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道行天下·四海一家」的實踐國學版《道德經》新書推介會暨世界人類文明發展貢獻大獎「老子獎」在湖北武當山的建國飯店召開。此次推介會的主辦方--老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同期宣布,成立星際傳媒公司並計劃將在年內籌拍新版《道德經》的紀錄片、電影《老子》等影視作品,首期將出資300萬元設立「老子獎」,旨在獎勵在世界範圍內的醫學、文學和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突出貢獻者。
《道德經》新譯本推介會現場。
新譯版本《道德經》作者、中國終南山老子學院創始人張三愚表示,希望通過新譯版《道德經》及《老子》的影視作品讓更多人認識到,中國的崛起是以「道行天下,四海一家」的方式崛起,中國崛起,天下受益。
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近期出版的實踐國學版《道德經》正是順應國家戰略,傳承「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弘揚實踐國學,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重大舉措。在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而《道德經》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在世界各國都有廣泛和長遠的影響。在5月10日至12日舉辦的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期間,與會各界名家學者對實踐國學版《道德經》給予了高度評價。
據了解,此次《道德經》新譯,在幾個方面作了重大調整: 第一,八十一章重新調序。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放在第一章,開篇講道的起源。八十一章重新調序後,分九篇內容,每篇九章,更具承前啟後的邏輯關係性,《道德經》的脈絡思想更加清晰。 第二,大部分章節作了新的斷句。如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調整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將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調整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調整後的含義從講道理變成講「道」。《道德經》文簡意廣,涵蓋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方面面,可以彌補人類關於「生命教育」的缺失。
新譯版本《道德經》作者張三愚老師現場講解
張三愚表示,希望讀者在閱讀新版《道德經》時,不會覺得我自己是學了一本經典,而是能夠將每一個講解跟我們當下的身體、當下的家庭、當下的事業、當下的國家結合起來,學以致用。「所以我們這一次的《道德經》的翻譯和講解,我們更願意把它叫一個實踐國學」,張三愚說。
推介會上,眾多專家學者表示,拍攝《老子》影視作品是時代和社會的需要。對此,張三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原因有兩個:其一從生命教育的角度看,老子是一個可以給出生命答案的一個聖人,他有著非常高深的智慧,可以用淺入深出的道理讓我們悟到生命的真相。其二從未來的世界競爭格局來看:中國的崛起,走的是和平發展的道路,而不是以「不祥之器」取天下的路。希望通過《老子》影視作品讓大家認識到,中國的崛起是以「道」無為取天下、以「利天下,益天下」的方式崛起的,我們相信「中國崛起必將利益天下」。所以我們會站在世界和天下的角度來拍老子--借老子電影,作天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