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 易門野生菌種植有力推動產業鏈發展

2020-12-21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於7月20日至26日在玉溪易門舉行的「第九屆中國·雲南野生食用菌交易會」上,包括人工養殖品種在內的多種菌子將在此次菌子節上亮相。易門雞樅質量居全省前列,松露(塊菌)產量也居前三位,近年來易門菌交易會年產值逾億元。
    今年交易會除了傳統野生菌產品交易、野生食用菌科普展外,現場還將舉行專場精品菌拍賣和招商引資投資貿易籤約儀式,同時持續2009年始創的特色野生菌美食長街宴,今年可同時容納500人,規模更大,屆時來自各地的山珍愛好者在展會現場就能品嘗各地野生菌。

    打造菌子產業 搭建招商平臺

    此次菌子節重點在於交易和招商,以野生菌為平臺和吸引力,在食用菌交易會組委會辦公室,工業商貿和科技信息局副局長李曙東介紹,今年做了大量媒體和廣告宣傳,布置了160個精品展區位免費提供給精品菌商和名優特產,240個外圍交易展位則進行市場化運作,比起去年300個展位不但規模大,而且質量要求更高。屆時來自省內州市和貴州、四川、湖北、湖南、福建的外來菌精品也會集中亮相。2012年菌子節成交1450多噸,總額超過一億,今年受乾旱影響,雨季前期降水少,考慮交易量適當壓縮,今年爭取成交1400噸並保持一億銷量。
    今年是易門縣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跨越發展的攻堅時期,同時今年的菌子節也是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李曙東透露目前易門的投資項目和貿易項目籤約儀式同期會在菌子節舉行,目前已經確定有10個投資、2個內貿和3個外貿項目框架敲定。

    野菌林下種植 培育綜合產業

    康源菌業是易門的龍頭菌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在銷售部謝文生的陪同下,記者一行參觀了康源新搬遷的冷凍和罐頭生產車間,他介紹目前公司已經成功培育出半人工雞樅、雞油菌、松露等菌類,並投放野外進行半人工養殖,今年已經投放幾百畝松露。公司每年生產1000噸速凍菌產品和30噸松露產品(乾片、粉),產品遠銷德國、法國、義大利和波蘭等歐洲國家,松露產品能達到100美元一公斤,經過脫水的幹品松露和羊肚菌單價達到3000人民幣。
    易門縣浦貝鄉目前有萬畝板慄林,但缺水一直制約著板慄莊園經濟的發展,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依然需要投入建設更多的小水窖。楊海泉與上海大學生命科學院合作林下人工種植菌子,他的山裡香食品有限公司也在當地比較有名,板慄樹下人工菌半年能出四五茬,目前已培育成功雞油菌,北風菌,黑雞樅目前正在試驗培育中。他說浦貝15000畝板慄林,菌子畝產6000元,加上板慄畝產3000元,每畝合計收入近萬元,自己的林下人工菌種植面積目前只有120畝,如果今後大規模推廣那就不得了了。公司產品深加工後主要銷往沿海和韓國、日本,主要特色是真空零下38度冷凍乾燥的國標FD凍幹和烤乾,以及出口到日本的味増料等,在山裡香食品的油炸乾片野生菌車間。
    易門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勇說,易門菌火鍋是雲南火鍋的一大特色,由於品牌和天然氣候優勢,集中了周邊不少菌商,加上野生菌交易會歷年的影響,易門一縣350家餐飲業主就有80家專門經營菌火鍋,通常菌子上市這幾個月營業額就能達到幾萬到幾十萬不等,足夠全家一年的花銷。由於周邊縣市省的集中效應,易門近年來藉助菌子擴大了不少知名度,菌子節也成了向外展示易門,拉動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相關焦點

  • 「吃幹榨淨」一朵菌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07 幸福玉溪_ 雲南日報...
    本報記者 黨曉培 文/圖    視點    一朵朵在大山腹地吸取天地精華的野生菌,在精心打造的「菌鄉易門」品牌進程中華彩綻放。隨著易門縣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加快,野生菌從鮮食轉向部分深加工,從雲南走向世界,又從餐飲業跨界到旅遊業,生機蓬勃的「菌鄉易門」正朝著全產業鏈邁進,目標是「吃幹榨淨」一朵菌。
  • 黨建引領 雲南易門著力打造高質量鄉村振興示範點
    六街街道摩所村,轄3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318戶867人,其中回族235戶642人,村莊依山傍水,回漢民族雜居,是易門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同時,配置205個垃圾桶,統一編號後交由農戶自覺管理;大力開展衛生宣傳和集中整治活動,拆除閒置危房、廁所、畜圈1600餘座,動員群眾清理村內路旁糞塘、垃圾堆,見縫插綠種植適生鄉土樹種650餘棵。系列創建活動的開展,村內衛生顯著改善,群眾保潔意識和文明素質明顯提升。
  • 揭開百蓮凱雲南易門養發館成功經營的秘訣
    在試營業期間,百蓮凱雲南易門加盟商劉女士在總部售後服務導師的幫助下了解到其所在地段的消費水平、顧客分布等情況。還可以通過對消費者的調研或實地體驗,熟悉當地養發館的養發產品、儀器及養發師服務的真實水平,以做出本店相關改進,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 雲南易門豆豉
    豆豉富含蛋白質、各種胺基酸、乳酸、磷、鎂、鈣及多種維生素,色香味美,有鹹豆豉、淡豆豉、幹豆豉、水豆 豆豉於明朝初年從江西泰和縣隨「軍屯」「民屯」傳入易門。易門豆豉以黃豆為原料,是以易門人都有在水田埂上種植黃豆的習慣,在易門浦貝還有「賣田不賣埂」的說法。每到春季栽種時節,農人們在放水「整田」時,會預先有田埂的位置用鋤頭敲出一道幾十公分的細土垡,待水入田之後最先融化成稀泥的細土垡會被攪成泥漿,再用板鋤將泥漿摸在田埂的內側及表面,既可以防漏水,又可以阻擋一部分雜草蔓延,這一層摸過泥漿的田埂便是種黃豆的「地基」。
  • 野生菌要「起飛」,雲南人有口福了!
    說起野生菌產地 就不得不提起雲南 雲南是野生菌王國 野生食用菌資源種類佔全國的90%以上 全國市場上近7成的野生菌來自雲南
  • 雲南各個品種野生菌都是哪裡產的好吃?
    雲南各個品種野生菌都是哪裡產的好吃?雲南是著名的野生菌王國,野生菌的種類繁多,幾乎全省所有地區都有出產。可是晚上帶到賓館裡面,藏族老闆娘卻說這些菌子都有毒不好吃,勸我們都扔了……後來在工程隊的駐地,又說起這件事,有認識的老鄉向我們解釋:這些看起來很像白牛肝的野生菌,其實是一種羊肝菌,他們曾經撿來炒吃,確實非常淡,完全沒有野生菌的味道,這邊吃的野生菌主要有松茸和虎掌菌,最多還有點羊肚菌,而幾乎所有的牛肝菌和青頭菌(豬嘴青)都沒有人吃的。
  • 大數據帶你四「品」雲南野生菌,又饞了……
    在有記載的近四千年裡,野生菌從未離開過人們的餐桌。 仰韶時代,就有文書記載人食用野生菌的典故。 大約一千多年前,古人就記載過蘑菇的種植方法,有「芝生於土,土氣和而芝草生」「紫芝之載如種豆」這樣的語句。 三國時期,陳仁玉寫了一本專門講如何培育蘑菇的書,名為《菌譜》,是最早教授香菇種植的典籍。
  • 雲南的野生菌都可以吃,不過有些一輩子只能吃一次
    每年雨季到來的時候,雲南都會冒出兩個景區,一個叫雲南,一個叫「小人國」。但云南人都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邁進「小人國」的大門,它的入場券永遠屬於「吸食」野生菌的少數派。幸運的人,有機會和大家「款款」(講述)他的魔幻現實主義之旅,不幸的人則永遠留在「小人國」……而這一切,統統拜野生菌的美味所賜。
  • 易門這個豆畝產800公斤!此「豆」必火
    近日,具有產量高、營養價值高等優點的「雲豌18號」山地食粒豌豆品種在易門結束試種、實驗階段,有望在明年實施大面積推廣,屆時將惠及更多山區群眾增收致富。
  • 雨後野生菌大量上市 牛肝菌和青頭菌價格「親民」
    從6月底開始,雲南範圍內降雨增加,野生菌的價格開始下降。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雲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場和篆新農貿市場發現,野生菌價格相比5月底,已下降了20%—30%。木水花:牛肝菌賣130—280元6月29日下午,位於春城路的雲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場非常熱鬧,買菌子的市民川流不息。雨季到來,雲南各地雨水充沛,市場裡野生菌已大量上市,品種也多了。
  • 雲南盛產野生菌的地方 有你的家鄉不?
    雲南盛產野生菌的地方 有你的家鄉不?雲南是生產野生菌的勝地,作為菌菇發燒友怎麼錯過如此的人間美味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雲南野生菌的幾大產地。馬龍縣位於雲南中東部隸屬曲靖馬龍縣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居昆明市與曲靖市麒麟區之間。馬龍的野生菌品種很多,最有特點的要數碳烤野生菌,當地特色烏雞蛋,苦蕎食品也值得親情點綴。在初夏至深秋,馬龍的不少地方均能拾到野生菌,再加上它在吃菌兒的方式上,與其它地方略有不同,更是吸引著人們前去品嘗。
  • 雲南野生菌產業背後的鮮味與苦澀
    所有貨品不僅僅供應在國內市場,而且也是出口貿易的主要產物,遠銷往法國、日本、義大利、德國等地區,野生菌交易量佔雲南省90%,佔全國的70%,佔海外市場的60%。「而相比於易門或南華這樣的野生菌集散地而言,木水花有著更好的運輸條件,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野生菌的銷售。」馬明剛補充道。
  • 易門浦貝彝鄉的民族團結故事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唐蓉這裡,有彝族的篝火與酒,有哈尼族的梯田與寧靜,有苗族的田園生活與空靈山歌……這裡,也有似陶非陶、似瓷非瓷的非遺,有過去紅遍滇中的野生菌,有近年來發展紅火的軟籽石榴,有熱愛生活的浦貝人家和他們引以為傲的「浦貝羊肉」……這裡,是易門縣浦貝彝族鄉。
  • 雲南野生菌市場遭遇產量之「困」
    對許多人來說,這道菜一如微信圈裡流傳的一句話——上帝都捨不得吃的東西,留給了雲南。確實,松茸、牛肝菌等野生菌,在雲南老百姓的餐桌上不是鮮見之物。「雲南的野生菌約有800種,佔全國食用菌種類的3/4,居全國之首。
  • 種植面積首破100萬畝 雲南咖啡亟待延伸產業鏈
    2012年對於雲南的咖啡產業來說是特殊的一年,2月開始,雲南咖啡價格持續下滑,咖啡種植戶慌了,部分咖啡豆滯銷了。雲南咖企聯手救市,將咖啡收購價控制在了成本線上。  經過近60年的發展,雲南省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咖啡豆生產和出口基地,儘管目前仍停留在起步階段,但種植面積首次突破100萬畝大關,預示著雲南咖啡產業又堅實地向前邁進了一步。
  • 是時候來雲南吃菌子了
    今天先來一個腦筋急轉彎:什麼東西是雲南人提到的時候就會兩眼放光 心潮澎湃而外地人提到卻避之不及 談虎色變的?危險性」但菌(jier)的美味是雲南人冒著「生命危險」也離不開的仿佛給雲南人下了蠱讓人提到就慷慨激昂哪裡可以撿
  • 米粉鮮香推動整個產業鏈發展
    米粉鮮香推動整個產業鏈發展螺螄粉「粉絲」將吃上柳產原料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柳城訊(記者黃顯巧 通訊員梁奕飛)春回大地,泥土芬芳。按照計劃,柳州今年起將大力發展螺螄養殖,全年完成5000畝以上,2022年全市螺螄養殖面積要超2.5萬畝,建設螺螄養殖示範點10個以上。當天,現場與會者還參觀了柳城縣流水線播種設備。據悉,當地水稻生產機械化程度較高,糧食生產可代耕、代種、代管、代收、代烘及代售,有效緩解農戶人手少田地無人耕種問題,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 雲南:野生菌大量上市
    幾場雨過後,吃貨們很關心:野生菌大量上市了嗎?17日,記者前往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和篆新農貿市場了解到,野生菌已開始大量上市,價格跟上市初期相比「親民」不少,很多市民和批發商湧入市場,選購野生菌。
  • 雲南野生食用菌交易會開幕 菌王高價沒人買(圖)
    取名為側耳(平菇)野生菌樹樁盆景的「菌王」記者孟俊/攝  一排排免費試吃的即食菌子,一堆堆帶著泥土的新鮮菌子,還有野生食用菌美食長街宴……昨天,第七屆中國·雲南野生食用菌交易會在玉溪市易門縣體育場拉開序幕
  • 雲南35種野生菌,昆明周邊13處野生菌撿菌好去處#雲南野生菌
    較之人工種植香菌,朵小清爽,濃香無比,營養豐富,吃法多樣,保健效果好。玉溪易門素有「滇中水城 菌鄉易門除了野生菌,嵩明縣還充分利用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種植,種植榆黃菇、香菇等。法界寺森林公園後的凌雲山既可以撿菌子,也可以登高望遠,欣賞嵩明壩子秀美的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