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土匪的種類
民國時期中國土匪種類繁多。如果以土匪活動的地域特點來劃分,則有山匪、馬賊、響馬、邊界土匪、海盜和湖匪等等。
所謂山匪,一種是指常年在山區活動的土匪,如雲貴川一帶的土匪。一種是指以山寨為根據地的土匪,這類土匪民國時期很常見,如河南嵩山的白朗,廣東香山新會的虎鬥山、古兜山等等。
馬賊是活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土匪,之所以叫馬賊,因他們搶劫時總騎著馬,如民間所說「一人一馬一桿槍,好吃懶做入大幫」。
馬賊又稱胡匪,相傳他們外出搶劫時,不論其人有無鬍鬚,都以紅色塗滿口旁作鬍鬚狀,所以又叫紅鬍子。所謂盜亦有道,東北胡匪是有規定的,哪些可以搶,哪些不可以搶,例如:喜喪事、郵差貨郎、走村行醫、算命搖卦、鰥寡孤獨、大車店、棺材鋪,均在規定之列。
響馬是指活躍於華北平原直隸、山東一帶的匪幫,也因為他們都騎著馬,故稱之為響馬。
邊界土匪就是活動在省與省或縣與縣等交界地區的土匪。民國時期,有許多著名匪幫活躍在邊界地區。邊界地區對於土匪活動來說,有著特別有利的條件:
第一,在地理條件上 ,許多邊界地區的地勢極為險要,或亂山叢雜,或湖港密布,有利於土匪的出沒,加之這些地區風氣閉塞,民風強悍,好勇鬥狠。
第二,在政治上,這些地區的地方政權統治勢力都比較薄弱,特別是在軍閥混戰時代,邊界往往成了「三不管」「四不管」地帶,因而成為土匪的 「天堂」。
海盜,是在海上進行搶劫的匪幫,以沿海的島嶼為基地,擁有船隊和武器,不時出海劫掠過往的商船,有時也搶掠陸地民戶。民國時期的海盜,主要橫行於閩粵沿海。
湖匪主要是指在內河湖泊港汊進行搶掠活動的匪幫。民國時期,太湖、巢湖、洪澤湖、微山湖、洞庭湖的盜匪活動猖獗異常,徐老窩子、宋老窩子、管大肚子等就是太湖上的著名土匪。
土匪一般是由那些人組成?
一,在舊中國,農村土匪的主要來源是那些家境貧窮、失去土地、勞動興趣不大的人群。換句話說,土匪主要來源於農村剩餘人口。大量的勞動人口被從農耕土地上排擠出來,他們大多找不到正當的謀生之路,最終不得不游離飄泊,弱者行乞為生,強者流為盜匪,這是舊中國農村土匪的一個主要來源。
二,民國以來軍閥混戰,那些潰散的士兵也成了土匪重要來源。民國時期,各省軍隊之多,駭人聽聞。1922年四川有8個軍,30個師,33個混成旅,兵額30餘萬。1924年,山西省有3個軍團,共轄12個軍,17個師,12個騎兵師,7個獨立旅,計20餘萬人。山東有軍隊20餘萬。河南駐軍也超過20萬。
全國各地區的大小軍閥,一旦幹戈擾攘,必有勝負,潰敗的士兵,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 ,找不到別的生活出路,往往流而為匪。
土匪的組織架構
大股的土匪又稱「溜子」,有—套比較完整的組織和規矩。其總頭目叫「大當家的」或「大掌柜的 」,內部呼為「大哥」。其下有二掌柜。再往下有「四梁八柱」,四梁分裡四梁、外四梁,合起來即為八柱。下面一般匪徒稱「崽子」。
裡四梁指的是炮頭、糧臺、水香、翻垛。
炮頭是執法行刑的,他必須槍法準,百發百中。在和敵人交鋒時,他能在關鍵時刻一槍定奪大局。
糧臺管糧食、蔬菜的儲備、供應。
水香負責分配站崗、放哨 。每砸攻下一個地方,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哨兵。
翻垛是溜子裡的軍師、參謀長。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行動前,他要佔卜兇吉;遇險時,他要祈神庇佑 。
外四梁指的是秧子房掌柜、花舌子、插籤的、字匠。
秧子房就是關押人票的地方。其掌柜的大都心狠手辣,催票時割耳朵、割鼻子,毫不手軟;過期不贖票,也由他和手下人撕票。
花舌子負責給苦主家送信、講價。這種人一要善於查明苦主家底,二要巧言善辯,讓對方拿出更多的錢來。
插籤的,也有叫稽查,主要負責勘察打劫的目標、路線,保證萬無一失。
字匠主管文墨,給苦主寫信,與外界的文字交道 ,都由他負責。有的字匠還會刻印、模仿他人筆跡等。
由於各個溜子人數多少不一,規模不等,所以這八柱也有互相兼任的,或省略的。
土匪的忌諱
土匪有許多行話、黑話,反映了其組織內部的規矩和忌諱,也反映了匪徒們的心態。
例如,幹土匪稱作「吃打飯」,長期幹這一行叫「掛住」,打劫叫「開差」、「砸窯」,劫道叫「別梁子」,殺人叫「插人」,分錢叫「挑片」……
土匪都很忌諱「死」字,故稱死了為「睡了」,而真正的睡覺則稱「躺橋 」 。
土匪還很忌諱 「犯 」字,連吃飯都要稱為「啃付」。
土匪還忌蹲大牢的「蹲」字;與「蹲」相近的「燈」字也一塊兒忌諱,點燈叫「上亮子」、「點明子」。還有包圍的「包」字也不行。
總之忌諱挺多,新入行的土匪估計要專門集中學習幾天才行。
土匪們都相信「沒有外號不發家」,所以哪怕一兩個人的小匪夥也要有個報號。路上相遇,各股自報家門,是仇人,捉對廝殺;是友好,相安無事;砸窯時,也向村民報號,一則頗有「好漢做事好漢當」的氣概,二則也藉此揚名,吸引不逞之徒前來投奔。
土匪的家國情懷
土匪固然做壞事,但有些也有家國情懷。遼西有個巨匪張海天,據說因為他擅長蹲著跑,其快如風,故綽號「老北風」。
「九·一八」事變後,土肥原賢二派大漢奸凌印清來找張海天,讓他率部歸順日本人。與此同時,張學良也派人找到老北風,勸他擒奸抗日。張海天對張學良派來的人說:「雖然少帥過去派兵打過我,但我沒話說,你們是官,我是匪。但小日本來了就不行,因為我是中國人。」
張海天決定詐降,再找機會拿凌印清開刀祭旗。1931年11月3日清晨,天降大霧,張海天突然率部突入凌印清盤踞的三道溝。一槍未放,生擒凌印清和日本顧問及偽軍200餘人。
像張海天這樣的英勇抗擊日本侵略的土匪不在少數。「九·一八」事變後,活躍在東北的抗日義勇軍大部分由原來的土匪轉化而來。就是抗聯部隊中也有不少人是土匪出身。
歡迎關注公眾號:西陸觀察,看有深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