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身處於海邊的福建人民來說,吃海鮮就是一個家常事,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福建人愛吃的海鮮家常菜,看看你平常喜歡吃的家常海鮮菜,是不是這些呢?
1、魚丸
用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福州魚丸是以魚肉做外皮的帶餡丸子,選料精細,製作考究,皮薄均勻,色澤潔白晶亮,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香不膩,是福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
2、海蠣
全世界最愛吃,但最能吃出海蠣鮮美味道的,就是福建人和臺灣人了!外地人非靠海地區很多人都不敢吃,很少吃,也不覺得好吃,外地產的海蠣也不好吃,除了福建和臺灣地區。
野生海蠣,較之灘涂養殖海蠣美味遠勝之,其一是不腥,因是個小,肉瘦不肥腴,就象小家碧玉,賣相不豔,但自有清純資質,不張揚,少腥味。其二是味香,灘養海蠣雖肥美,但白多黑少,所謂過猶不及。
3、土筍凍
土筍凍在廈門、泉州地區非常流行,它源自泉州安海,興起發揚於廈門,土筍凍,是發源於泉州晉江安海的特色食品,是一種由福建特有的海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
它富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海蠕蟲,蟲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北醋、甜醬、辣醬、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風味小吃。
4、蟶子
在福建,尤其閩東福州、寧德、莆田地區海邊深受喜愛,尤其是蟶的湯汁,蟶子,雙殼綱竹蟶科海產貝類,生活在近岸的海水裡,也可人工養殖,肉味鮮美。
5、大竹蟶
又名蟶子王,為海產雙殼軟體動物,體呈延長形,兩殼合抱後呈竹筒狀,故得竹蟶之名。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現已開始大規模人工養殖。
6、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佛跳牆用料考究,富含營養,可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乃進補佳品。
7、炒花蛤
福建沿海地區人的家常便飯,百吃不膩,花蛤,科屬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簾蛤目,簾蛤科,花蛤屬。俗稱「文蛤」,貝類中的珍品,因貝殼表面光滑並布有美麗的紅、褐、黑等色花紋而得名。
8、淡菜
淡菜是貽貝科動物的貝肉,也叫殼菜或青口,蛋白質含量高達59%。貽貝是雙殼類軟體動物,外殼呈青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巖石上。淡菜在中國北方俗稱海紅,是馳名中外的海產食品之一。
9、紅鱘
福州人將鱘分為菜鱘和紅鱘兩種,菜鱘即是普通的鱘,紅鱘是處繁殖季節的雌鱘,也叫紅膏鱘,營養價值極高,味道也特別好。肉質肥美,膏蟹香氣四溢。
10、蝦蛄
有的地方叫皮皮蝦,味道沒話說,就是剝殼有點麻煩,蝦蛄是一種營養豐富、汁鮮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質含水分較多,肉味鮮甜嫩滑,淡而柔軟,並且有一種特殊誘人的鮮味。
是不是看餓了?你吃過幾種呢?歡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