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設計9萬噸暴風級核動力航母,能否重溫大國航母夢?

2020-12-19 小程帶你看世界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有尤裡.鮑裡索夫在「軍隊 -2017」論壇上表示,計劃在2025年開工建造俄羅斯海軍的新型航母。如果航母在2025年開工,那麼俄羅斯新航母的設計工作要從2020年左右就開始。那麼我不禁要問,從經濟、造船能力和技術上,俄羅斯的核動力航母能否實現如期設計建造嗎?

據悉,23000E型「風暴」級航母排水量在8萬噸到9萬噸,可以搭載包括無人機在內艦載機90架左右,和美軍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相當。

暴風級核動力航母假想圖

首先,從經濟層面考慮,烏克蘭危機後,由於西方的油價狙擊,俄羅斯盧布貶值,高度依賴原油和能源出口的俄羅斯國民經濟陷入停滯,俄羅斯的經濟形勢並不樂觀。俄羅斯2016年的GDP為1.283萬億美元,美國2016年GDP總量約為18.6億萬美元,不足美國的十四分之一,而以美國的經濟總量維持11艘超級航母已顯吃力,以俄羅斯的財力能建幾艘航母可想而知。考慮到油價的回升和盧布幣值的恢復穩定,俄羅斯到2025年的GDP至多達到2萬多億美元,軍費應該可以達到1000億美元左右。具體來算一算,美國2008年建造的最後一艘「尼米茲」級「喬治·H·W·布希」號航空母艦造價約為60億美元,考慮到通貨膨脹和美俄裝備的採購體系以及技術的成熟性,假設5年的航母建造周期,俄羅斯從2025年到2030年需要投入120億美元以上。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

俄羅斯現役大型水面艦艇都是蘇聯時代的老舊裝備,那麼一個航母戰鬥群還需要新建造6艘大型驅逐艦或護衛艦,美軍批量建造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造價在2000年就超過10億美元,考慮到俄軍裝備數量將大大少於美軍,每艘大型驅逐艦造價當在20億美元以上,6艘水面艦艇就需要120億美元。

1989年服役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已顯老邁

加上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假設40架固定翼艦載戰鬥機,造價當在60億美元以上,若干架固定翼預警機和預警直升機需要20億美元以上,反潛機和反潛直升機最起碼也在20億美元以上,這樣算來,艦載機還未滿編,就需要70億美元以上。也就是說,不算戰鬥支援艦和水下的攻擊核潛艇,一個航母戰鬥群的造價最起碼在350億美元以上,俄羅斯有限的軍費還需要維持巨大的核力量以確保美俄戰略相對均衡,這樣的經費壓力可想而知。

俄羅斯海基核力量的基石「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從技術層面考慮,我們都知道,蘇聯紅海軍在冷戰時期研製服役了莫斯科級、基輔級、庫茲涅佐夫三級航母,直到今天「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仍然是俄羅斯海軍唯一在役的航母。蘇聯第四代8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烏裡揚諾夫斯克」沒建造完,蘇聯就解體了,這艘航母被拆解出售,俄羅斯失去了擁有核動力航母的機會。從「烏裡揚諾夫斯克」號的斜角甲板和兩座彈射器來看,蘇聯的蒸汽彈射技術並不成熟,否則不會採用上翹甲板來作為飛機起降能力的補充。

「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 模型

另一方面,從2004年至2013年近十年的俄羅斯改造贈送給印度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坎坷經歷就可以看出俄羅斯的航母建造能力,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已經沒有與航母研發建造配套的人才,20多年的人才斷層對俄羅斯造航母可以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蘇聯只有一個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擁有航母建造能力,而該船廠在蘇聯解體後分給了烏克蘭,以今日的的俄烏關係使用該船廠建造航母無異是天方夜譚,而俄羅斯境內的北方機械造船廠和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和遠東地區的共青城造船廠只具備潛艇建造能力。若要建造航母,最起碼要修建造航母需要的大型船塢,而俄羅斯沒有動工修建大型航母的跡象。

俄羅斯為印度改裝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配套的艦載戰鬥機的研發還未進行,美軍的F-35已經上艦,十幾年後的俄羅斯不能再以S-33和米格29k這些三代機充數,而俄軍的四代機還為研發成功,若要上艦還需要數年的適應性改裝,即使航母下水,也可能面臨有艦無機的窘境。在護航艦艇方面,俄羅斯已經有26年沒有建造驅逐艦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俄羅斯的造艦能力令人懷疑,同時補給艦也是俄羅斯海軍的短板。此外,俄羅斯也沒有合適的為航母提供動力的核反應堆。

SU-33艦載機

正如俄羅斯總理詢問黑海造船廠廠長,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建造好尚未完工的「瓦良格號」,廠長回答說需要「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能建造它,但這個強國已經不存在了」的那樣。建造航母是對一個國家經濟實力、技術力量和建造能力的綜合考驗,只有強盛的大國才能做到。俄羅斯在建造航母上不光有技術、經濟的困難,同時配套武器系統上也有不小的困難,至於俄羅斯海軍航母之路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俄暴風級核動力航母將搭載70架蘇-57?或許還需求助我們!
    對於航母來說,艦載機對於航母的意義不言而喻,衡量一艘航母戰力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艦載機。可能對於我們來說,畢竟航母才剛剛起步,雖然這幾年中國航母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但是與美國這樣的航母大國相比顯然還差的很遠。
  • 不是中國也不是俄羅斯,兩艘核動力航母同時開建,造航母似下餃子
    就拿航空母艦來說,航母作為海上重器,對於整個國家的海防實力,都是強有力保障,美國之所以如今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除了其他原因之外,11艘核動力航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美國海軍實力強盛,大部分原因都是得益於現有航母。但是據相關媒體報導,美國最近又開始籌建航母建造工作,而且這回是兩艘核動力航母同時開建,面對美國建造航母的速度,不得不說美國的造艦速度猶如下餃子。
  • 航母歷史研究:制約核動力航母發展的要素究竟是什麼
    美國目前擁有12艘核動力航母,在建一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每一艘核動力航母的噸位都達到了10萬噸以上,福特級達到了11.2萬。而中國和英國現役的常規動力航母噸位只有6萬噸。航母通常是以編隊形式作戰,以美國尼米茲級航母航母為例:雙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往往能夠使一個中型國家毀滅: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就是雙航母編隊打敗了號稱世界第四大空軍的伊拉克。
  • 法國核動力航母計劃或開闢航母發展新方向:中小型核動力航母來了
    ,將在2025-2038年建造一艘7.5萬噸的核動力航母,用於替換在2038年退役的戴高樂航母。一艘7.5萬噸的航母,為什麼要核動力呢7.5萬噸的航母只能算是一艘中型航母,比小鷹級航母還小,僅僅比女王號大一點點,女王號就是用的常規動力,法國為什麼一定要用核動力呢雖然戴高樂航母是核動力,但是也只是用的核潛艇的反應堆,也只能算是一艘核動力航母罷了,4萬噸的核動力航母又能幹什麼了
  • 並非美軍,又一艘核動力航母開往中東,為大國夢而來?
    此前,美國海軍就曾在雙方緊張局勢升級之際,將「杜魯門」號航母火速派遣到伊朗附近的阿曼灣,並展開艦載機起降訓練,意在向伊朗「秀肌肉」。據知,"杜魯門"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9.7萬噸,改進了信息處理能力,還可攜帶80架艦載戰機,威力強大,這對軍事實力不足的伊朗海軍來說確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 超越福特號不是夢!俄暴風級航母能否掀起新風暴?
    美國福特號航母最近終於服役了,這艘耗資129億美元的核動力航母,堪稱歷史上規模最大、耗費最多、能力最強的航母,當今世界更是首屈一指。也是40多年來,美國第一次推出新級別航母,這艘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使得美國的海軍力量進一步增強,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少有國家能夠建造如此級別的航母。而且美國已經打算建造另外兩艘福特號級別的甘迺迪號和企業號,不得不說,美國還是牛啊!
  • 俄暴風級核航母將超越福特號?搭載90架蘇-57讓F-35一邊站!
    對於國人來說,這幾天因為中船重工首次披露了我國核動力航母的規劃而相當興奮,這也是我國首次官方公布關於核動力航母的消息!雖然說之前也一直在傳言中國核動力航母將開建的消息,但是一直沒有證實,而這次中船重工的鄭重披露顯然預示著我國的核動力航母已經開建或者在進行最後的技術攻堅階段!
  • 如今的俄羅斯,還有能力建造核動力航母嗎?
    可以說,由於技術人員流失以及經濟復甦乏力,俄羅斯現在很難推進大型航母建造計劃。設計建造一艘數萬噸的航空母艦,至少要投入上百億的資金,這不是今天的俄羅斯能夠支撐的。目前俄羅斯每年的數百億美元軍費,在支出了人員開支後,能夠留給軍隊的武器採購資金已經少得可憐。
  • 俄軍新一代風暴重型航母曝光,排水量10萬噸,搭載蘇-57艦載機
    俄軍在航母發展上的缺陷在軍事發展方面,俄羅斯雖然是全球第二大軍事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器庫以及各種先進的戰略武器裝備,但在航母領域會始終存在巨大缺陷。作為俄羅斯最大的軍事競爭對手,美俄兩國在軍事方面的發展經常被拿來比較。可是在航母領域,美軍已經擁有了11艘核動力航母,是公認的航母大國。
  • 法國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母 銳評:在發展核工業上,法國不遺餘力
    曹衛東:目前,按照法國的設計要求來看,它的這款航母如果建造出來,性能僅次於美國的「福特」級的核動力航母。除了美國以外,目前世界國家中還沒有如此大噸位的航空母艦。在動力方面,法國的這款航母將採用核動力,現在除了法國外,只有美國的航母是核動力的,其他國家的航母都屬於常規動力。
  • 俄扛不住壓力,將十萬噸核動力航母「送」給中國,卻被意外婉拒
    海軍的建設一向以來是各個大國發展的重點,但是現代艦艇,尤其是航母的建造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需要強大的科技、大手筆的投入和完善的配套系統,前蘇聯時代的海軍曾經十分龐大,一共建造了多達9艘的航母,還有一系列的飛彈巡洋艦等等,但是如今這個強大的海軍強國卻一去不復返。
  • 俄羅斯計劃開建7萬噸新航母,一口氣從我國採購3臺龍門吊
    近日,俄羅斯海軍負責武器裝備研發、製造的副領導人布爾蘇克對媒體表示,俄羅斯已經有建造排水量7萬噸以上新航母的計劃,預計其可搭載更多艦載機,發揮出比現役庫茲涅佐夫航母更強的戰力。紅星造船廠是俄羅斯完成建造的首座現代化造船廠,被俄媒評為未來俄羅斯航母的搖籃,可以說我國大起重龍門吊的引進,揭開了俄羅斯大噸位船舶製造歷史的新篇章。要知道,美國建造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龍門吊起重噸位也不過1050噸,這也由此看出了俄羅斯渴望恢復自身大型船舶建造能力的心情。
  • 耗資100億,超越福特級,暴風級航母又有戲了?
    有網友表示,比起冷戰時期的蘇聯,俄羅斯目前的的軍事實力只有當時的五分之一。別的不說,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還是蘇聯時期建造的,是30多年前的產物,如今正在造船廠大修,俄羅斯海軍戰鬥力瞬間下降三成。俄羅斯媒體報導,庫艦重新服役要等到2020年,未來一段時間內俄海軍將面臨無航母可用的窘境,讓俄羅斯非常苦惱。
  • 俄羅斯新航母模型公開,設計理念嚴重落後,綜合性能與遼寧號相當
    近日,俄羅斯克雷洛夫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對外開放,邀請了許多媒體到該科研中心參觀。這次開放活動,展示了俄羅斯新型航母模型。但是從披露的信息來看,新型航母的設計嚴重落後,從各方面來看其綜合性能頂多與遼寧號相當。
  • 製造航母有多難?蘇聯共有9項航母計劃,真正實現的只有2項!
    碎片五:「奧廖爾」級航母20世紀60年代末,蘇聯海軍在面對美國航母編隊時根本無法進行正面抗衡,萌生了研製蘇聯版的「企業」號航母的想法,這就是傳說中的「奧廖爾」級核動力航母。而且計劃一口氣建造3艘滿載排水量達8萬噸,搭載各類型艦載機共70架以上,裝有4臺蒸汽彈射器和3臺升降機的核動力航母。
  • 生不逢時的典範——淺談蘇聯「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實力的大國也都開始大力發展航空母艦,將其作為海洋戰略的核心。蘇俄大型航母想像圖但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在高層的反對聲中原航母設計方案有所改變,排水量被減少到了6萬噸、艦載機數量減少到50架,蒸汽彈射器被減少到2部;不久之後,方案再次發生變化
  • 航母歷史研究:制約核動力航母發展的要素究竟是什麼(續)
    >因為沒有核動力大型航母的需求,或者因為核動力航母的過高造價,就放棄了航母的發展,導致了航母技術的斷層,從而徹底失去了海洋的主導權,這對於英法俄等傳統的歐洲海上大國來說,損失確實太大了。2、限制核動力航母發展的最主要原因其實是價值屬性。核動力航母屬性主要是進攻,而核潛艇主要屬性是防守,或者防守戰略下的進攻。
  • 垂死掙扎的庫茲涅佐夫號,雄心勃勃的新航母計劃,俄國海軍太難了
    而在俄羅斯國內,層出不窮的新航母計劃令人眼花繚亂,不論是俄政府還是俄海軍,都表示出了很大的興趣,但當夢想照進現實,俄羅斯的「新航母夢」真的能如願實現嗎?於1990年服役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今年已經37歲「高齡」,自從加入俄海軍以後,它就一直噩耗不斷,令人揪心。
  • 蘇聯下馬的核動力航母計劃:烏裡揚諾夫斯克號只是「小妹」
    所不同的是,如今俄羅斯損失的大多是現役裝備或者是退役裝備。而那個時候,除了大量現役裝備被迫「閒置」之外,很多武器還在車間、流水線和船臺上就成為了「廢銅爛鐵」。這其中不僅有先進的戰機、堅實的裝甲車輛,還包括蘇聯造船工業巔峰之作「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這艘滿載排水量達到75000噸的大型航母,最終只能以150美元一噸的價格,當成廢鐵出售。
  • 航母山東艦,中國第一艘「成熟航母」,開啟藍水海軍未來
    我們常說航母是大國的象徵,一個國家,軍隊的遭遇可以說是他命運的縮影,而現代國家,海軍的發展又是軍隊命運的最好體現,從這個角度來看,各國航母的命運也表現著這些國家真實的狀況。先是美國,第二艘福特級航母,甘迺迪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正式命名並下水海試,與此對應的,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的美國,在國際上依舊佔據著獨一無二的地位,有極大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