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雞」的多面手:二戰日本的航空重巡洋艦

2020-12-19 ALEX俊赫

【話說軍世】巡洋艦原本就是戰列艦一個補充艦種,由於戰列艦造價昂貴,且出航費用高,因此戰列艦一般待在港口中等待戰鬥任務,而巡洋艦則代替大哥巡航和保護海上交通線,也正是因此戰巡的作用就是針對於巡洋艦和海上交通線的,在二戰中,舊日本海軍的「腦洞」打開,創造出許多有新奇設計,比如說「航空重巡洋艦」,但是與二戰德國「黑科技」不同的是,缺少前瞻性。

艦炮「擠一堆兒」:布局奇怪的航空重巡洋艦

舊日本海軍利根級重巡洋艦看似攻守兼備的「多面手」屬性,卻因為奇葩的設計和使用,顯得十分「弱雞」,本級艦有兩艘利根號、築摩號,分別於1937年和1938年下水。

利根級擁有8門203毫米主炮,在重巡洋艦中屬於正常火力配置,但是它捨棄了經典的炮塔前後布局方式,而是將四座主炮塔「擠一堆兒」全部前置,這就產生了一種奇怪布局:只有前兩座的炮塔對著前方,第二座炮塔突出呈現背負式,而後兩座則向後指向艦橋(這難道是留給自己「切腹」用麼),另外還有8門127毫米副炮。

而利根級另一大特點就是艦體後部的水上飛機甲板,擁有5架水上偵察機(可搭載6架,但會比較擁擠),這是設計之初就強調的海上偵查能力,所以利根級的載機量比常見重巡洋艦多一倍,這樣在艦隊中,利根級可以提供更好的航空偵查,也常作為偵查艦使用,但是因為噸位已經被利用得很滿,導致利根級並沒有機庫。

相似布局戰艦對比:「弱雞」的多面手

1、同樣火力前置,卻缺少火力優勢:與法國戰列艦火炮前置布局不同,法國黎塞留級戰列艦也是主炮前置,不過使用思路卻天差地別,黎塞留級8門主炮全部向前,可以保持艦首方向的全部火力輸出。

黎塞留號戰列艦

而利根級因為主炮塔的指向問題,導致前向火力不足(後兩座向後指向艦橋方向),相當於完全浪費了主炮全部前置的布局。

2、同樣的使用思路,卻缺少配套優勢:與相同布局日本大澱級航空輕巡洋艦不同,大澱級的設計使用思路更加明確,2座三聯裝155毫米主炮全部前向,在同樣載機6架情況下,大澱級還擁有艦載機的機庫,比起利根級帶著載機海上「裸奔」,在海洋情況多變的遠洋海戰中則顯得「誠意十足」。

大澱級輕巡洋艦

而利根級雖然帳面上開起來「攻防具備」,但是設計配合艦隊使用的它,在航母編隊中卻顯得防空火力一般;而標準排水量只有8000多噸的大澱級,因為放棄了魚雷使用能力,除了機庫還擁有8門100毫米高射炮以及其他大量防空火力,而大澱級實際上只是當作潛水戰隊旗艦使用的。

「掉鏈子」:一次失誤幫「倒忙」,毀掉整個艦隊

在1942年美日之間關鍵的中途島海戰中,大家都記得由於舊日本海軍沒能及時發現美軍航母,從而錯失戰機,而那架延遲了半個小時起飛的偵察機,就是利根號的水上偵察機,隨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這一戰舊日本海軍4艘航母被美軍擊沉,損失了320架飛機和寶貴的110名高素質飛行員,海上航空力量被大幅削弱。

而作為重要的偵查艦,利根號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掉鏈子」,不論原因如何,都只能倒黴的被認作「背鍋俠」之一。

而最終,在1944年的薩馬島海戰中,「以大打小」的日本戰列艦巡洋艦編隊損失不小,築摩號被魚雷擊中後自沉,利根號則在1945年盟軍空襲時被擊沉。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

利根級重巡洋艦的建成的時代相對較早,而舊日本海軍雖然較早認識到航空母艦的威力,但是在大型水面艦艇的設計和使用上,仍然存在著非常明顯的艦炮決戰思維。

而美國海軍則早早地將海軍航空兵的任務細化,並發展出了專用的廉價護航航母,節約了建造時間和成本的同時,創造性的發展了輔助型的海軍航空力量,這也是舊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在思維上的明顯不同。

其他閱讀:

漫談:戰列艦的現代化,理想的「吞金獸」

丟人:重巡洋艦打驅逐艦隊,大敗而歸

二戰最好最強大的驅逐艦之一:島風

日本極力隱瞞這次戰鬥,終究被美軍揭穿

二戰時德國有多少戰列艦:其實是打腫臉充胖子

相關焦點

  • 兇狠勇敢的鬥士 二戰時期十大重巡洋艦
    重巡洋艦是特定時期,由海軍條約限制所產生的一類巡洋艦。雖然是條約的產物,但各國的重巡洋艦在大戰中都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在為自己的陣營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蒙受巨大的損失,是二戰中損失數量最多的大型水面艦艇。
  • 二戰日本重巡洋艦盤點,在美國海軍的打擊下基本全軍覆沒!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二戰裝備錄,讓我們開啟「日本戰艦篇」,由於當時日本戰艦多達百款,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本期為重巡洋艦篇。圖為古鷹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0630噸,最高航速33節(約61公裡),乘員639人,配各式艦炮10門,魚雷發射管6門,另可搭載兩架水上飛機。
  • 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重型巡洋艦、輕型巡洋艦和驅逐艦,如何區分
    戰列艦在二戰結束前一直是各個國家海軍的主力作戰艦艇。二戰結束後戰列艦被航空母艦和飛彈潛艇所取代,被各國海軍淘汰,只有美國保留了幾艘。 戰列艦是以大口徑火炮作為主要武器,日本的大和號主炮口徑達到了460毫米,威力驚人。在一戰至二戰結束前,戰列艦是海洋霸主,幾乎是無敵的存在,是海軍不可缺失的力量。
  • 二戰日本戰艦盤點,重巡洋艦編隊實力非常強!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二戰裝備錄,讓我們開啟「日本戰艦篇」,由於當時日本戰艦多達百款,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本期為重巡洋艦篇。羽黑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4963噸,航速33節(約61公裡),乘員773人,配各式艦炮18門,203毫米口徑艦炮10門,魚雷發射管16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5架。羽黑號是妙高級重巡四號艦,為三菱所建,名字取自山形縣的羽黑山。太平洋戰爭期間,羽黑號為第五戰隊成員,首先參與了對菲律賓的侵略戰爭。
  • 二戰日本最成功的巡洋艦,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是日本二戰期間建造的一型重巡洋艦,由於當時日本已經擁有古鷹級,青葉級,妙高級和高雄級12艘重巡洋艦,重巡洋艦噸位已經耗盡,所以無法再建造重巡洋艦,但是日本卻利用剩餘的輕巡洋艦噸位,建造了四艘最上級巡洋艦。
  • 它是日本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
    它是日本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的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眾所周知,二戰中的日本海軍擁有18艘重型巡洋艦,對於日本這樣一個不算很富裕的後起帝國主義國家而言,能攢出18艘重巡來可謂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很不容易,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主角是這18艘重巡洋艦中的三隈號重巡洋艦。
  • 日本重巡洋艦失蹤75年終於找到,葬身1450米深海,已被微生物侵佔
    雖然日本在二戰後被限制發展軍事力量,目前海軍實力並不算出色,但是,在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實力並不弱,有一些大型艦艇,讓美軍都很害怕。例如近期在菲律賓蘇裡高海峽大約1450米的海底,探測到的日本二戰期間在雷伊泰灣海戰中被擊沉的「最上」號重型巡洋艦。
  • 日本最新驅逐艦下水 以二戰時萬噸重巡洋艦為名
    【環球網軍事報導】7月17日,日本橫濱海洋聯合公司造船廠,日本海上自衛隊「平成27年度計劃艦」(27DDG)的二號艦「羽黑」號(舷號180)舉行了下水命名儀式。這是日本最新的摩耶級驅逐艦的二號艦。資料顯示其全長170米,標準排水量82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噸,採用「燃-燃電聯合」推進系統。
  • 二戰日本著名重型妙高級巡洋艦爪哇海戰日本帝國海軍的最後完勝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不可一世的海軍力量,曾經最高綜合噸位達到120萬噸位列於世界第三,但日本海軍在二戰太平洋戰役的亮點確實不多,1941年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時期,卻陰差陽錯的正面挑戰了,當時位於美洲的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太平洋艦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行在一次無差別擴大,世界上100多個國家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絞肉機之中,日本海軍在巔峰時期的唯一作為就是主動出擊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
  •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重型巡洋艦一覽:古鷹級與青葉級
    青葉級重巡說到二戰海軍,軍迷大多侃侃而談的都是航空母艦、戰列艦,再不濟也是說的德國海狼和戰列巡洋艦。而作為戰場綠葉的重型巡洋艦卻缺乏關注,接下來幾期棟哥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本聯合艦隊的重巡戰鬥序列。古鷹級重巡在華盛頓條約籤署後,世界海軍的艦艇劃分才變為今天我們熟知的樣子,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等等。而今天第一個出場的古鷹級重巡即是日本海軍第一級重巡。
  • 美軍二戰時被日本擊沉重型巡洋艦被找到(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衍龍】1945年7月30日,載有1200多名美軍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型巡洋艦遭日本潛艇襲擊,造成800多人喪生,僅有300多名美軍死裡逃生,成為美國海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災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8月19日報導稱,由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所帶領的一隊民間研究人員在深達18000英尺(約5846米)的太平洋海底發現了該重型巡洋艦的殘骸。
  • 重巡殺手 305毫米巨炮巡洋:美海軍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是二戰末期美國海軍建造的大型巡洋艦,其設計介於新型戰列艦與條約型重巡洋艦之間。二戰開始後,美國海軍認為自己現有的重巡和正在設計的203毫米主炮巡洋艦已經不能有效的對付德國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和日本最上級重巡洋艦。
  • 美二戰巡洋艦殘骸驚現南太平洋 曾被日本魚雷擊沉
    美軍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朱諾號在南太平洋被發現(圖來自英國《衛報》)海外網3月20日電 由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資助的RV Petrel團隊,繼發現日本二戰時沉沒的3萬噸級戰列艦「山城號」(IJN Yamashiro)與美軍列剋星敦號航母(USS Lexington CV-2)的殘骸後,近日又在南太平洋海底,找到了於瓜島戰役中遭日軍魚雷擊沉、美軍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朱諾號(USS Juneau (CL-52))的殘骸。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改建開放在即
    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而日本人從國外訂購的最後一種主力戰艦金剛級,也是當時整個世界最為強大的戰列巡洋艦。日本人對高速主力艦的痴迷,讓他們在從國外購買先進戰艦時,選擇了金剛級戰列巡洋艦,而不是更常見的戰列艦接下來嘛,就是八八艦隊的故事了。
  • 用小火炮做偽裝,說是艘輕巡洋艦,實際卻是重巡洋艦的最上級
    而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也並非是依靠噸位計算,而是依靠裝備的主炮來計算的,主炮不超過6.1英寸就是輕巡洋艦,超過了就是重巡洋艦。換句話說,只要建造一艘噸位、防護、尺寸等符合重巡洋艦的戰艦,但卻裝備不超過6.1英寸主炮的戰艦,那麼就依舊是輕巡洋艦。於是日本開始對自己的輕巡洋艦進行更換,但實際上建造的卻是重巡洋艦。
  • 爪哇海底現美二戰休斯敦號重型巡洋艦殘骸
    8月20日電據外媒19日報導,美國海軍歷史和文物處證實,在爪哇海底發現的軍艦殘骸是在二戰期間被日本海軍擊沉的休斯敦號重型巡洋艦。這艘巡洋艦曾經被稱為「爪哇海岸的跳跳鬼」。潛水員發現的物證顯示,巡洋艦的部分外殼以及沒有爆炸的軍火都已經被搬走。發現殘骸的水域是一處很受歡迎的潛水地點,目前官員們正在協調如何保存殘骸。休斯敦號重型巡洋艦在1942年2月28日海戰中被擊沉。該艦艦長埃爾伯特·魯克斯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異常英勇被追認了美國軍隊最高榮譽勳章。艦艇被擊沉後,人們開始以為艦上所有的1068名官兵都陣亡。
  • 二戰日本海軍完爆英國海軍?加上大和號都不夠,指揮官更差得遠
    在二戰中,英國海軍能夠用於艦隊作戰的航母有10艘左右(暴怒、2艘勇敢、皇家方舟、6艘光輝級,後續建造的巨像級基本沒有參戰),其中的主力光輝級是針對歐洲水域與岸基航空兵交戰而設計的,其特點是重裝甲、低載機量,並不適合太平洋戰場模式下的航母對攻。英國航母的另一個致命弱點是艦載機性能太差,前期居然靠雙翼「劍魚」扛大旗,後期靠美制艦載機。
  • 裝甲巡洋艦為何消失?重巡洋艦那麼厲害,為什麼還是淘汰了
    因為使用了裝甲,這種探索性的艦船被稱為裝甲巡洋艦,armored cruiser在當時的中國有時也翻譯成鐵甲巡洋艦,非常直白。裝甲巡洋艦比起普通的巡洋艦並沒有什麼很大改進,就是單純增加了吃水線上的裝甲,其他的性能比起普通巡洋艦並沒有什麼長進。不過在當時的大海上,這種戰艦就是主力戰艦了,因為確實還沒有什麼更強的艦船設計可以被實現。
  • 二戰時蘇聯紅海軍第一艘重巡——「紅色高加索」號重巡洋艦
    "紅色高加索"號巡洋艦是蘇聯海軍中的第一艘重巡洋艦,是沙俄1913年開工的"斯維蘭那"級輕巡洋艦的後繼艦"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改造而成。該艦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指導方針影響下的產物,是一艘臨時應急的實驗艦,與西方同類軍艦相比,在噸位、火力、機動力方面都想去甚遠,防禦水平也稍顯不足,落後了整整一個時代。也被稱為「偽重巡」。
  • 就是憑著這份情報,美軍兩艘重巡洋艦被坑成了雞肋,原因為何?
    二戰時期,美軍的情報機構破解了日軍不少的重要密文,利用這些準確的情報,美軍在數場戰鬥中給予了日軍重創,加快了日軍投降的進程。然而,在獲取情報信息的過程中,美軍也犯過不少的錯誤,其中就包括錯誤的日本海軍軍艦名稱或者虛構出事實上根本不存在的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