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11月6日,挪威軍方的一艘主力艦艇準備返回軍港途中,與一艘民用船隻發生碰撞事故。「幾經波折」,最終沉沒,四個月過後,這艘「英斯塔」號護衛艦終於被打撈出水。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事情的經過,當時,軍艦被撞出一個大洞,大量進水,艦上人員迅速撤離,為了防止沉沒,對軍艦還進行了固定,然而僅僅過去幾天,由於人為的疏忽,固定的鋼纜斷裂,軍艦也完全沉沒水中。在這次的打撈過程中,中國裝備功不可沒!比利時的兩艘大型浮吊船(兩艘船隻均為中國製造)參與了打撈工作,經過幾十個小時的努力,這艘軍艦終於「浮出水面」。
要知道,它可是挪威海軍目前響噹噹的主力艦艇,同級一共建造了五艘,排水量在5000噸以上,在護衛艦領域也算一個「大塊頭」了。這艘軍艦之所以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它是世界範圍內第一艘沉沒的宙斯盾艦。雖然排水量僅僅只有5000噸,但是他卻配備了美國的宙斯盾雷達系統,雖然在對外軍售中,該型雷達系統遠遠比不上美國的自用版本。
但是,對於挪威海軍來說,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寶物,再加上軍艦配備了各型先進的電子設備,它的造價超過了五億美元!
挪威海軍僅僅有5艘,而且全部充當著主力艦艇,這次軍艦的報廢,對於海軍來說,可謂打擊沉重。還有一點,因為軍費有限,當時建造五艘軍艦,還採用了部分貸款的方式,至今雖然沒有完全償還。
也正是因為如此,原本配有直升機甲板,但是因為缺錢的原因,直升機一直沒有配齊,不然,這次的損失也會更大。在海裡泡了近4個月的時間,雖然軍方表示,僅打撈高價值裝備,但是,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高價值裝備又會有多少?
一艘先進的軍用艦艇,之所以造價昂貴,船內裝備的各類電子設備佔據重要的資金比例,因為海水的腐蝕,包括宙斯盾雷達系統在內的絕大部分的電子裝備已經不具備維修的價值了,再加上,當時軍艦還有很多武器裝備,經過海水的浸泡,可用程度也幾乎為零。
五億美元,恐怕是要「折損大半了」。它的服役時間並不長,這次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提前退役了。這幾年以來,很多國家的軍用艦體都遭遇了與民用船隻相撞的事故,美國也在其中,但是根據事故調查的原因,主要責任都在軍方,這次也不例外,出了如此大的事故,軍艦操作人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