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歲兒童吃零食有了最新科學指南:零食首選水果奶類堅果日攝入總...

2020-12-19 騰訊大渝網

 編者按 近日,《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6~12歲版)》發布,為6~12歲這一最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的兒童群體,定製了科學權威的營養方案。《指南》明確指出,早、中、晚三餐對於學齡兒童非常重要,從小養成科學的飲食規律將受益終身。兒童應以正餐為主,少量攝入零食,零食提供的總能量不要超過每日總能量攝入的10%。選擇零食應重視其營養價值,首選水果、奶類和堅果等低鹽、低脂和低糖零食,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等重口味零食,幫孩子養成清淡飲食的健康習慣。鼓勵兒童多喝白開水,不喝含糖、含酒精和含咖啡因飲料。

  《指南》還特別提醒,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含乳飲料不等同於液體奶;咖啡、茶等飲料會干擾兒童的記憶;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和含糖飲料可增加孩子發生肥胖、齲齒、高血壓、脂肪肝、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等的風險。零食與正餐最好間隔1.5至2小時,睡覺前1小時內不要吃零食。

  ■ 聞唱

  近日,《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6~12歲版)》(以下簡稱《指南》)在京發布,《指南》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著,適用於6~12歲的學齡兒童,針對最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的兒童群體,定製了科學權威的營養方案。

  零食與正餐間隔1.5至2小時

  6-12歲兒童處於體格與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也是形成良好飲食習慣的關鍵期。在進入小學後,孩子們的飲食模式逐漸從學齡前期的三頓正餐、兩次加餐向相對固定的一日三餐過渡,正餐食物攝入量有所增加。由於飲食間隔時間較長,容易產生飢餓感,且由於學齡前飲食習慣的延續,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

  早、中、晚三餐是規律飲食的重要組成,對於學齡兒童非常重要,從小養成科學的飲食規律將受益終身。為此,家長和學校應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準備好三餐,食物應既多樣又營養;同時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觀,吃好三頓正餐。

  上午是學齡兒童學習的寶貴時段,但在上午的後半段,一些兒童經常會出現飢餓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現象。其主要原因與早餐吃得過少、過於單一或不吃早餐有關。因此,兒童不僅要吃早餐,還要保證早餐的數量和質量。合理的早餐至少應包括谷薯類、肉蛋類、奶豆類和果蔬類中的三類及以上食物,以滿足早餐提供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需要。如果僅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米麵食物,兒童不但容易飢餓,也影響各種營養素的攝取。早餐應品種多樣,數量充足,合理早餐所提供的能量應佔全天總能量的25%~30%。

  學齡兒童容易餓,喜歡以零食充飢。按照營養原則,要強調以正餐為主,少量攝入零食,零食提供的總能量不要超過每日總能量攝入的10%。建議選擇正餐中攝入不足的食物作為零食,如奶及奶製品、水果或堅果。每天吃零食要次數少,食用量小。此外,吃零食的時間不要離正餐時間太近,最好間隔1.5~2小時。

  零食應首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學齡兒童身體代謝旺盛,為防止過於飢餓影響學習和運動,課間可適量吃一些零食。《指南》建議,選擇零食時,應重視其營養價值,不要僅按口味和喜好來選。

  新鮮水果、奶類和堅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營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水果、奶類和堅果的攝入量都顯著低於推薦量。膳食指南推薦2歲以上健康人群每日攝入水果200~350克,奶類300克,堅果約10克。

  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另外,水果中果酸、枸櫞酸、蘋果酸、酒石酸等有機酸含量豐富,能刺激人體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慾,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同時有機酸對維生素C的穩定性有保護作用。

  奶類食物富含鈣、優質蛋白、B族維生素,作為正餐的有益補充,是學齡兒童零食的最優選擇。將新鮮水果和奶類作為零食進行課間加餐,既能產生一定的飽腹感,又能滿足學齡兒童對食物營養的全面需求。

  堅果富含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其中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構成,是人體必需脂肪酸的良好來源。

  需要特別提醒,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含乳飲料不等同於液體奶;對於喝奶後出現腹痛、腹瀉、腸鳴等乳糖不耐受症狀的兒童,可首選酸奶或低乳糖奶製品,亦可少量多次食用,並與其他穀類食物同食,不要空腹飲奶。

  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指南》指出,兒童時期形成的食物口味偏好,可以保持到成年期,一旦形成不良飲食偏好,將來很難糾正。目前,在高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環境和家庭飲食習慣影響下,學齡兒童極易形成重口味的飲食喜好。兒童長期選擇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增加發生肥胖、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等的風險,高糖零食還是引發齲齒的危險因素。

  作為零食的許多休閒食品都含有較多的鹽和(或)脂肪。由於口感、滋味俱佳,深得孩子們喜愛,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和限制,孩子會不知不覺攝入過量的鹽和(或)脂肪。

  糖果和糕點也是學齡兒童喜愛的食物,這些食物含有較多的糖,其他營養成分較少,經常食用容易增加孩子對甜味的喜好,增加其肥胖的危險。

  學齡兒童應養成清淡口味的飲食習慣,對其成年後的健康至關重要。一方面,家長和老師要教育學齡兒童,在購買零食時學會參考食品包裝上營養標籤信息,儘量選擇低鹽、低脂和低糖零食。另一方面,應該培養學齡兒童少吃或不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的習慣。

  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規定》,含鈉≤120毫克/100克(固體)或100毫升(液體)為低鈉食品;含糖≤5克/100克(固體)或100毫升(液體)為低糖食品;含脂肪≤3克/100克(固體)或≤1.5克/100毫升(液體)為低脂食品。

  補水就喝白開水,儘量不喝飲料

  對於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學齡兒童,足量飲水尤為重要。然而,越來越多的調查顯示,學齡兒童對含糖飲料的攝入正呈快速增長趨勢,許多學生已經不再喝沒有滋味的白開水,只喝含糖飲料。過多飲用含糖飲料容易引起兒童偏食挑食、能量攝入過多,增加齲齒、肥胖、高血壓、脂肪肝和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含糖飲料指在飲料製作過程中人為添加糖的飲料,包括碳酸飲料、果蔬汁飲料、運動飲料、茶飲料、含乳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和咖啡飲料等,多數飲料含糖量在8%~11%之間,是學齡兒童攝入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家長要鼓勵學齡兒童多喝白開水,不喝含糖飲料,不將含糖飲料作為獎勵手段。如需喝飲料,儘量選擇低糖或無糖飲料,並選擇小包裝以控制攝入量。家長還要以身作則,幫助學齡兒童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

  一聽飲料含糖多少?按一聽飲料355毫升計算,多數飲料含糖量可高達38克。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規定,低糖的含糖量≤5克/100毫升,無糖飲料的含糖量≤0.5克/100毫升。

  不喝含酒精和含咖啡因飲料。學齡兒童的生長發育還未成熟,特別是內臟器官和生理功能還不完善,肝、腎對酒精(乙醇)和咖啡因等物質的代謝解毒能力不足,留存於體內的酒精和咖啡因對神經系統和其他器官有一定毒性,影響健康成長。

  喝含酒精飲料不僅對學齡兒童的心、腦、肺、腎等器官造成一定損害,還會興奮神經系統,引起學齡兒童行為異常,甚至引發犯罪行為。家長和老師應該教育學齡兒童認識酒精的危害,不喝含酒精飲料。

  對於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全的學齡兒童來說,咖啡、茶等飲料含有的咖啡因成分可破壞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之間調節的平衡,幹擾兒童的記憶,對兒童大腦發育和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因此12歲及以下兒童禁止攝取咖啡因,不喝濃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料。

  選零食標準:新鮮、天然、營養、衛生

  為了避免攝入過多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最好選擇天然新鮮的食物作為零食。新鮮食物含有其固有的營養成分,如新鮮的橘子、蘋果、黃瓜、櫻桃、番茄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水果加工製品,如果汁、果脯或果乾等,在加工過程中提高了含糖量,且損失了較多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降低了原有營養價值。

  家長和老師應教育學齡兒童在正規商店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零食。選擇零食時,閱讀營養標籤了解零食的營養特點,選擇營養豐富而不是能量高的零食;食用前查看食品是否過期,同時觀察其感官和衛生狀況,確保食用安全;不買三無零食,不吃街頭零食,避免因食用不衛生食物引起中毒及胃腸道疾病。

  睡前1小時不要吃零食

  學齡兒童也要學習衛生健康知識,養成早晚刷牙和吃食物後及時漱口的衛生習慣。

  澱粉含量高的零食容易在牙齒上和口腔裡遺留殘渣,如果不及時清理,在細菌的作用下,它們在發酵後會形成牙菌斑,嚴重時導致齲齒。

  一些學齡兒童常常在睡前吃零食,這樣不僅不利於口腔清潔,而且增加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負擔,不利於睡眠。

  為了保持口腔清潔和牙齒健康,學齡兒童應努力養成吃完零食及時漱口或刷牙的好習慣,避免病從口入,預防齲齒。睡覺前1小時內不要吃零食。

相關焦點

  • 零食首選水果奶類堅果日攝入總能量不超一成
    來源:中國婦女報編者按 近日,《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6~12歲版)》發布,為6~12歲這一最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的兒童群體,定製了科學權威的營養方案。《指南》明確指出,早、中、晚三餐對於學齡兒童非常重要,從小養成科學的飲食規律將受益終身。
  •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發布
    這一版《指南》是在十年前發布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最新特點,經過大量調研、專家研討、廣泛徵求意見,並參考了國際上的最新研究進展編制而成。新版《指南》將更有針對性地為兒童青少年提供零食指導,使零食指南進一步科普化。
  • 樹立正確零食消費行為 零食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零食控」,一沾零食就不怎麼愛吃飯,這讓家長們很苦惱: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吃零食,應該怎麼選更健康?        中國營養學會公共營養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張兵介紹,我國2歲及以上人群零食消費率從90年代的11.2%上升至近期的56.7%,零食提供能量佔每日總能量的10%左右。引導兒童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和健康觀,減少或糾正不良的零食消費行為,將有利於兒童青少年從小建立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理念,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促進其健康成長,終身受益。
  • 孩子平常吃的零食,究竟少了什麼?
    超過九成的兒童青少年的 水果攝入未達標  新版零食指南,是在2008年版指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近年來的最新特點,經過大量調研、專家研討、廣泛徵求意見,並參考了國際上的最新研究進展編制而成。
  • 吃什麼零食有消費指南 膨化食品巧克力派納入限食
    浙江在線09月06日訊暑期過去了,孩子們稱稱體重可能會發現一個假期下來重了不少。昨天上午,記者從市人民醫院營養門診了解到,門診中小胖墩的比例越來越高,零食已成為越來越多小孩變成肥胖的罪魁禍首。有很多小孩因吃了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的零食導致肥胖。
  • 零食,兒童一定不能吃嗎?
    」的定義,區別於普通零食,給出了3~12歲兒童食用零食的建議,新標準將於6月15日起實施。此外,新標準強制兒童零食標出過敏原信息。專家推薦一套「零食食用頻次」零食有優劣之分,並不是所有的零食都對孩子不好,吃不吃不能一概而論。
  • 孩子愛吃零食先別說「不」,教你科學給娃吃零食
    儘量選擇正餐較少包含的一些食物正餐不常吃的食物,就可以作為零食進行營養補充。比如大多家庭正餐都不會吃水果和堅果,那就加餐時吃些水果和堅果。圖片來源:圖蟲創意3.控制吃零食的量《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建議,2~12 歲的孩子每日零食提供的能量控制在每日總能量的 10% 以內。比如 5 歲男孩每天能量推薦量為 1400 千卡,那每日零食就要控制在 140 千卡以內,大概相當於 2 個奇異果(重量 100 克 / 個) + 5 顆扁桃仁。
  • 三秦都市報聯合省衛生計生委衛監所推出膳食指南專題
    推薦三: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蔬菜、水果、奶類和大豆及製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果是膳食的有益補充。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薦每天攝入300~500克,深色蔬菜應佔1/2。天天吃水果,推薦每天攝入200~350克的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吃各種奶製品,攝入量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
  • 這6類「假零食」已被國家拉入黑名單,家長還在買!零食的15個真相,一次把零食說清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周堅果推薦攝入量為50~70克,相當於每天攝入10克左右。兒童比成年人少一些,每周50g,每天7g左右,剛好是孩子的手一小把的量。不同的堅果,營養成分不同,功效也不同,可以根據下表為孩子選購。如何鑑別零食?
  • 孩子愛吃零食先別說「不」,教你科學給娃吃零食
    儘量選擇正餐較少包含的一些食物正餐不常吃的食物,就可以作為零食進行營養補充。比如大多家庭正餐都不會吃水果和堅果,那就加餐時吃些水果和堅果。圖片來源:圖蟲創意3.控制吃零食的量《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建議,2~12 歲的孩子每日零食提供的能量控制在每日總能量的 10% 以內。比如 5 歲男孩每天能量推薦量為 1400 千卡,那每日零食就要控制在 140 千卡以內,大概相當於 2 個奇異果(重量 100 克 / 個) + 5 顆扁桃仁。
  • 兒童零食標準正式實施 荷樂士為兒童堅果營養補充提供新選擇
    營養學家建議,兒童零食作為加餐能量佔到全天總熱量的10%左右,應首選水果、牛奶、堅果等原生態的食物。 據悉,荷樂士堅果奶優選七種堅果產品,經科學配比,可提供兒童成長所需營養,且符合膳食指南每人每天攝取堅果量,營養豐富均衡不過量。
  • 今天吃的堅果,達到10克了嗎?
    該不該吃零食,該吃什麼零食,是不少「零食控」的苦惱。不久前,關於零食的健康選擇上,有了新答案。零食應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建議2-5歲學齡前兒童、6-12歲學齡兒童及13-17歲青少年這三個階段,零食均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 兒童零食選擇標準,你家孩子吃對了嗎?
    什麼是「兒童零食」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最新頒布的《兒童零食通用要求》於2020年6月15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專門關於「零食」的規範,也是關於「兒童零食」的第一項標準。新標準中將零食(snacks)定義為:正餐以外,用於補充營養(或平衡營養)、放鬆悠閒、愉悅心情的食品。「兒童零食」(children snacks)則是指適合3-12歲兒童食用的零食。
  • 孩子可以吃這樣的小零食,值得一看的低卡健康零食,你家準備了嗎
    但是給孩子選擇和安排零食不當,會導致兒童青少年對零食的依賴,吃多了太甜的零食對會增加兒童齲齒的風險,以及零食過度會導致能量攝入過量而發展為超重肥胖 ,使身體的健康受到傷害。甚至不當的零食還存在飲食衛生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隱患。
  • 這6類「假零食」已被國家拉入黑名單,家長還在買!零食的15個真相...
    孩子每天能吃多少零食? 零食的攝入量要控制好,不能影響正餐,也不能替代正餐。 一次量不能太多,種類也最好多樣化。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建議 6~12 歲學齡兒童每天零食供能比不超過10%。
  • 孕婦能吃零食嗎?孕期總想吃零食怎麼辦?
    孕期適當吃零食是可以的,嘴裡總想吃東西老想買零食吃也沒關係,但要有選擇地購買和食用零食,要根據懷孕不同階段的特點來選擇零食,這樣對胎兒和孕媽媽才都有好處。
  • 全民營養周丨6~12歲的孩子,該如何科學飲食?
    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宣傳主題是「合理膳食倡三減、良好習慣促三健」。「三減」是指:減少鹽類攝入,減少糖類攝入,減少油脂攝入;「三健」是指:倡導健康口腔,倡導健康體重,倡導健康骨骼。如何為中國學生提供健康每日營養,本期將帶大家適用於6~12歲的《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解讀。
  • 中國學生營養日|營養專家跟你聊聊孩子零食選擇那些事兒
    5月20日恰好是我們國家一年一度的中學生營養日,在第31個「中國學生營養日」來臨之際,我們就參照《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來說說6~12 歲學齡兒童一些零食選擇那些事兒。兒童青少年到底該怎麼選擇和購買零食呢?
  • 兒童零食怎麼選?告訴你這些「標準」!
    而兒童零食又不同於普通零食,它是適合3~12歲兒童食用,要求更為嚴格。比方說,兒童零食應該為不使用經輻照處理的原料,不添加防腐劑、人工色素和甜味劑,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少鹽少糖少油的食品。同時,兒童零食在外形上必需適合兒童食用,不能有明顯的尖銳面,軟硬適中,不會崩到牙。此外,還應在食品包裝中標示是否含過敏原及具體過敏原的名稱。
  • 中國兒童零食消費指南:這些零食你很可能給孩子吃過,少吃為妙
    而現在的食品化工業發展已不同於你我小時候,針對兒童味覺增加口感的添加劑,多吃只會上癮、挑食,甚至拒絕吃正常的飯菜。02:可以經常吃哪些零食呢?《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2018年)》提出三級零食分類:可經常食用的、可適當食用的、限制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