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刺身算什麼,廣西魚生才是正

2020-12-14 桂臨塞上

說起生吃魚片,很多人都會想起有名的日本料理:刺身,這個從東瀛傳來的飲食方式已經傳遍大江南北,泛濫成災,成了一種精緻,高檔,裝X的代名詞,標配都是進口調料:日本芥末(膏體),日式醬油。魚類原料更是極盡奢華噱頭,突出深海無汙染,名貴,稀有,盛器上更是搞出個什麼全盛體,博盡眼球。背離了飲食的初衷。

照威記私廚看來,刺身的緣起不過是徐福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藥時候,在海中漂流時候捕魚充飢衍生出來的一種飲食方式而已,由於那時候的海洋乾淨,魚肉鮮美,別有風味。到日本登陸後,慢慢地在日本流傳下來。早知道,徐福帶去的都是童男童女,烹飪技術不行,生吃省事,經過兩千年的演變,生吃深海魚片越發精緻講究起來,成為一種美食方式和特色。

現在餐飲中,刺身的原料一般都是冷域深海的魚類和海洋生物,比如石斑魚,挪威三文魚,北極貝,澳洲龍蝦,海膽……越冷的海水魚類肉質越細膩,口感脆爽鮮美。赤道地方的海域魚類肉質就差點。

相對於舶來品的飲食,中國自有自己的特色,在吃魚生方面,一樣歷史悠久。最廣為人知的當屬吃河豚了,雖然吃河豚有生命之虞,但是,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極致讚美之詞來歌頌河豚之鮮美。比如「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些又是大家又是饕餮的無形廣告宣傳,讓河豚名聲大震,達官貴人甘願冒生命危險,無不以一吃河豚為快,為榮。

好饌深巷無人聞

其實,說到吃魚生,廣西人才是一絕,美味,獨特又低調。都說廣西人在食物鏈的頂端,一點不為過。簡單的食材,創造出不一樣的美食滋味

廣西魚生,以橫縣出名,普通的脆皖(魚名),出奇的調料,精妙的刀工,造就了一方美食傳奇,在廣西都有十足的群眾基礎。從橫縣輻射南寧地區,武鳴,賓陽,崇左……都有吃魚生的傳統。慢慢的,乃至廣西東南各地傳散開來。

傳統魚生

主料:五斤以上的大草魚

配料:醃檸檬,酸梅,醃楊桃,鮮紫蘇葉絲,芘池葉絲,酸蕎頭,假簍葉絲,醃木瓜絲,(廣西的酸嘢為主),酸薑絲

蘸料:蠔油,糖,白醋,蔥姜蒜蓉,酸梅,鹽味等調成的甜酸稠汁。

工藝:

1,魚宰殺取淨肉,用乾淨毛巾或紙包入冰箱凍一下。

2,取肉出來片成薄可透字的蝴蝶片,整齊擺在有冰塊墊底的盛器中,上桌。

3,吃的時候夾起一片鋪展在個人的碟子上,放上配料絲,捲起來沾蘸料吃。一口魚肉一口土炮(農村米酒),勁操!

特點:酸甜脆爽。

關於蘸料,現在口味變化很大,主要受外來調味料的影響,味道更加豐富多彩。

如今,廣西桂平的東海生鮮樓,把刺身和魚生兩者結合起來,別具一格,傳統和時尚完美統一,口味適合本地人,選料上跟國際接軌,給桂平人民帶來了全新的美食體驗。歡迎您來品嘗!

您喜歡吃魚生嗎?敢吃嗎?

這裡是桂平!

桂臨塞上出品!謝謝閱讀關注!

相關焦點

  • 媲美日本刺身的古膾:廣西橫縣魚生「魚味無窮」
    原標題:媲美日本刺身的古膾:廣西橫縣魚生「魚味無窮」 中新社南寧12月22日電 題:媲美日本刺身的古膾:廣西橫縣魚生「魚味無窮」 中新社記者 林浩 蔣雪林 「沒想到吃生魚片不僅美味無窮,更蘊藏著豐富的文化。」來自湖北襄陽的商人馬飛對記者說。
  • 日本刺身不算啥,我賭10斤三文魚,廣西橫縣魚生你肯定沒吃過!
    一、說到日本料理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刺身加芥末的爽口脆嫩,什麼三文魚、金槍魚、河豚、八爪魚只要是魚就沒有日本人做不出來的刺身料理。但日本刺身不算啥,我賭10斤三文魚,廣西橫縣魚生你肯定沒吃過!二、其實小編想告訴大家所謂的日式料理裡面的精髓「刺身」其實是偷師我們中國古代的「魚劊」。根據史書記載在春秋時期伍子胥帶領吳國軍隊攻破楚國都城之後,吳王闔閭就是賞賜伍子胥享用「魚劊」。日本是在漢唐時候將我們的「魚劊」學過去才有了後來享譽世界的「刺身」。三、要說到目前國內哪裡的「魚劊」最經典最正宗,不是廣州也不是佛山,而是離廣西省會南寧不元的橫縣。
  • 為什麼很多人把生海鮮叫刺身?今天算長見識了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地區都有吃生海鮮的習慣,一般會蘸些醬料食用。不過,對外可不是直接叫生海鮮的,而是刺身。那麼,為什麼會把生海鮮叫做刺身呢?刺身,這一說法其實來源於日本,指的就是生吃新鮮的海魚,後來成了日本的特色美食。
  • 兩廣人的生魚片,看著與日本刺身並不像,你更喜歡哪裡的魚生?
    說到生魚片,一般人都會想到日本,自從「魚膾」(生魚片)傳入日本後,就作為日本料理的精髓發揚光大,成為了日本料理的代名詞。生魚片在中國雖然沒有像日本那麼興盛,但也並沒有完全消失。在中國的嶺南以及廣大的東部沿海,生魚片還是依舊保持著生命力。在兩廣等地,「魚生」(就是生魚片)仍舊大受歡迎,是人們日常非常喜歡的菜餚美食。
  • 食事24:尋味廣西之橫縣魚生,可以媲美日本刺身的誘惑
    橫縣魚生席說到吃生魚片,大多數人腦海裡出現的是日本的刺身。其實我國南方自古以來不少地方也有生吃魚片的習慣,如廣東沿海一帶,海南,廣西等地。也有的認為日本的刺身是海魚,沒有寄生蟲,而國內的生魚片大多為河鮮,大多攜帶寄生蟲,不可生食。其實不是海魚就沒攜帶寄生蟲,只是因為日本生吃魚片的海魚所生長的環境無汙染,所以寄生蟲相對較少。而我國的河流因各種原因,受汙染的程度較多,所以攜帶的寄生蟲也較多,這一點沒必要否認。
  • 這道「廣西刺身」比起日本刺身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人類對於美食的渴望是一種天性,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道比起日本刺身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廣西刺身「橫縣魚生。」 橫縣是一個普通的山清水秀的小縣城,但是這裡孕育了一道不普通的名揚廣西的人間美味。說到橫縣,整個嶺南地區估計都會把魚生和橫縣聯繫在一起,魚生是橫縣的標誌,是橫縣的縣菜。如果你來到廣西,那麼就一定要來嘗一嘗這橫縣魚生,感受一下這鮮美爽口的滋味,體驗一下壯鄉人最愛的酸鮮香辣所帶給你的味覺上的衝擊。
  • 日本生海鮮叫刺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可算是知道了
    導語:日本生海鮮叫刺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可算是知道了大家都知道,很多沿海的地區和國家,都會有生吃海鮮的習慣,有些海鮮會經過醃製,而有些海鮮就蘸些醬料就可以使用。日本就是一個非常喜歡生吃海鮮的國家,在日本這種生吃的海鮮被叫做刺身,那麼為什麼日本人要把生海鮮叫做刺身呢?大家都知道,刺身是日本美食中一種非常具有特色的食物,而刺身這個名字其實也和這種美食的製作有些淵源。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刺身一般都會去掉魚皮魚骨,並把魚肉切成相同的大小整齊的碼放在盤子裡。
  • 日本頂級「刺身魚」排行榜,日本「刺身魚」種類大全!
    導讀:日本頂級「刺身魚」排行榜,日本「刺身魚」種類大全!講起刺身,許多人會想起它是日本的特色美食。你說的對,日本的刺身聞名世界,非常是日本北海道魚場,海鮮種類多種多樣,同樣是日本刺身比較好的原料採購地。那日本頂尖刺身魚排行是什麼樣的呢?
  • 或許在你吃過潮汕魚生後,你便會覺得日本的刺身不過如此
    昨天有圓圓給大家介紹的是魚露,介紹完魚露之後,圓圓再給大家講講我們潮汕特有的魚生。說到魚生,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腦海裡可能想像的是日本的壽司和三文魚。但其實魚生的源頭來源於中國,它有之悠長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代。然後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朝代後,才傳入到日本和朝鮮等地。所以現在圓圓看來,以前喜歡吃的日本刺身,就是由中國的魚生演變而來的。
  • 中國魚生看廣西,廣西魚生看橫縣,廣西人的這道下酒菜你敢吃嗎?
    刺身的說法由來據說起源於日本,日本北海道漁民在供應生魚片時,由於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清種類,故經常會取一些魚皮,再用竹籤刺在魚片上,以方便大家識別。這刺在魚片上的竹籤和魚皮,當初被稱作&34;,後來雖然不用這種方法了,但&34;這個叫法仍被保留下來。刺身就是指魚膾、魚生、生魚片之類的東西。
  • 日本生魚片世界有名,但中國魚生也並非寂寂無名
    隨著日料的普及,大多數人對日本生魚片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生魚片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國古時就有吃魚生的習慣,那時還叫做「膾」,到了唐朝,國力空前,萬國來賀,魚生的吃法也就逐漸傳到了日本,經過改良和對食材的拓展,成為今天聞名世界的刺身。
  • 飛刀生花 薄如蟬翼 這裡的魚生不輸日式刺身
    回放 飛刀生花 薄如蟬翼 這裡的魚生不輸日式刺身
  • 【冷知識】愛吃魚生的日本人為什麼不吃鰻魚刺身?
    日本茶的種類有很多,泡茶時每種茶最適宜的水溫也很重要。 河豚刺身一般都切得很薄,魚肉近乎透明,透過刺身甚至能看到盤子的花紋。這是因為,河豚遇到敵人時,會膨脹身體嚇唬對方。所以不同於普通魚類,它的身體裡沒有大魚骨,完全靠身體的肌肉來保護內臟,因而肉質非常緊實。如果像普通魚類刺身一樣把河豚刺身也切成厚片,則會很難咀嚼。將河豚肉切成薄片,能夠最大限度凸顯河豚的鮮美和獨特的口感,吃起來也很有嚼勁。
  • 廚子帶你了解刺身與魚生,朋友聚會你就是導師!
    刺身與魚生一、刺身的由來「刺身」是外來詞。據載是因為早期日本北海道漁民喜食生魚片,在供應生魚片時,由於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認其種類,便取一些魚皮,用竹籤刺在魚片上,便於識別。刺身二,魚生與刺身的所指如出一轍,只是刺身用龍蝦、象拔蚌、三文魚、北極貝等海產品為多,
  • 為什麼日本人把魚片叫作刺身?看看刺身的來由
    如果很多中國人眼中有一大盤生海鮮,還是會望而卻步。但這種吃生海鮮的方式在日本很常見,但日本人稱其為「刺身」。直到15世紀日本將醬油引入日本後,刺身才逐漸成為目前的風味。在江戶時代之前,刺身主要由鯛魚,比目魚,和鱸魚製成,所有這些都是白肉的。
  • 日本美食 之 刺身
    日料中有一種非常受人們歡迎的一種食物,叫做刺身,也就是中國所說的生魚片。刺身最早也是起源於中國,早在周朝時,就有了這種吃法,古人叫它,魚膾。《論語》中提過,吃生魚片一定要搭配醬料,否則不能吃,吃法頗有講究。
  • 刺身是什麼 刺身指的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要去吃刺身」這類詞。那麼,刺身是什麼?我們一起看看吧。刺身是魚膾、魚生、生魚片之類的東西,泛指各類生魚片。將新鮮的魚貝類切成片狀,蘸取調料後會直接食用,有新鮮美味的口感,刺身起源於日本北海道漁民,為了更加容易區分魚的種類,因此會將竹籤串在魚皮或是魚肉上,因此被稱為刺身。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魚,多數是海魚。常見的是金槍魚、鮭魚、鯛魚、比目魚、鰹魚、多春魚、鰤魚、鰺魚、鱸魚、鯔魚,等等;也有鯉魚、鯽魚等淡水魚。在古代,鯉魚是刺身的上品。
  • 生食魚鮮刺身 是健康還是要命?
    刺身是來自日本的一種傳統食品,最出名的日本料理之一,它將魚(多數是海魚)、烏賊、蝦、章魚、海膽、蟹、貝類等肉類利用特殊刀工切成片、條、塊等形狀,蘸著山葵泥、醬油等佐料,直接生食。在眾多的烹調方法中,號稱能夠最大程度保留海水魚營養成份以及新鮮口感的生食刺身,在近些年逐漸流行了起來……  只是,生食少了烹煮環節。人們不禁要問,那些本可以被高溫處理殺死的寄生蟲和細菌是否會增加生食海水魚的風險?
  • 日本的?不,廣西的!
    在廣西橫縣,這個藏匿在廣西東部崇山峻岭的地方,有一道民間土味美食,從做法到味道,可媲美聞名於世的日本刺身。這個冬日,當北方已是漫天飛雪時,小新決定踏上南方溫暖的土地,到廣西的綠水青山間探尋這道相傳已有500多年歷史的民間美食。
  • 三文魚刺身在中國流行,進口三文魚和魚生,有什麼區別
    「夏至狗肉、冬至魚生」,吃魚生在中國古老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23年,古時稱為「膾」意思是指切細切薄的肉,「魚膾」經過長期的發展,在唐宋兩朝達到鼎盛,直到明清兩代,生食之風就從中國的飲食之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