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據《北青深一度》報導,57歲的竹鼠養殖大戶楊玲說"我幹竹鼠養殖這行20多年,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生意也讓下一代接手了。現在大家好像都覺得我做錯了,還成了罪人。"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禁野令"。並指出只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才能適用畜牧法管理,不受此"禁野令"限制。
"禁野令"下發1個多月後,農業農村部於4月8日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在13種特種畜禽名單中沒有竹鼠。這場風暴襲來,有可能讓這些養殖戶一夜破產,雪上加霜。用養殖戶的話說:"辛苦拼打四五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實際上,如今中國的竹鼠養殖產業已經頗具規模。比如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甚至還被譽為"中國竹鼠之鄉"。廣西畜牧研究所高級畜牧師劉克俊和竹鼠打了半輩子交道,竹鼠未被列入目錄,出乎他的意料"竹鼠有30多年的養殖經驗了,怎麼能說禁就禁?"
一月底,廣西柳州市的養殖戶周益翅就收到了禁售竹鼠的消息。周益翅因患小兒麻痺症雙腿殘疾,只能靠雙手走路。2013年,通過央視"致富經"節目了解到竹鼠養殖後,拿出全部積蓄購入50隻竹鼠種苗開始"創業",8年過去,他養殖竹鼠的數量已經達到600隻。去年9月,周益翅決定繼續擴大規模,將養殖竹鼠攢下的10萬餘元存款全部拿出,又借款10萬元,建起了一個450平米的養殖場,可新養殖場還沒來得及投入使用,禁售通知就到了。停止交易之後,不僅收入來源被切斷,存欄的竹鼠反而成了周益翅的"負擔"。
按照飼養竹鼠的標準,周益翅的600隻竹鼠一個月的開銷近3000元。由於存款基本用於養殖場擴建,周益翅自3月中旬開始,已沒錢給竹鼠投餵精料,僅投餵從山上砍來的竹子。只投餵竹子三天後,周益翅發現了十幾隻竹鼠的屍體。然而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一個星期左右,死亡竹鼠的數量超過了400隻。這次養殖竹鼠,周益翅不僅壓上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背負10萬元貸款,而存欄的竹鼠卻一天天不斷死去。3月末,周益翅把400多隻死亡的竹鼠清理出來,在廠房附近挖坑填埋。"這麼多錢投入進去了,難道說不讓做就不讓做了?"他懷著一絲渺茫的希望。
賀州市昭平縣大龍村的養殖戶也因"禁野令"陷入兩難。大龍村從2017年年底開始發展竹鼠這一特色扶貧產業。目前,村裡有24戶竹鼠養殖戶。按原計劃,今年春節後可以售賣第一批200對種鼠。扶貧第一書記吳華海計算過,若還能允許繼續養殖竹鼠,村集體經濟今年的純利潤能達到30萬元,而按現在的形勢,投入的100多萬元資金似乎打了水漂。
從春節到現在,竹鼠養殖公司老闆張文明一直呆在自己的養殖場裡,每天看著這些投入了成本和精力養殖的竹鼠沒法賣出去,他欲哭無淚。他表示自己2009年從廣西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就投身於竹鼠等特種養殖業,經過十年的發展,公司旗下的三個養殖場每年的產值達到500萬元,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的特種養殖星創天地。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冉景丞說,"動物每天都要吃東西,沒有產出,每天餵進去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在調研過程中,冉景丞見過太多"我們該怎麼辦"的無助眼神。據冉景丞粗略估算,自2月份以來,全省野生動物養殖產業損失大約近4億元,110萬隻存欄野生動物等待審判,3萬多人或面臨失業、返貧甚至致貧的巨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