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非常喜歡吃生魚片,近日,一名男子卻因為過度食用生魚片而差點喪命。據報導,這名男子因為腹痛和皮膚瘙癢而前去醫院就診,在X光下顯示了這駭人的一幕。
近日,朋友圈裡熱傳的一組圖讓人看了不寒而慄:幾張人體X光片上,密密麻麻全部是白色的斑點,像成群的蟲子長在人身體裡一樣。網傳是一名順德患者常吃三文魚魚生造成體內長了寄生蟲。
記者昨日了解核實到,該名患者曾到從化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診。「網傳的那名患者體內應該是絛蟲。」傳染病專家提醒市民,應改變生吃豬、牛、魚肉的習慣,慎防病從口入。
這名男子的身上已經全是寄生蟲,看了讓人頭皮發麻。醫生認為他是因為吃了太多的生魚片,才會有如此嚴重的感染。目前他正轉往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為何檢查提示全身會有這類絛蟲?專家解釋道,吃進去的食物若含有絛蟲蟲卵,蟲卵進入人體腸道,會吸收人體的營養。長大後它們就變成一條條幼蟲,它們穿破一些組織,通過血液,爬行到全身各個地方去。最可怕的是,它們還可能進入腦組織,變成腦囊蟲病,「腦裡面會發炎,形成腫瘤樣物體。」
專家說,因絛蟲形成腦囊蟲病,發展還是相對比較慢的,在這過程中,病患會出現頭痛、嘔吐、癲癇等,這時候應及時就醫。治療方面,如果蟲子是在肌肉外周,直接驅蟲就可以。但進入腦部就非常麻煩,一殺蟲會使蟲子壞死,從而產生許多反應源,驟然之間會引起劇烈的變態反應,引起腦水腫,會有危險。
因此,對這類病人,要在醫院嚴密監控,少量給藥,然後病人沒反應,才慢慢加大劑量,減少副作用,「最怕殺蟲的時候,蟲子死了,生命也出現危險」。
研究顯示吃生肉或者生魚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如果通過食用像鮭魚等魚類吃下寄生蟲幼蟲的話,就會有絛蟲感染的風險。絛蟲感染的案例在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也逐年增加,醫生推測這是因為壽司和生魚片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的原因。
根據接診經驗,野生的蛇類含有最多絛蟲,因此,生吃野生的蛇最容易感染;另外,生吃魚生、豬牛肉也有可能感染,其中生吃魚塘裡面的魚生更危險。「因為魚塘裡的魚易被汙染,沾上糞便等」。吃三文魚、北極貝等會否感染呢?「理論上也會,但因為這些食物是在深海裡面生長,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最怕是在運輸、加工、儲存過程中沾染,也有可能致病。」
專家提醒:應改變生吃豬、牛、魚肉的習慣,所用菜刀、菜板生熟分開,要將食物徹底洗淨煮熟,慎防病從口入。野生蛇類含有最多絛蟲,生吃野生的蛇最容易感染;生吃魚生、豬牛肉也有可能感染,其中生吃魚塘裡面的魚生更危險;三文魚、北極貝等若在運輸、加工、儲存時被沾染,也有可能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