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克-格裡芬,大傢伙兒有多久沒聽過這個名字了?
聽見格裡芬這三個字,技巧君腦海裡瞬間浮現出一段話來:生活先讓他苦了一陣子,等他適應以後,又讓他苦了一輩子。
這就是格裡芬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
情場失意,球場更失意
打開搜索欄搜索他的名字,率先彈出的兩條新聞,分別是這樣的:「格裡芬在海灘用餐時,險些遇見正在約會的布克和肯達爾詹娜」、
「知名記者透露,格裡芬現在的交易價值很低,即便只是換一個首輪籤,活塞也需要接盤一些垃圾合同才能換到」。
有句話叫做情場失意,球場得意,這話放在格裡芬身上,搖身一變成了:情場失意,球場更失意。
縱觀格裡芬的職業生涯,一個字「慘」,兩個字「太慘」,三個字「實在慘」,四個字「慘中慘霸」。
他曾貴為2009年的狀元,但現在你提起那屆選秀,第一個想起不是庫裡就是哈登,總之不再有他。
遙想當年快船隊手握狀元籤,滿心歡喜的選中白魔獸,本以為能就此成就一番王朝霸業,誰料傻芬直接傷了個徹底,賽季報銷。
接下來的菜鳥賽季,他場均能入帳22.5分12.1籃板3.8助攻,那一年,他憑實力打出「給力芬」的名號。
也是那一年,他迎來了一個老大哥——克裡斯炮。
那幾年,快船隊的老大還不叫喬治、小卡。
曾幾何時,保羅、格裡芬、小喬丹組成的快船三巨頭多麼風光?
洛杉磯的那段虛妄歲月,悲劇而又美好。悲劇在於「空接之城」從未進過西決,美好在於「銀河戰艦」總是奪冠熱門。
一次又一次因為傷病倒下
遺憾的是,這支看似擁有無限光明未來的球隊,卻一次又一次因為傷病倒下。
快船全隊得了一種病,名字叫做「一打季後賽球員就集體重傷症」。
2015年2月9日,布雷克·格裡芬右手肘受傷,被迫接受手術,不得已缺席當屆全明星,並且缺席了餘下大部分常規賽。
2016年4月27日,復出沒幾天,格裡芬又因為左腿股四頭肌受傷,宣布缺席賽季剩餘所有的比賽。
「沒關係,這賽季躲不了冠,大不了下賽季再來。」格裡芬開始安慰自己。
2017年4月22日,格裡芬在比賽中傷到了大腳趾,無奈再度報銷餘下所有系列賽。
失去了格裡芬的快船自然如浮萍無依,只得任雨打風吹去。
曾經鮮衣怒馬少年時
再回首西決不過一場夢
快船最有機會的那幾年,仿佛被詛咒了一般,每每到季後賽,球員們便接二連三的報銷。
快船管理層深諳及時止損的道理,大手一揮將格裡芬送去底特律。
分手與轉會齊飛,底特律沒有詹娜,只有一堆老舊重工業基地。
格裡芬看著這座被時代淘汰的工業重鎮,覺得這座城的發展歷程,實在和自己很像。
底特律始建於1701年,1830年後,工業穩步成長,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車公司在此建立,此後迅速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汽車城」。
20世紀70年代,底特律受到了石油危機的重創,加上日本、德國等國汽車生產的衝擊,這座城市開始走向衰落。
「格裡芬」的外號,曾經與「汽車城」一樣輝煌,如今卻因為傷病,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
市長說,底特律想要重新崛起,應當順應時代,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根據市場需求,增強競爭力。傻芬從市長的話中取得了靈感,既然城市都能改變,我為什麼不能?
一起加油吧。
他從大前鋒搖身一變,成了大控鋒,數據面板也從20+10,轉向20+5+5。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直到那一天。
密爾沃基的將士們帶兵入境,領頭的字母哥從城東殺到了城西,只消一招,他便能將底特律一位戰士斬於馬下。在季後賽的戰場,分區老大2:0領先分區第八,這實在很正常。偏偏格裡芬咽不下這口氣,他骨子裡的基因,不允許他不戰而降。
格裡芬的膝蓋
已經要靠厚厚的護具支撐了
於是他上了,他沒能阻止不可一世的雄鹿隊,卻依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長達七個月的報銷和一生揮之不去的膝傷。
球迷們當然很感動,可惜MVP的歡呼聲,僅僅持續了幾天便消失的無影無蹤。當大傢伙兒冷靜下來,便開始認真考慮,這個曾經他們口中的MVP,還能換回什麼東西:
5年1.7億,自然是虧了,但倘若能換回一個首輪籤,也算是止損。
曾經笑傲江湖的天之驕子,竟是落到如此田地。
他輝煌過,努力過,掙扎過,但歷史的進程,從來不曾因一個人停下過。如果說帶傷硬上場,扶大廈之將傾的熱血劇情,只會在動漫裡出現。
那麼王者歸來,浴火重生的戲碼,會在現實中上演麼?
如果會,我希望主角的名字,叫做格裡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