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老和尚開示:吃素與學佛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從身口意開始,學佛的身、學佛的口、學佛的意。學佛的身就是學佛的行為,行住坐臥怎樣達到最高的標準?學佛的口,在日常生活中,講話怎麼講?該有什麼標準?學佛的心,我們起心動念,也應該有一個標準,達到最高、最圓滿、真善美的標準了,這樣就能成就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定力,乃至於佛的神通妙用都現前了。

要達到這個境界,有種種的方便,所謂方便就是一個橋梁,就是一個管道。做一件事情也有方便,如果沒有方便,做事就不容易辦好,修行也要有方便,沒有方便,我們修行也不容易成功。什麼是方便?修行第一個要吃素,吃素就是一個方便。為什麼吃素是一個方便呢?我們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就是平等,要想達到慈悲、平等的心,第一不殺生,第二要救生,第三就要吃素。我們把這些都做到了,慈悲心就會現前,慈悲心就是佛心,所以吃素看起來很普通,它的意義非常深遠。

有很多人學佛很久了,但沒發心吃素,他們認為修行學佛就好了,為什麼要吃素呢?前幾年有位學者發表了一篇文章,大家都認為他是大善知識,寫了很多書出來。他在文章中講吃素不是佛教講的,吃素與我們修行也沒關係,所以他發表這篇文章以後,很多原來吃素的人也不吃素了。他說吃素的人不能成道,吃素不能消業,吃素不能解脫,吃素不是佛教講的,他舉了很多很多的例子:第一、過去佛在世的時候,婆羅門教也是吃素的,現在有很多道教也是吃素的,甚至不信宗教的人也是吃素,這就證明吃素不是屬於宗教的活動。第二吃素不能離開痛苦,牛、馬、大象,它們也是吃草,從來沒吃過肉,還是被宰殺,還是在三塗惡道中受苦,所以吃素是沒有用的,因此很多原來吃素的人,聽了他的話就不吃素了。

我們想想這是什麼知見?實在是邪知邪見!雖然是修行學佛,假使知見錯誤,南轅北轍,花了很多的時間,也達不到什麼效果,這就是因為知見、觀念錯誤的原因。尤其我們修行就是在這念心,差之毫厘,失之千裡,一個是南,一個是北,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就愈來愈遠了,假如前面是懸崖絕壁,碰到絕壁,掉入懸崖,自己就要出毛病。所以那位學者講,吃素不屬於佛教,吃素不能解脫痛苦,吃素不能消除業障,吃素沒有增長福報,牛馬都是吃素,怎麼還是變畜生呢?

我們來研究研究,牛、羊、馬吃素,並不是發心吃素,我們學佛要發心,吃素的目的在那裡?有很多人是貪求功德,認為吃素有功德;有的人吃早齋,早上吃一餐說是在吃素,這是不是吃素呢?雖然不是吃素,但還是有吃素的觀念,還是有功德。為什麼不算是吃素呢?因為早上這一餐,很多人根本就不吃,當然沒有功德。牛羊吃素,並沒有發心,我們現在吃素是發心的。發什麼心呢?就是基於慈悲心、平等心。剛才說,很多人不信宗教也吃素,那是為了身體健康,認為吃肉血管會阻塞而吃素,佛教裡也有貪求功德才吃素的,這些都是吃素的動機,所以有很多學者提倡素食,不但提倡素食,還提倡吃生菜,這些吃素的觀念,有沒有功德?沒有功德。這完全只是保護自己身體的健康,雖然也是一種發心,但就和修行學佛不相應了。

什麼叫相應?所謂相應,是與慈悲心相應,與平等心相應,這就是菩薩,這就是佛。平等心、慈悲心就是佛,所以佛經裡講「眾生歡喜,諸佛歡喜」。菩薩以慈悲心為根本,「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所以。什麼是大慈悲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貪生怕死,所有一切動物都有貪生怕死的心,這就是覺性、就是靈心,人人都有,動物也有,基於這個道理,我們不忍心吃它們。孟子也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我們看到一隻動物臨死時嚎啕哀叫,心裡覺得很悲慘,基於這個慈悲心,不能吃眾生的肉,這是第一個原因,完全是基於慈悲心,基於佛性的關係。

第二是基於因果的關係。什麼叫因果?一個人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現在我們吃它們的肉,將來它們也會殺掉我們、吃掉我們。一般人都知道,吃四兩就要還半斤,這就是因果的關係,基於這個道理,我們不能吃肉。

相關焦點

  • 淵回學佛:不吃肉不是吃素!學佛人吃素,盡力而行,最好素食
    淵回學佛:不吃肉不是吃素!學佛人吃素,盡力而行,最好素食。吃素不是不吃肉大多數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吃素,就是不吃肉,不吃動物性的食品。事實上,按照佛家的理論嚴格來講,不吃素是不吃那五種刺激性的植物。蔥蒜之類的,吃了影響人的情緒。
  • 可鈺學佛:吃素疑惑
    很多人說,我不學佛,學佛要吃素,我做不到。其實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然而真實情況並不是如此。佛教鼓勵吃素,但不是絕對要吃素。吃素和吃葷問題,佛教吵了兩千多年了。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是有爭議的,他老人家要求和尚託缽乞食,按照順序要過去,不能隔著要。
  • 星雲法師開示:吃素的真正意義
    一些吃素食的老和尚,他們每天早起到晚,整天莫不精神奕奕,究竟原因何在?素食最主要的是長養慈悲心,從心靈的淨化來減少瞋怒,達到內心的安然、祥和。對於西方素食文化,據我所知,在美國有一個市區只準賣素的不準賣葷的,他們也不是佛教信徒,全然是基於健康的立場而推廣吃素。
  • 禪修體驗吃素,並掉了抽菸、喝酒、打牌,勤修善法福德很大
    學佛幾年下來,不管是內心或外在言行,真的改變很大,連善緣也愈來愈多。朋友常問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以法師開示過的道理及經典與他們分享,但是自己最基本的希望就是無常來時能堅住正念。得知禪七功德可以回向給母親,便毅然報名參加禪七。
  • 112歲海賢老和尚經典語錄,受益終身!
    南陽來佛寺海賢老和尚,是當代淨宗大德,二十歲出家,世壽一百一十二歲,老和尚持戒精嚴,老實念佛,是當代佛門榜樣。下面這八句老和尚的經典語錄分享給大家:一、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口業最容易造,海賢老和尚一生沒有輕視過任何人,無論是對好人還是壞人,看到誰都是歡歡喜喜地,在他心裡,沒有這個好、那個壞,沒有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永遠一律平等,所以每個人都喜歡他,這是他內心中流露出來的真誠的慈悲。二、沒啥可開示的,好好念佛!世上無難事,只怕心不專。
  • 淨土法門:學佛吃素遇到家人阻撓,一招善巧化解
    有一天,太太回來就高興告訴先生,說今天到寺院,聽到師父開示有關阿彌陀佛的事。自己準備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了,也打算要吃素了。這個先生一聽到就一頭霧水。「哎呀,念佛不是給那些死人念的嗎!你還要求吃素,不行不行,我一定要吃肉!」所以先生堅持說呢一定要太太煮肉給他吃。
  • 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吃素的意義在哪?
    所以要決定吃素,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毅力,甚至是智慧。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說起學佛,人們就想到吃素。甚至很多人會有「學佛就要一定要吃素,不吃素就不是學佛人」的這種認識,這就導致了許多未學佛的人對佛法心生嚮往的同時又有許許多多的憂慮。到底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吃素的意義在哪?戒不了吃肉怎麼辦?如何開始吃素?
  • 達照法師赴廣東揭陽雙峰古寺開示《學佛之知見》
    浙江天聖山安福寺住持達照法師赴廣東揭陽雙峰古寺開示《學佛之知見》達照法師開演妙法並為信眾答疑解惑四眾弟子恭敬聆聽法教講經法會現場佛教在線廣東訊 2015年3月21日(農曆乙未年二月初二),星期六上午9點,浙江天聖山安福寺住持達照法師在廣東省揭陽市桂領鎮石母雙峰古寺大殿前,為四眾弟子開示《學佛之知見》。
  • 學佛的兩種境界,知與不知,關鍵還在自身下功夫!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我們普通人學佛,主要依靠聽聞法師開示,或者自己讀經參悟。小編蓮荷覺得,學佛人的境界,大抵有兩種,即知與不知。不管哪種,它都是一種感受,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到。同樣的道理,對於我們悟悟道的學佛人,常常如獅子一般,勇猛精進有餘,而智慧尚不足,整日裡盯緊了他人一舉一動的過失,卻忽視了反觀自身。學佛為了求得內心的寧靜,從煩惱中把自己解脫出來,那麼首先就要找到束縛自己的究竟是什麼。禪宗三祖僧璨曾登壇布道,期間有位小和尚前來參訪,小和尚說:「師父,請教我解脫煩惱的法門。」
  • 佛教:103歲夢參老和尚的幾句開示,助您開智得福
    第二:夢老最一開始受戒時候的法號是「覺醒」,應該說這個詞很吉祥,佛陀本身就是「覺者」的意思,但是夢老卻不願意,他認為自己並未覺醒,反而在夢中倒有收穫,所以才改了「夢參」,意思是在夢中參悟。但是夢老依然沒有放棄,他持念並奉行《華嚴經》中「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的偈言,硬是堅持了下來。在1982年他終於被釋放,出來第一件事就是重披袈裟,恢復出家人的身份,也有人為他打抱不平,說有人陷害他,但老和尚卻不計較,說這都是自己的業報,和他人無關。
  • 慧海慈航:惟覺長老——學佛的人為什麼要吃素
    惟覺長老(圖片來源:資料圖)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從身口意開始,學佛的身、學佛的口、學佛的意。學佛的身就是學佛的行為,行住坐臥怎樣達到最高的標準?學佛的口,在日常生活中,講話怎麼講?該有什麼標準?
  • 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告訴你苦苦修行卻無法成就的原因是什麼?
    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告訴你苦苦修行卻無法成就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你苦苦修行、努力精進,最後卻難以成就?來聽一聽虛雲老和尚的珍貴開示,你就豁然開朗,而且還少走彎路。凡是學佛修行的人,最珍貴的品質就是真實不虛假。一定要徹底清除浮華、浮躁的心態,一定要讓這顆心定下來,意志堅定,願力堅固。千萬不要去貪圖神通,神通只是細枝末節而已,它障礙聖道,阻止人的修行境界更上一層樓。同時,學佛修行的人一定要深信因果,對待戒律必須要嚴肅,持戒一定要嚴謹,努力做到秋毫無犯。
  • 師父,我剛開始學佛,我該幹什麼?
    婆娑世界的迷覺太苦,想要求佛問禪尋找一方清淨地。如果識得字、讀得詩,學佛就從經文始……一部《心經》,探尋佛法精妙,二百六十字,字字都表「般若波羅蜜多」註疏奧義,先學《心經》,定心然後從二十二年釋尊的般若談中證得六百卷大般若經要義。從《地藏經》始,疏解因果。
  • 我一直以為自己在吃素!
    有位女居士向妙法老和尚請教:她說自己患心臟病三四年了,雖經醫院治療,還是時好時壞,自己這麼年輕就得了心臟病,生活也覺得暗淡多了。師父笑咪咪地問她:「你並沒有吃素吧?」「我吃素,師父。」「我覺得你仍然在吃魚、蝦、蟹。
  • 初學者看過來:學佛後關於吃素的煩惱,你有嗎?
    作為一個學佛的在家人,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學佛後我要吃素,可家裡人不讓,經常為這事爭吵。還有看到家人吃那麼多肉,就害怕他們將來會墮入惡道,怎麼辦?」對於吃素的問題佛教肯定支持的,但是佛教裡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吃素。
  • 信佛一定要吃素嗎,雞蛋是素的嗎?
    關於吃素的問題,關於雞蛋牛奶問題,歷代祖師大德都做過明確的開示。吃素不是學佛的必然條件,就是說吃素的人可以學佛,不吃素的人也可以學佛。佛教的重點不在於吃不吃素,而是在於佛法的知見,在於我們如何通過理論的學習,來修行,來斷除煩惱,脫離輪迴。
  •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這句佛號,淨空法師開示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這句佛號,淨空法師開示。此念佛妙法,心作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幾句話禪宗上常說的。自心起念,還念自心。以佛果覺,作我因心。故令因心,頓同果覺。住於念佛,心印不壞。功德之寶,正是此心。故此心印,稱為寶印。
  • 虛雲老和尚於重慶慈雲寺重要開示
    虛雲老和尚與楊樹莊、方聲濤等人合影 今日諸位發心來歸依三寶,老衲甚為欣慰諸位遠道過江來此,無非希望得些益處。我們學佛人當明心見性,解脫生死,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從淺言之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但不可損人利己,更宜損己利人。果能切實去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切自知自見。自不枉今日歸依也。 方才有幾位詢問《楞嚴經》意旨,茲乘大眾在此機緣,略說概要。此經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譯只有十卷。
  • 學佛必須吃素嗎?雞蛋與五辛能吃嗎?大師們這樣說
    、信佛與吃素劃上了等號,普遍認為學佛、信佛就必須吃素,否則就是對佛的大不敬,或者遇到信佛、學佛的吃肉就是假修行。其實吃素也是儒家所提倡的。雖然吃素不是戒律所規定的,但吃素是學佛的一種結果,隨著自己慈悲心的增長,自然而然就不吃了。同時也是增長慈悲心的一種手段,是自願的並不是強制的。
  • 司馬光為什麼拒絕吃素?
    蘇東坡早年信道教(他的小學老師張易簡就是個道士),中年以後改學佛,隔三差五下一回決心,要遠離葷酒,嚴守齋戒。可惜他嘴太饞,始終沒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黃庭堅自幼就信佛,中年喪母,開始吃素,一直到死都沒破戒。王安石原先不信佛,退休後定居南京,老是做噩夢,遂皈依佛門,嘗試吃素。他跟黃庭堅一樣,自從皈依後,到死都沒破戒,臨終還把別墅捐了出來,改建成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