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可對癌症患者起作用,在全球範圍內也算獨一無二的產品,卻是用極為普通的原料(土豆)加工生產而成的,廠子也是建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明人也不是專家教授。今年以來,一款「土豆汁」進入人們的視野,在網絡廣泛傳播。2016年3月,央視一檔節目的一則報導也使這款「能喝的土豆」出了名。「能喝的土豆」到底與「能吃的土豆」有多大區別?網絡盛傳的「土豆汁」治癌症與這款「能喝的土豆」有何關聯?
土豆汁治癌症?無權威認定
「生土豆汁」可以治療癌症的傳言已有多年,在國家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之後,這則消息再度成為網絡熱點,網絡上的各種論壇對該說法是「神話」還是「謊言」的爭論很多,天涯論壇的一則闢謠文章就有84896的點擊量,很多紙媒也對此做出了報導,普遍認為不靠譜。記者試圖找到有關「生土豆汁」抗癌的案例,從搜尋引擎輸入便會出現許多有關評論,各執說法,並無科學的依據。但內蒙古醫科大學病原生物研究中心的組建者楊麗敏卻認為這是有根據的,並將她的研究成果與當地一位企業家形成合作,批量生產了土豆汁。
記者在內蒙古醫科大學的一個實驗室見到了楊麗敏。針對記者的問題,楊麗敏直截了當地回答:「根據我的實驗,土豆汁確實對癌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我們也有論文發表,但可能因為我不是知名專家教授的原因,很多人認為不權威,我也沒有辦法說服人家。」
楊麗敏承認自己並不是教授,但不是教授並不代表自己不能從事研究工作,她給記者展示了她的多個發明專利。她說,從土豆中常溫萃取胺基酸是她花費了10多年的研究成果,僅申請專利就花費了5年時間。最初,她把這項研究成果以藥品申報,未獲通過,之後申報保健品也未通過,最終以食品獲得專利批號。楊麗敏認為此項專利「填補了馬鈴薯應用領域的世界空白,受整個亞洲保護」。
「我們通過了大量動物實驗、體外腫瘤細胞系和人體白細胞的研究,不是憑空來的。」楊麗敏指出,在發明專利中也明確有一些功能受到保護:1.具有很好的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作用,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2.提升白細胞功能的作用。3.有抗菌作用,4.對RNA、DNA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對腫瘤細胞系的抑制作用, 包括人肝癌細胞系HepG2、人肝癌細胞系SMMC-7721、人乳腺癌細胞系MCF-7、人胰腺癌細胞系PANC-1等。
楊麗敏認為土豆汁肯定是對癌症患者有作用的,但由於只獲批了食品專利,所以只能說是營養支持,她用自己的方法做了許多實驗,想以此證明給人看,但周邊的朋友和業內人士都不太認同。由於不太方便理解,並且提取工藝複雜,專利轉化難度較大,楊麗敏奔走了3年多,也沒有人願意和她合作,專利一度被束之高閣。
投入5000萬去「騙人」,值嗎?
2013年,內蒙古三聯澱粉廠董事長石有的出現讓楊麗敏看到了希望。
靠經銷農用機械起家的石有,在2005年開始大面積種植土豆,並在內蒙古建起了4個大型澱粉加工廠,他的澱粉銷售每年達到2萬噸,一度成為僅次於黑龍江農墾集團的中國第二大土豆澱粉供應商,他的內蒙古三聯食品公司也成為了內蒙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土豆汁」專利,對石有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在土豆深加工領域,確實很少有專利獲批。石有與楊麗敏談了幾次,認為可以一試:「一方面她說得挺有道理;另一方面要真的對癌症有好處,那得對土豆轉化加工有多大的帶動作用?」從市場前景上考慮,石有動心了,但僅一條無菌生產線就需投資5000萬元,而且能否成功也並無把握,但讓石有以及他的股東們猶豫的是:這是市場上絕無僅有的一個產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未來銷售也必然是難題!
經過半年多的糾結,石有終於下了決心,2013年,他註冊了內蒙古蒙健食品有限公司,建設了廠房和生產線,楊麗敏以技術專利入股,佔比30%。
一年之後,「土豆汁」生產了出來,卻並不好銷。數千萬元投進去之後,一籌莫展。石有的妻子、兒子、朋友都說:你被忽悠了!
「要麼是石總在騙人,要麼是石總讓人騙了!」這是石有朋友的評價。記者問這是否是個騙局時,石有苦笑:「用5000萬元的前期投入去騙人,成本也太大了吧!我正在籌資建第二條生產線,市場一旦打開,每天3萬支的生產能力根本就供不上。」
還沒做市場,就先送出1000噸
由於在全國大規模專門生產土豆汁的只有一家,那網上熱炒的土豆汁抗癌是否與蒙健有關呢?石有笑著搖頭說:「我連策劃團隊都沒有,還真的沒想到這樣去做,並且生榨土豆汁中特別是發芽的土豆中含有對身體有害的龍葵素,而龍葵素為中樞神經毒素,網上生喝的說法是有問題的,我們不建議喝生榨土豆汁。」
記者在其生產車間採訪時看到,確如石有所說,其土豆汁生產線全部採用無菌化處理,設備光亮,全部是自動化操作,石有介紹,為了保持土豆汁的活性,這項提取工藝必須採用常溫提取,並且必須是在無菌狀況下進行,就連洗土豆的水都是用「純水」。石有向記者保證:「楊老師(指專利發明人楊麗敏)的這項發明專利是專門從土豆中提取胺基酸的,提取出的全部為小分子形態的胺基酸短肽,我們也曾嘗試在裡面添加東西,但添加任何東西都會變質,是純純的土豆汁。」
石有之前所從事的行業為土豆種植和澱粉生產銷售,與快銷品的營銷方式完全不同。內蒙古是中國醫藥保健品大軍的發源地和大本營,有人建議把市場交給保健品大軍去做,但被石有拒絕了。他至今沒有建立起銷售渠道,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捐贈產品,2015年開始,他主動申請在內蒙古的幾家醫院做臨床試驗,他統計了一下數據,說已經送出了1000噸土豆的土豆汁。
石有相信土豆是好東西,他說:「我們近期又通過中國抗癌協會的營養分會捐了900多萬元的產品,或許我不能把這個產業做大,但我願意堅持一下。審批一個藥品需要10年,認識一個新事物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科技轉化的難點在於最後一公裡的突破,市場只要認同了,一切就會順暢。」(記者 朱日嶺)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