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軍艦直撞100000噸油輪,泡進海水3個月,還得靠中國製造打撈

2020-12-15 米爾觀天下

相信不少人還對之前,那艘橫衝直撞把自己撞癱瘓了的挪威戰艦有印象。這個以17節航速直撞10萬噸油輪的挪威最強軍艦,本來還算是小傷。後來因為艦員處置不當以及救援不及時,倒黴的海爾格·英斯塔」號護衛艦,直接沉沒了。而且因為打撈工作太過複雜這樣的原因,這艘軍艦就這樣沉沒海底長達3個月的時間。

如今,被海水泡了3個月,設備該爛的都爛了。挪威2月26日才要開始正式打撈了,話說這軍艦打撈起來清理又是一大筆錢。再者,船身上的蠔蜊都還沒長大呢,何必著急呢?反正沉在那裡又跑不了。既然當初對這艘最強軍艦愛答不理的,又何必現在花功夫打撈。廢話不多說,這件事情中除了上述這些槽點之外。最有意思的就是,此次預估將會花費6天打撈時間的軍艦,最後救援公司還是要靠中國製造的浮吊船。事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小夥伴們快來一起了解一下。

對此,負責打撈挪威軍艦的救援公司表示,這次打撈工作太複雜了。本來這艘軍艦5000噸滿載排水量放著呢,就不是個容易打撈的物件。再加上是軍用護衛艦,挪威海軍專門下令不允許將船體分割的太細,打撈難度就再次加大了。

所以他們計劃先用繩索在水下固定住船體,然後再用大型浮吊船,連接上相關的四臺吊車,相互配合下把船體撈上來。最後由挪威海軍用半潛式駁船運回基地做維修,其中,中國製造的大型浮吊船「拉姆比茲」號和「格列弗」號。擔任著吊起軍艦的重要任務,這兩艘吊船都是由江蘇啟東造船廠生產建造的。

拿「拉姆比茲」號來說,1.5萬噸排水量,所配備的兩臺起重機,憑藉1700噸和1600噸的起重能力作用不凡。也剛好為這次打撈挪威軍艦出一份力,畢竟在風急浪高的大海上打撈裝備,總是不那麼容易的。

要知道,這些浮吊船實際上1月份已經準備就緒了,但是因為天氣不好,打撈中安全起見,最大浪高不得超過0.5米,所以推遲了好幾次。如今,救援隊已經把那艘倒黴艦上的武器全部拆除,又剛好風平浪靜,正是展開打撈工作的好時機。

相關焦點

  • 4000噸軍艦遭到18萬噸油輪的猛烈撞擊,200億打水漂
    如今全球各國的海軍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下,都得到極大的發展,各種先進軍艦更是層出不窮。而對於遼闊的海洋來說,軍艦隻是汪洋中的小舟,兩艘艦船偶爾「碰面」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去年,北約成員國在挪威海域就進行了聯合軍演,場面甚為壯觀。
  • 中國浮吊船大顯身手,一把撈起5000噸宙斯盾戰艦,已泡水4個月
    就在去年11月6日,挪威軍方的一艘主力艦艇準備返回軍港途中,與一艘民用船隻發生碰撞事故。「幾經波折」,最終沉沒,四個月過後,這艘「英斯塔」號護衛艦終於被打撈出水。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事情的經過,當時,軍艦被撞出一個大洞,大量進水,艦上人員迅速撤離,為了防止沉沒,對軍艦還進行了固定,然而僅僅過去幾天,由於人為的疏忽,固定的鋼纜斷裂,軍艦也完全沉沒水中。在這次的打撈過程中,中國裝備功不可沒!比利時的兩艘大型浮吊船(兩艘船隻均為中國製造)參與了打撈工作,經過幾十個小時的努力,這艘軍艦終於「浮出水面」。
  • 挪威宙斯盾艦沉沒還不夠,此次又撞翻民用快艇
    挪威海軍怎麼也沒想到,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竟然有接連兩艘軍艦遭遇撞擊事故。(一)宙斯盾艦首沉,挪威丟臉丟大了剛剛參與完北約軍演的南森級飛彈護衛艦英斯塔號,在完成演習歸國途中,與另一艘馬爾他油輪索拉號相撞。隨即英斯塔號的右舷動力艙側面艦體被撕開了一個最寬處達8米的破口,一時間大量海水湧入。
  • 重慶油輪觸礁900噸凝固原油被轉移
    重慶油輪觸礁900噸凝固原油被轉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06日 03:30 來源: 重慶晨報 5月3日凌晨,一艘裝載近千噸原油的油輪,航行至靠南岸區峽口鎮的長江木洞段一處多礁石水域時,突然觸礁劃破底艙,江水灌進船艙。
  • 挪威海軍空等5天,最強戰艦已全部泡水,下一步該怎麼辦?
    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次事故是一艘護衛艦與油輪相撞,百年難得一遇,明明有那麼多的防衛措施和預警措施,兩艦卻正面相撞,這在以前可是幾乎 沒有見過的,而被撞翻的「英斯塔」號護衛艦成了全球第一艘服役期間被撞翻的宙斯艦;另一個原因這艘護衛艦是挪威海軍的當家門面,這個級別的一共只有5艘,現在被撞翻了一艘,相當於把本來軍費就不寬裕的挪威海軍一年的軍費搭進去了。
  • 「失寵」的美味:挪威三文魚盼再上中國餐桌
    行業信息網站Salmon Business的數據顯示,每年全世界三文魚養殖戶對華出口的三文魚總量約為10萬噸(挪威接近四分之一)。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生活品質的提高,未來十年中國有望成全球最大的三文魚消費市場。挪威海產局向界面新聞透露,2019年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量共計2.4萬噸,僅佔其總出口量的2%,但較2018年的1.3萬噸幾乎翻了一番。
  • 為了委內瑞拉,伊朗油輪與美國軍艦或在海上對峙
    第一艘油輪「財富」號將於5月25日抵達委內瑞拉海岸,其餘油輪將在五月底至六月初陸續到達目的地。這一不尋常的軌跡立刻引起國際關注。 5月14日,美國白宮高級官員表示,美國密切關注伊朗油輪的動向,正在考慮對伊朗向委內瑞拉運送的燃料採取措施。5月16日,伊朗半官方媒體法爾斯通訊社報導稱其收到消息,四艘美國海軍軍艦已經部署在加勒比海,「可能與伊朗油輪對峙」。
  • 定遠艦殘骸打撈出水:沉入水下125年終於「回家了」,圖6令人落淚
    定遠艦長94.5米、寬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144噸、滿載排水量7670噸。毫無疑問,定遠艦在當時是亞洲一流軍艦,可它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潛水員入水打撈】定遠艦是清廷於1881年與德國籤署合同,當時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製造,屬於一等鐵甲艦,最高航速14.5節。
  • 不惜和美國一戰,委內瑞拉出動軍艦護送伊朗油輪,川普「服軟」
    伊朗駐委內瑞拉大使館發布的視頻顯示伊朗油輪在委內瑞拉海軍軍艦的護航下準備前往目的地,該油輪和其他四艘將向委內瑞拉運送150萬桶燃料,其中包括汽油和柴油,價值至少4550萬美元,為此美國威脅要攔截並逮捕船上的人員。
  • 委內瑞拉海空護航伊朗油輪如臨大敵,美國軍艦卻不知蹤影
    讓人沒有想到的時候,伊朗突然站了出來,在2020年5月的時候,派出了5艘油輪,向委內瑞拉運送成品油。如果談起這一次,伊朗油輪增援委內瑞拉的經歷可以說:有驚無險!當伊朗油輪萬裡馳援委內瑞拉時,美國曾經高調的表示反對,甚至威脅要實施攔截,一度讓形勢非常的緊張。
  • 五噸黃金沉入海底,潛水員豁出性命,打撈黃金,卻為何被捕入獄?
    倒是給後人留下一大筆財富,還真有人靠打撈沉船而發了財。「愛丁堡」號是一艘英國海軍的巡洋艦。在一九四二年的四月,艦長福克納籤收了一張貨物收據,其中包括93個小木箱。這批貨物在交接的過程當中,有一支全副武裝的蘇聯軍隊負責守衛押送,這場面一看就知道這些看似普通的木箱裡面,裝的絕對不是一般的貨物。
  • 大英帝國的衰落,油輪被扣背看英國的尷尬
    在本月的7月4日,伊朗油輪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時,被英國海軍扣押,被扣之後,伊朗外交部做出激烈反應。伊朗外交部並沒有在聲明中說明被扣押油輪的名稱和目的地,但稱油輪運載的是伊朗原油。這艘油輪運載的是伊朗原油,船東公司的註冊地是阿聯。
  • 日本載有40噸黃金的阿波丸號沉沒,我國打撈3年,只找到368具遺骸
    今天要帶來的是一艘輪船,傳說這艘船是一艘寶藏船,裡面有足足40噸黃金以及12噸的白金,以及大量的戰備物資。甚至還有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北京人頭蓋骨」。二戰後期,這艘船沉溺於海底,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國開始對阿波丸號進行打撈。但是時至今日,卻依舊未曾打撈上來。
  • 軍艦螺旋槳用什麼材料製作?鋼鐵鈦、合金都不對 這裡學問大著呢
    中國軍艦目前的下水總噸位,連續幾年排名世界第一,佔據全球軍艦下水總噸位1/3以上。其中軍艦的動力裝置,由於主機的類型不同,分為蒸汽、柴油機、燃氣輪機和核動力裝置,目前軍艦主要採取聯合動力裝置,配合軍艦使用綜合電力系統,搭配武器裝置,實現自衛和戰鬥。
  • 上海港迎來最大吃水油輪 可裝載9.47萬噸燃油
    人民網上海4月5日電 昨天下午2點30分,隨著最後一根纜繩系泊到位,滿載9.47萬噸燃料油的「鑽石冠軍」輪,在3艘巡邏艇護航和洋山港海事處VTS監控下,安全靠妥洋山申港石油碼頭。這是迄今上海港迎來的吃水最大的油輪。  「鑽石冠軍」輪,船長246米,寬度42米,吃水14米,裝載了9.47萬噸燃料油,由香港開往洋山。
  • 沉海124年後被成功打撈,軍艦上發現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可以說,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戰爭,野心勃勃的日本為了擴張勢力將目標定在中國,而1849年的中國,即使經過洋務運動有所進步,但依舊未能改變貪汙腐敗、外強中乾的現狀,這一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 「巨無霸」油輪靠泊 中科煉化碼頭達標30萬噸級
    通訊員 林江海 攝9月13日8時55分,在湛江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遠程監控和海事船「海巡09057」船的現場清道護航下,超大型油輪「SAMAIL」(薩瑪)裝載26萬噸原油成功靠泊中科煉化原油碼頭,標誌著中科煉化30萬噸級原油碼頭達到設計要求,可以靠泊滿載超大型油輪船型,進入正常生產階段。
  • 美伊博弈劍拔弩張,伊朗展開無人機戰鬥演習,美軍3艘軍艦集結
    因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波斯灣海域扣押了一艘韓國油輪,導致韓國軍艦和特種部隊已經緊急奔赴荷姆茲海峽,同時,美軍的2艘巡洋艦和1艘核潛艇也已經部署到位。伊朗媒體稱,伊朗陸軍、海軍、空軍及防空部隊的數百架無人機全部集結,這些無人機型號多種多樣,包括戰鬥無人機、偵查無人機、電子戰無人機等等,其中不少型號都是第一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 7200噸油船被伊朗扣押,韓軍艦攜85枚實彈火速行動,連夜上門要人
    1月5日,一艘韓國油輪在荷姆茲海峽被伊朗海軍突然扣押。德黑蘭給出的理由是,這艘韓國油輪攜帶了7200噸石油化工原料,將對伊朗附近海域造成極大的汙染,所以伊朗有權進行幹涉,目前該油輪已經被送往伊朗阿巴斯港接受調查。據悉,該船隻上當時共有20名船員,其中有5名韓國人。得知自家油輪遭到伊朗扣押之後,韓國方面立即派出正在阿拉伯海域執行任務的青海部隊「上門要人」。
  • 挪威海軍最大軍艦被禁止出海 維護不周致安全隱患
    挪威皇家海軍莫德號(圖片來源:今日俄羅斯)海外網12月25日電 近日,挪威皇家海軍莫德號(KNM Maud)在檢查中被發現存在眾多安全隱患及漏洞。評估還透露,有船員指出手術室中的一個制氧機可能存在「重大」火災隱患。挪威國防部長弗蘭克·巴克-詹森(Frank Bakke-Jensen)在當地時間周一(24日)表示:「莫德號的所有問題將在其試航期間得到解決。目前該艦還在保修期內,所以造船廠將會履行相應義務。」莫德號造價高達2.46億美元,是挪威皇家海軍目前最大的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