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大豬蹄是如何佔領德國的?文化不同,叫法也不同!

2020-12-06 鈔漂亮的生活

說到大豬蹄突然想到了最近特別火的一步劇,男主角都是大豬蹄子,什麼叫大豬蹄子,也就是證明花心的男人。似乎把我的思緒帶到了電視劇,等等,什麼叫做大豬蹄,和豬蹄有什麼區別呢?沒錯,這才是我們今天要思考的問題。

有人說大豬蹄和豬蹄不都一樣麼?無非就是一個大一個小,但是佔領德國的大豬蹄為什麼和我們吃的豬蹄不一樣呢?看完之後我才恍然大悟,都說老外們認為豬蹄是最骯髒的一個部位,他們怎麼會欣賞的了豬蹄的美味呢?看完德國的大豬蹄才知道,原來所謂的大豬蹄其實就是肘子。

可能是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叫法也不同吧。據說兩廣地區叫豬腳,華東叫蹄髈,而我們稱他們為肘子。據說德國人特別不愛換吃內臟,所以一般內臟都是扔垃圾桶。按照德國嚴格的垃圾分類系統,進入和人體病變器官一個級別的生化有機廢料處理流程,只有豬血和豬肝會保留下來做腸子吃。

看到這裡,不少網友就會吃驚,什麼,德國的腸子難道不是用澱粉做的麼?沒錯,德國的腸子是出了名的好吃,而且幾乎都是肉腸,畢竟老外幾乎都是食肉動物,怎麼能吃的下去用澱粉做的腸子呢?看來差別真大,難怪食肉者喜歡去國外呢。不過德國的腸子是出了名的,有機會可以試試。

至於為什麼說德國的大豬蹄子特別美味呢,因為在德國大豬蹄不僅只有一種吃法,尤其是德國的水晶豬蹄,外皮晶瑩剔透,做法也簡單,將豬蹄煮熟,然後放在平底油鍋裡簡單煎炸,配上解膩的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再來一杯略帶酸味的小麥啤酒,那簡直是人生一大樂事。

相關焦點

  • 德國人吃豬蹄,美國人吃豬蹄,中國人吃豬蹄,有什麼不同呢?
    豬蹄美食由於地域的不同,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也存在天壤之別,即便是同一種食材,在不同的地方也能被烹製成不同的味道,德國人吃豬蹄,美國人吃豬蹄,中國人吃豬蹄,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下吧。豬蹄美食1、德國人吃豬蹄,豬蹄作為一種美味的食材,也深受德國人偏愛,當地人在烹製豬蹄的時候會把豬蹄洗淨之後
  • 論南北蔬菜叫法大不同
    剛剛南方的小夥伴發了個圖片讓我猜是什麼菜,我猜了油菜他說不對,後來在猜了一系列各種菜之後,他告訴我是上海青,去百度之後發現南方的上海青就是北方的油菜,南北叫法真的大不同,我這裡的芸豆是燉菜吃的,南方叫做四季豆,南方口中的芸豆在我們這裡叫做大飯豆,南方的長豆角在我這裡叫做豇豆,還有什麼東西是南北叫法不同的呢?
  • 同樣是豬蹄,美國人吃的豬蹄,德國人吃的豬蹄,中國人吃的豬蹄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所傳承下來的不僅是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還有在歷史中不斷發展創新的美食文化。中國一直有著美食大國的稱號,但凡是能吃的,我們都能將它做成一道美味可口的美食。
  • 大豬蹄子是如何成為德國美食的?
    德國美食中最出名的就是豬肉香腸,此外就是德國秘制大豬蹄子了。在許多西方國家,吃肉是不吃動物的頭蹄和內臟的,德國就要寬泛得多,德國人不僅吃豬頭肉和豬蹄,還會吃豬血和豬肝,其他內臟則不吃。德國人的香腸製作技術堪稱登峰造極,德國不同地區都有自己的香腸文化,總的香腸品種甚至超過了1500種。各種各樣的香腸加上德國啤酒,這感覺不像是西歐紳士應該吃的食物,但誰讓它這麼好吃呢? 德國香腸中最出名的要數慕尼黑白腸,以及紐倫堡小香腸,前者是由牛肉和豬肉作為原料混合而成的,後者才是真正的豬肉腸。
  • 國慶少不了的佳餚,餃子,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那種美味是公認的
    國慶少不了的佳餚,餃子,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但那種美味是公認的。餃子最早的名字叫嬌耳,這種美味的國慶節少不了的佳餚,是一位醫生發現的,大概算一下時間,到現在可能已經有1800多年了。餃子的叫法有很多,有的地方叫扁食,有的地方叫焦耳,還有的地方叫煮角,圍繞水餃也有很多的民謠。
  • 不同年齡段如何護膚?女人40歲多吃豬蹄魚皮
    原標題:不同年齡段如何護膚?女人40歲多吃豬蹄魚皮   女人皮膚的好壞直接影響其容貌,因此護膚不容忽視。其實,不同年齡短的女人肌膚的營養需求是差異的,如15歲至25歲的女人應該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而25歲至30歲的女人則應該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B的食品。   女人不同年齡段如何護膚?
  • 這些蔬菜南北方叫法不同,其實都是一種菜,卻常被人誤會是不同菜
    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一樣,因此對於菜的做法也會有所不同,而除了做飯的方式不一樣以外,有一些蔬菜的名字,南方和北方的叫法也會不同,這些菜其實都是同一種蔬菜,但是到了南方和北方卻有著兩種不同的名字,因此也常常被人誤會是兩種不同的菜,而今天說的就是這些蔬菜南北方叫法不同,其實都是一種菜,卻常被人誤會是不同菜
  • 南北方關於這幾種蔬菜的不同叫法,番茄or柿子?差異有點大
    南方和北方在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北方的暖氣、南方的空氣就是各自地區的特點。除此之外,很多蔬菜水果明明就是同一種,但叫法不同,有時還會出現很尷尬的場面。 南北方關於這幾種蔬菜的不同叫法,番茄or柿子?差異有點大 。菜花or花菜?
  • 【滁州味道】德國豬蹄在滁州
    德國人也喜歡吃豬蹄,但是他們的做法與中國常見的做法不同,他們喜歡經過醃製、水煮、火烤等步驟之後做出來豬蹄。在滁州,這道經典的菜餚也有了個更為貼切的新名字叫「德國脆皮鹹豬手」在喜福會一直以來深受食客的喜愛。
  • 法蘭標準不同 外觀和叫法上存在差異
    那麼,不同標準的法蘭有什麼區別呢?1、國際上管法蘭標準主要有兩個體系,即以德國DIN(包括原蘇聯)為代表的歐洲管法蘭體系和以美國ANSI管法蘭為代表的美洲管法蘭體系,尤其是美國ANSI管法蘭體系應用廣泛,其中PN0.25~PN4.0Mpa共六個等級的法蘭尺寸屬於以德國法蘭為代表的歐洲法蘭體系, PN2.0~ PN42.0Mpa為美國法蘭為代表的美洲法蘭體系。
  • 全國各地相同的食物卻有著不同的叫法,你知道幾個?
    由於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所以文化也是非常多。但是硬要分的話,那就只能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這只是從大方面進行劃分,因為南方和北方還有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無論在飲食,文化,習俗等多方面都有差異,今天我們主要在吃的方面來了解一下不同地方的不同叫法。
  • 南北蔬菜叫法大不同,不知道就會鬧「笑話」!
    其實在南北這個兩個城市有很多的一樣的食物但是叫法是不一樣的,你還不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會鬧「笑話」的。【番茄+洋柿子】番茄是南方人的叫法,當人在北方很多的地方也有這樣子叫得。在北方的城市裡面,有很多的叫法。
  • 為什麼英國人從不吃豬蹄,而在德國豬蹄就是大餐?看看其中的原因
    為什麼英國人從不吃豬蹄,而在德國豬蹄就是大餐?看看其中的原因。,找遍每個角落都是不見有豬蹄出售,在英國就是如此,不過在德國就不一樣,德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喜歡吃豬蹄,而且豬蹄還是當地一道名菜。,而德國人卻喜歡吃豬蹄還將豬蹄吃成了一道名菜呢?
  • 同一種食物不同地方、不同味道、不同叫法,為何會引起爭議呢?
    什麼區別呢?要好吃,需要在每個大雲吞裡加一個蝦仁(用活的河蝦,自己出蝦仁,用一點點鹽和胡椒少許醃一下,出蝦仁剩下的蝦頭、蝦殼可以煮水後撈出,那水用來做雲吞的湯,加鹽、胡椒、無沙紫菜、味精、好榨菜丁、油、小蔥末)。
  • 餃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你知道河南人管餃子叫什麼嗎?
    餃子是中國非常傳統的一道美食,不過因為地域的不同吃餃子的習慣也不同,有的地方喜歡吃蒸餃,有的地方喜歡吃水餃,南方人在吃餃子的時候還喜歡把餃子跟餃子盛在一起吃,感覺好像湯餃一樣,吃法不一樣,每個地方對於餃子的叫法自然也不一樣,不過餃子應該算是大眾的叫法。
  • 餛飩是一種不會過氣的食物,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你們那叫什麼?
    餛飩是一種不會過氣的食物,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你們那叫什麼?話說現如今在我們身邊從來是不缺少美食的身影,對於吃貨來說,好吃的美食都是不會放過的。而今天小優要說一種非常大眾的美食,那就是餛飩,大家一定有吃過吧。
  • 德國豬蹄風靡歐洲,歐洲朋友:德國朋友做出來豬蹄真好吃
    德國豬蹄風靡歐洲,歐洲朋友:德國朋友做出來豬蹄真好吃。雖然說其他國家裡面的吃貨朋友們看到中國美食的時候就很想嘗試一下味道如何,可是有些中國美食就非常的嫌棄,就好像是豬蹄啦。小愛這段時間在網絡平臺裡面看到了一則非常搞笑的帖子,德國朋友製作出來的豬蹄風靡歐洲,受到了很多歐洲朋友們的青睞。
  • 為什麼會有不同叫法?
    但是,為什麼在山東還有其他的叫法呢?這要歸功於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了。2、濟南、淄博等地叫「包子」濟南、淄博等地通常把餃子叫「包子」,而把人們通常認為的「包子」叫「大包子」。比如,濟南人說:「咱們回家包包子吃吧?」這一定是指包餃子;而淄博人說的「吃頓大包子吧……」並不是指包子特別大,而是指它不是餃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德國豬蹄和啤酒 就是這麼任性
    ■ 陳翠  去年大火的韓劇捧紅了炸雞和啤酒的吃法,而德國人喜歡的則是豬蹄和啤酒的搭配
  • 酸菜燉粉條酸菜豬蹄是家常菜,你以為這裡是東北?這裡是德國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品種豐富,種類繁多,每個地方的美食各有特色。世界上要說到哪個國家的人最會吃,最能吃,吃的最好。我們中國如果自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和菜餚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