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自助機充50元,竟要收取手續費0.3元?
蘇州一位消費者因為這個,把3個相關公司告上了法庭。目前該案已經被法院受理將在9月27日開庭審理。
地鐵自助機充值50元8月10日,因為市民卡餘額不足,消費者黃某在地鐵東方之門站使用自助充值機充值時發現,使用微信支付50元,需要額外支付0.3元手續費。因此,他實際付款為50.3元。
對於這0.3元的手續費,黃某感覺很不理解。他詢問地鐵工作人員,被告知每充值50元要收取0.3元手續費,充值100元收取0.6元手續費,而且地鐵站人工窗口不接受市民卡充值,
如果乘客要充值,只能在該自助充值機上充值。黃某打電話給在其他城市工作的朋友,詢問其所在城市充值情況,被告知不管是人工還是自助機充值,均不收取手續費,充值多少金額到帳就是多少金額。
「每一個坐地鐵的蘇州老百姓,我相信充值被收服務費一定是一個非常不好的體驗,雖然僅僅是0.3元。」黃某認為。
身為一名律師,黃某認為此舉不公平也不合理,希望以訴訟推動這件事。8月10日當天,黃某一紙訴狀將蘇州軌交公司、公交卡發行公司和充值實際收款公司告上了法庭。
同時,黃某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返還充值服務費0.3元,
判令被告收取充值服務費為無效條款,被告提供充值服務時不得收取服務費。記者調查根據黃超所遇到的這一情況,記者前往蘇州地鐵站進行了實地探訪。
在市民卡充值機上,記者發現,目前該充值機支持微信、支付寶、指定銀行卡、現金和其他支付一共5種支付方式。
其中,微信、支付寶和指定銀行卡的充值金額分為50元和100元兩種,現金支付只提供100元金額的充值方式。
記者在先後點擊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時,界面上方均彈出了「微信、支付寶,收取0.6%服務費;充值金50元,服務費0.3元」的提示。
同時,在提示上方用更大字號註明「需支付50.3元」。
也就是說,黃超充值50元多付的0.3元,是系統按照充值金額的0.6%標準收取的。
地鐵站服務臺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接受人工充值的只能是軌交公司發行的計次票,支付方式為現金或銀行卡,不收取手續費。而由市民卡公司發行的市民卡,只能在自助機上進行充值。
記者從蘇州軌交公司了解到,自助機為市民卡公司設置,手續費也由市民卡公司收取,
相關問題應該諮詢市民卡公司。於是,記者撥打了蘇州市民卡公司的客服電話進行諮詢。客服人員介紹,從今年(2020年)1月1日起,市民採用微信和支付寶充值時,需加收服務費,收費標準為交易金額的0.6%。市民以現金或銀行轉帳方式支付的,無服務費產生。
而這名客服人員表示,
這筆服務費並不是由市民卡公司收取的,而是由支付平臺收取的。目前,市民卡服務網點、自助設備、智慧蘇州APP、智慧吳江APP、微信公眾號等都已實現第三方支付充值、購卡等業務。
使用第三方平臺充值是否收取服務費,各個城市的政策並不相同。
記者撥打了上海軌交公司的客服熱線,工作人員表示,通過自助充值機進行充值,不會收取任何手續費。
南京市民卡公司的工作人員則介紹,曾收到消息將對採用微信和支付寶充值的市民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但目前還沒有接到正式通知和相關反饋,暫時不收取手續費。
而寧波市民卡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在採用微信和支付寶充值時,支付平臺會收取充值金額1%的手續費。也就是說,如果充值50元,平臺就要收取5毛錢手續費。
是否應收取服務費充50元收3毛錢,充100元收6毛錢。以每個月充值200元計算,需要支付1.2元,一年是14.4元。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這筆錢並不是一筆大數目,但對於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蘇州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而在網上,不少網友認為,這筆錢雖小,但並不合理。因為涉及到廣大公眾的利益,需要討個說法
也有網友認為,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是合理的,因為企業運營會產生成本,如果不收費,企業可能會虧本。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綜合看蘇州 人民日報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給力! 律師為0.3元打官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