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農村,有很多俗語和諺語,雖然有的俗語諺語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也有一些俗語諺語,是對大自然某些現象的精闢概括與總結。比如上述問題中的俗語"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雖然也有迷信的色彩,但也有其科學的一面,今天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俗語「宅子現四喜」,是指哪「四喜」?
對於這句俗語中的「四喜」,由於我國地大遼闊,民族風俗文化各有差異,各地的朋友會有較多的解讀和說法,在我們中原一帶,是這樣解讀「四喜」,如果家園附近出現以下現象,便預示著這戶人家會興旺發達,是吉兆:
一喜是「枯木逢春發新芽」;
二喜是「燕子屋簷築新巢」;
三喜是「枝頭喜鵲傳佳音」;
四喜是「流浪野狗找上門」。
解讀「枯木逢春發新芽」現象
一顆死去的古樹,若能突然長出翠綠的新芽,這無疑說明此處的生存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變得更適應生物生長。
眾所周知,生物與環境的關係息息相關,優良的生存環境,可以孕育生長出茁壯的幼苗,這是因為地球生物對溫度、陽光、水分、土壤等等環境因素都很依賴,而且不同的環境條件,可以改變和影響地球物種的基因序列。
其實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也是一樣,比如為什麼重慶、四川、宜昌等地的美女膚色特好?那是因為這些地方山清水秀,水分充裕,光照適度,空氣品質比較好,而人的皮膚又受這些因素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在漫長的歲月中,這裡的人們,大多逐漸變得白皙水靈。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環境保護的重要。
古人將「枯木逢春發新芽」解讀為吉兆,其實也是對某處環境變好的一種肯定,只是古人並不太清楚環境與地球生物的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就只能從現象上歸納總結。
解讀「燕子屋簷築新巢」的現象
其實燕子是鳥類中比較會享受的一種鳥,從它們遷徙度過四季的生活習性就不難看出,燕子對居住環境是很挑剔的,北方溫暖的時候,那些燕子就遷徙到北方生存繁衍;北方變冷的季節,燕子便遷徙到溫暖的南方過冬,由此,古代人總會將燕子與富貴聯繫在一起,這可能就是富貴鳥的由來。
農村的朋友大多知道,燕子築巢最多的地方,大多是在農戶的屋簷下或堂屋內,而且選擇築巢的人家,房子大多建造得寬敞舒適宏大,這可能與燕子怕冷有關。
從燕子的這種築巢生活習慣看,古代的燕子自然也會選擇高大寬敞的建築物築巢,而那個時候貧富分化更為嚴重,只有豪門大戶才有能力建造門庭高懸的四合院,燕子自然會湧向那些豪門大戶築巢,或許就是這種現象,讓人們用燕子的去向在判斷日子的興衰。
燕子築巢
解讀「枝頭喜鵲傳佳音」現象
在我國民間,喜鵲自古都是吉祥的象徵,這或許與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傳說有關。
傳說七夕這天,喜鵲都會從人間飛到天上,去為牛郎織女相會搭橋,由此,這一天很難見到喜鵲。不知道這個自然現象是否屬實,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只是人們對牛郎織女堅貞愛情的一種肯定,只是個美好的傳說。
枝頭喜鵲嬉鬧
我認為民間將喜鵲視為吉祥之鳥,可能與喜鵲的生活習性有關。
首先,喜鵲喜歡與人類為鄰,它們總是喜歡選擇村莊附近的大樹,作為築巢棲息的地方,而且每天早上,都會早早地站在大樹枝頭嘰嘰喳喳地嬉鬧,著給沉寂一夜的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朝氣;
其次,喜鵲覓食比較廣泛,各類昆蟲、植被果實都是喜鵲進食的範疇,因此,它們大多活躍在田間地頭和大樹枝頭,而田間地頭都是村民聚集的地方,或許這就是它們為什麼喜歡與人類為鄰的原因。也可以這樣看,一個地方的農林牧業越發達,這個地方的田間地頭和樹林就越茂密,這裡的環境就更適合喜鵲生存,所以,人們才會從喜鵲聚集的地方,看到五穀豐登和豐收的景象。
枝頭悠閒的喜鵲
或許,這就是古人認為喜鵲是報喜鳥的原因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現象持續發生,慢慢就在人們的腦海中形成了刻板印象:「枝頭喜鵲傳佳音」。
解讀「流浪野狗找上門」現象
狗是動物中比較聰明與現實的動物,只要你給它吃的,它就會慢慢巴結與討好你,由此,才有人會將那些喜歡巴結討好權勢的小人,形容成「狗腿子」。「有奶就是娘」這句話用在狗身上,是非常合適的。
正因為狗為了生存,可以去巴結討好給它食物的人,因此,對於一隻流浪的野狗來說,誰給它吃的,它就會認誰是主人。
在過去封建社會,貧苦百姓自己都在為生存奔波,誰還有食物拿來討好野狗?只有那些豪門大戶的殘羹湯汁,才會倒掉。這些被倒掉的殘渣食物,自然會引來野狗覓食,久而久之,這些野狗就會以此為家了。
或許就是這樣的現象,讓人們將狗與富貴聯繫到一起,狗覓食找上門,肯定是你家的日子過得富裕殷實,否則,狗怎麼可能會覓食到此?
結束語
現代的農村老人,大多傳承了當地過去的民俗文化,部分人是在沿襲迷信傳說,但更多人是將此種種現象,解讀成對重獲生機、好景在望、吉祥豐年和美滿幸福的期許,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和心裡暗示,因為只有能人才能幫助實現這些願景,所以會將這些現象與能人聯繫起來。
以上只是愛旅遊explore的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