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場現明膠魚翅 店家稱口味幾乎跟真的一樣

2020-12-05 正義網

  近來,「魚翅該不該拒食」的話題在微博上引發口水大戰。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讓人關注的,是市面上銷售的魚翅,其中竟然不乏「假魚翅」以及「三無」人工魚翅,被酒店以幾十元價格購買後,轉手變成數千元的高檔食品出售。最近,記者走訪發現,南京市場也有「假魚翅」在公開銷售,主要成分有的標註為「魚膠」,有的標註為「食用明膠」,多銷往飯店。經過簡單的烹飪,這種假魚翅的確能以假亂真。有廚師透露,目前國內魚翅市場魚龍混雜,常有以次充好甚至以假亂真的現象,但售價往往高昂,普通消費者難以辨識。

  媒體曝光

  食用明膠合成「山寨魚翅」

  魚翅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品之一,以鯊魚的鰭製成。根據取翅鯊魚和取翅部位的不同,魚翅的價格懸殊。

  然而,近來多地屢屢曝出魚翅市場混亂的現象。廣州、濟南等地不少酒店魚翅菜品價格差別巨大,從每斤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價格亂象背後,一條售賣人工合成魚翅的黑色利益鏈逐漸顯現,無生產日期、無檢測合格標誌、無進口標誌的「三無」人工魚翅,被酒店以幾十元價格購買後,轉手變成數千元的高檔食品出售。業內專家認為,長期以來消費者對魚翅營養價值的認知也存在誤區,即使是真魚翅,其營養價值也僅相當於「豬蹄」「雞皮」,不健康的魚翅消費觀當休矣。此外,鄭州、合肥等地也相繼曝出當地有明膠合成的假魚翅流往飯店的消息。

  記者調查

  假魚翅80元一斤,賣給飯店

  幾天前,記者來到南京下關惠民橋市場,這裡有不少燕鮑魚翅店。走進其中一家,不到20平方米的門面房裡堆滿了各種散裝的海產品,其中以乾魚翅為主。魚翅被裝在不同的透明塑膠袋中,上面標著尺寸,有大有小,最大的有五六十釐米長,顏色也不一樣,有的呈白色,有的是淡黃色,聞起來有股魚腥味。

  店員熱情介紹稱,魚翅的價位是根據品種來定,最便宜400元一斤,最貴的超過2000元。老闆稱,南京本地很多酒店都從他這裡進貨,保證是真貨,至於這些魚翅的來歷,他說多是產自國外,具體不願透露。

  當被詢問是否有低價的魚翅時,店員起初支支吾吾。記者指著店的角落裡有成堆的袋裝食品詢問是何物,老闆稱那是合成加工製成的魚翅,並非真的魚翅。只見包裝內的食品呈黃色透明粉絲狀,包裝正面沒有產品名稱,只有日文以及一條鯊魚的圖案,包裝的背面則標的是「合成澱粉絲(請勿素食)」,配料中寫著綠豆粉、海菜粉、魚膠和香料,可烹飪美湯、佛跳牆,或涼拌、火鍋、魚翅羹等。製造商標註是臺北的一家企業,銷售商則是福州一貿易商行。店員稱,一袋500克左右,售價80元。

  老闆稱,這種「山寨魚翅」也有飯店會進購,其中還是大型酒店,「至於他們到底怎麼用就不清楚了。」不過店員私下透露,「做成什麼樣要看廚師手藝了。」

  「如果是買回家自己吃,不建議你買這個。」老闆建議稱,他們也從來不吃這種合成魚翅。

  仔細查看這包假魚翅的包裝,正面日文的意思是「魚翅針」,沒有標註中文。此外,雖然包裝背面印有「QS」標誌,但根本看不到生產許可證號,在QS網站查詢製造商以及銷售商的信息也均查不到。更令人驚訝的是,生產日期是2010年1月,保質期兩年,早已過期。

  記者隨後又走訪了另幾家魚翅店,有一兩家店也在賣假魚翅。一家店的老闆稱,真的魚翅分等級,假的也不例外,他稱記者之前買到的這包算是低檔的。說著,他從櫃檯上取出一包「合成翅針」,也是呈黃色透明粉絲狀,記者看不出兩包有何區別。老闆解釋稱,自己家的這款假魚翅「兩頭尖」,做出來的口味更好,幾乎跟真的沒兩樣,價格也比一般高不少,有酒店會到他這裡進貨。記者看到,其主要成分是明膠和海藻酸鈉,QS標誌可以查到,產品的主要類型就是仿生食品。

  假魚翅羹「酒席中比較常見」

  記者從市內多家酒樓、酒店了解到,目前魚翅湯價格差異較大,一些星級酒店的魚翅湯標價四五百元,一般的海鮮館、精菜館等酒店,價格一般在300元上下。一些中小型飯店內也供應魚翅,價格在100元左右。

  市民王小姐稱,她曾經吃過「特價」魚翅,只要58元一盅,「吃起來像粉絲,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中低檔餐館、酒樓為了提升菜品規格、降低成本,採用假冒魚翅冒充真魚翅出售。用這些合成產品做成魚翅羹在酒席中比較常見,稍微高檔點的店也不排除用真假混合方式摻雜進行,這類產品經過廚師烹調搖身一變被端上餐桌時,不常吃海鮮的消費者從口感上根本無法判斷。

  另據了解,一些低檔酒店也會從網上進乾貨。記者網上查詢後發現,確實有不少賣合成魚翅的店鋪,價格多很低廉,一包的價格也不過40元左右。除了合成魚翅,比如像素鮑魚這類的合成海鮮網上也有售。

  揭露黑幕

  業內人士:假的至少佔一半

  南京一家海鮮館多年從事魚翅菜品烹飪的廚師向記者坦言,他在日本和美國做魚翅多年,三年前回國後就「金盆洗手」不再做魚翅了,至於原因,除了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高,不斷有抵制吃魚翅的呼聲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發現國內的魚翅市場魚龍混雜,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情況比較常見。

  這位廚師稱,國內的魚翅大多標榜從國外進口,其實有的就是國內生產的,據他了解,南京市場上的貨大多從上海進來,原產地在哪兒,知道的人並不多。「如果你跟供應商關係好,也許他會給你真魚翅甚至是好魚翅。」他無奈說道,有時連他自己都分辨不清魚翅的真偽和好壞。

  「假的至少超過50%。」他口中的「假貨」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其他魚類,比如海豚的鰭來充當鯊魚翅,另一種就是用合成魚翅冒充真魚翅,「前一種人吃下去危害不大,但是後一種是用明膠做的,有的甚至是『三無』產品,吃下去很傷身體。」這位廚師說,單純的魚翅並不好吃,通常需要配上湯汁。加上湯汁後,魚翅原味被掩蓋在湯汁裡,消費者吃起來完全感覺不到真假魚翅的不同。

  飯店一盅魚翅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呢?南京鼓樓區一高檔酒店廚師長王先生(化姓)告訴記者,標價幾十元的魚翅也有可能是真的。他向記者算過一筆帳:最便宜的魚翅價格在四五百元,一斤乾魚翅可以發到5斤左右,去掉骨頭、表面的膜等,淨得3斤多,中低檔飯店一般可以做30盅左右。也就是說,一盅的魚翅成本不到20元,非常有限,加上其他成本,「保底價」在三四十元。王先生說,不過,各家飯店在魚翅等級選擇、湯料、製作、服務等成本上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魚翅湯價格懸殊,當然,也有一些中低檔飯店為牟取更大暴利,會用假魚翅或真假混用,而這種假魚翅成本非常低,估計在10塊錢左右。

  很多「明膠魚翅」來路不明

  魚翅之所以能食用,是因為鯊魚的鰭含有一種形如粉絲狀的翅筋,其中含80%左右的蛋白質,還含有脂肪、糖類及其他礦物質。魚翅是比較珍貴的烹調原料,但營養價值不十分高,因魚翅所含的蛋白質缺少一種必需的胺基酸(色氨酸),是一種不完全蛋白質。有專家曾指出,魚翅的營養價值其實跟豬皮差不多。另外,鯊魚體內重金屬富集情況較為普遍,其中重金屬汞又多聚集在魚翅部位。目前,食品檢測部門尚未開展對魚翅汞含量的常規檢測,也沒有對此的相關查處。

  據了解,只要商家標註明白是「仿生魚翅」,國家是允許生產的,但若是不標註的話,就屬於欺詐消費者。記者走訪了多家飯店,沒有看到一家有類似這樣的標誌,業內人士稱,這也不能排除有個別店家使用了假魚翅。另外有專家指出,市場上銷售的假魚翅,其主要成分是所謂的「食用明膠」,由於明膠與皮革蛋白生產工藝基本相同,難以確定煉製假魚翅的原料來源。由於假魚翅都來路不明,無法確定其製造工藝,因此也不能排除其使用工業用料煉製的可能。

  而記者了解到,魚翅生產加工目前還缺乏一套國家標準,只有相關立法跟上,消費者消費這種高檔海產品才更有保障。

  小貼士

  如何分辨真假魚翅

  1、如果是沒有做成菜品的假魚翅沒有濃烈的魚腥味。

  2、假魚翅不像真魚翅那樣有透明度,那麼透徹。幹的假魚翅往往顏色有些渾濁、偏黃一些。

  3、沒有浸泡過的假魚翅畢竟是用工業膠等製作的,相比真魚翅比較硬一些,用手一掰能輕易掰斷,而真魚翅通常只會變彎而不會折斷。

  4、假魚翅不耐火候,雖然看上去很粗,但煮過後容易變軟,吃起來彈性比不上真魚翅,真魚翅比較爽口且有彈性。

  5、假魚翅的黏性沒有真魚翅強。比如魚翅撈飯,假魚翅做的用手搓過後,容易有米飯脫落,而真魚翅的黏性更強,米飯粘在上面後不易脫落。

  7.2元做碗假魚翅羹

  記者買回一袋人工合成的假魚翅,參照包裝上的烹飪方法,記者嘗試製作「魚翅羹」。

  實驗材料:假魚翅50克、金針菇竹筍一袋(熟食 100克)、雞湯調味塊(一個)

  實驗過程:先將假魚翅在水中浸泡兩小時,變軟後撈起。然後燒一鍋水(約一升),水沸騰時將調味塊放入攪拌,直到溶解化開,此時鍋裡有濃鬱的雞湯香味。接著,取金針菇竹筍約20克,與浸泡好的假魚翅一同放入鍋中,用小火烹煮,約半小時後盛起。

  實驗結果:煮熟的假魚翅呈透明粉絲狀,口感有韌性,但已經沒有魚腥味,味道全被雞湯味覆蓋。記者端給其他人品嘗,均稱口味像飯店裡買的魚翅羹。

  成本計算:假魚翅一包500克的價格是50元,金針菇竹筍一包價格是2.4元,而調味塊一盒10元(6個),記者核算製作的成本,一碗假魚翅價格僅為7.2元。

相關焦點

  • 南京市場有賣明膠魚翅 口味跟真的一樣
    媒體曝光  食用明膠合成「山寨魚翅」  魚翅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品之一,以鯊魚的鰭製成。根據取翅鯊魚和取翅部位的不同,魚翅的價格懸殊。  然而,近來多地屢屢曝出魚翅市場混亂的現象。此外,鄭州、合肥等地也相繼曝出當地有明膠合成的假魚翅流往飯店的消息。  記者調查  假魚翅80元一斤,賣給飯店  幾天前,快報記者來到南京下關惠民橋市場,這裡有不少燕鮑魚翅店。走進其中一家,不到20平方米的門面房裡堆滿了各種散裝的海產品,其中以乾魚翅為主。
  • 南京乾貨市場裡公開賣假魚翅 店家稱假魚翅很暢銷(圖)
    近日,央視曝光了北京一些*飯店用明膠、海藻酸鈉加色素製作假魚翅的內幕。南京市場是否有假魚翅售賣呢?昨天記者暗訪發現,南京市場部分商家在售賣明膠、海藻酸鈉加色素製作的假魚翅。而業內人士則表示,這些假魚翅大都被「送」進了大酒店。  記者暗訪  店家爽快:假魚翅暢銷  在南京一家專門批發魚翅、燕窩的乾貨店裡,兩側的貨架上擺滿了大大小小不同規格的魚翅,這些魚翅包裝簡陋,十幾個為一組用塑膠袋套著。地上放著幾個麻袋,裡面裝滿了魚翅。「這是我們這裡*的魚翅,一斤1600元。」老闆指著其中一款個頭中等的魚翅說。
  • 假魚翅充斥市場 海草澱粉加明膠真假難辨(圖)
    時下,號稱營養豐富的魚翅,紛紛被各大飯店、酒店作為名貴的招牌菜擺上餐桌,雖然動輒成百上千元,但它的主材不一定是真的。昨日,記者在水產品市場走訪時發現,幾乎每個乾貨店裡都能看見「假魚翅」的身影。這些「假魚翅」雖然產地各異,但註明的成分大多是海草抽出物、澱粉、明膠的合成物。
  • 申城水產批發市場"素魚翅"普遍有售 以假亂真成本低
    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現場回傳   【新民網·獨家報導】近日,有媒體記者「臥底」暗訪飯店後廚,曝光不少飯店所售魚翅實際為明膠製作的假魚翅。同時,浙江消保委也公布,在全省抽檢了10多家酒店的魚翅,全是假的。今天(1月8日)下午,記者走訪申城水產批發市場,所謂的「素魚翅」幾乎每家魚翅行都有銷售,更因臨近年關成了熱銷貨。魚翅行老闆坦言,「飯店裡的魚翅真真假假,人不就圖個嘗鮮?」
  • 明膠+色素 粉絲變魚翅
    明膠+色素 營養=零 30元做6份 每份售價158元   調查   魚翅羹根本不含魚翅   南京一家飯店的婚宴現場,廚師們正在把一盆盆魚翅羹端到各個餐桌上。記者在飯店後廚見到一名廚師正在撕開標有合成凍翅針的包裝袋,把其中像粉條一樣的東西倒了出來,桶裡已經有了不少這樣的合成凍翅針,廚師們開始給各個湯盆裡舀湯,然後從桶裡撈出合成的凍翅,往每盆湯裡添加。廚師稱桶裡魚翅全是假的。   在浙江省的慈谿市有一家豪華酒店,其鮑珍魚翅羹是一道招牌菜,一直受到顧客的青睞。
  • 明膠魚翅騙你沒商量!
    繼明膠果凍、明膠老酸奶、明膠假豬耳、明膠膠囊之後,最近明膠這種「神器」又跟海味八珍之一的魚翅發生了關係。記者發現一種名為「素魚翅」的廉價魚翅在海鮮市場悄然大行其道,消費者花數百元買來一碗魚翅卻很有可能吃到的是20元一斤的「明膠翅」。賣幾十元一碗的都是「素魚翅」日前,《經濟參考報》披露,廣州市海味乾果行業商會一位副會長踢爆行業黑幕稱,一袋重量500克、售價20元的「素魚翅」,可以煮出供十幾人食用的魚翅湯,一碗「素魚翅」湯的成本僅幾元錢。
  • 明膠魚翅騙你沒商量!「素魚翅」安全風險更高
    繼明膠果凍、明膠老酸奶、明膠假豬耳、明膠膠囊之後,最近明膠這種「神器」又跟海味八珍之一的魚翅發生了關係記者發現一種名為「素魚翅」的廉價魚翅在海鮮市場悄然大行其道,消費者花數百元買來一碗魚翅卻很有可能吃到的是20元一斤的「明膠翅」。賣幾十元一碗的都是「素魚翅」日前,《經濟參考報》披露,廣州市海味乾果行業商會一位副會長踢爆行業黑幕稱,一袋重量500克、售價20元的「素魚翅」,可以煮出供十幾人食用的魚翅湯,一碗「素魚翅」湯的成本僅幾元錢。
  • 人造魚翅系明膠+色素 約佔4成市場份額
    這些魚翅從合成,到魚翅精調製,到燒鹼明膠雙氧水泡製,含有大量損傷人腎臟消化系統和致癌的物質。近日,央視記者的調查還原了假魚翅的出籠過程。   魚翅羹不含魚翅   這是南京一家飯店的婚宴現場,廚師們正在把一盆盆魚翅羹端到各個餐桌上,與此同時,讓我們看一看飯店後廚發生的情景,一名廚師正在撕開標有合成凍翅針的包裝袋,把其中像粉條一樣的東西倒了出來,桶裡已經有了不少這樣的合成凍翅針,廚師們開始給各個湯盆裡舀湯,然後從桶裡撈出合成的凍翅,往每盆湯裡添加。廚師稱桶裡魚翅全是假的。
  •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真相:明膠+色素
    那麼這些所謂的招牌菜,真的是用魚翅做的嗎?  是粉絲還是魚翅?  在南京一家飯店的婚宴現場,服務員正在把一盆盆魚翅羹端到餐桌上。與此同時,在後廚,一名廚師正在撕開標有合成凍翅針的包裝袋,把其中的像粉條一樣的東西倒了出來。廚師們開始給各個湯盆舀湯,然後從桶裡抓取合成凍翅往盆湯裡添加。魚翅湯做好了,服務員們把湯盆端出廚房,準備送上喜宴。
  • 網傳小籠包摻食用明膠 店家否認並展示肉皮凍
    皮薄汁多的小籠包,是南京市民非常喜歡的街頭美食,可很少有人會自己動手製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籠包的湯汁製作工藝非常複雜。可昨天,網友報料稱,有人用明膠代替肉皮凍,製作小籠包湯汁非常省事。小籠包的肉餡裡也摻入了食品添加劑?記者調查發現,明膠應用領域廣泛,在果凍、肉凍、火腿腸、皮凍、湯包上都會用到,但商家很少會在食品標籤上標明。
  • 記者暗訪開口買魚翅 店員直接遞來一包粉絲
    南京市場是否有假魚翅售賣呢?昨天記者暗訪發現,南京市場部分商家在售賣明膠、海藻酸鈉加色素製作的假魚翅。而業內人士則表示,這些假魚翅大都被「送」進了大酒店。店家爽快:假魚翅暢銷 在南京一家專門批發魚翅、燕窩的乾貨店裡,兩側的貨架上擺滿了大大小小不同規格的魚翅,這些魚翅包裝簡陋,十幾個為一組用塑膠袋套著。地上放著幾個麻袋,裡面裝滿了魚翅。
  • 明膠合成三無「山寨魚翅」假充真 多數銷往飯店
    就此,業內專家認為,消費者對魚翅營養價值的認知存在誤區,真魚翅營養價值並非想像的那麼高,而那些過量含有明礬等化工品的「素魚翅」則有損健康。鄭州市場是怎樣一種狀況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明膠合成的「魚翅」被當真品賣8月13日,在鄭州市緯三路水產市場一家售賣幹調凍品的店鋪內,記者詢問是否有「素魚翅」時,女老闆從冰櫃拿出樣品,稱這種「素魚翅」檔次差別較大,每袋500克價格在25元到60元不等。「25元的稍微次一點,口感不太好;60元的沒問題,沒吃過的保準認為是真的,只有常吃魚翅的行家才能識別出來。」
  • 央視曝光明膠加色素制人造魚翅 雙氧水加工致癌
    央視截屏   魚翅是以鯊魚鰭製成,在許多高檔的餐廳裡,魚翅動輒要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一份,然而有業內人士說,在國內市場消費的魚翅當中,大約四成是靠這種所謂的人造魚翅來支撐的,早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的利益鏈。這些魚翅從合成,到魚翅精調製,到燒鹼明膠雙氧水泡製,含有大量損傷人腎臟消化系統和致癌的物質。近日,央視記者的調查還原了假魚翅的出籠過程。
  • 專家稱市場90%魚翅為假貨 最便宜僅5元一袋
    記者發現,這些魚翅都是用透明塑膠袋裝的,上面沒有生產廠家、產品說明等信息,只標有魚翅種類和價格的標籤。「魚翅是這樣包裝的絕對真的。」該店員保證。重慶君和酒店大廚、全國一級廚師李洪稱:「上述產品沒配料細則、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要素,明顯屬三無產品,不應出現在市場上。」
  • 150元一斤「魚翅」隨便買 幾乎都是人工合成
    近年來頻頻有 專家對魚翅的營養、來源以及成份等提出質疑。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對上海高檔海產品進行 調查。發現在一些批發市場內, 「天價」魚翅,此處竟為150元一斤,而這樣的魚翅竟隨處可以購得。一些銷售商毫不諱言:「這些都是小加工作坊人工合成魚翅和幾千元一斤的魚翅,在口感上幾乎沒有區別,可以以假亂真。
  •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 明膠合成的要錢魚翅精仿的要命
    8日上午,央視新聞頻道播出記者臥底暗訪假魚翅真相,其中曝光不少飯店所售魚翅實際為明膠製作的假魚翅,這種假魚翅在北京京深海鮮市場有售。  此外,北京通州區一個著名的連鎖飯店售賣的木瓜魚翅,其魚翅是用「魚翅精」的調料調成的,食用可能對腎臟、肝臟尤其是生殖系統有毒性。
  • 用魚粉、明膠、模具造假 浙江抽檢82個魚翅79個假的
    魚粉、明膠、模具造出假魚翅  所謂「模壓」,顧名思義,就是用模具壓製出來的。這也是大量假魚翅的由來。  檢查過程中,工商人員發現,有些魚翅的樣子一模一樣,包括裡面的紋路、魚骨的排放全都一模一樣。  森林公安司法鑑定中心主任黃群說,魚翅正常來講靠近身體的部分應該很厚,再一點點薄下去,整個翅的厚薄應該是不均勻的,也就是寬窄度應該是不均勻的,魚刺的分布也是不均勻的,但送檢的大批魚翅,厚薄大小都是均勻的,裡邊的紋理包括寬度基本都是一致的,而且拿起來一摞大小都是一樣的,幾乎可以判定是模具做出來的。  從理化檢驗角度看,假魚翅95%以上的成分是明膠。
  • 150元一斤「魚翅」隨便買 幾乎都是人工合成(圖)
    調查  「人工合成魚翅,這裡幾乎都是」  位於漕寶路萬源路的鑫品乾貨市場,是上海最大的乾貨市場。  「有魚翅賣嗎?」記者向一家水產店老闆打聽。「魚翅種類太多了,你要哪一種?自己吃還是開飯店?要哪個價位的?」老闆一席話,讓記者措手不及。  「自己吃,稍微好一點。」記者說。
  • 酒店老闆爆料魚翅以假充真 記者探訪合成魚翅公開販賣
    「這種叫素魚翅,是用食用明膠合成的,看你要開酒店,又是長期買,建議你買點『便宜貨』,反正吃魚翅,大部分也就是吃個名頭。」該老闆介紹說。隨後,記者走訪發現,中菜市幾乎所有的魚翅店,都有合成魚翅的身影。在其中的一家店鋪,記者看到一包售價為20元的魚翅,劣質的包裝上印著「made in japan」的字樣。整個菜市場逛下來,記者居然發現了多達十幾種合成魚翅。
  • 國內魚翅市場現6種亂象
    針對魚翅消費舉報投訴逐年增多的狀況,近日,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上百家魚翅經營商、賓館飯店和加工點進行的跟蹤走訪調查發現,魚翅市場6種亂象突出。 ——重金屬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