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中毒風險提示

2020-12-12 務川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近期,由於氣溫高、雨水多,野生蘑菇生長旺盛,農民素有採摘、食用野生菌類的習慣,而毒菌類混淆其中,誤食後會導致嚴重中毒,危及生命。為此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出以下風險提示:

1毒蘑菇的危害

毒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噁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害等,嚴重者可死亡。食用毒蘑菇中毒後,病情兇險,病死率高,且沒有特效療法。

2對消費者的提示

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專業機構和人員幫助,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鑑別方法,民間流傳著一些識別方法經證明並不可靠,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採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蘑菇。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中毒症狀,要立即催吐,並儘快就醫。

3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提示

各類餐飲單位、食堂等要加強自我管理,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進貨渠道要正規,並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帳;嚴禁採摘、採購野生蘑菇,嚴禁使用野生蘑菇作為食品原料;對可食用的蘑菇要嚴格挑選,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混入其中。

4發生食物中毒時要及時處置

消費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誤食野生蘑菇後出現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狀,要儘早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應儘快到醫療機構接受治療,同時還應保留病歷和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餐飲單位一旦發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應立即配合救治患者並及時報告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毒蠅傘

毒蠅傘因可以毒殺蒼蠅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蠅鹼、毒蠅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傘素等。誤食後約6小時以內發病,產生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精神錯亂,出汗、發冷、肌肉抽搐、脈搏減慢、呼吸困難或牙關緊閉,頭暈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狀。

狗尿苔

狗尿苔又稱「致幻蘑菇」,中毒後一般無胃腸道反應。發病較快,主要表現為精神異常、跳舞唱歌、狂笑,產生幻視,有的昏睡或講話困難。其毒素為光蓋傘辛等。由於中毒後引起跳舞、大笑,故群眾稱做舞菌或笑菌。生長在糞上又名糞菌。

致命白毒傘

致命白毒傘外形與一些傳統的食用蘑菇較為相似,極易引起誤食,其毒素主要為毒傘肽類和毒肽類,在新鮮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傘菌體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白毒傘毒素對人體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造成的危害極為嚴重,中毒者死亡率高達90%以上。

鉛綠褶菇

鉛綠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傘弱,主要引起胃腸型症狀,但也可能含少量類似白毒傘的毒素,對肝等臟器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也有可能因誤食而致命。

毒紅菇

毒紅菇味麻辣,有毒,食後主要引起胃腸炎型中毒症狀,一般發病快,病程短,除發生劇烈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外,嚴重者還出現面部肌肉抽搐,脈搏加速,體溫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臟衰弱或血液循環衰竭而引起死亡。毒紅菇與可食用的大紅菇樣子很像,一般人難以分辨。

紅網牛肝菌

此種在新疆有人採食,而在南方有中毒發生。含胃腸道刺激物等毒素。中毒後主要出現神經系統及胃腸道病症。據報導小白鼠試驗有毒。與馬尾松、疣皮樺、鵝耳櫪、山毛櫸、櫟等樹木形成菌根。


頭套狀鹿花菌

頭套狀鹿花菌學名為赭鹿花菌,吃進腹中一開始或許沒有其他蘑菇那麼致命,但日子久了,它會逐漸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可能是一種致癌物。


赭紅擬口蘑菌

赭紅擬口蘑菌蓋有短絨毛組成的鱗片。淺磚紅色或紫紅色,甚至褐紫紅色,往往中部浮色。此菌有毒,誤食此菌後,往往產生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病症。但也有人無中毒反應。


大腦蘑菇

大腦蘑菇一旦生食足以致命。它還因迴旋狀表面被稱為「大腦蘑菇」。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將其煮熟後吃掉。鹿花菌通常被認為毒性不強。它還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產生甲基聯氨。與其他許多種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會引起神經性症狀,包括昏迷和腸胃不適。

灰花紋鵝膏菌

灰花紋鵝膏內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類毒素,會損害人的內臟器官,尤其是肝臟和腎臟。據說:只要誤食這種蘑菇50克,就可使一個成年人死亡。


白霜杯傘

白霜杯傘菌體中含大量毒蠅鹼。另外含有胃腸道刺激物,中毒後引起噁心、嘔吐等症。

窩柄黃乳菇

窩柄黃乳菇味苦辣,據記載有毒,四川群眾反映有毒,黑龍江曾發生多人中毒,西藏產區視為毒菌,故不宜採食。該菌子實體含有橡膠物質,有可能利用來合成橡膠。與高山松、雲杉、冷杉,落葉松等形成菌根。

墨汁鬼傘

墨汁鬼傘與酒一起食用時是有毒的。症狀包括有面紅、反胃、嘔吐及心跳紊亂,於食用後20分鐘至2小時會出現。墨汁鬼傘有著鬼傘素,會阻礙乙醛脫氫酶的運作,使乙醛積聚在體內。乙醛是乙醇的代謝物,是造成宿醉大部份症狀的物質。雖然有不適的症狀,但卻從未有致命的情況出現。

秋日小圓帽

秋日小圓帽又名紋緣盔孢傘,世界各地氣候溫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蓋傘屬的致幻真菌,事實上卻含毒傘肽毒素,毒性很大。


相關焦點

  • 遼寧省錦州市發布野生蘑菇消費提示謹防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發生
    □ 孫 淵近日,遼寧省錦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生命安全,慎重採摘、食用野生蘑菇,不買、不賣不明品種、不明來源野生蘑菇,確保不發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如何識別毒蘑菇毒蘑菇又叫毒蕈,是一類毒性極強的天然毒性植物,在我國約有100多種,能引起嚴重中毒的有10多種。毒蘑菇中的毒素十分複雜,一種毒蘑菇可以含有幾種毒素,而一種毒素又可存在於數種毒蘑菇中。毒蘑菇中的毒素難以去除和破壞,預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不要採食野生蘑菇。鑑別蘑菇是否有毒的民間方法不一定科學、可靠。
  • ...局發布風險提示:白切雞應徹底煮熟 不要亂吃野生蘑菇和河豚魚
    廣州市場監管局發布風險提示:白切雞應徹底煮熟 不要亂吃野生蘑菇和河豚魚金羊網  作者:馬燦  2019-10-07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燒臘製品
  • 風險提示:謹防野生毒菌中毒,尚無特效解毒方法!
    由於野生蘑菇的種類繁雜,很多有毒蘑菇是目前我們尚未發現和認識的,加上部分有毒蘑菇與食用蘑菇從外觀上很難辨別,每年因誤採誤食野生毒菌引起的中毒事件在全省各地都時有發生,包括一些已經確定是劇毒類的野生菌,如白毒鵝膏菌、秋盔孢傘、亞稀褶黑菇等。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複雜,中毒後所表現的症狀、體徵多樣,發病潛伏期短則數分鐘,長則數小時或數天,其中以臟器損害型危害最為嚴重,死亡率極高。
  • 【安全提示】莫亂吃!崇州發布野生蘑菇消費安全提示
    近日,崇州市市場監管局、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出野生蘑菇消費安全提示,提醒廣大市民在食用野生蘑菇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毒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噁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害等症狀,嚴重者可死亡。
  • 野生蘑菇有風險,不要隨意食用
    《野生蘑菇有風險,不要隨意食用》.mp33:00來自湖北之聲盛夏季節,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近期,我省陸續發生多起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為防範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今天《市場監管講堂》節目邀請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吳婉琴給大家講一講有毒蘑菇的危害和一些應急處置方法。首先要科學認識有毒蘑菇。我國野生蘑菇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憑肉眼和經驗往往難以分辨其毒性。一些有毒的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後輕者導致腸胃反應,重者可致死亡,而且沒有特效療法。
  • 怎樣嚴防野生蘑菇中毒?寧鄉這樣做……
    野生蘑菇味道鮮美,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山珍」,誤食有毒蘑菇卻暗藏著中毒甚至致死的風險。據網絡媒體報導,2019年6月,雲南盈江早某一家4口誤食自採的野生蘑菇(致命鵝膏菌)導致全家死亡;2019年8月,湖北恩施州發生一起家庭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亡人事件……今年3月中旬,省食安辦通報,2020年我省已發生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6起、發病19人。野生毒蘑菇。
  • 謹防野生蘑菇中毒
    為了您的生命安全,千萬不要採摘、購買、食用野生蘑菇,確保不發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1、充分認識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噁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害等,嚴重者可死亡。食用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目前,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2、切勿採、食野生蘑菇。
  • 湘潭5人吃野生蘑菇中毒 吃野生蘑菇中毒怎麼辦
    在湖南湘潭某鄉村,發生了村民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前後有5名村民因為誤食野生蘑菇中毒,從市醫院獲悉,這段時間,連續接收了因誤食蘑菇中毒的患者,其中有人較為嚴重,送到了省醫院救治。夏天,雨水充沛,山間的蘑菇生長的極為快速。很多村民會就近取材,採摘蘑菇食用,卻不想,造成中毒。
  • 春季小心野生毒蘑菇、河豚魚中毒!
    金羊網訊 記者馬燦報導:春曖花開時節,菌類迅速生長,又到了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此外,河豚魚也開始產卵,其毒性極強。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為了您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請不採(捕)、不買賣、不製作和不食用野生蘑菇和河豚魚。專家表示,毒蘑菇又稱毒蕈,在我國生長分布廣泛,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
  • 注意風險!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野生蘑菇風險提醒
    近日,我市大鵬、光明等區接連發生市民自行採食野生蘑菇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食安君提醒廣大群眾-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種類多,中毒後果可能很嚴重  我國野生蘑菇廣泛,分布的地域也非常廣,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都可以採到,雖然一些野生蘑菇可以作為食品和藥品,但卻有不少種類有毒。目前,我國已報導的毒蘑菇種類高達400多種。  毒蘑菇中毒全年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節為主。
  • 湖南省食安辦部署開展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
    近日,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誤食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 近年,湖南省發生多起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飲酒誤食工業酒精導致甲醇中毒的事件,造成多人死亡。
  • 藍山縣市場監管局做好野生毒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紅網時刻永州4月1日訊(通訊員 何英學)為有效預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連日來,藍山縣市場監管局採取多項有效措施紮實開展野生毒蘑菇中毒防控工作,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確保群眾飲食安全。
  • 省食安辦緊急部署開展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
    圖片來自網絡近年,我省發生多起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飲酒誤食工業酒精導致甲醇中毒的事件,造成多人死亡。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我省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進入高發季節。此外,近年來因飲酒誤食工業酒精導致甲醇中毒事件多有發生,6月14日,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誤食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通知》指出,要增強防控意識。
  • 吃野生蘑菇有一定的風險
    吃野生蘑菇有一定的風險(東方IC供圖) 方舟子:野生的蘑菇,我剛剛說的那個是野生的蘑菇,那種在法國發生的那個也是一種野生的,就很好吃的一種蘑菇,如果說人工培養的,大家是可以很放心的吃,不會說摻雜這種有毒的蘑菇進去,但對於野生的蘑菇還是能不吃就不吃,雖然有一些野生的蘑菇是很好吃,你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話還是不要吃,特別是自己到野外去不要說看到蘑菇就隨便採了,摘了吃,那這種教訓太多了,每年都有吃這種毒蘑菇死亡的
  • 謹防野生蘑菇中毒!
    近日,深圳市一家四口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而被送至深圳市人民醫院。經醫生詢問得知,他們是在梧桐山採摘的野生毒蘑菇並食用。因此,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常見的野生蘑菇
  • 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警示信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崔洪亮當前,東營市天氣炎熱,雨量充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為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市市場監管局警示廣大市民群眾應高度警惕,不食、不買、不賣野生蘑菇,餐館、食堂、旅遊景區飯店等各類餐飲單位要加強自我管理
  • 江西豐城市多措並舉抓好防範野生蘑菇中毒工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期以來,江西豐城市雨水充沛、氣溫抬高,野生蘑菇進入迅速生長期。為有效防範野生蘑菇中毒風險,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豐城市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多措並舉,在保持疫情防控不鬆勁的前提下,切實抓好防範群眾自採自食野生蘑菇中毒工作。
  • 這幾種湘潭常見的野生蘑菇,吃了會中毒!
    誤食毒蘑菇,肝損害型中毒最為兇險,表現為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精神症狀。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二)不購買:注意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三)不食用: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
  • 野生蘑菇千萬別亂吃!這份安全食用「指南」請收下
    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近年來,各地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屢有發生,造成多名群眾誤食中毒,給健康帶來了嚴重傷害,甚至有人中毒死亡。但慘痛教訓反覆證明,總有人心存僥倖,結果是害人又害己,令人惋惜。近日,由於雨水豐沛,野生蘑菇開始蓬勃生長,令人歡喜令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