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女子才30歲被確診腸癌,醫生:這兩個習慣太致命…

2020-12-19 澎湃新聞

「我的女兒才30歲啊,平常健健康康的,怎麼就得了腸癌呢?」

看到女兒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這位母親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淚水,獨自走到病房外痛哭起來。

作為女孩的主治醫生,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師戴曉宇介紹,患者家族裡沒有直腸癌的病史,從問診的情況來看,患病主要與她的不良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年紀輕輕才30歲,就確診為腸癌

據寧波晚報報導,女孩是從事銷售工作,隨著公司業務量的增加,與客戶的應酬越來越多,平時加班是常態,而且每次工作完就喜歡和同事一起吃夜宵,最喜歡的食物還是燒烤。

按照女孩的說法,自己是個典型的肉食主義者,平時就喜歡口味重的食物,至於蔬菜和水果,可有可無。

最近一年,女孩白天工作時總感到有點累,下腹部經常隱隱作痛,並伴有墜脹感,排便次數也有所增加,經常一天就要三四次,時不時出現便血。由於平時工作忙,又覺得自己年輕,小章認為是痔瘡出血,就在藥店自行買藥治療。

可是最近便血不但沒好,反而加重,排便次數也増加到了每天七八次。甚至幾天前直接暈倒在公司門口,同事們趕緊把她送至醫院。

主任醫師戴曉宇接診後,給她做了一次肛檢,發現直腸內可及一隆起樣腫塊,質地較硬。根據腸鏡提示,基本確診小章是直腸癌。

醫生:這兩個習慣太致命!

「我女兒這麼年輕,平時也沒有喝酒抽菸的習慣,怎麼就被直腸癌找上了呢。」

女孩父母不停地追問醫生:「為什麼?為什麼……」

主治醫生戴曉宇在了解了女孩的情況後表示,腫瘤發生是細胞發生的一系列復發的過程,當然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也給她的腫瘤發生帶來了刺激。

第一,長期久坐,減弱減慢腸道蠕動

女孩除了跑外勤應酬,其餘時間長期在辦公桌前久坐,這時人的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某些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

而且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環不暢,可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這些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第二,愛吃夜宵,以油炸辛辣食物為主

女孩的父母並沒有腸癌史,她平時不吸菸也不喝酒,但是飲食上卻有一些特殊的偏好,從小就喜歡油炸薯條、炸雞等油炸的食物。

此外,她還特別愛吃肥肉、醃製和煙燻的肉,以及燒烤。

主治醫生戴曉宇說,女孩喜歡的這些食物,不僅含有的飽和脂肪酸特別高,而且含有苯並芘、亞硝胺等多種致癌物,眾所周知,腸癌的發生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預防腸癌,一定要做好這6點!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等發布的《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2016年,上海)》指出,70%的散發性結直腸癌與生活習慣有關,且66%~78%的結直腸癌可通過健康的生活習慣而避免。

與遺傳和基因這些我們無法改變的因素相比,擁有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所以,結直腸癌的預防重在平時,預防共識給出了6個建議:

1. 多吃膳食纖維

多數研究均支持高膳食纖維攝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結直腸癌風險。注意飲食均衡,粗糧細糧要合理搭配。

2. 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類製品

紅肉(指牛肉、羊肉、豬肉等哺乳動物的肌肉組織)和加工肉類製品(醃製、燻烤、煎炸等的肉類食品)的攝入量與結直腸癌風險相關。

3. 戒菸

吸菸是結直腸癌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且與吸菸年限和總量有關係。一項較大規模的分析顯示,吸菸可增加約20%的結直腸癌風險。

4. 戒酒

乙醇攝入量與結直腸腫瘤的發病風險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通過回顧103項隊列研究的數據發現,乙醇攝入量最高組的結直腸癌發病風險較對照組升高60%。而且隨著飲酒量或頻次的升高,結直腸癌風險隨之升高。

5. 控制腰圍和體重

肥胖是結直腸癌,尤其是結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對2014年前的50項前瞻性研究進行分析,發現成人體重每增加5kg,可導致結腸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升高。

6. 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合理的運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運動量可使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7%左右。一般建議成年人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健走、慢跑、羽毛球等。

出現「三多兩痛」要警惕腸癌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很多人並不在意。

河北省老年病醫院普外肛腸科閆志學提醒,如果出現「三多、兩痛」的症狀就要警惕腸癌。

「三多」指的是:排便次數異常增多、放屁次數異常增多、便血次數突然增多。

「兩痛」指的是:腹部疼痛、肛門處疼痛。

最後,提醒大家結直腸癌是少數能通過篩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惡性腫瘤之一,事實上,結腸癌如果能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治癒的概率很高。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家族性結腸多發性腺瘤病、結腸息肉、軟組織腫瘤和骨瘤的人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

重!磅!推!薦!

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

(ID:SciMallAPP)

為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打造

專注科技人才知識

分享與社交服務的平臺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本文有科普中國水印的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原標題:《警惕!女子才30歲被確診腸癌,醫生:這兩個習慣太致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30歲女子確診腸癌,家屬痛哭,醫生:這兩個習慣太致命!
    「我的女兒才30歲啊,平常健健康康的,怎麼就得了腸癌呢?」 看到女兒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這位母親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淚水,獨自走到病房外痛哭起來。
  • 30歲女子確診腸癌,家屬痛哭,醫生:這兩個習慣太致命!|戴曉宇|直...
    「我的女兒才30歲啊,平常健健康康的,怎麼就得了腸癌呢?」看到女兒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這位母親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淚水,獨自走到病房外痛哭起來。作為女孩的主治醫生,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師戴曉宇介紹,患者家族裡沒有直腸癌的病史,從問診的情況來看,患病主要與她的不良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 女兒才30歲確診腸癌,媽媽痛哭,醫生:這兩個習慣太致命!
    來源:健康時報「我的女兒才30歲啊,平常健健康康的,怎麼就得了腸癌呢?」看到女兒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這位母親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淚水,獨自走到病房外痛哭起來。年紀輕輕才30歲,就確診為腸癌據寧波晚報報導,女孩平時加班是常態,而且每次工作完就喜歡和同事一起吃夜宵,最喜歡的食物還是燒烤。按照女孩的說法,自己是個典型的肉食主義者,平時就喜歡口味重的食物,至於蔬菜和水果,可有可無。
  • 女子腹痛入院,查出腸癌,醫生說:這事每天超過20次,不可忽視
    一位年輕女子躺在病床上,因腹痛難忍入院,痛苦的表情,雙手捂著肚子,正在等待著檢查。醫生將其拉到檢查科室,進行腸鏡檢查及其它基礎檢查。檢查完事後,女子在藥物的作用下睡著了。等女子醒來,醫生將檢查報告拿了過來,還沒等醫生告知她病情,兩人就交流了起來。
  • 17歲男孩確診腸癌晚期,沒有手術機會!醫生一番話警醒年輕人
    據《杭州日報》報導,近日17歲男孩江江出現了小腹脹痛,父母以為他只是吃壞了肚子,沒大在意。但由於疼痛沒緩解,還伴著發燒,父母開始覺得不對勁,趕緊帶他到醫院。最終,江江被確診為結直腸癌晚期,存活時間可能只有6個月,並且失去了手術機會。圖源 杭州日報醫生在了解病史後得知,江江並沒有癌症家族病史,生活也比較規律。
  • 33歲白領確診腸癌!醫生:上完廁所看一眼,關鍵時刻能救命
    小張今年33歲了,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平時工作非常繁忙,時常加班。3月份開始,他發現自己肛門周邊總是痒痒的,大便還會出血,但是大便次數正常,又不會肚子痛,去小診所檢查,醫生說是痔瘡,開了痔瘡膏給他,並提醒飲食要注意。小張用了痔瘡膏後,症狀緩解了不少,只是偶爾的瘙癢。
  • 科普|28歲女子確診腸癌,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應該做腸鏡了!
    真實病例28歲的小晴躺在病床上,她滿臉淚水、氣息微弱,距確診腸癌到住院已經四個多月了,她怎麼也想不到,當初僅僅因為腹痛就醫而被查出腸癌晚期,就連醫生也感嘆,連手術的機會都沒了。小晴回憶道自己半年前開始出現便血,隱約還能看到黏液,但自己並沒有在意,以為是吃得太辣太油了,得了痔瘡,便沒怎麼重視。可是沒想到,半年後自己狀況不見好,反而經常肚子痛,腹部也好像隱約摸到腫塊,這時自己才趕緊跑到醫院進行檢查。
  • 「我的女兒才30歲啊!」姑娘確診癌症,母親得知真相後崩潰……這些...
    「我的女兒才30歲啊,平常健健康康的,怎麼就得了腸癌呢?」看到女兒小章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這位母親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淚水,獨自走到病房外痛哭起來。根據腸鏡提示,醫生憑著將近30年的臨床經驗,基本確診小章是直腸癌。得知結果的小章,傷心到手足無措。▲文圖無關。
  • 大便常出血,以為是痔瘡,廈門30歲女子被確診結腸癌!醫生說法來了解...
    以為是痔瘡結果卻確診為結腸癌結腸癌到底是種什麼病為什麼連健碩的博斯曼也扛不住?一起來了解一下病例大便出血以為是痔瘡一查卻是結腸直腸癌前陣子30歲的黃女士突然發現大便時經常出血經腸鏡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劉女士被確診為直腸中分化腺癌。
  • 大便被稱為「腸道健康的晴雨表」,出現兩個症狀,應警惕腸癌
    但並非是所有吃進去的食物,都會被機體消化和吸收,當食物殘渣失去利用價值後,就會在腸道內堆積,形成糞便並排出體外,這是人體運轉的結果!雖說大便就是人體吸收營養後的廢物,但它也並不是毫無價值的,大便也被稱為「腸道健康的晴雨表」。在腸道內出現了疾病或癌變後,大便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比如近些天大便次數紊亂,就可能是信號之一!
  • 37歲女子,下腹隱痛2年,懷疑得腸癌,為何檢查時找不到癌細胞?
    近來有一位37歲的女子在檢查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腸癌,但是怎麼檢查都找不到癌細胞。該名女子近兩年經常出現右下腹不正常的疼痛,時間長了還能在右下腹摸到突出的硬塊,硬塊的位置比較固定,沒有出現向其他地方移動的現象。但是她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當她排完大便後,這個位於右下腹的腫塊會跟著消下去,如果不仔細摸可能也摸不出來。
  • 【警惕】31歲女子以為是痔瘡,沒想到竟是腸癌!醫生:16人檢查有11人...
    於是在小區附近藥店買了痔瘡膏外用,可是用了半個月,症狀並沒有減輕,這讓她有點緊張起來。聽好閨蜜推薦,她到醫院求診。醫生仔細詢問了她的病情並查體後告知,她肚子痛和便血不是痔瘡引起的,很可能是腸子裡其他的問題,建議做個結腸鏡檢查,就可以水落石出了。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醫生告訴大叔,其實除了暴瘦,身體還給出過其他信號,但都被他忽視了,腸癌有4個信號,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怕只佔了一個,也要警惕,早點篩查。腸癌有哪4個信號?
  • 醫生:這種習慣太可怕
    專家表示,曹先生平時吃東西太過辛辣油膩,又愛喝酒,這些飲食習慣埋下了疾病的種子。目前,曹先生正在準備接受手術治療。30歲小夥查出直腸癌小胡是東北人,年僅30歲查出了直腸癌。他的直腸癌的「信號」是從排便開始。
  • 一周6次夜宵,30歲小夥查出直腸癌,深深反思這幾點!年輕人警惕
    昨天上午,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2號樓4樓結直腸腫瘤外科病房,年僅30歲的小胡(化名)在深深反思自己為何患直腸癌的原因。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小胡也想給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廣大年輕人提個醒。
  • 27歲女子,腸癌晚期,告誡:身體出現「2多1痛」,及時查腸道
    腸癌發病隱匿,不易察覺,80%的腸癌,發現時已是中晚期,治療難。因此,腸癌的早期發現,尤為重要,一定不要忽略身體給出的健康信號。27歲的樂樂(化名),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從小到大,樂樂不開心時,只要大吃一頓,心情就會變得很美好。更讓樂樂欣慰的是,自己是一個「幹吃不胖」的體質,過足了嘴癮,還不長肉。
  • 爸爸妹妹都查出腸癌,44歲女高管做了腸鏡,結果讓她後怕!警惕家族性...
    去年年初,比劉女士小三歲的妹妹也因為大便隱血陽性,到醫院做了腸鏡。令一家人沒想到的是,腸鏡結果竟然是直腸惡性腫瘤,隨後妹妹及時進行了手術治療。「其實妹妹發現大便隱血陽性已經有段時間了,但她一直認為這是痔瘡引起的,根本沒往壞處想,也沒急著去醫院做檢查。去年年初也是趁工作還不是特別忙,才抽空去約了腸鏡。」
  • 57歲女子,確診腸癌,已到中期,出現4個異常,早檢查,不能拖
    腸癌,又被稱為「富人癌」,主要是吃得太好,動得太少所致。 近年來,腸癌高發,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其中,與不良飲食,密不可分。 李嬸知道,這或許不是什麼好兆頭,但還是沒有到醫院去檢查。 直到上周,李嬸才到醫院檢查,說自己平時體檢,並無異常,這次想求個心裡安慰。
  • 觸目驚心:97%的中晚期腸癌患者,確診前從沒做過一次腸鏡!
    今年8月18日,一位39歲的男士,一位公司經理,因為害怕做腸鏡而耽擱了。 他首次出現便血是一年前,當時醫生就建議腸鏡檢查,第一怕羞、第二怕麻煩、第三怕疼;所以一拖再拖,一直想「我就是個痔瘡」,直到不久前出現膿血便、腹痛、大便困難,CT發現腸壁增厚,才做了平生第一次腸鏡,結果可想而知,晚期結腸癌。
  • 爸爸和妹妹都查出腸癌,44歲女子體檢加做腸鏡檢查,結果讓她後怕
    去年年初,比劉女士小三歲的妹妹也因為大便隱血陽性,到醫院做了腸鏡。令一家人沒想到的是,腸鏡結果竟然是直腸惡性腫瘤,隨後妹妹及時進行了手術治療。「其實妹妹發現大便隱血陽性已經有段時間了,但她一直認為這是痔瘡引起的,根本沒往壞處想,也沒急著去醫院做檢查。去年年初也是趁工作還不是特別忙,才抽空去約了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