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和民國時期是歷史上兩個轉折時期

2020-12-21 盧龍軍節度使

歷史上有很多的轉折點,但是大的轉折點只有兩個,一個是從戰國末期到秦國統一天下,另一個是從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為什麼是這兩個時期?因為這兩個過渡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從戰國的奴隸制轉變為秦朝的封建統治制度

從秦國到秦朝,秦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將分裂的各國合而為一。如果沒有嬴政統一七國,那中國歷史可能會改變,可能像歐洲那樣,到現在依舊分成很多個小的國家。秦國的出現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雖然這時北方還未統一,但是中原地區已經大一統,為日後歷代王朝打下了基礎。

另外秦朝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結束了奴隸制社會,從戰國時期的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專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之後的歷代王朝沿襲了兩千多年,直到清末,其影響十分深遠。自此統一成為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國家的統一是大勢所趨,因此之後有多個朝代建立了大一統王朝。到了明清時期,封建專制制度達到了頂峰。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將大權集於一身,君主既是最高統治者,什麼事由君主說了算。雖然後世多出現臣子之權大於君主的,但是君主還是帝國最高統治者,只是權柄被權臣竊取。

另外還統一文字,度量衡,這為日後歷代王朝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試想如果當初秦國沒有統一山東六國,這些國家保留自己的文字,以及其他文化,那將還是多個分裂的小國家。統一後有利於文化和經濟的發展。

歷史上第二個歷史轉折是清末的封建專制制度到現代化

封建專制制度從秦朝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而宣告結束。

在清朝後期,西方列強紛紛來到中國,用他們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而封建統治者們則為了自己私利委屈求全,光緒帝想要變法圖強,遭到了頑固派慈禧太后勢力的反對。慈谿一個人就統治了清朝幾十年,期間多次與列強籤訂不平等條約,使本來就貧弱的清朝更加貧弱。而這些條約的賠款都來自老百姓們頭上的稅賦,這樣就促使老百姓們起來反抗。

當時受到西方各國的影響,出現了一批想要救國的有志之士,他們學習西方軍事,制度等,為了日後能夠挽救自己的國家,在國家危難之際總有人站出來拯救國家。因此這些留學之士回國之後就將學習的用到自己的國家。

於是中華民國建立了,起初中華民國的建立的確是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在建立之初確實是資本主義國家,其各項制度與法令都體現了資本主義民主,法制,自由等。 之後袁世凱想復闢當皇帝,再次想拾起封建專制制度,可是已經不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了,封建專制制度已經壓了老百姓兩千年,特別是明清時期,封建專制制度更是深深地壓迫著底層人民。因此在袁世凱復闢之後,全國各地紛紛都去反對他,可見封建統治是多麼不得人心。

雖然袁世凱只在位81天,但其復闢所帶來的影響不可忽略。之後中華大地上群雄並起,軍閥割據,讓世人明白資本主義社會是虛無的,不符合當時的國情,於是眾人紛紛拋棄了資本主義制度。中國註定是需要偉人們帶領我們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這也證明了一個時代會有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出現。

這兩次歷史轉折是社會性質的轉變,先是從奴隸制度到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經歷了兩千多年,再從封建專制制度到近現代化的發展。正是這兩次巨變,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模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相關焦點

  • 從商鞅變法到黃巾起義,梳理秦朝與兩漢時期的歷史發展脈絡
    秦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大一統時期。這段時期的中國社會處於一個劇烈動蕩的轉型期,同時也是中華文明在文化藝術層面的整合期。秦漢時期所形成的中央皇權的政治制度和治理國家的官僚體系,深深的影響了此後的中國政治和文化上的發展進程。
  • 《毛筆與墨汁其實在中國秦朝與先秦時期就已經普及了!》
    毛筆、墨汁的產生與使用其實在中國的秦朝和先秦時期就已經很普遍了。特別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率先提出「書同文」,因此,秦朝上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需要大量用來書寫文字的毛筆與竹簡、木牘等。對此,我們可以從2002年、2005年分別在湖南湘西發現的數萬枚裡耶秦簡、木牘中進行研讀。
  • 地處西安的大唐芙蓉園,原來是在秦朝時期建立的?
    秦朝時期有人利用西安的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開闢了皇家禁苑,讓那一片地方都變成了皇家禁苑的重要部分,到了隋朝時期,隋文帝登基正式遷入了新都城,他覺得那個名字不吉利,所以便改名為了芙蓉園,並且還將芙蓉園進行了一番改造,讓它從新以皇家園林的性質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
  • 她是民國時期的婦人,大字不識,但是在去世後卻有兩位總理送葬
    她是民國時期的婦人,大字不識,但是在去世後卻有兩位總理送葬文|曉明說文化本文由曉明說文化獨家發布,歡迎關注。往期還有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很多人覺得歷史是專門為大人物們所記載的,就是因為他們的出現,才讓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變化或者轉折。但是在小編看來,歷史不光是大人物的歷史,有時候小人物也可能會直接或者間接引起一些事件,一個很普通的人物也會影響歷史的發展。
  • 民國時期人們喜歡吃什麼?上海的糕點在民國時期有哪些種類?
    歡迎來戚記聊古今文化,有人問,民國時期人們喜歡吃什麼?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揭秘一下。民國時期人們的主食和現在類似,就是米飯、麵食和糕點。和現在一樣,民國時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飯,北方人的主食是麵食。民國時期上海人的主食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糕點,上海的糕點最初只有小圓子、小餛飩和米松糕等,後來隨著民國時期很多外地人到了上海,各式各樣不同風味的糕點開始在上海流行。其中蘇州糕團最先到了上海,蘇州糕團的最初經營者是南京東路的五芳齋糕團店,這家店的工作人員都來自蘇州。
  • 民國時期湘西匪患是怎樣形成的?原來是這些原因!
    民國時期流傳「湘西無處無山,無山無洞,無洞無匪」的說法,似乎折射出民國時期湘西匪患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第三、民風彪悍的歷史傳統從歷史上來看,湘西千百年來就一直動亂不斷,自古以來湘西就民風彪悍,最早可追溯到黃帝時期,「三苗」與華夏族爭戰失敗後,遷徙到更為偏遠的地區,其中湘西便是「三苗」後裔聚集地,因此可以說湘西自古蠻地,中央政府難以駕駑,歷代中央王朝對湘西的管轄也可以說是一直上演著徵服與被徵服、同化與被同化的歷史車輪戰
  • 一起來感受下民國時期的美食是怎樣的,這些美食都在訴說著歷史
    咱們中國的美食博大精深,美食文化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了。而且咱們大多數的美食都是靠著以前老一輩人而傳承下來的,現在咱們自己研究出來的美食也是不少,而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現在是一個高科技的時代,有很多以前沒法辦到的事在這些高科技的幫助下都能完成。
  • 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老照片
    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圖為公主嶺附近的農事試驗場,一群綿羊正在吃草。當時的滿鐵集團為了開發東北的農業、畜牧業,利用鐵道旁的遼闊土地養殖綿羊。民國時期的吉林四平,位於滿鐵公主嶺農事試驗場內的綿羊,在斜陽下悠然地吃著青草。
  • 民國時期粵菜酒家老菜單上的名菜復原
    民國時期粵菜酒家老菜單上的名菜復原金羊網  作者:宙輝 梁喻 廣博宣  2020-10-23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廣博宣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署名除外)故宮有「故宮月餅」,敦煌有「
  • 漢朝時期,刺史和太守有何區別?
    如果經常觀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應該會對「刺史」、「太守」這兩個古代官職非常熟悉了。特別反映漢朝到三國這一歷史階段的史料、文學作品乃至影視劇,擔任「刺史」和「太守」的人物不少都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針對「刺史」和「太守」之間的區別,比如「刺史」和「太守」地位上的高低等,很多人可能就不是非常熟悉了,比如諸葛亮曾擔任益州牧,關羽曾擔任襄陽太守等。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漢朝時期盛行的刺史和太守,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看看民國時期的商標都是啥樣的?
    當時著名的國產菸草公司---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出產的香菸上,商標內容多為各種偉人的事跡和歷史事件,以此來表達民眾的愛國熱情。這樣的商標戳中了當時民眾內心最大的痛點,所以銷量非常好,成為當時唯一可以與外國菸草公司抗衡的菸草企業。看亂世下的紅妝無論在什麼時代,女人愛美的天性是不會被抹去,民國時期也是如此。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看完你就知道了
    由於話題的深入,民國時期的相關歷史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大洋就是民國歷史的重要部分。 一時間,袁大頭成為當時民國的主打貨幣。 等到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同樣頒布了國幣條例,在原有銀元的基礎上加以改造,製作出屬於國民政府的貨幣。1933年,國民政府確定銀元地位,不允許銀元和銀兩之間替換,就此以後,銀元進入鼎盛時期。 隨著國民政府的衰敗和滅亡,銀元也迎來最後的輝煌。
  • 民國時期
    民國初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甘肅共設7 道,下轄77縣,即蘭山道(治皋蘭縣,清蘭州府地)、寧夏道(治寧夏縣,清寧夏府地)、西寧道(治西寧縣,清西寧府地)、涇原道(治平涼縣,清平涼、慶陽府、涇州、固州、化平川廳地)、渭川道(治天水縣,清秦、階二州地)、安肅道(治酒泉縣,清肅州、安西二州地)、甘涼道(治武威縣,清甘、涼二州地)。
  • 黃家當鋪:民國時期台州「馬雲」的當鋪
    他是民國時期的台州首富他擁有當年最高檔的當鋪留存到現在會怎麼樣?民國時期,街面上流行著這樣一句俗語:「有當有贖上等人,有當無贖中等人,無當無贖下等人。」居家過日子,總有一時錢緊的時候,拿自己的東西到當鋪抵押換錢,解一時之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說,民國時期的街道兩側,大小當鋪林林總總,光顧當鋪的客人有當有贖,生意自然紅火。而在當年的台州,最亮眼的自然是「黃家當鋪」。
  • 民國時期高小畢業證現身撫州
    想知道民國時期的高小畢業證是啥樣的嗎?日前,撫州市臨川區檔案館在開展館藏民國檔案搶救工作中,發現1947年臨川縣立第五中心學校高小(民國時期4~6年級為高小,實際水平相當於目前的初中水平)畢業證書10份。  據介紹,這些畢業證書每張的幅面為42.5×29.5釐米,由證書及存根聯兩部分組成。畢業證書內容包括:學生姓名、籍貫、年齡、學業情況、畢業時間。
  • 中國歷史上各朝疆域有多大?元朝3325萬平方公裡,民國有多少?
    歷史的車輪進入東漢明帝時期,疆域囊括整個朝鮮半島、中亞相當一部分地區、當今吉林三分之二的領土,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 黃巾起義的時候,國土面積第一次出現縮減現象,國土面積銳減到780萬平方公裡。
  • 民國算不算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它不是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嗎
    (袁世凱劇照)一、民國是一個亂世。作為一個亂世,其形態更像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五代、南北朝、三國這樣的時期。為什麼說它很像這樣的時期呢?其一,民國是割據的時代。歷史上的亂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各種諸侯割據一方。這些諸侯們,都擁有一定的地盤和軍隊。同時他們還在不斷地招攬人才,招兵買馬,以期擴大自己的勢力,積累戰爭和爭奪的本錢。民國時期也是這樣的。
  • 民國時期茶館的取名與南京的茶館
    中新網8月29日電 臺灣《歷史月刊》今年八月號刊出趙映林的文章,介紹了解放之前我國茶館的取名逸事和南京茶館的狀況。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葉種類之多,冠蓋全球;茶館名堂之多,絕無僅有;茶館內涵之豐富,堪稱世界之最。今就民國時期的茶館取名與南京的茶館概況,稍作敘述。
  • 民國時期的重慶是什麼樣子?外表破敗不堪,骨子裡透著繁華
    民國時期的重慶是什麼樣子?外表破敗不堪,骨子裡透著繁華重慶,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山城,重慶市,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直轄市之一,它有著風格別致的特色,也是一座有著豐富歷史故事的老城。下面幾組老照片,帶你親眼見證民國時期的重慶。圖為民國時期的重慶街頭,繁忙的街道,隨處可見的黃包車,一眼望去,甚至比南京還要繁華。圖為民國時期重慶某個街頭,停留著一輛政府官員的車輛,乾淨整潔的街道,裝飾別致的房屋。
  • 民國時期為何土匪橫行?
    民國土匪的種類 民國時期中國土匪種類繁多。如果以土匪活動的地域特點來劃分,則有山匪、馬賊、響馬、邊界土匪、海盜和湖匪等等。 所謂山匪,一種是指常年在山區活動的土匪,如雲貴川一帶的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