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是第一致癌植物?千萬不能聽信這種謠言~

2020-12-19 愛花使者

網傳向日葵是第一致癌植物,別再聽信謠言了。

作為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植物——向日葵,怎麼會同植物聯繫起來。從它的主要成分油脂、澱粉、蛋白質,這些都是我們身體攝入的必須營養物質,不存在致癌的說法。

但是,它含有油脂,這就讓人不禁聯想到黃麴黴素,因為黃麴黴素是伴隨油脂產生的,比如之前我國農業農村部曾經公布的致癌名單中,就將農民自榨的花生油列為一級疑似致癌物。

而葵花籽的油脂含量相比花生的含油量還要高,這就使葵花籽也是難逃嫌疑了。經常磕瓜子的朋友應該知道,有時候會吃到很苦的瓜子,這種瓜子其實就是黃麴黴素汙染的葵花籽,在加工之前沒有被挑選出來,這樣的瓜子確是存在潛在的致癌性的。人們對向日葵是第一致癌植物的說法也是來源於此了。

其實,對此,大家可以放心,食品在加工的時候,會經過檢測、脫毒儘可能保障上市的農產品處於安全閥值的範圍。所以我們吃到這種很苦的瓜子的數量是非常少的,即使是吃到了,發現這種苦味的瓜子我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吐掉,對我們的影響微乎其微。大家不必擔心。

相關焦點

  • 被「致癌」的中國人:這些謠言裡,你被哪一條騙過?
    最近,浙江杭州有一個老人聽信美國洋大夫的建議,使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進行抗腫瘤治療,老人每個月都會請美國專家把調配好並製成粉的營養粉寄過來,試圖通過這種方法「餓死腫瘤」。誰知,在食用營養粉代替一日三餐有一年後,一米七的老人體重竟然降到只有60多斤。最終,這位不幸的老人成為謠言的犧牲品而離家人遠去。
  • 微波爐食物致癌?不要再讓這些致癌謠言騙了
    跟著小編一起去揭開生活中關於癌症的謠言。  致癌謠言  1.隔夜菜致癌  網傳隔夜蔬菜含有大量的硝酸鹽類,長時間不吃會分解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常見的致癌物質,因此很多人都認為吃隔夜菜會致癌。  3.微波食物可能致癌  微波爐加熱會讓食物的分子結構發生改變,產生人體不能識別的新分子,這些奇怪的新分子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專家表示,微波只是加熱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並未發生化學變化,不會產生致癌物。
  • 常見的34條「癌症謠言」:剩菜剩飯、隔夜菜致癌
    但千萬不能盲目沉迷其中,更不能因此放棄正確的治療。謠言2:剩菜剩飯、隔夜菜致癌部分綠葉類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後如果放置的時間過久,硝酸鹽便會被分解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加熱也不能去除。
  • 吃剩米飯會致癌?你被這6條飲食謠言,騙了多少年
    網上很多的飲食文章都有提及「喝隔夜水會致癌」這一個說法。實際上,這只是一條完全沒有依據的謠言。其實,除了這一個說法,網上還流傳著許多的飲食謠言,常常引發人們的恐慌,也讓人們在飲食方面變得格外地小心翼翼,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吃。
  • 關於癌症的謠言!大家千萬別再相信了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真相  心理暗示作用而已  這條謠言被舉報了將近8萬次。據悉,小麥苗也算是綠色蔬果,榨成麥苗汁或許對患者能起到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但千萬不能盲目沉迷其中,更不能因此放棄正確的治療。
  • 《癌症謠言速查手冊》--致癌篇--
    目錄  1前言  2致癌謠言  3防癌謠言  4結語  前言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4類致癌物:對人類很可能不致癌。  此分類以致癌證據的確鑿程度為根據,與致癌強度或對人類的實際威脅程度並沒有必然聯繫,致癌物實際致癌的機率大小,跟暴露/接觸劑量和時間等有關。  本手冊匯總近年常見的致癌謠言與防癌謠言,方便您查閱。
  • 《癌症謠言速查手冊》——致癌篇
    4類致癌物:對人類很可能不致癌。此分類以致癌證據的確鑿程度為根據,與致癌強度或對人類的實際威脅程度並沒有必然聯繫,致癌物實際致癌的機率大小,跟暴露/接觸劑量和時間等有關。本手冊匯總近年常見的致癌謠言與防癌謠言,方便您查閱。
  • 蕨菜致癌?春季食品謠言又起 別信
    天氣漸暖,各種新鮮蔬菜相繼上市,關於蔬菜的謠言也隨之出現。某某蔬菜「致癌」、某某蔬菜「含重金屬」等謠言嚴重擾亂了公眾生活。近日,有關專家針對近期網上流行的謠言進行集中闢謠,為您擦亮雙眼。  謠言一:蕨菜致癌  網上有消息稱,蕨菜中含有一種名為「原蕨苷」的致癌物質,食用後會引發癌症;即使將蕨菜煮熟,也100%致癌。  ■真相:上海辰山植物園蕨類植物多樣性研究組組長嚴嶽鴻博士表示,該傳言不夠準確。
  • "檸檬水抗癌、果蔬汁減肥" 營養謠言你信幾個?
    謠言!  東方網5月21日消息:為了健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飲食養生。可網上充斥太多「謠言」:鴨血清肺、草莓致癌、隔夜菜有毒、果汁減肥……這些「經驗之談」你信過幾個?昨天,第三屆中國營養傳播大會暨2015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啟動儀式上,來自政府、學界、媒體和企業的代表,解析了當下最火的「營養謠言」,並深入探討了新媒體環境下的營養傳播策略。
  • 喝反覆燒開的水會致癌?4個致癌謠言,希望你能早點認清楚
    部分人認為反覆燒開的水就會致癌,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很多人不敢喝反覆燒開的水,認為這些反覆燒開的水會導致癌症發生,其實這也是致癌謠言的一種。反覆燒開的水並不會導致癌症產生,很多人都認為反覆燒開水之後會產生亞硝酸鹽,這種致癌物質飲用之後就會導致癌症發生,這種情況目前還沒有相關的依據可以證實,因此,不需要太過擔心,不能夠盲目地陷入一些癌症的誤區。
  • 治理食品安全謠言 不能只靠「多管齊下」
    「喝牛奶致癌」、「牛奶越喝越缺鈣」、「奶牛產奶靠打激素」……近年來,食品謠言的泛濫給公眾生活帶來不少困擾。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有關人士表示,治理食品安全網絡謠言需要綜合運用法律、道德、教育、技術等手段,「多管齊下」,以推進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 葵花籽「致癌之首」,科學還是謠言?
    葵花籽致癌的消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各類社交媒體上鬧騰一回,甚至有說法稱,葵花籽是致癌之首,然而事實果真如此麼?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又名朝陽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北美洲,在我國的東北、西北及內蒙古等被廣泛種植,高可達3米,盤型花寬可達30釐米。
  • "4種致癌蔬菜""十大致癌食物"… 這些榜單都不靠譜
    網絡搜索截圖衛生組織將「4種蔬菜」拉入致癌名單?今年年初,一篇題為《衛生組織曝:4種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單,記得勸家人少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章稱,娃娃菜、蕨菜、西葫蘆和紅鳳菜這四種蔬菜被衛生組織列入致癌名單,以後都不能吃了。在網傳文章中,還有一些題為「3種致癌蔬菜名單」的文章,也是換湯不換藥。
  • 「4種致癌蔬菜名單」「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這些榜單不靠譜
    網絡搜索結果衛生組織將「4種蔬菜」拉入致癌名單?今年年初,一篇題為《衛生組織曝:4種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單,記得勸家人少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章稱,娃娃菜、蕨菜、西葫蘆和紅鳳菜這四種蔬菜被衛生組織列入致癌名單,以後都不能吃了。在網傳文章中,還有一些題為「3種致癌蔬菜名單」的文章,也是換湯不換藥。
  • 衝奶粉的時候這種水不能用,媽媽必知關於「喝」的4個謠言
    那麼接下裡就舉例說明一下,寶媽們可一定要弄清楚,別因為聽信了謠言而害了寶寶。 1、謠言一:懷孕的時候喝醬油,寶寶會變黑? 很多的寶媽們會應該都曾聽說過,如果在懷孕的時候吃一些黑顏色的食物。那麼寶寶的皮膚就會變黑,比如喝醬油、吃黑巧克力等。這些謠言讓寶媽們深信不疑。
  • 炒熟的西葫蘆致癌?晚上薑湯賽砒霜?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炒熟的西葫蘆致癌?晚上薑湯賽砒霜?這些謠言,你信了嗎?謠言:炒熟的西葫蘆致癌真相:傳言中西葫蘆致癌的說法來源於2013年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布的一項報告。報告中顯示,炒熟的西葫蘆中丙烯醯胺的含量是360微克/公斤。然而在實驗測試中炒法比較極端,是用猛火炒了3分鐘和6分鐘,跟大家平常的烹飪過程不一樣。因此,炒西葫蘆雖然會產生丙烯醯胺,但根據人的日常使用量,並沒有超過安全值。
  • 蕨菜致癌?這些食品謠言別信
    蕨菜致癌?近期,如「蕨菜致癌」、「空心菜含重金屬」等謠言在微信朋友圈瘋傳。有些人信以為真紛紛轉發,甚至被嚇得不敢下筷。真相究竟如何?安徽省食藥監局對這些食品謠言進行盤點,並逐一揭開真相。 謠言一:蕨菜致癌 網上有消息稱,蕨菜中含有一種名為「原蕨苷」的致癌物質,食用後會引發癌症;即使將蕨菜煮熟,也100%致癌。
  • 去年18條食品安全謠言:辣條排第一,星巴克味精草莓都上榜
    謠言四:味精加熱後有毒謠言:文章《這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曾在微信朋友圈裡熱傳,其中稱:溫度只要超過100攝氏度,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
  • 隔夜水致癌?闢謠:隔夜水中的亞硝酸鹽離超標還差很遠
    可就在準備放開肚子大吃特吃的時候,總有些聳人聽聞的謠言讓我們乖乖閉上嘴 。這次,我們精選了在飲食圈傳播最廣的 10 條謠言,讓你不再為吃擔驚受怕!謠言一:隔夜水致癌不能喝相傳:隔夜水產生的亞硝酸鹽會致癌。別擔心!
  • 煮綠的蛋黃,蘭州拉麵都致癌?謠言能不能消停點|1月謠言榜
    在2018年的伊始月,在我們都以新氣象面對嶄新一年之時,食品謠言也紛紛換上新裝扮粉墨登場,發動了新一輪的攻勢。松鼠君發現,除了「蘭州拉麵可致癌」屬舊謠新傳外,1月份謠言均是通過網絡傳播的全新面孔,此類謠言可是最具迷惑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