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其實它並不是鯽魚,而是鯛科的攻擊性魚類。許多人說羅非魚肉質不好很難吃,其實這基本都是沒怎麼吃過羅非魚的人憑空想像出來的。垂釣羅非魚有很高的技術要求,並且羅非魚有著不同於青魚、草魚等魚類的習性,所以垂釣它們時有著一定技巧,趕快來學習吧!
主釣羅非魚是應選擇的釣具和釣點:釣具:釣羅非魚一般選擇用羅非竿。魚線選擇2~6號的尼龍線。釣鉤可選0.5~2號的新關東、6~10號的袖鉤等。釣點:(1)選擇水溫:羅非魚在溫度適宜的水體中攝食性會比較強烈。早晚垂釣,要選擇水位較高的深水區作為釣點,中午前後應當選擇淺水區作釣點。一般來說,垂釣羅非魚的理想釣點是水溫適宜的向陽處,或是上風口水域。
釣魚與天氣:羅非魚為熱帶魚種適合垂釣羅非的溫度為12-30度。按道理說應該就是越熱越好釣羅非魚的。但也並不是絕對。在夏季刮南風時氣壓低、水中溶氧量不足時,或下雨前,這種悶熱天氣是不適合釣羅非的。我們應該選擇連續幾天的晴天這是釣羅非魚的好時間,日夜溫差小,魚適應了水溫逐漸會開口進食。還有就是炎熱的夏天從雨轉晴天當天也是釣羅非的好適合。下雨過後空氣中的氧氣伴隨雨點降入水裡,這時水中溶氧量會大大的增加,同時雨後轉晴氣溫逐漸上升魚也開口進食。颱風來臨前後也是適合釣羅非,魚對氣溫很敏感,它們會知道即將下暴雨刮颱風,所以會不斷進食囤積熱量準備度過颱風期。但是當持續雨天、大霧當天、悶熱雨前、颱風暴雨當天、雷雨天、都是不適合。
選擇食物豐富的水域做釣點
根據釣友的經驗,凡是餌料豐富的水域定有羅非魚覓食,因此養殖池塘的投料點是好釣點,在農民洗菜、刷鍋、淘米處,以及廁所、動物禽圈附近,經常有生活廢水進入,也是選擇羅非魚垂釣的好釣點。
羅非最常用的餌料是凍料,先解凍,分成四塊橫向捏散,將稀釋好的小藥與凍料混合同方向攪拌均勻,再加赤尾青或蝦粉,順同一方向攪拌均勻,靜置3分鐘左右攏成一團圓球狀,兩手邊轉動邊拍壓以使其纖維組織更有交織效果。餌料開好後的狀態你可以摸下自己的嘴唇,感覺兩者差不多就OK了。餌料裡小藥羅非1號和2號的添加總量比窩料裡濃度稍低一點,此謂濃誘淡釣。餌料裡不加或微量添加窩素。凍料開餌要順著一個方向去攪拌,不要揉捏,否則會把餌開成死餌沒有狀態。單品添加劑在偏口或前述特殊情況下添加。另外大嘴非喜肝,尖嘴非喜腥;大非偏肝,小非偏腥;新魚偏鮮香、果香等老魚偏酸酵的餌料!
關於調試浮漂:羅非魚的吃口是有別於其他淡水魚的,正常釣羅非魚一定要考慮調高釣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反應出羅非的吃口。釣羅非魚的餌料不能太硬,比重不能過大,這樣才容易讓其輕易入口,才會出現典型的羅非漂像。所以正常的羅非用漂,野釣採取淺水調8目左右,釣3目比較合適,深水採用調10目甚至更高,釣3目比較合適。具體調釣要參考自己的漂,漂尾粗細決定你的調目高低!因為餌料狀態軟,比較輕。如果漂尾過粗,調目就要適當減小,比如調5釣3,甚至更低,如果漂尾粗的情況下,調得高,就會減緩餌料到底的速度!不能快速下底,在有風浪的情況,容易走漂!總的一句話,調靈!適合自己漂的靈!
有上浮習慣
羅罪魚雖以底棲為主,但受水溫等外部條件變化的影響,會出現晝浮夜沉的垂直活動:如天亮後隨水溫升高,它會逐漸遊向水的中上層。中午時分,在上層可看到羅非魚成群遊弋。下午隨太陽下落,水溫降低,它又會遊向中下層。晚上沉落水底很少活動。
隨著氣溫的升高,比較深的水底由於較涼而引起魚的上浮。這時,由於魚在底浮或半水的遊動中,會引起較大的水流和魚身的碰線,也會造成漂的較大晃動,以及迅速黑漂而又馬上恢復原釣目的現象。如果這時起杆,則多為掛中而且容易脫鉤跑魚。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一般可把浮漂往上多拉幾目,或把漂調頓一點,或換大一號的漂。再一個是將釣餌打粘一點,讓餌直達水底,把底浮的魚誘到水底吃餌,同時防止餌料在入水時就霧化,引來上層小魚的侵擾,誘使本來就底浮的魚更加上浮覓食。必要時,可釣離底或半水浮釣。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