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味|傳統十二坊

2020-12-22 小茜在太行水鎮

隨著工業機械化的發展

以傳統工匠手藝為核心的匠人精神

開始逐漸被大家忘卻

傳統十二坊

品味「傳統工藝」的氣息

戀鄉·太行水鎮傳統十二坊

戀鄉·太行水鎮「傳統十二坊」由辣椒坊、酸奶坊、豆腐坊、麵坊、粉條坊、掛麵坊、酒坊、醋坊、腐竹坊等組成,再現傳統商業和手工業繁盛的縮影。採用前店後坊的形式,現做現賣,遊客可近距離觀看食材在傳統工藝下,轉變為香油、 醋、酸奶……的全過程。

辣椒坊

炒好的辣椒放在石磨上

用石磨將炒制好的辣椒研磨成辣椒麵

戀鄉·太行水鎮的辣椒坊,採用傳統製作工藝炒制、焙乾、碾子磨製成辣椒麵。加工配料選用優質純菜籽油,用傳統製作方法製作油潑香辣子。成品辣椒麵和油潑香辣子不含任何香精、色素、防腐劑等添加劑,保持食品本身的色香味美。

酸奶坊

戀鄉·太行水鎮酸奶坊的自製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優點,而且在傳統工藝製作過程中,使用了巴士滅菌機、均質機等現代化設備,使生產出的酸奶在保證太行風味的同時,營養更均衡,更美味,更健康,老少皆宜。

面 坊

戀鄉·太行水鎮麵坊使用的小麥全都是村民自種小麥。麵坊採用傳統石磨磨麵工藝,傳統磨麵工藝中不含添加劑,人工低速研磨,有效地保留了麵粉中的營養成分,色澤微黃,口感筋道,麥香純正。

粉條坊

紅薯粉條加工在我國至少已經有1400年歷史。戀鄉·太行水鎮粉條坊,紅薯原料來自附近的農田,經過十幾道工序採手工製作自然晾曬成為一根根晶瑩剔透的粉條。

無任何添加,原始的工藝,最大限度保留紅薯的營養價值。其絲條勻細,整齊柔韌;食用時清嫩適口,Q彈爽滑,風味獨特。天然的原料讓那久遠而又熟悉的味道,回到我們的唇齒之間。

醋 坊

在臨近醋坊的街道上,醋香四溢,進入醋坊的後院,裝醋的大缸放了一排又一排。傳統工藝釀醋要經過配料、浸泡、粉粹、蒸煮、糊化、液化、糖化、淋濾、二次高溫滅菌、加曲封缸自然發酵等流程,在缸裡曬100天後才能售賣,走進戀鄉·太行水鎮醋坊,能看到聞到喝到用傳統工藝釀造的醋,領略手工釀醋的魅力

豆腐坊

清晨若你恰巧經過豆腐坊,空氣中飄散著大豆的清甜香味,誘惑你進去喝一碗豆漿吃一根油條後再來一碗豆腐花;

戀鄉·太行水鎮的豆腐坊,從原材料上嚴格把關,所選大豆顆粒飽滿、品質優良,使用的水是當地的山泉水,泉水甘甜可口;磨大豆用的是傳統的石磨,漿細膩,不發熱。

酒 坊

走進酒坊,遠遠就聞到濃鬱的酒香味兒。人生有兩種東西不能辜負,美酒和美景。買上一壺與友人河邊小酌對飲,有美景、有美酒、有水有橋,此種豪放自得,豈不樂哉?」

劉伶醉酒嚴格採用傳統老五甑工藝,它用本地產的優質高梁、大麥、小麥、大米、小米、糯米、豌豆等七種糧食為原料,取太行山下的甘泉井水,採用傳統的「老五甑」工藝釀造,一缸酒,經泥池老窖、固態、低溫、長期發酵,緩火蒸餾、量質摘酒、分級貯存、精心釀造而成。

腐竹坊

腐竹是傳統的美食特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的地方特色。

腐竹又稱腐皮,寓意富足。腐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成分,營養美味,被稱為「素中之葷」。採用古法精髓,十八道傳統工序。選用非轉基因大豆,去皮,山泉水浸豆,磨漿,豆渣分離,柴火煮漿,掛漿,太陽晾曬等,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豆香濃厚,純手工無添加。

掛麵坊

手工掛麵純手工打造,不含防腐劑,醒面12小時以上。通過幾道盤條工序,拉麵而成。因面心是空的又叫空心面。

以小麥粉、食鹽為主要原材料,經全套手工加工並自然晾乾的農家掛麵,色香味俱佳,在五花八門的「機制面」風光無限的大潮下,戀鄉·太行水鎮這種原汁原味的手工掛麵,或許能喚醒你還帶著原味麥香的「根」的記憶和生態家園的鄉土懷念。

戀鄉·太行水鎮的傳統十二作坊,使原生態的優秀民俗文化得以弘揚和傳承,使原汁原味的太行水鎮風情得以恢復和展現。純手工的製作工藝不僅具有觀賞性,更是將原材料最本質的屬性表現出來,似乎更具自身的靈性。傳統十二坊是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既是保護也是弘揚,讓更多遊客體驗太行民俗風情的文化內涵。

相關焦點

  • 漁鄉米坊:用傳統工藝留住嶺南味道
    南粵大地珍饈百味,廣東美食香飄千裡。撲鼻的香氣伴隨熱氣騰騰的煙霧從街邊檔口飄溢而出,招牌魚蓉粥伴著白滑晶潤的鴛鴦腸粉、鮮蝦雲吞麵、米坊香煎餃,成為街坊一天生活中的能量來源。深圳漁鄉米坊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創建於1999年,歷經20年的不懈努力,堅持打造最具特色的嶺南傳統小食。
  • 周莊貞豐十二坊:傳承匠人精神的活化石
    隨著工業機械化的發展,以傳統工匠手藝為核心的匠人精神開始逐漸被大家忘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周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悄無聲息地把祖輩留下來的手藝,傳承下來,做到了極致。、核雕坊、酒作坊、土布坊、磚坯坊、席藝坊為代表的「貞豐十二坊」,正靜默地向萬千遊客展示著專屬周莊的老生活、老文化。
  • 鄉坊·強灣村|藏著天藍、地綠、水美的田園風光
    伸手可摘潔白的暖雲閉眼可探和熙的夏風跨腿可感流動的綠水夏天的和風撫過時間仿佛停止靜靜的享受整個世界的浪漫鄉坊醋坊、磨坊、油坊以及以農耕文明為主元素的諸如犁鏵、老馬車等都在印證強灣村的歷史存在。歷史上的強灣,作坊林立,多以釀醋,又以製鹽。故,強灣又叫「鹽溝」。400多年前,這裡因靠近青城古鎮的地理優勢,陸陸續續有村民從黃河南部遷徙於此,又以強姓居多,加之金溝河在此彎彎繞繞,始得名「強灣」。
  • 第四十二章:便宜坊
    第四十二章:便宜坊歐陽修是綿州人(出生地),四歲時父親歐陽觀其實,歐陽修和母親歐陽鄭氏到隨州投奔叔叔歐陽曄,今年歐陽修二十二歲,跟著老丈人胥堰(漢陽知軍)進的京。歐陽修見過最大的城市是蘄州。一進京城,高陽正店的美食美酒、楊樓裡蘄州都喝不到的東華門紅茶綠茶水果茶、便宜坊琳琅滿目的商品、樊樓的才子、曲院街的佳人,歐陽修醉了,結果開封府鄉試都沒過。便宜坊是東華門折扣店改建的,就是那個趙禎稱作奧特萊斯的打折買內藏庫過水帛和香藥的地方。
  • 遠航九江雙蒸攜手香港TVB拍攝《九江十二坊》
    香港TVB粵酒歷史大劇《九江十二坊》劇組於廣東省九江酒廠有限公司成功舉辦「《九江十二坊》之佳釀濃情薈九江媒體見面會」。據悉,目前此劇組正緊鑼密鼓地在九江雙蒸酒廠展開為期10天的外景拍攝。該劇由薛家燕、林保怡、陳錦鴻、鍾嘉欣、麥長青等無線小生花旦領銜主演,陣容鼎盛。據製片方介紹,此舉是香港與內地在文化方面的一次重要合作。
  • 酸奶粉條掛麵醋傳統十二工坊,在這裡切身感受到小時候的街肆文化
    揭秘中國鄉村旅遊的「戀鄉現象」9傳統工藝十二作坊帶大家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前店後廠的古老商業形式,酸奶坊、辣椒坊、豆腐坊、粉條坊、掛麵坊、麵坊、醋坊、酒坊……遊客可以在這裡切身感受到小時候的街肆文化。每一個作坊都是前店後廠,讓遊客能直觀真實製作工序,體驗手工製作、現場打造、經典傳承是十二坊的重要體現。
  • 京華女子十二畫坊國畫作品賞析
    京華女子十二畫坊簡介 京華女子十二畫坊成立於2013年春,是由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主席,北京鳳凰畫院院長,著名畫家王曉卉女士及著名畫家崔虹女士發起及一批優秀的女畫家組成,她們是:王曉卉、崔虹、張金玲、王綠霞、
  • 濟南古城商埠區準備擴容 建「三經六緯、一園十二坊"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濟南商埠區內擬在市中區"三經四緯、一園六坊"的基礎上,綜合市中區和槐蔭區兩個區的歷史資源,開展"三經六緯、一園十二坊"的相關規劃研究。  據了解,古城區和商埠區是濟南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為提升古城區、商埠區的保護水平,借鑑福州、成都、上海等地經驗,圍繞片區屬性、片區規模、實施主體、功能定位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為推動濟南市名城保護工作提供參考。
  • 新春走基層 | 傳統手工糕點坊裡的濃濃「年味」
    濱州日報/濱州網2月11日訊 新春時節,一份傳統手工製作的糕點是人們走親訪友時饋贈的佳品。2月10日,記者來到陽信縣劉廟街清真糕點坊,店主張秀琴和她的家人們正在忙碌地製作糕點。製作麻酥。進入臘月後,人們拜訪親戚朋友,村裡定親和婚宴漸多,對糕點的需求很大,張秀琴一家都是四五點就起床開工,忙到晚上九點才結束,「遇到幾家定親宴,一下子就預定幾百斤的糕點,我們做了幾十年的傳統老字號,哪怕過年不休息也不能耽誤人家的事兒。」劉廟街清真傳統手工糕點。香甜綿軟的蜜三刀,每塊蜜三刀上方的三道刀痕,故取其名。
  • 《長安十二時辰》一百零八坊中不得不說的平康坊!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關於唐文化、長安城的話題如雨後春筍般,因為我們國人對唐始終有著說不出道不明的情懷。小編也不例外,對那曾經輝煌的盛唐,總會有更多興趣去了解她。
  • 年味福州 樂在坊巷:福州三大歷史街區新春活動精彩紛呈
    福州新聞網2月1日訊(記者 邱陵)1日,記者從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獲悉,2019新春佳節期間,將在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等福州三大歷史街區開展「年味福州 樂在坊巷」新春系列活動,為市民遊客獻上一道道豐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 美食尋鄉味 鄉宴憶鄉愁
    昨日是農曆正月初十,福州羅源縣在起步鎮水口洋村舉行第十二屆「畲族·風」民俗文化旅遊節暨首屆羅源鄉村十大特色美食大賽。活動以「品鄉味·抒鄉情·話振興」為主題,展示推介羅源特色美食文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並在現場舉行9個投資興業項目籤約儀式。
  • 桐城百味坊美食節開幕啦
    移民創業奔小康」的「2018桐城百味坊美食節」開街儀式及美食節啟動儀式,共同品味桐城百味坊名優小吃、傳統工藝等美食,共享這一美好的時刻。 桐梓縣縣長龍斌,林達集團西南運營中心總裁楊治,林達集團恆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共同按下啟動機,標誌著桐城百味坊開街及美食節正式啟動。 桐梓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官忠在致辭中言道,桐城百味坊開街及美食節的盛大開幕,是推動桐梓旅遊發展的一件大事、喜事,同時也是廣大移民群眾自主創業就業的一次良好契機。 開街及美食節啟動儀式上還進行了文藝表演。
  • 古都新生活 時尚傳統味 洛龍區「焗掌傳統水席惠民文化節」開幕
    11月21日上午,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開展「古都新生活 時尚洛陽城」文旅惠民品牌行動和「2020年冬季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的相關工作部署,由洛龍區舉辦的仰韶彩陶坊杯「洛龍區焗掌傳統水席惠民文化節」在正大市民廣場開幕。上午11時,整個活動現場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 人間至味,莫若這一道鄉味,長樂好「食」光喊你回家吃飯!
    小編帶你來吃個遍 鄉味長樂 徵服你的味蕾 為滿足群眾需求,我們一整天都在持續通知參展攤主賣完後繼續補貨,爭取讓大家都能吃到鄉味。」 ——長樂工信局工作人員
  • 在三坊七巷搜羅地道福州傳統年貨,全是記憶中的年味!
    邊吃邊開心地奉上 這篇虎糾味的年味吃食 而且全部在三坊七巷都能買到! 米齋是將紅糖味的熟糯米包入用糯米漿做成的皮,口感香糯有韌性。 小編最常吃的還是把「zhie」對半切後,用油稍微煎過加紅糖水,煮成一碗甜香四溢的紅糖「zhie」。由於米齋是白色的,而福州人過年喜歡紅色,因此米齋上都會有個紅點,以圖吉利。
  • 「粵趣魔坊」,換個方式「打開」傳統嶺南文化!
    「粵趣魔坊」,換個方式「打開」傳統嶺南文化!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荔宣  2020-11-28 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永慶坊舉行。
  • 「粵趣魔坊」,換個方式「打開」傳統嶺南文化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荔宣)11月28日,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舉行,活動在永慶大街、鄉愁廣場、荔枝灣湧邊以及古樹廣場四個區域設置「打卡點」,把通過情景互動及快閃式表演,把嶺南文化與魔術糅合在一起,讓市民可以更好地體會歷史文化街區內極具嶺南傳統文化內涵和非遺手藝的
  • 碗裡「鄉味」夢裡「鄉愁」
    在湖南長沙望城區靖港鎮,湖南傳統美味——蘆花江傳統小吃的第四代傳承人肖力,用40年時間深耕小吃傳統技藝,不僅將美食文化融入城市的肌理,還守住了長沙人的「鄉味」與「鄉愁」,奮力書寫著新時代匠人新篇。 循著遊人的足跡,走近位于靖港鎮的蘆花江傳統小吃攤,濃濃的煙火氣息撲鼻而來。聞之沁人心鼻,嘗之齒留頰香。歷經三千多年的傳承發展,而今,蘆花江傳統小吃已然成為湖南傳統美味小吃。
  • 「草莓之鄉」奉化尚田:傳統與時尚並行「莓」好的年味有點甜
    1月29日,記者來到尚田鎮時,發現這裡不僅傳統年味十足,更有各地的遊客結伴來到這裡採摘草莓,舉家同遊。因為草莓,尚田的年味透著「甜」味。時間來到1999年,在鎮黨委的支持下,草莓研究所成立,中國草莓之鄉暨尚田名優草莓發展研討會大型農業宣傳活動成功舉辦。從此,尚田鎮「中國草莓之鄉」的名聲遠播全國。 呂鵬飛感慨地說道,在廣泛種植草莓之前,鎮裡頭過年基本上就是自娛自樂,大家在自己生活區域過年。全面推廣種植草莓以來,尤其是「中國草莓之鄉」的名聲大了以後,每年都會有大批遊客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