傷後,不僅沒有第一時間送醫治療,還選擇用「土辦法」治療。
其中,有的抹醬油、牙膏、蛋清以及白糖,更離譜的是,有的患者抹502膠水,自稱是為了讓被燒傷的皮膚和空氣隔開,還有的直接抹牛糞,稱那是祖傳秘方。
「這些所謂的土辦法,都是錯誤的行為。」何醫生說,一旦市民被燒傷,切忌使用這些「土辦法」,這樣不但沒有起到好的治療效果,可能還會造成二次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第一時間用冷水衝,接著迅速送醫治療。
燒燙傷的正確應急處理
1、應該立即避開熱源,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不要急著用毛巾擦拭,傷處的衣褲應剪開取下,以免表皮剝脫。
2、「冷療」措施:中、小面積燒燙傷尤其是肢體燒燙傷,用自來水持續衝洗傷處或將燒燙傷部位置於盛有清潔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續30分鐘。這樣可以使傷處迅速、徹底地散熱,減少滲出與水腫,緩解疼痛,愈後疤痕輕。頭面部等特殊部位則以冰水或冷水溼敷。
3、創面不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液塗抹,從而避免醫生對燒燙傷深度的誤判。也不要用鹼面、醬油、牙膏等塗抹,以免造成感染或使創面加深。
4、燒燙傷創面的大水泡,可在低位處用消毒針頭刺破放水,保留水泡皮,因其具有減輕疼痛和促進癒合的作用。
5、衣服著火,迅速脫去衣服或用水澆滅或就地打滾壓滅火焰,禁止站立或奔跑呼叫,防止頭面部燒傷和吸入性損傷。
6、成人燒燙傷體表總面積10%,兒童燒燙傷體表總面積5%(每1%體表面積相當於本人一個手掌大),在經過以上早期急救處理後,應以消毒敷料或乾淨衣被遮蓋創面後儘快到正規燒傷專科就診,以免延誤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都市新聞
記者 田儒森
編輯 申凌
編審 鍾俊怡 周密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