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看懂這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2020-12-18 人生漫漫侃

作者:人生漫漫侃,百家號原創首發。

古人云,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我們不能奢求天上掉下餡餅,如果想得到福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未知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握,我們能做的,就是多行善事,努力做好我們自己,剩下的順其自然即可。

佛陀說,善良之人必有福報。老祖宗對於福報的見解,充滿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們細細感悟。看懂這三句話,並且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後半生福報會不請自來。

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太上感應篇》

釋義:福氣和災禍不是上天賜予的,而是自己招來的。行善作惡的報應,不會憑空消失,而是如影隨形,伴隨我們一輩子。

佛陀說,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福禍不是上天註定,而是有因才有果,你最終收穫什麼果實,取決於你種下什麼因。我們今天的處境,都是由從前的種種經歷造就。而今天的所作所為,會直接決定你將來的境遇。

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切勿心存僥倖,為了一己私利走上歧途,時刻謹記,任何惡行終將得到報應。常懷敬畏之心,慎言慎獨慎行,方能得享福報

二、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了凡四訓》

釋義:多做善事,福氣雖然不一定降臨,但災禍卻早已遠離。經常做壞事,不一定會馬上遭到報應,但福氣早已躲得遠遠的。

做了善事,不要指望得到報答,因為在行善的過程中,你已經得到了福報。懂得與人為善,與身邊的人關係融洽,紛爭自然就少,災禍也就因此遠離。

反之,如果壞事做盡,經常得罪身邊的人,早晚會因此取禍。即便身邊的人能容忍你,也會對你避而遠之。久而久之,你就會被孤立,成為受人厭惡的人。

三、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贈。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西遊記》

釋義:行善積德的人,就像是春天園子裡的青草,雖然看不到它在生長,但每天必定有所增益。作惡的人,就像磨刀的石頭,雖然看不到磨損,但時間一長,就能看到它的削減。

行善積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並不是說今天做了一件好事,立馬就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就不去做。雖然不會是我們的生活立即發生改變,但長期以往,對我們身心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行善積德不在一朝一夕,而在長年累月的堅持。積小善成大善,堅持日行一善,將善良變成一種習慣。

知易行難,懂得這些道理不難,但是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到並非易事。所以,還需要我們經常鞭策自己,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改進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

時時謹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種下善良的種子,每天澆水,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細細品讀這三句話,每天身體力行,福報會不請自來。

相關焦點

  • 作善得福,做人一旦具備這三種心,福報不請自來!
    俗話說:」人樂於行善,福雖未至,但是禍已經遠離;人樂於作惡,禍雖未至,但福已經遠離。「福和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作善得福,作惡得禍,所以一個人想要幸福美滿的生活,就應該多行善積德,這樣福報就會悄悄地降臨到你的身邊,今天和大家分享為人處世應該時常要存這三種心,那麼厄運自然就會消失,而福報不請自來。第一是感恩心人生活在這個世界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 人在低谷時,若想福報不請自來,務必要做到這四點
    世人皆以為,有錢就是有福,而一個人只要努力,財物終會來臨,但是有福之人卻寥寥無幾,可知福報並不是通過財物就能得到的。佛教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福報來自自己的心靈內在。心是人的最根本,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內心的修養到達一個境界後,福報自會來臨。
  • 善因善果,有這三種特徵的人,福報不招而自來!
    文/飛魚古語有云:「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一個人的福報,跟自己的言行舉止有關,常懷慈悲心,凡事換位思考,總會受人寬待。所以,人活著,做好以下這三件事,福報自來!一、懂得感恩,才能擁有好運氣。弗·桑德斯說過:「品格能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樹高萬丈不忘根,人若輝煌知感恩,滴水之恩湧泉報, 知恩圖報好乾坤!
  • 去寺廟拜菩薩時,這三句話要牢記,福報就會不請自來!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一定要記住這三句話,運氣就會越來越好,福報就會不請自來。很多人去寺廟拜佛,都是為了求佛保佑自己,其實拜佛真正的意義,並不是在這裡,而在下面這三句當中。第一句話:拜佛是為了清淨自己的心靈。
  • 佛教:福報大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特質,看看你佔幾個?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斷惡修善才是改變命運、培植福報之良策。福報大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特質,看看你佔幾個?嗔恨是大多數人都易犯的惡習,生活中往往稍有不如意、不順心,就大發脾氣,這種行為要不得,非常消耗一個人的好運。「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人心中的怒火上來了,所有障礙不請自來,一切努力付之東流。世上之事多有不如意,我們要學會包容和忍耐,即「忍辱」的智慧。我們拜佛,不是讓你盲從迷信,而應是覺悟。
  • 佛教:一個家庭,出現這4大「跡象」,往往福報將至!
    《易經》裡說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影響一個家庭興衰的最重要的風水不在外在,而在於人自身的德行。行善積德的家庭,即使當下窘迫拮据,未來也福報不可限量。一個人的福報藏在他自身的德行裡,家庭也是如此。「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謂「風水」其實就是因果。
  • 一位高僧告誡:人的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但30多歲的我,經歷多了,想得多了,能夠深刻地懂得:人的福報,是靠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記得有一位高僧,對我也曾經說過這句話。人到中年,我承認我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從來沒有擺脫柴米油鹽,又一直追求幸福美滿,於是在茫茫紅塵中,一邊戴著微笑的面具,一邊假裝看淡了人生,從此變得患得患失。
  • 為什麼歷盡磨難之人,往往會有後福?老祖宗的這三句話,道出真相
    為什麼歷盡磨難之人,往往會有後福?老祖宗的這三句話,道出真相,大家快進來看看吧。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德行不匹配位置,肯定有災禍誕生。相反,如果一個人經常行善,即使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經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磨難,但是,這樣的人,卻往往能夠得到屬於自己的後福。
  • 遇到人生低谷,背熟這16字口訣,助你福報自來
    遇到人生低谷,背熟這16字口訣,助你福報自來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人生低谷。絕大多數人都選擇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即便和好也是表面的,心中多少還會有嫌隙。二、恕者無怨。要做個內心寬容、懂得寬恕別人的人,這樣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怨言。人無完人。膽大的人做事都易衝動,謹慎的人做事又優柔寡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若只盯著別人的缺點,那可能一輩子都交不到朋友了。三、忍者無辱。
  • 子女的福報,跟你有關係!一看便知!
    其實,子女這一生的福報,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父母。父母惜福,子女自然福報綿長;父母作惡,定會為子女招來禍患。千萬不要在無意間,折損了孩子的福報!一位得道高僧路過,了解事情原委後,告訴富商:「不怪那算命先生,原是這孩子折福太深,所以才福盡而死。」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人這一輩子,苦可受盡,福不可享盡。
  • 福報好的人,有這四個特徵,有沒有你?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有的人生而富貴,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擁有享用不盡的資源,一生活得快樂得意;有的人生而貧窮,一生命運曲折,始終生活在生活的底層,這就是福報的不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生命的因果定律,真實不虛;福報好的人,是自己今生和過去生善行功德的成就,才會有人生的好命好運,與其羨慕嫉妒別人的生活,不如好好修養自己,多去積德行善,讓自己的人生也變得美好;福報好的人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一、家境好,不缺錢。
  • 老僧說:不較真的人,往往福報大
    福報是福德報應,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個人若是能有福報,生活可以說是幸福圓滿了。福報好處多多,但這世間有福之人卻也不是遍地都是,可知一個人想要招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曾經我在一座寺廟祈福時,恰逢十五元會,高僧講法,法壇上坐著一位目光清澈的老僧,他對於福報的一番見解讓我受益匪淺,記憶猶新。老僧說:「常有信徒跟我交談時,羨慕別人的福報好,抱怨自己沒福,福不是抱怨出來的,也不是天生註定的。
  • 人生路上,做到這四點,你的福報就來了
    世上人,世上事,都有其因果報應。人的福報,大都是自己「掙」來的。要想福報多多,人也要多行善事。在世間的許多事中,做到下面這四點,人也就會得到福報的青睞。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積極向前,不輕言放棄,不甘於平庸;一種是消極停滯,凡事總往壞處去想,不思進取。這樣的兩種人,不要說福報,就連人都能看出誰更值得喜歡與欣賞。人生路是一條苦旅,沒有人能輕輕鬆鬆走完這一路。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態,勇於進取和甘於平庸,就是兩種心態不同的體現。
  • 假如人生不順時,謹記這3句話,福報將不請自來!十拿九穩
    人生不順時,建議你放下自尊心和面子,多讀讀這3句話,會豁然開朗,福報不請自來。1遇橫逆之來而不怒碰到不順心的事情,不必時不時就動怒。聰明的人都很會運用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運用。當困難來臨時,心裡早已有了應對的辦法,也不會變得焦躁不安了。2遭變故之起而不驚不論是事業上,或是學習上,都沒有永恆不變的規律,正所謂的方法也需要適用客觀原因的變化。變故忽然來臨時,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應變能力和抵抗意外災難的能力。
  • 佛說:要想福報多,這三個「心」不能有
    作者:新咖聊情感福報即福德報應,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可是它的行蹤卻是捉摸不定,並不是想遇到就能遇到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多行善事,少做惡事,福報自然而然就離你不遠了。俗話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意思就是,人要是經常做善事,哪怕福報還沒來的那麼快,但壞運氣早已遠離;而人若為惡,壞運氣雖然沒到,但福報早已遠離。我們做人,不能以善小而不為,更不能以惡小而為之。想要福報多,那麼這三個「心」絕不能有。
  • 你儘管善良,福報已在路上
    《菜根譚》中有言:為善不見其益,如草裡冬瓜,自應暗長;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必潛消。與人為善,就是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善良的人為人處事總會寬以待人,用一顆寬厚包容的心去善待他人,這樣的人也總會受到別人的尊敬與愛戴,遇到困難也總會有人伸出援手,從而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闊。古往今來,多少取得大成就的人無不是善良寬容的人,因為他們寬厚的內心足以容納世間福報,才得以眾望所歸成就霸業。
  • 老祖宗:心軟之人多是無福報之人,做人不能太窩囊
    事實上,心軟的人確實在有時候非常有底線,不會做出惡性的事件來,但是老祖宗也告誡人們:心軟之人多是無福報之人,這是為什麼呢? 心軟之人,當然可能是良善的人,可是這樣的人,對自己未必是好的,我們可以從反面看看古人怎麼說的。古人經常說「無毒不丈夫」,如:元·關漢卿《望江亭》雜劇第二折:「便好道『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 佛教:福報深厚的人,往往具有這三個特徵
    所以我們要想獲得福報,就要注意我們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嚴格求自己,那麼我們也就會成為一個福報深厚的人。福報深厚的人,往往具有這三個特徵。第一個特徵:福報深厚的人懂得樂善好施。福報深厚的人懂得樂善好施。樂善好施就是指這個人樂於行善,施捨他人。
  • 福禍皆有因,牢記這三句話,就是好運來臨的時候!
    生活的福與禍並不是無緣無故來到我們身邊的,福禍皆有因,如果能牢記這三句話,禍事也會轉為好運,福報自然越來越多。第一句話:預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未來果,現在作者是。很多人不信因果,總認為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如果沒有過去的自己,就不會有現在的自己,更不會有未來的自己,我們要想知道過去忘記的事情,看一看現在所承受的就知道了,要想知道未來的自己命運又會如何?就看現在的行為是什麼樣的就知道了。
  • 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
    你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我相信。人在世間,要心存善念,這樣才會得到人們的尊重,才會有福報。若你做的都是些對別人不利的事,傷害別人,輕則人人避而遠之,重則反而會害了自己。可惜,人生無法重來,每個人都得為自己做過的事,說過的話買單。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孔夫子就說過:「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