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加入NBA,和世界上最頂級的球員們進行較量,是很多籃球愛好者的夢想,不過加入NBA後,生活就一定會變好嗎?
與身體健康相比,球員的心理健康總是會被人們忽略,儘管一部分人認為球場上的輸贏和心理健康沒有關聯,球員們的「自救」行為,不過是假裝可憐,但目前全球有超過10%的人,受著焦慮症的困擾,5%-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焦慮症,在數據的面前,我們應該理應重視起心理健康的問題。
NBA球員們光鮮豔麗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像到的壓力,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鏡頭方法,一旦他們做了什麼錯事,那麼就要面對來自數萬人的質疑,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鄧肯一樣,做到心如止水。
近些年,或許很多球迷都注意到了德羅贊的心理問題,他曾在全明星周末時,坦誠自己正受著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困擾,幾乎所有心理疾病的產生都與童年經歷有關。
出生於洛杉磯郊外康普頓的德羅贊,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什麼是幫派生活,80年代的康普頓是屬於黑幫的,那裡幾乎成為了法律的邊緣地帶,除此之外,德羅贊的父親還患有嚴重的腎臟疾病,他的母親也患有難以徹底治癒的紅斑狼瘡,當回憶起這些時,德羅贊說道:「如果不考慮籃球,其實NBA球員和普通人沒什麼差別,人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們在到達如今的高度之前,經歷了什麼,有時候我們就感覺承擔著全世界的重量。」
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球員,遠不止德羅讚一個,如今被國內球迷稱為「馬政委」的馬布裡,曾在直播中大口吞食凡士林、賈巴爾曾患有自閉症、阿泰斯特在跟隨湖人隊奪冠後,感謝球隊的心理醫生幫助他戰勝抑鬱症、以賽亞-託馬斯在做球隊主教練時由於吃了太多的安眠藥而差點離開世界,這些都是被人們熟知的心理問題。
2017年11月5日,樂福在騎士輸給猛龍隊的比賽中退場,後來他通過媒體表示自己受到了焦慮症的困擾,樂福說道:「我不知道它為什麼出現,但它帶給我的傷痛卻和手骨折以及腳踝扭傷一樣真實。」
熱火隊的總冠軍成員波什也曾坦言說道:「2011年總決賽失敗後,我在客場的更衣室裡大哭,我和球隊的所有人都拼盡了全力,但人們只是憎恨詹姆斯的選擇,我們全都成為了被取笑的對象。」
沒有受過心理疾病困擾的人,或許認為只要出去走一走,和朋友聊聊天,就會開心起來,有時候抑鬱和焦慮被人們視為軟弱的象徵,尤其針對職業球員,一旦他們展示出了自己心理上的弱小,常常非但不會得到同情,還會被人們反覆撕裂傷口,不斷摧殘。
籃球場上的勝負固然重要,但如果拿它去與生活相比,勝負便不值一提了,希望人們能夠關注起球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希望那些正飽受心理疾病困擾的球員能夠慢慢戰勝病魔,迎接嚮往的生活。#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