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希望收割直播紅利的年輕人,卻被培訓機構收割。交錢之後,卻發現效果遠非預料般成功,甚至可能淪為機構兜售商品、拉取更多學員的下線。
「感覺錢都打水漂了,沒學到任何東西。」在前後花了3000元購買「直播專家」推薦的爆品後,劉宏(化名)除了得到培訓機構發來的一堆學習視頻外,再沒有其他收穫。
劉宏只是在直播帶貨風口之下想進入行業分一杯羹的直播小白之一。直播帶貨,已然成為2020年的熱門詞。疫情的影響以及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等平臺商業化的爆發,讓直播得到了從未有過的關注和無數人的嚮往。同時,不少盯準市場需求的「直播培訓機構」亮相登場。「資深網紅培訓機構」、「零基礎速成教材」讓新人仿佛找到了方向。但在支付了近百到數千元費用後,卻發現效果遠非預料般成功,甚至可能淪為機構兜售商品、拉取更多學員的下線。
原本希望收割直播紅利的年輕人,卻被培訓機構收割。從事多年網紅營銷生意的郭煒(化名)說,「當你打款的那一刻,他們是真賺到錢了。」
「直播專家」推銷商品 培訓還是賣貨?
2020年,直播成為最火熱的商業模式。據商務部統計,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而據艾媒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到2020年規模將翻一番。到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將達到5.24億人。
直播風口吸引著無數人湧入,劉宏正是其中之一。
2020年5月,在淘寶經營著零食小店的劉宏決定開設直播帶貨。無奈的是,連續4天的直播沒有漲粉,轉化率更是極低,每天5個小時的直播只賣出去10多款商品。
想進入直播這塊新天地,但不知道怎麼個玩法,成了包括劉宏在內的新玩家的困惑。瞄準這塊市場需求的「直播培訓機構」,粉墨登場。
劉宏通過QQ進入了一個有40多個學員的「零基礎培訓群」,並在支付了199元後聯繫上一位「直播行業資深專家」。
「對方禁止了網友在群裡對話。只有群主不定時發布一些通告,再私下一對一地溝通。」6月25日,劉宏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他很快發現,培訓並不像他所預想般正規。「直播專家」每天僅是在群裡發布一些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的視頻,然後讓學員從中學習直播話術。
「打著學習大咖的名義,讓我們反覆觀看對方的視頻。視頻就和平時在網上看到的一樣。」劉宏告訴記者,「遇到不懂的地方諮詢群主,也很長時間才回復一兩句話。」
劉宏曾多次諮詢群主關於如何漲粉、如何提高轉化率等內容,但對方很少回復。「專家」只是不斷告訴他,在開設直播時可以讓群主幫忙聘請水軍刷屏增加人氣和製造互動,但這些都需要額外付費。在必要時還能下單買東西,營造生意火爆的情景,但在直播後必須退貨返款。
「我需要的是將貨賣出去,要這些假粉來幹嗎?」更讓劉宏氣憤的是,「直播專家」時常會在群裡告訴學員,直播帶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於其所銷售的商品無法精準擊中消費者所需求的點。而如果要想在業績上得以爆發,需要更換所銷售的商品。
「自從進入培訓群後,專家每天都在推銷各種商品。包括服裝、化妝品、飾品等各種物品,甚至還要求我們處理掉此前個人購買的燈、自拍杆、話筒等直播用品,全部更換成他所推薦的設備。」劉宏說。
那段時間裡,劉宏每天進群時,總會發現「專家」不斷地發布著各款商品,並號稱只有推銷這些「爆品」才能在直播時提升消費者購買慾,儘管他曾嘗試著花近3000元購買了「專家」推薦的一堆零食進行直播,但效果仍然沒有任何起色,「後來諮詢能否退貨時,再也看不到對方回復的消息了。」
學費從幾十元到數千元 教程大多淘寶買的?
「如今直播培訓行業龍蛇混雜。大部分『培訓老師』可能自身都沒搞懂行業玩法。」6月26日,多年經營直播網紅MCN機構的任榮(化名)告訴記者。此前在她旗下的一名主播如今也轉型成為「培訓專家」,任榮表示,「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發布一些成功心得,儼然一副資深從業者的風採。」
但任榮清楚這位主播的水準,「當時就是因為發現其帶貨能力差,沒辦法留客,才不得已將他辭退。但如果僅是從他當前的『履歷』來看,儼然一副不遜於李佳琦、薇婭等頭部大咖的段位。」
近日,記者在網絡平臺上搜索主播培訓時,出現數十家培訓機構和個人。這些機構動輒表示有著「數年直播實戰經驗」、「成功孵化多位直播明星」等成績,培訓價格從近百元到數千元,然而其背後資質卻成疑。
記者以學員身份聯繫上一位號稱能零基礎培訓的機構。得知記者來意後,對方熱情地表示能從行業小白快速上手,在半個月時間內就能掌握各種直播技巧。當記者支付了89元的培訓費用後,對方僅是發來一套在線學習課程。
記者注意到,這套標註著「基礎入門」、「導流方案」、「賣貨思維」等文件的課程,僅是極為簡單地介紹了直播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並沒有任何實操課程。當記者以「課程過淺」,提出希望能多學點乾貨時,對方稱89元只是基礎培訓的費用,如果要學到更多的實戰類技巧,則需要再支付1800元加入VIP班。
值得注意的是,當記者登錄淘寶搜索「直播教程」時發現,這套收取89元費用的「教學文件」,和淘寶多款商品相似度極高,而淘寶上最低售價25元。
「不少直播培訓機構對於給新人教什麼,怎麼教都不清楚,教程很大可能就是在網上低價購買後,通過『專業培訓機構』的名義東拼西湊再轉手翻倍銷售。」任榮這樣告訴記者。
另一家號稱已培訓出幾千名成功主播的培訓代理所收學費為2688元,其在解釋「為何學費如此貴」時,表示該機構遠比其他同行更為專業,所教導的東西都是實戰性強的。但在記者提出能否「先試聽再付費」,以及觀看旗下成功主播的直播現場時,對方遲遲沒有回答,僅是不斷要求記者付款後進入VIP群中學習。
「肯定不會同意這些要求,否則很容易就露餡了。」任榮分析稱,「這些機構通常會虛空營造出大咖,以及標榜自身專業性。但如果讓玩家真正體驗以及觀摩後,很容易露餡。」
拉人頭抽成 機器粉絲100元買10000個
事實上,除了培訓機構資質參差不齊外,不少機構是以拉人頭抽成的方式,拉攏更多學員培訓進行獲利。
6月27日,記者以一家職業學校老師的身份聯繫上某直播網紅培訓機構負責人韓雷(化名)。在得知記者手下有上百名年輕人希望進入直播圈時,對方邀請記者進行合作,「到時候按人頭付費,每介紹一個學員都能獲得學費30%的抽成回饋。」
韓雷介紹稱,其有多個覆蓋「零基礎」、「入門」以及「專業」的網紅直播培訓機構群,學費從幾百到數千元不等。他極力推薦記者介紹更多的學員報名中高級培訓班,「介紹年輕人去學最普通的不划算,你也抽不了多少,如果按最頂級的學費3999元計算的話,每個人都能抽到1200元。」
而當記者諮詢如何解決學員直播沒有粉絲的問題時,韓雷不以為然地表示,能通過請水軍來製造熱鬧假象,進而吸引真實的網友。
記者從韓雷發來的一份價格表上看到,抖音、快手等等直播平臺,500個「機器粉」的價格為60元,而淘寶直播中10000個機器粉的價格僅為100元。
「所謂機器粉,就是只是負責刷觀看數據,同時可以點讚,時間長達2小時。並不定時能刷出『東西不錯!』、『給主播打call』等話語。」韓雷解釋稱。同時他表示,也有專門的真人粉絲可以刷數據,「但價格較貴,一個真人每小時60元,保證直播間停留觀看,同時需要時能下單買貨。」
「新手才入行,沒有商家帶貨任務的話,建議刷3萬個機器粉就行了。這樣還自帶有上千個贊和評論,僅需要幾百元就能讓你被更多人關注。」韓雷說。
劉宏同樣告訴記者,此前有人私下建議他能以1999元的價格獲得代理權。
「對方說能讓我成為他們的下線,以機構代理商的名義進行招募。」劉宏表示,對方坦言培訓費用由劉宏自己決定,但同時提醒他,每拉到一個學員需要上繳20%的費用。「如果要想迅速獲利也可以發展下線,通過同樣的模式按人頭抽成即可。」
「這類通過拉客戶進而獲利的模式,和傳銷的金字塔體系相似。」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利用新玩家急於提升直播技術的需求,產生一層層裂變,進而讓機構或個人最終獲利。」
公安機關提示直播帶貨培訓新騙術
「培訓的本質是複製成功,但並不能確保每個人都能成功。」在杭州經營多年MCN機構的郭煒告訴記者。直播培訓需要專業且漫長的過程,並非輕鬆就能學會。「主播不僅是長相討喜,更需要針對不同領域具有專業性才藝、表達話術以及和粉絲互動能力強等特點,同時對商品也要有深厚的了解。而這些顯然是短期培訓不可能實現的。」
直播培訓的坑也引起了公安機關的注意。
7月初,江西、牡丹江等多地網警巡查執法發布風險提示:直播帶貨來錢快?報名網紅培訓課程新騙術!文章中表示,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發展,新型的帶貨模式出現了——直播帶貨。不少擁有主播夢又想賺錢的人看到了商機,也紛紛想分一杯「羹」,不法分子利用被害人的這一心理,想到了以「報名網絡主播培訓課程」的名義實施詐騙犯罪行為。近期,公安機關接到群眾報警稱:刷到了網紅培訓、直播帶貨的課程培訓廣告,付了培訓費後什麼課也沒有上,對方甚至消失不見。
經了解,公安機關發現此類詐騙手法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在各類小視頻平臺發布短視頻廣告稱可以培訓直播帶貨,通過付費課程打造網紅,吸引有興趣的網絡用戶。第二步等待有意者私聊,隨後添加微信等社交帳號,指導繳納「課程培訓費用」,甚至要求填寫個人信息等謊稱郵寄課程資料。第三步消失。
記者調查發現,近一年來,市場中湧現出大量類似培訓機構,但其中多數沒有任何資質,只是看準了市場的火熱和新玩家渴望入行的熱情。微博、貼吧等平臺也有多起網友投訴被打著「培訓大旗」的機構平臺欺騙等信息。
「號稱是能打造百萬粉絲的直播大咖,但實際上沒學到任何東西。」一位網友在微博無奈地表示。
「如今儘管直播行業火熱,但頭部玩家已經形成。包括平臺、品牌等大部分資源都集中在頭部領域,讓其他中小機構和個人主播生存不易。」郭煒同時表示,「培訓機構根本不在意你能在行業裡獲利。但當你打款的那一刻,他們是真賺到錢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