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當天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核潛艇從鄂霍次克海水域,向位於俄西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奇扎靶場,發射了4枚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
據搜狗百科記載,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核潛艇,是「北風之神」項目框架建造的第三艘核潛艇,艇長107米,水下航速29節,艇員編制107人。
艇載武器主要為16枚「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系統,射程超過9100公裡,可攜帶6-10枚分導核彈頭,每個分導核彈頭的威力為5萬噸TNT當量。
由於「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打擊精度非常高,據俄媒報導的誤差只有區區數米,對於潛射洲際飛彈來說,這個打擊精度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般洲際飛彈打擊精度通常在100米區間,打擊精度非常高了。
如果俄媒關於「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打擊精度在數米內,那麼顯然「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打擊精度與對陸攻擊巡航飛彈已經相差無幾。
「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在突防途中可以改變飛行軌道和路線,對於現有的防空反導體系來說,想要攔截能進行機動變軌的「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的分導核彈頭,就顯得非常困難了,因此,「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是俄羅斯海軍手中的殺手鐧。
蘇聯解體以後,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衣缽的俄羅斯,在華約樹倒猢猻散,北約的不斷東擴,美國為首西方的持續制裁、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跌跌不休、疫情的嚴重影響等,國內經濟疲軟不堪,政府財政收入的不足,俄羅斯沒有充足富裕的軍費,支撐起昔日蘇聯紅海軍一般的強大艦隊。
因此,俄羅斯海軍規模與蘇聯紅海軍時期相比是嚴重縮小的,俄羅斯成立將近30年來,其海軍都沒有開建一艘驅逐艦,現有艦隊中的航母、巡洋艦、反潛艦、驅逐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都是繼承蘇聯紅海軍時期的遺產。
由於國力的限制,俄羅斯海軍在將近30年中服役的最大水面艦艇是2艘22350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只不過4500噸而已,其他建造的基本上都是滿載排水量600-900噸級的小型飛彈艦,卻被俄羅斯海軍命名為護衛艦。
相比蘇聯紅海軍時期,擁有數百艘航母、巡洋艦、驅逐艦、反潛艦、護衛艦等龐大的水面作戰群,以一己之力足以和美國為首的整個北約海軍相抗衡,印證了俄羅斯海軍逐漸沒落、日落西山的態勢。
為了抗衡美國為首的北約海軍,俄羅斯海軍基本上已經放棄了在水面艦艇上的硬扛,水面艦艇的實力非常有限,無法與整個北約海軍相對峙。
俄羅斯以舉國之力保有一定數量的水下核潛艇力量,除了攻擊型核潛艇以外,俄羅斯仍然保有大量的戰略核潛艇,是俄羅斯的國之重器,能有力地抗衡整個北約。
本次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核潛艇發射了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以後,俄國防部消息稱,所有飛彈在預定狀態下飛行,根據監控數據顯示,飛彈彈頭最終成功擊中了奇扎靶場的指定區域。
儘管俄羅斯國防部宣稱此次飛彈試射,是俄太平洋艦隊常規戰鬥訓練計劃的一部分,圓滿地完成了發射任務,飛彈發射不針對任何國家。
但外界仍然普遍認為俄羅斯連射4枚潛射洲際飛彈,此舉,真的非同尋常,背後有俄羅斯的戰略考慮,對外透露了非常強烈的信號,關鍵時刻,俄羅斯是個敢於亮劍的國家,是個戰鬥民族,任何國家企圖染指俄羅斯的勢力範圍,都得掂量一下分量。
目前,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說,2018年10月30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被翻沉的船塢上起重機塔吊在其飛行甲板上砸出一個數十平方米的大洞以後,兩年多時間過去了,這艘俄羅斯海軍唯一的航母,仍然未見有修復歸建北方艦隊的報導出來,俄羅斯海軍真是衰落了。
基洛夫級、光榮級巡洋艦,無畏級反潛艦,現代級驅逐艦等俄海軍為數不多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都是從蘇聯紅海軍繼承下來的,不僅服役年代已經久原來,而且艦況都不是很好,俄羅斯又無力新建巡洋艦、反潛艦、驅逐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仍然靠蘇聯時期的老破舊大中型水面艦艇在撐門面。
唯有水下的核力量,阿庫拉級、北德文斯克級攻擊型核潛艇,颱風級、北風之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才是俄羅斯海軍的門面,妥妥的水下大殺器;即便美海軍對俄羅斯的水下核力量都忌憚三分,也是俄羅斯海軍唯一拿得出手的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