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縫裡生長的「野草」,長相似橄欖,用來煲湯是一絕,城裡少見
對於野生植物,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們的生命力頑強,在農村見到的野草也好,灌木也是,經常會遭到農民們的砍伐,但是不少的植物,經過一段時間後還是會長出新的植株來。在冬天的時候燒光了山上的枯草,來年的春天又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模樣,這是農民們見怪不怪的場景。
其實不少的野草只能在它們特定的環境中生長,但是那些我們印象深刻的植物,大多數都是隨處可見,不管什麼環境下都能夠生存。今天分享的野草,它生長在巖石縫裡,在山林裡的巖石壁上最為常見,它的果實和橄欖相似,不少人以為它只是普通的植物,其實它的果實用來煲湯是一絕,還有不少的用途,在城市裡很少見。
這種植物的名字叫做「石橄欖」,它生長在山林裡面,是藤蔓型植物,它的果實橢圓形的,乍一看和我們的橄欖長相相似。它的果實堅硬,也有不少人覺得它是不能食用的野果子,所以都沒有重視它的存在。其實這種植物的果實,家孩子珍貴,是能夠食用的野果子,在農村經常會用它來煲湯。
它的植株也比價獨特,葉片是橢圓形,沒有複雜的的葉脈,葉片光滑有質感,它的植株好像都是一片葉子下連著一顆果實,規則有序。
我們平時採摘野菜,大多數都是在初春或是夏季,這個時候的野菜口感最為鮮嫩,但是石橄欖卻是在夏季的時候最為少見。
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們國家的雲南、貴州、福建等省份,喜歡生活在陰涼潮溼的巖石壁上,正因為它的生存環境特殊,在尋找它的時候就能夠縮小一定的範圍。這種石橄欖以前在農村就很受歡迎,在當地的農民心中,它不僅是能夠食用的野菜,更是上好的藥膳。
石橄欖的植株能夠入藥使用,對感冒、咳嗽、咽喉腫痛、支氣管炎等都有好處,石橄欖外用對於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等成效顯著。
石橄欖的用途廣泛,如今更是備受重視,以前在農村的時候,不少人會在家裡小孩感冒的時候,給他們用石橄欖熬上一鍋湯,當作藥膳來食用。雖然它的果實堅硬,看上去並不好吃,但是住在湯中味道是一絕,別有一番風味,如今在城市裡還很少見。
南方地區本來就會經常喝湯,石橄欖除了夏季的產量比較低,其他的季節都能夠見到它結滿果實,能夠經常採摘來煮湯,是農村的傳統美食。其實像它一樣能夠煮湯的野草也有不少,如今野菜們紛紛走向了我們的飯桌,營養豐富,用途廣泛,還有的口感好。你們對於這種石橄欖還有其他的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