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生平最狂的詞,狂到沒邊,連古人都不放眼裡,卻孤獨到落淚

2020-12-17 文化點心鋪

在千百年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養成了一種謙虛、謹慎、含蓄、內斂的性格特點。遇人遇事,中國人講究「平和」 「低調」。所以,對於一些個性突出,行事張揚的人,人們總是會不自然地從心底裡生出一種厭惡之感。在很多國人心目中,「狂」並不是一個好字眼。

可是,在中國歷史上,有些人的「狂」是故意為之,是假裝「狂放」,是不得不「狂」。對於他們而言,舉世皆濁唯其清,不「狂」就不能活。「狂」是他們扔向世俗的匕首,是他們照亮黑暗的火燭,是他們反抗不公的宣言。「狂」是他們的人生座右銘。《全唐詩》最奇特的送別,成為難以逾越的經典,立意之高無人能及

正如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真是狂到沒邊,連古人都不放在眼裡,成為他詞作中最狂的作品。可是,我們細細讀完,就會感到一種深深的孤獨感,令人無聲落淚。全詞如下: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放眼整個宋代詞壇,辛棄疾是唯一一個具有男子氣概的文人。他與世人眼中的文弱書生是不一樣的:因為自小生長在淪陷區,相比於其他文人而言,辛棄疾心中的家國之恨要更加強烈,充滿了俠義之氣。史載,他年輕時武藝超群,膽量過人,帶著十幾號夜闖叛軍大營,手刃叛徒。

然而,在封建社會,由於皇權的至高無上,很多有志之士終其一生,都難以施展才華與抱負,甚至抑鬱而終。辛棄疾雖有滿腔報國之心,空有一身武藝,卻深受命運的擺布而無可奈何。這首詞所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抑鬱不平、無比悲憤而又孤獨無奈的情緒。

這首詞是辛棄疾被反戰派彈劾後,閒居江西鉛山瓢泉時所寫。此時的他已經58歲,賦閒在家也有四年了。儘管兩鬢早已斑白,可是詞人心中的國讎家恨從來沒有一日消失過。奈何,朝政黑暗,統治者苟且偷安。對此,他除了悲憤和無奈,就只剩孤獨了。

詞作一開篇就直抒胸懷,大聲感嘆道:我已經很老了!而後,詞人應用了一系列的典故,敘述自己老大徒傷悲,如今不僅一事無成,也找不到一個知心朋友可以一抒心中鬱悶。可見世態的炎涼,詞人的落寞。

於是,詞人忍不住發出感嘆「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在現實生活中,河人沒有什麼可以感到欣喜的,也沒有什麼人可以傾訴心事,只好將一腔深情傾注於自然之中。他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青山好像也認為詞人「嫵媚」了。然而,這喜悅之下卻是一種深深的孤獨落寞。

詞作下片前三句又連用典故,表面上似乎在嘲諷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的名士高人,實際是諷刺南宋已無陶淵明式的飲酒高士,更多地不過是一些只知道貪圖享樂、醉生夢死的勢利小人。而後,「回首風雲起」一句,為詞作增添了一股風雲浩蕩之氣,也為下文的狂言造足了氣勢。

此後一句「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兩句,真是狂到無邊,不愧是「詞中之龍」。對於這兩句,辛棄疾本人也十分喜愛。每每有客人的時候,他就吟誦此句,頗為得意。可是,詞尾的「知我者,二三子」都道出了詞人之所以發出如此「狂言」的原因:因為世間沒有知心人。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像辛棄疾這樣狂妄的人,又何止他一人!推而向前,唐代大詩人李白不也很「狂」。可是對於這些人的「狂」,我們並不覺得厭惡,甚至還感到可親可敬。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狂放之中,藏著他們至真至純的性情,反映的是他們高尚的人格品質和家國之情。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其中兩聯他自己都十分滿意,確實妙極
    下面這首詞,也是辛棄疾最為著名的詞作之一,詞中狂放不羈,其中兩聯就連辛棄疾自己也十分滿意,經常拿出來與朋友們鑑賞,可見其自許之情!正如詞中的小序所注釋的,辛棄疾的這首詞,乃是仿照陶淵明的《停雲》詩中「思親友」之意而作的,但是寫得豪氣沖天,其中更是抒發了辛棄疾的孤寂和苦悶的心情。
  • 李清照有多狂?寫了首詠梅詩,自稱第一,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李清照有多狂?寫了首詠梅詩,自稱第一,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千年難遇的才女。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光彩奪目的女性,取得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成就。都說李清照的詞溫婉多愁,卻不知李清照也有狂過李賀等男兒的詩詞。李清照曾說「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大致意思就是:「在我看來,別人寫了那麼多詠梅作品,卻都俗氣得很。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辛棄疾站在江西的贛江邊上,遙望長安,不自覺地生出了巨大的悲涼之感。由此可見,辛棄疾的哀愁,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可憐無數山"。這可以說是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卻又渾然天成,仿佛自己可以穿越時空見到了那個立志報國的錚錚男兒。
  • 老夫聊發少年狂;最狂傲的四首詩詞,牛到沒朋友,不可不讀!
    老夫聊發少年狂……;最狂傲的四首詩詞,牛到沒朋友,不可不讀!我國大美詩詞風格多種多樣,有清新雅致的,有婉約悽涼的,有寧靜淡泊的……它們皆像是一曲曲優美的音樂流淌在我們心中,濡養著我們的精神世界。但最能振奮人心的還數那些慷慨激昂的詩詞,下面所推的這幾首作品,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豪放派代表作,每一首都堪稱經典,讀來讓人熱血沸騰,可謂狂傲到沒朋友!1、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 ·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她不僅愛打牌、愛喝酒,而且還非常的狂,她究竟狂到什麼程度?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詞論》,這裡面,李清照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李清照連陸遊、王安石、蘇軾等詩詞大家都不看在眼裡,下面讓我們看一看這位"千古第一才女"作了一首什麼樣的詠梅詞吧。《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 2首稼軒詞,看辛棄疾是怎麼哄媳婦的?狂傲都沒了,甜到齁!
    說到宋代詩人辛棄疾,恐怕最先映入腦海的就是「醉裡挑燈看劍」,那種俠氣和傲氣,使得辛棄疾有「詞中之龍」的美譽。也成為宋代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但不要忘了,辛棄疾也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的婉約,有「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 蘇軾最狂一首詞:「左牽黃,右擎蒼」為何意?詩詞大會不少人答錯
    比如說,蘇軾最狂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歷來深受宋詞愛好者的青睞,還被選入了教材。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原文:《江城子· 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辛棄疾平生最喜歡的一首詞,景與情完美融合,婉約與豪放共譜樂章
    根據辛棄疾同時代人的筆記記載,辛棄疾每逢與朋友相聚,每到興致勃勃的時候,一定會讓歌女演唱他填寫的歌詞。其中歌唱次數最多的就是這首《賀新郎》,酒意闌珊的時候,辛棄疾也會對酒當歌,當著眾多好友打起拍子,吟唱起這首詞來。他尤其愛唱其中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這兩聯。
  • 古代最狂的15句古詩詞,李白獨佔5句,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
    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成為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很多人都拿來激勵困境中的自己。8、從軍行——唐朝、王昌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朝的邊塞詩是古詩詞中最硬朗最豪邁的,同時也是非常狂傲的一種詩歌。在唐朝的眾多邊塞詩中,以王昌齡的這句「不破樓蘭終不還」流傳最廣。
  • 辛棄疾這首詞你可以不背,但定要讀一次,讓你見識什麼叫狂出境界
    這幾個人裡有:文能寫紅一座樓,武能守住一座城的範仲淹;文能寫出《滿江紅》,武能馬上定乾坤的嶽飛;文能當上詞中之龍,武能千裡追叛將的辛棄疾。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三位都是來自後世眼中很羸弱的宋朝。他們身上體現出的正是古代文人的不凡之氣:當江山穩固時,他們可以吟花弄月,做個翩翩公子哥;當天下風起雲湧時,他們可以持劍上馬,做個威懾四方的將領。
  • 辛棄疾暖男的一面:一首寵妻詞狂傲盡斂,真愛面前唯剩蜜語甜言
    殊不知,辛棄疾要是暖男起來,真沒其他人什麼事兒!辛棄疾在大家眼裡是一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人物,當年他率領50騎兵就突襲5萬人的金兵大營,這是一般武將都不敢幹的事情,更別說是文人。他一生狂傲不羈,將詩人的赤子之心表達得淋漓盡致,文武雙全,舉世罕見。
  • 大醉後的辛棄疾,寫下一首「狂」詞,道盡人間悲涼,讀完直呼過癮
    開禧北伐後,辛棄疾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了,英雄遲暮、再難報國。最終他含恨去世,讓人感慨不已。辛棄疾在少年時,性情豪爽,也是一個心懷天下、鮮衣怒馬的英雄少年,所作的詞也都是典型的豪放的風格。他有一首十分有名的詞,洋洋灑灑,全篇讀完讓人心情悲痛,直贊稼軒真乃詞中之龍也!
  • 蘇軾作了一首詩,豪放不輸李白辛棄疾,竟全都是「抄」的?
    大家印象裡古詩詞的第一狂人應是那個執青劍吞烈酒的詩仙李白,動不動就提刀傷人,或者口出囈語,很容易讓讀者誤以為他是供酒精驅使的傀儡;宋詞中的第一狂人就應該是稼軒兄了,「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直言不諱,十分直白。雖然李白和辛棄疾一路狂奔遙遙領先,但蘇軾的這首詞也不謙虛!
  •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辛棄疾仿寫一首青山見我,氣勢不輸李白
    和李白一樣,辛棄疾也是一生抑鬱不得志,空有滿腔殺敵報國的志向,卻被一心求和的朝庭所不容,落寞寡和,潦倒鄉間。他的這一首詩,看起來是仿寫的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可是氣勢一點也不輸給李白。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宋】辛棄疾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的自信豪放與灑脫不羈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紹熙五年的夏天,辛棄疾在經歷官場的起起落落之後,再一次被罷官,於是回到曾經居住的上饒,在瓢泉動工建新居,經營著瓢泉莊園。「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辛棄疾則不然,從中年開始,屢屢遷任、遭貶,也有「我愧淵明久矣」「素壁寫《歸來》」之句,但稼軒的「歸來」之思,卻不可當真。在他最深的夢裡,念念不忘的還是「了卻君王天下事」,是「男兒到死心如鐵」!
  • 淺析辛棄疾詞的豪放風格之特點(二)
    雖說他的詞主要以雄偉奔放、富有力度為長,但寫起傳統的婉媚風格的詞,卻也十分得心應手。 辛棄疾是南宋的一個民族英雄、愛國鬥士,他的詞是充溢著勇於承擔濟世責任與歷史使命的英雄之詞、愛國之詞,因而抒寫愛國主義精神、展示英雄自我形象就成為貫穿於他全部詞作的主旋律,並以此為中心進行了多角度的抒寫。
  • 辛棄疾自己很喜歡的一個千古名句,經常在酒宴上問旁人:寫得如何
    喜歡辛棄疾,有很多理由。比如率50人闖萬人敵營的勇氣,比如至死都不改的初心,比如他那600多首詞作。除此以外,還是有他身上的那種狂傲之氣。辛棄疾的狂,是骨子裡的東西,配上一絲酒意,總是能化為令人動容的文字。
  • 這些詞如果沒有釋意,你根本就看不懂
    胡適那部白話風格的《詞選》竟然選錄辛詞四十六首之多,其中《賀新郎》(甚矣吾衰矣)是辛詞最見古文筆法的名篇之一,《詞選》僅僅對詞中的「停雲」一詞做了一處注釋:「陶潛《停雲》詩序雲:『《停雲》,思親友也。』」
  • 辛棄疾最給力的十首豪放詞:氣吞萬裡如虎
    辛棄疾最給力的十首豪放詞:氣吞萬裡如虎辛棄疾文武雙全,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熱血男兒辛棄疾的豪放詞氣勢如虹、悲壯激越,將淺斟低唱、陰柔纏綿的宋詞,推向了一個新高度。這裡所選的十首豪放詞,是「辛詞」中最有代表性的「英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