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民看見就怕,如今賣得火爆,人稱「平民燕窩」,25元一斤

2020-12-21 農看農

燕窩對於我們這種平民百姓來說絕對是奢侈品。據筆者所知當下進口優質燕窩,論克賣的話一克達到了10幾塊錢,買下少許幾克就要花上百元了。對於零星少量購買的話,許多商家還不賣呢。以這價格一般只有中薪階層或者是高薪階層才享受得起,我們這種年收入不過寥寥幾萬的人,吃個燕窩都要心疼好幾個月呢。

不過幸好在我們民間有不少東西營養價值不輸燕窩,或者可替代燕窩食用,相對高昂的進口燕窩來說,價錢便宜人人吃得起。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過去農民看見就怕,如今賣得火爆,人稱「平民燕窩」,25元一斤。

在農村地區桃膠被人稱為「平民燕窩」。說到桃膠,它卻有個傳奇的歷史,因人類時代迅速發展,它的社會角色發生了巨大轉變。桃膠是桃樹上分泌出來的一種膠質,一般在桃樹受外傷或者是病害的時候,桃膠才會生成,用於自行癒合外表傷口的東西。在民間人們常把桃膠說成是桃樹的眼淚,桃樹的血。在幾十年前,種桃的農民看來桃膠的出現不是個好事,往往在桃園裡看到桃膠還會有一陣後怕,怕這桃樹受傷死掉,影響桃子收成。其次是桃膠剛分泌出來的時候,粘度很大,容易粘在衣服上,讓管理桃樹的人感到麻煩。

但以往讓人感到害怕的桃膠,如今角色變了。桃膠在過去僅是一種桃子病態的表現,在現在可是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東西,市場價格遠超桃子果實了。其實古人早已經有食用桃膠的記載了,唐代時期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桃膠:「如彈丸大,含之咽津。」 這說明食用桃膠有通生津的作用。其中《本草綱目》也有指出割取桃膠,用於藥用的記載。

據科學檢測,桃膠的主要成分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是一種非常獨特,純天然分泌的膠質,有人用於藥用,有人用於美容,有人用於飲食,如今更是發展成為滋補佳品,人稱「平民燕窩」,因其食用價值可與燕窩媲美,價格卻僅有25元一斤。(以上價格取自往年桃膠市場交易均價,各時期會有波動,僅供參考)

桃膠近年來在市場開始走俏,流通於市場主要用於食用,其中多作為養生食材,與銀耳、紅棗等產品搭配賣得相當火爆,是當下女性追求健康的首選產品之一,這與當年燕窩進入我國市場時的角色是一致的。在尋常百姓家中,就常以桃膠代替燕窩,與其他養生食材搭配食用。

不過現在桃膠市場較為混亂,假貨泛濫,消費者難以辨真假。從市場購買容易買到假貨,如果身處農村或許還能自行收集桃膠。有位經驗豐富的農民給我們提了建議,桃膠收集一定要在下雨之前,這樣桃膠不會雨水發泡,這種雨前採集的桃膠品質最好。桃膠以雜質越少,品質越少,顏色越自然品質越高。學會簡單幾點,自己也可以收集桃膠。

不過不知這裡有沒有桃膠行家,可否教我們如何識別真假桃膠呢?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田埂上的白花小草,蛇見到就怕,人稱「蛇總管」,如今20元一斤
    ,人稱「蛇總管」,如今20元一斤走在農村鄉間的小路上,不管是在春季,還是在夏季、秋季,隨處可見到野草的身影,對於農民朋友來說,這些野草可能是見怪不怪了,但是要問這些野草有什麼用,估計除了老一輩的農民朋友以外,很多人都回答不上來,畢竟野草實在是太常見了,因此很多人都不會關注它們。
  • 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
    導讀: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春夏之交,雨水比較充足,使得農村的山林能生長出來許多好吃的野菜,比較出名的當屬竹筍。(竹子上的竹燕窩)不過還有一種美味,很多人不一定吃過,因為它是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在以前的時候基本沒人要,但如今卻成了70元一斤稀罕貨。竹燕窩這個名字估計很多朋友是第一次聽到,但筆者能肯定的是,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一定見過它。
  • 長得像芹菜,人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野生的百元一斤
    在農村的大山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因此在以前的時候,許多農民朋友很喜歡去山裡挖些野生植物來用,即便到了如今生活條件如此好的情況下,很多山民也經常去挖一些野生植物。
  • 這種「扁豆」長在樹上,人稱「平民燕窩」,3000年前農民用它洗頭
    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扁豆是一種長藤本植物上的果實,但是在農村有另一種「扁豆」,卻是長在高高的大樹上,這種「扁豆」就是皂莢果,皂莢果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果實,3000年前秦漢時期的農民就用它洗頭,一直沿用到了現代,而且皂莢果食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被譽為「平民燕窩」,深受農民伯伯的喜愛
  • 農民種植一「刺果子」,過去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
    農民種植一「刺果子」,過去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要知道在野外生長的這些植物,就算是沒有生長在田地裡,也會對農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它們的生長繁殖能力強,要是不及時清理,房屋前後都會長滿。今天介紹的就是農民種植的一種「刺果子」,它在過去也是惹人嫌的灌木,現在城裡一斤25元,食用價值高,營養豐富,如今很受歡迎。這種野果子的學名叫做「刺梨」,過去在農村並不被待見,它是一種生長旺盛的灌木、小喬木結出來的果實,在山林裡比較常見。
  • 素有「平民燕窩」之美譽,如今價格炒到上百元一斤,果農卻不待見
    現如今農村農村發展好了,很多農民朋友也步入了小康生活,回想起幾十年前,農村與現在的變化卻是比較大,給我最記憶猶新的是以前農村孩子沒有零食,但我們一點也不覺得委屈,因為當時生活在農村我們的童年依然比較快樂,我還記得以前農村很多野菜還有野果,這些雖然比不上城裡的零食,但是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與零食沒有什麼兩樣
  • 人稱「見血清」,常有農民挖去賣,百元一斤很搶手,卻少有人種
    導讀:人稱「見血清」,常有農民挖去賣,百元一斤很搶手,卻少有人種在農村裡,除了農民們種植的各種農作物之外,還生長著有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或是高大、或是矮小、或是有刺,有的生長在田邊比如薺菜、香椿、榆錢等野菜,以前僅僅是農村裡窮苦人充飢吃的,現如今卻成了市面上十分受歡迎的野菜,價格都還不便宜呢。諸如此類的野生植物還有很多,只不過在以前並不受重視,直到現在才被人們合理利用。在筆者家鄉這邊,就有這麼一種野草,人稱「見血清」,常有農民挖去賣,百元一斤很搶手,卻少有人種。
  • 曾賣百元一斤供不應求,如今20元一斤卻賣不動,農民:怪商販貪心
    導讀:曾賣百元一斤供不應求,如今20元一斤卻賣不動,農民:怪商販貪心野生菌自古以來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基本上吃過野生菌人都會被它們那濃濃的香味所吸引。確實如此,赤松茸也曾是我國一種非常有名的珍貴食用野生菌,雖然價格不如松茸那麼貴,但也曾賣到百元一斤,並且由於其價格便宜,味道有類似松茸,故而常被人們當成松茸來吃,所以在以前也和松茸一樣,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 兒時常吃的野果,如今一斤20元,農民常用它泡酒,人稱「甜半夜」
    導讀:兒時常吃的野果,如今一斤20元,農民常用它泡酒,人稱「甜半夜」在農村裡長大的朋友,想必對一類野生植物特別喜愛,那就是野果。說起來很多人野果雖然樣子很奇特,沒有現在的那些水果好看,但其吃其外的味道卻不差,因此現如今不少野果也成了城市裡的香餑餑。這不,這已經入冬了,在農村裡正好又有一種野果成熟了,正是當吃的時節,不過呢,這種野果外形特別難看,在過去還曾遭到不少人的嫌棄,但是它吃起來的味道卻非常的甜,因此在如今越來越受人們喜愛了,甚至在一些地區都賣到了20元一斤,那麼它是什麼呢?
  • 過去農村河裡很常見,人稱「沙狗子」,如今越來越少,賣20元一斤
    記得小時候經常會去野外找一些野果子來吃,味道酸甜,如今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了。除此之外,在村裡的小河裡面捉魚逮蝦也是非常有樂趣的一件事,特別是農村河裡面的小魚,味道吃起來比城裡的不差,因為農村的小河小溪清澈見底,魚也乾淨,吃起來味道特別香。在以前的農村,由於環境好,汙染很少,農村裡的河溝可以用清澈見底來形容,當然也少不了抓魚啦。
  • 農民稱它「佛手瓜」,一株能結500果,如今一斤能賣25元
    在農村,這個時候正是到了播種的季節,農民朋友們每年都會在自己家的菜園裡種上非常多的蔬菜瓜果,種類繁多。在農村基本上每個季節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過在農村有些明明是蔬菜,卻被稱為「瓜」,比如絲瓜。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種蔬菜,產量非常高,農民稱它「佛手瓜」,一株能結500果,如今一斤能賣25元!在農村,蔬菜瓜果不在少數,而且每天這些東西都會在我們的餐桌上見到這些東西,因為它們是我們營養元素的重要來源,不知大家在農村有沒有吃過這樣一種蔬菜,它的樣子長得很奇特,就像雙手合起來一樣,在農村人們稱它為「佛手瓜」。
  • 人稱長壽果,種植歷史超3000年,過去賣四五十元1斤,如今常滯銷
    導讀:人稱「長壽果」,樹齡達500年,過去價高吃不起,如今常出現滯銷 農曆七月份到了,這也就意味著收穫的時節到了,不僅稻穀、玉米和高粱等穀類作物將要成熟了,還有很多的水果也將要成熟上市了。
  • 農村一種野草,人稱「明日草」,過去農民當害草,如今城裡15一斤
    農村一種野草,人稱「明日草」,過去農民當害草,如今城裡15一斤!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其中就有一種植物被稱作「明日葉」的,這種植物因為在過去,農民朋友都覺得它非常的麻煩,因為長得非常的快,經常對田地的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還時不時地把它當雜草除去。不過如今發現,原來它是上好的野菜,城裡面賣到了15元一斤,而且它的藥用價值也非常的高。這種野草為什麼叫做「明日葉」呢?
  • 竹子上長的這種菌,營養堪比燕窩,人稱「竹燕窩」,一斤賣30元
    竹子是農民朋友的好夥伴,全身都是寶。成年竹子可以用來做牙籤、筷子、和扁擔,竹葉可以用來泡茶或者當做藥材使用。竹筍也是農民朋友們在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小菜。然而,竹子上還會生長一種平時大家比較少見的菌類,它就是竹菌。
  • 靠吃竹筍長大,過去農民見到就踩死,如今卻大量養殖100元一斤
    除此之外,在竹林中還會生長出許多其他的野味來,比如竹蓀、竹蓀蛋之類野生菌就是其一,所以可以說在過去的時候,竹子可是在山區農民朋友心中佔據了不低的地位,若是有什麼小蟲想破壞竹子的話,農民朋友肯定不答應。 然而偏偏還真有這麼一種小蟲子,它靠吃竹子竹筍長大,過去農民見到就踩死,如今卻大量養殖100元一斤。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其實外來的農產品有很多,遠不止車釐子,比如近些年非常火爆的妮娜皇后、陽光玫瑰等農產品,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不過這些農產品因為品質非常好,就算農民跟風種植,價格有了大幅度的下滑,卻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 曾經幾毛一斤,如今價格年年上漲,一斤上百元,農民卻表示不願種
    導讀:曾經幾毛一斤,如今價格年年上漲,一斤上百元,農民卻表示不願種秋季是一個農作物集中成熟的季節,特別是9月10月的時候,大量的農作物都會成熟,如玉米、紅薯、花生、水稻等糧食作物,以及石榴、柚子、柑桔等水果作物,所以在這段時間
  • 過去農民連根拔起,如今成珍貴「阿羅漢草」,曬乾3元一斤
    陽春三月,桃花笑春風,此時春意正濃,春耕正在進行時,農村大地上呈現出一番熱鬧景象,農民各自忙碌著自家的農活。春耕播種最讓人厭煩的就是一棵棵扎堆生長的野草,拔完了過幾天又長出來。有農民對此感嘆,要是作物有如此生命力該有多少,那就可以省下很多肥料了。
  • 人稱「樹上花生」,過去沒人吃,如今15元1斤,煲湯口感如板慄
    摘要:人稱「樹上花生」,過去沒人吃,如今15元1斤,煲湯口感如板慄文/農夫也瘋狂花生是我國廣泛種植的一種油料作物,南北方都有分布,相信大家在春節期間也吃了不少的花生,這種乾果可以說是春節期間不可缺少的一種
  • 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農村少見,城裡一斤20元
    農民叫它「腎果」,新鮮時沒人吃,下霜後才成熟,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成「腎果」,城裡賣20元一斤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及各種微量營養成分,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可以補充其它食物所沒有的營養,有些水果還有不錯的藥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