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貨星巴克無中文標示 消費者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

2020-12-20 贏商網

      歐尚(需求面積:8000-15000平方米)賣的瓶裝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咖啡

  無中文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消費者打官司要知情權

  安徽人汪先生2012年10月29日來南京遊玩,當天,他在南京歐尚超市應天西路店花費672.8元購買了27瓶星巴克咖啡。出了店門,準備飲用時,他發現這些星巴克咖啡的包裝上無中文標示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

  從事個體經營的汪先生知道,按我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進口食品應當都有中文標識。「我買的咖啡有沒有過保質期?」他返回超市詢問銷售人員,銷售人員告知他「保質期見瓶身」。可瓶身上全是英文,汪先生看不懂。與超市交涉無果後,汪先生一紙訴狀將南京歐尚超市有限公司、南京歐尚超市應天西路店、星巴克咖啡進口商北京四海致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告上法庭,以剝奪消費者知情權為由,要求退還購貨款,並按《消法》規定給予10倍賠償。

  

  超市賣星巴克瓶裝咖啡。記者 劉莉 攝

  庭審中,被告歐尚超市、歐尚超市應天西路店辯解稱,超市銷售的產品是從正規渠道購得的,汪先生在超市所購得咖啡質量是沒有問題的。汪先生購買時就應該知道無法從包裝上看懂保質期,但他仍舊購買了該產品。

  超市方面認為,汪先生購買後如果對產品不放心要求退貨,超市是同意退貨的。超市表示,他們與汪先生曾為此事至工商所調解,當時超市也同意退貨,但汪先生卻提出其他賠償的要求,超市不能答應。

  審理期間,由於被告北京四海致祥公司承諾對其後續進口的星巴克咖啡預包裝食品標籤進行整改,標示中文生產日期,汪先生的10倍賠償要求最終沒有得到法院支持。

  律師:

  不標示中文生產日期

  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昨日下午,記者在南京一家大型超市發現,汪先生所訴的那種瓶裝星巴克咖啡,瓶身上依然沒有任何中文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示。

  從事消費者維權訴訟的南京律師曹純鋼表示,星巴克咖啡不標示中文生產日期,此舉有違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畢竟是中國市場,應該尊重中國的消費者。再說任何一位消費者都有知情權,消費清單上至少應該有中文名稱,讓大家都能看懂,而不是拿著東西,一頭霧水。」

  星巴克門店:

  這種瓶裝咖啡,都是水貨

  昨日,記者來到星巴克多家新街口門店發現,汪先生所買的瓶裝星巴克咖啡在門店並沒有銷售。「我們所有門店都沒有這種星巴克咖啡賣。這種咖啡是從國外進來的,中國目前不生產。」採訪中,星巴克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南京星巴克門店所售咖啡都是按星巴克上海總部規定進貨的,目前,店內只賣進口的果汁和礦泉水,沒有賣過進口咖啡。所賣的進口果汁和礦泉水,都是有中文標識的。

  那這種瓶裝星巴克咖啡是否是正宗的星巴克呢?昨日,記者採訪了星巴克上海公司的工作人員。星巴克公司艾米小姐告訴記者,目前超市所賣的星巴克咖啡都是進口「水貨」,都是貿易商從國外進口,與中國星巴克公司無關。

本文轉載來自:南京晨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前經紀人一紙訴狀將她告上了法庭!
    前經紀人一紙訴狀將她告上了法庭!文/小雪什麼叫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張栢芝最近就是這樣的,7月24日這天,根據香港媒體的報導,張栢芝被經紀人餘毓興告上了法庭,原因和9年前的籤訂的合同有關。9年前,張栢芝和餘毓興籤訂了一個期限為8年的合同,張栢芝需要完成餘毓興安排的4部電影,但是如今張栢芝才拍了兩部,還有兩部張栢芝沒有按照合約的約定進行拍攝。
  • 臨沂市民一紙訴狀將開發商告上法庭
    近日,市民向臨報融媒記者反映,開發商以疫情為由延期交房,拒絕支付違約金,無奈之下,他一紙訴狀將開發商告到了法院。  2017年9月20日,市民徐先生購買了浮來春公館一套商品房,開發商為臨沂傑夫置業有限公司,總房價為107萬餘元。按照購房合同約定,應於2019年8月31日交付。然而,2019年8月18日,徐先生卻收到了《臨沂傑夫置業有限公司關於延期交房的通知書》。
  • 在法國南部,一隻大公雞因早上打鳴,被鄰居一紙告上了法庭
    每天拂曉時分從隔壁傳來的「喔喔喔」聲令他們不堪其擾,最終一紙訴狀將柯琳娜和莫裡斯告上法庭。(圖片來自 IC photo)這是科琳·費索·迪迪·可可在法國南部家中的一個小花園,也是公雞莫裡斯每天生活的地方。(圖片來自 IC photo)科琳·費索·迪迪的一家三口還把莫裡斯公雞的圖案印到他們的T恤上,足以表示對莫裡斯大公雞的喜愛。
  • 得知可樂雪碧含防腐劑 杭州兩消費者將生產商告上法庭
    新華網杭州3月16日專電(記者朱立毅)杭州兩名年輕人因得知可樂和雪碧飲料中的「苯甲酸鈉」為防腐劑,便以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為由,將生產商告上了法庭。在杭州市江幹區人民法院16日受理的這起案件中,原告史源和張韜在2007年2月購買了健怡可口可樂和雪碧飲料。
  • 買家一紙訴狀把淘寶網告上法庭
    3天後,他收到鏡頭,拆封后發現該鏡頭沒有外包裝、中文標識、生產廠商名稱、生產地址、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等相關內容,懷疑該產品為「三無」產品。當天下午,他就向該賣家申請退貨,並要求賣家按照「假一罰十」的承諾賠償10倍貨款。但賣家只同意了退貨申請,沒有理會他的10倍賠償要求。  沈先生決定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但想要起訴賣家,他必須先要知道賣家的真實身份信息。
  • 為0.3元手續費,蘇州律師將地鐵公司告上法庭
    蘇州一位消費者因為這個,把3個相關公司告上了法庭。目前該案已經被法院受理將在9月27日開庭審理。地鐵自助機充值50元被收取0.3元手續費消費者起訴收款方8月10日,因為市民卡餘額不足,消費者黃某在地鐵東方之門站使用自助充值機充值時發現,使用微信支付50元,需要額外支付0.3元手續費。因此,他實際付款為50.3元。
  • 素食主義者將漢堡王告上法庭
    素食主義者將漢堡王告上法庭 文 | 財聯社 史正丞當漢堡王和「不可能食品」聯手推出含有「0%牛肉」的「不可能皇堡」時,恐怕沒想到會因為漢堡「不純粹」被消費者告上法庭。日前,一名叫做Phillip Williams的素食主義者將漢堡王告上了南佛羅裡達州地方法院。
  • 啤酒經銷商造謠青島啤酒「日本控股」被告上法庭
    啤酒經銷商造謠青島啤酒「日本控股」被告上法庭 2014-08-18 16:28:16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提出民事訴訟,要求其恢復名譽,賠償經濟損失。商丘市梁園區人民法院現已立案受理。  據悉,郭某是梁園區觀堂鄉一家超市的老闆,近幾年青島啤酒進入當地市場後,其經營的啤酒市場銷售量逐步縮小,郭某遂以口頭傳播、發傳單、貼小廣告的方式,宣稱青島啤酒被「日本控股」,「號召」當地商家不要再購買青島啤酒。
  • 「池田壽司」將「池田屋」告上法庭,索賠500萬!
    「池田壽司」將「池田屋」告上法庭,索賠500萬!近日,「池田壽司」將「池田屋」告上法庭,理由是認為對方未經自己授權使用與「池田壽司」商標相近似的「池田屋」標識。1、池田壽司池田壽司是一家壽司店,以美觀、美味、新鮮、健康食材為特色,結合了日料的新鮮,美式料理的大膽,以及國人的口味,受到壽司消費者的熱愛和追捧。
  • 大學生一紙訴訟將學校告上法庭,起因竟是因為不讓他做燒烤
    氣憤之下的小王找到校方理論,多方解釋不通,而且被沒收的烤爐也討要不回,一怒一下,小王一紙訴訟便把學校告上了法庭。法院經過對太陽能烤箱多方面的檢測,得出結論,這款產品並不違反校方防火安全條例,校方無權沒收並阻止使用。經記者調查,該校多次上調食堂餐飲服務商的租金,餐飲商也不斷的漲價,導致學校內學生對食堂和校方有著不小意見。
  • 保姆僱主結婚獲遺產 子女不承認上法庭
    當老人的子女阻擾繼母繼承老人遺產時,繼母一紙訴狀將老人的子女告上了法庭。  老李家住德清縣武康街道,原先是某單位的退休幹部,妻子已經過世多年,有一兒一女。  為了老李的晚年生活有人照顧,兒子李軍、女兒李萍給老李請了一個保姆朱阿姨,照顧老李的日常衣食起居。  朱阿姨早年離異,一個人靠做保姆把兒子撫養長大。朱阿姨來到老李家後,盡職盡責。
  • 遊客:一條熱狗30多,早就該告了
    多次溝通無果後,小王當時就吃了一點,送給了別人一點,剩下的就放在桌子上,這下才放小王進去,在樂園裡,小王花了30塊錢買了一根棉花糖,而這種只要幾塊錢的零食,卻翻了好幾倍的價格再出售。事實上,全世界的迪士尼樂園並沒有禁止消費者攜帶食物進園,除了中國和日本的迪士尼以外,這就是赤裸裸的歧視,於是最後小王便一紙訴狀將上海迪士尼樂園告上了法庭,並索賠46.3元!
  • 不服氣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於是2019年6月,小王一紙訴狀, 將自己就讀的學校告上了法庭, 要求校方恢復其學籍。 那麼小王究竟有沒有作弊呢?法庭審理期間, 作為被告的學校一方, 將小王在11月26日、28和29日 參加的三場考試的監控錄像提交給了法庭。
  • 商家將調製乳當牛奶賣 消費者欲將其告上法庭
    記者 白若雪晨報訊(記者 白若雪 實習生 王凱利 朱雅琳)在超市購買牛奶時,大多數消費者只會看是「××牛奶」,但可能並不知道,該種牛奶可能僅是一種調製乳品,並不是百分百的純正牛奶。但是,現場正在購買的消費者對此標識存在的問題一頭霧水,調製乳跟牛奶有什麼差別,消費者並沒有關注到。「平時我們買牛奶也都是認牌子,這種專業性的差別我一點都不懂。」正在樂購現場購買的林小姐告訴記者,她在逛超市看到蒙牛奶特六連包促銷很便宜,就打算購買一些回家。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只有採用「生牛(羊)乳為原料」不添加任何物質的才能稱之為國家標準的「牛奶」。
  • 職業打假人將蒙牛等告上法庭
    職業打假人將蒙牛等告上法庭  蒙牛把調製乳當成牛奶賣?   職業打假人葉光將蒙牛等多家乳製品廠商告上法庭▲昨日,南坪某超市內,蒙牛未來星兒童成長牛奶很顯眼。  買牛奶時,大多數消費者可能只認「××牛奶」,消費者可能不知道,「××牛奶」或許僅是調製乳。  重慶職業打假人葉光稱,蒙牛集團生產的「未來星兒童成長牛奶」的產品與包裝標籤標示名稱不相符,涉嫌欺騙消費者。13日,葉光向當地法院遞交了訴訟狀,江北區人民法院已受理了此案。葉光要求蒙牛退還一箱「未來星兒童成長牛奶」的貨款46.8元,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賠償近500元。
  • 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消費者可以主張賠償嗎?
    本文轉自【山東高法】;我們選擇進口食品時,有的進口食品沒有中文標示和中文說明,對此心中難免有些疑惑,其實從法律上講這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妻子說,這酒瓶上的標籤怎麼沒有一個中文,誰能認出是法國酒呢?劉先生原以為全是外文的標籤才能體現出全進口,經妻子提醒,劉先生上網查詢,發現法律有規定,進口食品必須張貼中文標示。於是,劉先生與賣酒的公司協商退回所買的酒。這家公司以符合食品安全為由,拒絕退貨。 為此,劉先生訴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某公司退還貨款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
  • 通用磨坊被指欺騙消費者 美一組織將其告上法庭
    提起訴訟通用磨坊新品被指蛋白質有限含糖高  美國加州北區舊金山聯邦法院收到的訴訟申請書上指明,通用磨坊在營銷蛋白質麥圈系列產品時,稱其蛋白質含量高,並可以作為原味麥圈的完美、健康替代產品。而CSPI將原味麥圈和新款蛋白質麥圈的成分逐一進行比較後發現,新品相較原味麥圈,並未含有所吹噓的更多蛋白質。
  • 公雞打鳴原是本分,卻被鄰居告上法庭,這是為難人還是為難雞?
    一隻正兒八經的雞示意圖幾天前,來自法國的一隻大公雞就惹上了官司。每次都叫上個把小時。公雞打鳴嘛,真的是再天經地義不過,但它每天清晨的召喚也的確給周圍許多鄰居帶來了困擾,甚至是折磨。尤其是那些從嘈雜的城市搬到農村來居住,以此避開塵世的喧囂,尋找靈魂深處寧靜的居民、避暑者們。
  • 因為禁止自帶飲食 上海迪士尼被這個大學生告了
    不得攜帶食品入園,上海迪士尼被大學生告了 據中國青年報8月10日報導,繼2018年6月上海迪士尼樂園因「1.4米兒童票不合理」被廣東省高院法官劉德敏告了之後,今年3月,上海迪士尼樂園又再次因為「禁止自帶飲食」被華東政法大學大三學生小王告上了法庭。
  • 以案說法|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消費者可以主張賠償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晨 楊璐消費者選擇進口食品時,有的進口食品沒有中文標示和中文說明,對此心中難免有些疑惑,其實從法律上講這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妻子說,這酒瓶上的標籤怎麼沒有一個中文,誰能認出是法國酒呢?劉先生原以為全是外文的標籤才能體現出全進口,經妻子提醒,劉先生上網查詢,發現法律有規定,進口食品必須張貼中文標示。於是,劉先生與賣酒的公司協商退回所買的酒。這家公司以符合食品安全為由,拒絕退貨。為此,劉先生訴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某公司退還貨款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