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偶爾會到越南餐館吃上一頓越南美食,在我的記憶裡,越南的美食酸酸甜甜,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在越南峴港的幾天時間裡,感覺到越南美食頗具特色,注重原味與香料,吃到嘴裡,滿口生香,又不油膩。
越南菜在中南半島國家中頗具特色與美味,運用南洋地區特有的香料,如檸檬草、羅勒、薄荷、芹菜及新鮮的萊姆果等,提供多樣化的精緻菜餚。在峴港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越南的河粉」(當地稱作「檬粉」)。我們所住的酒店裡,每天的早餐都會提供一份米粉,有時候是雞肉做的高湯,有時候則換成牛肉。米粉的形狀也有不同,有的寬如麵條,有的則細如粉絲。魚露、青檸、辣醬等佐料一線排開,由遊客自行選擇。越南飲食有個特點,常常要配合各種香草一起吃,吃米粉也不例外,要拌著薄荷、魚腥草、檸檬汁等一起吃。
一天下午,是自由活動時間,與幾個團友到一家叫「PHO24」的米粉店,品嘗據說是當地最正宗的米粉。下單後,服務生先端上一份配菜,裡面有紅辣椒,豆芽菜,九層塔葉、魚腥草和一小塊檸檬等,我們一頭霧水,以為服務員搞錯了,在服務員解釋中,才明白,原來這與雲南的過橋米線一樣,是讓顧客根據自己喜好放在米粉湯裡的。我們點的是牛肉粉,過了幾分鐘,一個白瓷大碗端了上來,湯頭清亮,幾片薄薄的牛肉片透著點點血色擺放在雪白的米粉上,將豆芽和九層塔葉加入湯中,和著牛肉片翻攪幾下,再加上一點紅辣椒,滴上幾滴檸檬汁,這時的牛肉片已經完全熟透了。喝上一口湯,湯裡居然嘗出了一種很香的味道,口味很獨特,可能是這些香草產生中和的效果吧。米粉口感特別好,潔白而富有彈性,清清爽爽。牛肉則是又滑又嫩,口感更為爽滑,回味無窮,此刻我感受到了越南菜的「精」與「和」。
在旅途中,導遊多次提到越南的咖啡,由於歷史的原因,越南人民接納了西方飲咖啡的習慣,但他們又進行了一些改變,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它的製作方法和特殊的器皿——滴漏咖啡杯。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來到了峴港的一家街邊咖啡店,品嘗了這種香濃甜蜜的咖啡。滴漏咖啡不僅僅是咖啡本身的品質好,更重要的是它專配了一套「滴漏」杯具,把咖啡倒進這套杯具的漏鬥中,沏上開水,讓它慢慢地一滴一滴漏進下面的杯子裡,再加上冰塊,一杯香濃的 「功夫咖啡」就製作完成了。這個過程,咖啡的味道已瀰漫了整個咖啡廳,讓人似乎沉醉在咖啡的世界裡。大家一邊休閒地聊天,一面聞著正在一滴滴滲進杯子裡的咖啡,慢慢地,味覺就不知不覺地打開了。
由於峴港是越南一座基本沒有工業的城市,這裡的海灘沒有受到汙染,在峴港的海邊,有很多海鮮大排檔,峴港的海鮮種類豐富,各種魚蝦蟹應有盡有。越南烹製海鮮的做法講究「鮮美」,與我省粵西一帶的海鮮做法很接近,以白焯、蒸煮為主,撒上檸檬汁等香草料和海鹽就可上桌,感受的是一種原味的誘惑。對於旅遊者來說,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味,當然,適合才是最好的!
本文作者:一耕,資深媒體人/作家/導演
現任廣東廣播電視臺《南粵童星》欄目總導演,南粵童星藝術品牌創始人。
廣東省青年工人作家協會會員
中央電視臺6套電影《東江風雲》總策劃
芒果小戲骨廣東演員競演特約評委
歷任廣州報業集團某系列報編輯記者、主編、副社長等職。
中央電視臺少年中國行2016全國青少年才藝電視評選活動全國副總導演兼廣東賽區總導演
廣東影視新星少兒春晚總導演
第四屆-第五屆中國小金鐘廣州番禺賽區秘書長
版權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若轉載,須具上作者姓名,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