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確診腸癌晚期,沒有手術機會!醫生一番話警醒年輕人

2020-12-19 騰訊網

據《杭州日報》報導,近日17歲男孩江江出現了小腹脹痛,父母以為他只是吃壞了肚子,沒大在意。但由於疼痛沒緩解,還伴著發燒,父母開始覺得不對勁,趕緊帶他到醫院。最終,江江被確診為結直腸癌晚期,存活時間可能只有6個月,並且失去了手術機會。

圖源 杭州日報

醫生在了解病史後得知,江江並沒有癌症家族病史,生活也比較規律。但就在半年前,他曾發生過一次腸梗阻,只在當地醫院簡單做了腹部立位平片檢查,因為治療後症狀有所好轉,就沒有繼續做胃腸鏡。

醫生表示,正因為對疾病的忽視,才讓江江錯失救治機會。

這讓小九想起了另一個病例。

去年九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副主任醫師練磊收治了一名直腸癌病人,也是只有17歲,他還發了一條朋友圈:

據了解,這位男孩同樣沒有家族病史,卻被診斷出了直腸癌

半年前,男孩開始出現肛門疼痛,持續了一個月;2個月前,發現自己開始有血便,這才到醫院檢查。

雖然最後孩子出院了,但年紀輕輕就需要掛著糞袋生存。

一、結直腸癌發病率增長速度快

結直腸癌發病率佔到所有惡性腫瘤的10%及以上,全球每年新發病例大致能有100萬,據2020美國關於結直腸癌新增病例調查來看,當地新增病例達到15萬,死亡的人數佔到發病的三分之一。

在中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肺癌、胃癌,根2018年《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報告,我國每年新髮結直腸癌病例42.92萬人,死亡病例28.14萬人,死亡/發病率比為65.6%。近十幾年來,結直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明顯升高,死亡率穩中有升。

中國研究人員比較了各個年齡組之間的發病率,發現45歲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45歲之前的各個年齡段都以3倍速增長,到50以後增速放緩,65歲以上發病率最高,超過50%,但近年來50歲以下人群的發病率也不斷上升。

二、腸癌發病很「狡猾」

腸癌之所以「狡猾」其實是因為早期症狀難以診斷,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腸癌經常被誤診為痔瘡、結腸炎等良性疾病,甚至於因此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當你出現大便異常、排洩出現問題經常性便秘和腹瀉,並伴隨粘液血便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腸癌的發病前兆。部分患者還會表現出持續性的腹部隱痛,伴隨腹部不適、脹痛感。

三、面對高發病率,平時要如何預防腸癌?

一是做好篩查措施。

目前主要的腸癌篩查手段就是做腸鏡。腸鏡前可先做大便潛血試驗,這是最經濟實惠的檢測手段,可以直接發現隱匿性的消化道出血。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做腸鏡複查,及時找出原因。

隨著科技的進步,出現了仿真腸鏡技術,通過CT掃描進行圖像三維重建,可以達到和腸鏡類似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偵測出部分除腸道以外的病變現象,可以說是腸鏡的一種升級措施。

二是日常要積極調整飲食習慣。

有研究指出,腸癌的出現和患者自身能量攝入有關,像燒烤、紅肉等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能量食品將提高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而高纖維素的食品能夠有效稀釋結腸內的致癌因子,減少腸癌的發病概率。

三調整不良生活習慣。

報告顯示,腸癌高發人群中「胖子」的比例有上升趨勢,每年因肥胖,特別是以肚腩式肥胖、運動過少等因素導致結直腸癌的例子不勝枚舉。隨著我國大腸癌年輕化,很多久坐族、經常熬夜和缺乏運動的人成為腸癌高危群體。預防腸癌,要主動調整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戒酒和戒菸也要同時進行。

總的來說,腸癌的發病率近年來越來越高走,但由於確診不及時,導致病症治療困難。為了健康,日常的篩查和飲食習慣等防治措施也要到位,才能有效預防腸癌。

參考資料:

1、《五個症狀一出現,可能是腸癌早期,這四件事,再難也要堅持》.鳳凰網.2018年1月7日

2、《篩查大腸癌最好用的方法出現這3個症狀要去檢查》.人民網.2018年8月21日

3、《警惕大腸息肉變腸癌》.新華網.2018年12月24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17歲男生查出腸癌晚期,手術機會也沒了!醫生一番話警醒年輕人!
    本文轉自【貴陽晚報】;6月2日據報導,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科日前收治了一名17歲「肚子脹痛」的男孩。父母以為是吃壞了肚子,結果兩三天都沒緩解,還伴隨著發燒的情況。 醫生檢查發現,能摸到男孩腹腔內有雞蛋大小的不規則腫塊,感覺不妙。檢測CT顯示回盲部團塊、腸梗阻。
  • 17歲男孩查出腸癌晚期,手術機會也沒了,為什麼會這樣!
    據6月2日的杭州日報報導,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科日前收治了一名17歲「肚子脹痛」的男孩。父母以為是吃壞了肚子,結果兩三天都沒緩解,還伴隨著發燒的情況。圖片來源:杭州日報 17歲男孩罹患結腸癌晚期,手術機會沒了,存活期半年 醫生檢查發現,能摸到男孩腹腔內有雞蛋大小的不規則腫塊,感覺不妙。
  • 17歲男生查出腸癌晚期,喪失手術機會!半年前曾有一次症狀
    浙江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科最近收治了一名17歲的腸癌患者江江(化名)。在入院的第3天,醫生為江江安排了胃鏡下經口胃鏡腸梗阻引流管置入術,同時進行了腸鏡檢查,檢查結果令人瞠目結舌:腸內有表面凹凸不平的巨大腫塊。之後的病理結果也給出了明確的診斷:江江患上了結腸癌。很快,江江被轉入外科進行下一步手術治療。
  • 17歲學霸檢查出直腸癌,醫生痛心告誡…
    這名17歲的高二學生,成績優異,是衝刺北京大學的苗子,在沒有家族病史的情況下,突然被診斷出直腸癌,經過直腸癌根治術以及造瘻術後,患者順利出院了,準備進一步恢復後重返校園。然而這名患者才17歲,太年輕了。 腫瘤局部晚期,實施根治術保命 練磊找到影像科醫生專門研究了腫瘤與肛門括約肌的關係,小輝的腫瘤位於齒狀線,已突破肌外膜5-15mm,意味著腫瘤局部浸潤,局部晚期。如果不及時手術,腫瘤會進一步侵犯周圍組織,這將會對小輝年輕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 愛吃這個,28歲小夥腸癌晚期!這病癒加青睞年輕人
    寧波28歲小夥被查出患上直腸癌,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然而,家族卻沒有該病史。細究原因,罪魁禍首竟是……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他的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這麼年輕,又沒有家族史,跟他特別愛吃油炸食物有關。」近日,寧波某醫院醫生接診了一位28歲的直腸癌患者,已經是中晚期了,而家族卻沒有該病史。仔細追問小夥子的生活史,醫生發現高脂少纖維飲食是罪魁禍首。患者小宋家住餘姚,今年才28歲,但他從小就在「油罐子」中長大。
  • 17歲學霸患直腸癌,醫生痛心發朋友圈:不要等到晚期才追悔莫及
    17歲學霸患直腸癌,醫生痛心發朋友圈:不要等到晚期才追悔莫及 2019-09-04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觸目驚心:97%的中晚期腸癌患者,確診前從沒做過一次腸鏡!
    今年8月18日,一位39歲的男士,一位公司經理,因為害怕做腸鏡而耽擱了。 他首次出現便血是一年前,當時醫生就建議腸鏡檢查,第一怕羞、第二怕麻煩、第三怕疼;所以一拖再拖,一直想「我就是個痔瘡」,直到不久前出現膿血便、腹痛、大便困難,CT發現腸壁增厚,才做了平生第一次腸鏡,結果可想而知,晚期結腸癌。
  • 32歲上班族經常腹部疼痛 確診腸癌後4個月去世
    9月9日,浙醫二院腫瘤科主治醫生王達發送了一條朋友圈:「年僅32歲,卻是晚期腫瘤,回天乏術,病情在12小時內急劇加重,就像一朵鮮花逐漸凋零。」這條微信讓人唏噓不已。昨日,記者聯繫上了王達醫生。他說,其實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比如腹痛、大便隱血,不加以重視,最終會釀成大毛病。
  • 17歲男生小腹脹痛,一查竟是腸癌晚期,家長:以為是吃壞了肚子…
    5月30日夜班,浙江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接收了一名17歲的男患者江江。 小夥子的父親說:「江江剛開始出現小腹脹痛的時候,我和他媽媽還以為只是吃壞肚子了,還想著剛開學沒多久,請假有點可惜。
  • 腸癌年輕化,最小的只有17歲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腫瘤醫院舉辦的「陽光之家造口聯誼會」了解到,近年來,該院結直腸外科病區經常能接診20歲左右的年輕患者,最年輕的僅17歲。   通訊員 胥林花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峻   愛吃燒烤火鍋,小夥患上腸癌   這名17歲的患者是高三學生,正忙著高考,突然肚子疼得厲害,被診斷為腸癌。面對這個晴天霹靂,他和家人震驚之餘,積極接受手術治療,術後還接受了化療。
  • 便便變了,原來是晚期腸癌搞的鬼
    以為只是一場普通的腹瀉而已,背後竟然會是晚期腸癌在作祟。  劉女士今年59歲,是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半年前,她一天10來次稀便,去當地醫院就診止瀉,幾天後又腹痛、便秘,腸梗阻住院治療。
  • 29歲男子,確診腸癌晚期,不抽菸不喝酒,一樣東西吃太多了
    29歲的小偉已經住院一個月了,除了不斷加重的病情,沒有一點好轉的跡象。原本有些胖的小偉已經變得有些消瘦了。 醫生一看就不是痔瘡,腸鏡檢查後,確認是腸癌,而且,已經到了晚期的程度,無法手術治療,只能通過放化療儘量延長生命吧。 從確診到現在,小偉一直都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畢竟才29歲,而且自己平時不吸菸不喝酒,沒啥不良嗜好,怎麼就會得了腸癌了呢?
  • 41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有6類人,易被腸癌找上,希望沒有你
    41歲的廉先生,躺在病床上,淚流不止,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就醫檢查。 而他正是被確診了腸癌,已經到了晚期,那麼,他都經歷了一些什麼呢?
  • 頻繁吃炸雞男孩腸癌晚期 醫生:這樣病例不止一個
    愛吃洋快餐 胖男孩便血說到「晚期腸癌」這樣的字眼,多數人不會和12歲的孩子聯繫在一起。不過,該院陳強副院長說,他接診過這樣的病例。12歲的男孩原原(化名),比同齡的孩子要胖一些。孩子被查出得了腸癌,可惜已經到了晚期。腸癌常被患者當成痔瘡陳強表示,腸癌患者大多都是在50歲以後發病,像原原這樣才12歲就患病的,很罕見。後來,陳強又接診了和原原類似的病例,也都是十幾歲的孩子,也是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患上腸癌。
  • 科普|28歲女子確診腸癌,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應該做腸鏡了!
    真實病例28歲的小晴躺在病床上,她滿臉淚水、氣息微弱,距確診腸癌到住院已經四個多月了,她怎麼也想不到,當初僅僅因為腹痛就醫而被查出腸癌晚期,就連醫生也感嘆,連手術的機會都沒了。小晴回憶道自己半年前開始出現便血,隱約還能看到黏液,但自己並沒有在意,以為是吃得太辣太油了,得了痔瘡,便沒怎麼重視。可是沒想到,半年後自己狀況不見好,反而經常肚子痛,腹部也好像隱約摸到腫塊,這時自己才趕緊跑到醫院進行檢查。
  • 經常腹瀉或便秘,可能是腸癌
    便秘、腹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幾乎每個人都遭遇過,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兩種症狀也可能是腸癌的信號。此外,腸癌初期還會有便血的症狀,而這特別容易與痔瘡混淆,導致很多患者在被確診時已是晚期。「其實,這些都可以避免,不管症狀有多相似,只要做了肛腸鏡檢查,該做病理的做病理,大部分肛腸腫瘤都能被早發現。」
  • 12歲男孩確診肺癌晚期,網友熱議:兒童原發性癌症與環境影響密切...
    虎撲9月15日訊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收治了一名12歲小男孩,經診斷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考慮肺癌晚期。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揪心!#12歲男孩確診肺癌晚期# 母親:兒子常熬夜 飲食作息不規律】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收治了一名12歲小男孩。
  • 年輕人不得癌症?錯!這4個癌症晚期病例,都是年輕人!
    下面給大家講5個年輕人身上發生癌症的病例,以及對應他們都有哪些不良生活習慣。1、男子連續「上火」3個月,最終發現食道癌:吳先生因為嗓子不舒服,時間長達三個月時間,期間多次前往醫院就診,都被醫生判斷為只是「上火了」,醫生還囑咐說多喝點菊花茶「下下火」。之後吳先生換了家醫院就診,最終發現時食道癌晚期,一年後就因病去世了!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醫生一句話讓眾人警醒
    今年50多歲的吳女士,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這讓她慌了神,趕緊來到家附近的省腫瘤醫院就診。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
  • 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半年前體檢沒問題!他的錯...
    本文原標題:《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半年前體檢沒問題!他的錯很多人都犯》來源:綜合自廣州日報、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健康時報(jksb2013)等「我才40多歲,怎麼就得了腸癌,還是晚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