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新老品牌加速布局,一線城市仍是競爭主戰場

2020-12-16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咖啡新老品牌加速布局,一線城市仍是競爭主戰場

自瑞幸咖啡被爆財務造假之後,一線城市咖啡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以北京為例,有瑞幸員工向媒體透露,2020年瑞幸咖啡將關閉1/5的北京門店,約80家。而這被一些品牌視作自身的發展機遇,開始布局北京市場。

日前,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就推出了咖啡和中藥相搭配的特色飲品。一直專注開拓非一線市場的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Tims)中國公司也悄然開始布局北京市場。

業內認為,當前咖啡消費場景已由精緻化向便利化轉變,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一線市場空間仍大,且是各大品牌競爭的主戰場,這也註定會有不少品牌參與布局。經過導入期的大海撈針後,還有幾家品牌能長久留下,依然有待觀望。

新品牌入局北京咖啡市場

今年7月底,Tims中國在北京長楹天街開出一家試營業店,由此進入北京市場。從裝修來看,這家門店牆面、裝飾等設計風格融入了不少北京元素,除了咖啡、甜甜圈、糕點等常規產品外,還推出了北京限定產品,包括京韻澳白和糖葫蘆天趣球。

Tims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幾年將在中國市場開設1500家門店,還會嘗試 Tims Lab 和 Tims Go 等不同類型門店。2020年Tims 咖啡將在北京市場開設 20 家門店。

在Tims緊鑼密鼓布局北京市場的同時,中藥老字號品牌北京同仁堂也開始了在咖啡領域的布局。

日前,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知嘛健康在社交平臺大火,原因是其開設的知嘛健康線下門店推出了中西合璧的飲品,咖啡與中藥的特殊搭配極具特色。根據規劃,下半年知嘛健康的門店數量將可達到20家,包括社區店、寫字樓店和商場店。

老品牌不放鬆一線市場

事實上,包括星巴克在內的老牌咖啡企業,對於北京這樣的一線市場也仍未放鬆。星巴克近期將中國內地的首家旗艦店——三裡屯旗艦店進行了翻新升級。星巴克副總裁、北區總經理吳曉雷表示:「北京是星巴克與中國顧客第一次見面的地方。21年來,我們見證並參與了北京咖啡市場的飛速發展和城市文化的繁榮變遷。希望全新升級的三裡屯太古裡旗艦店,能成為北京又一處咖啡地標和城市文化目的地,為更多顧客帶來精彩和難忘的體驗。」

自2018年起,星巴克在北京市場先後開業並升級了北京坊、嘉裡中心、三裡屯太古裡3家臻選旗艦店,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也落地北京,足以看出星巴克對於北京市場的重視。

消費品行業資深投資人吳曉鵬對記者表示,近兩年,瑞幸咖啡利用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或外賣的新興咖啡售賣模式迅速切入市場,推出「無限場景」概念,進一步培養了咖啡的日常消費習慣。瑞幸咖啡今年4月自爆財務造假問題,為其他品牌主動讓渡了空間。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Tims等紛紛借勢而起,在產品和渠道方面形成新的特色,期望在新場景、新產品和新人群下,對咖啡消費行業秩序進行重構。

一線仍是競爭主戰場

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則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低水平,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中國咖啡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消費升級,我國咖啡市場呈現增長趨勢。艾媒諮詢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咖啡產業市場規模增長明顯,2015年規模較小,僅700億元,但預計2020年底將達3000億元。

在營銷專家路勝貞看來,隨著輕餐咖啡、快餐咖啡店的興起以及後來瑞幸的加入,咖啡的消費場景由精緻化開始向便利店、網際網路、寫字樓、外賣化轉變,咖啡的消費者由精英消費向平民消費轉化。整體來講,咖啡市場會像茶市場一樣,變成中國一種司空見慣的消費形式。

近年來,將市場下沉是許多連鎖咖啡企業的主要動作。但在一線市場,咖啡品牌的競爭仍然呈現白熱化,誰也不想拱手相讓。在這一背景下,尋找得力盟友的幫助也成為許多咖啡品牌的選擇。

今年5月,Tims宣布獲得來自騰訊的數億元投資。這個目前在中國市場僅有近50家門店的連鎖咖啡品牌計劃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位化升級,同時迅速開設更多門店。

2018年9月,可口可樂也收購了知名連鎖咖啡品牌咖世家(COSTA)。同在2018年,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雙方基於天貓新零售方案,橫向打通星巴克和阿里生態系統的多個數位化消費者運營平臺。

吳曉鵬表示,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家庭、休閒、社交、辦公等多元場景的消費需求旺盛,咖啡品牌競爭激烈,且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競爭的主戰場,成敗與否更多的是品牌能力之間的較量。此外,中國的消費分級現象突出,在咖啡普及度依舊不高的下沉市場,存在很大增長機會,且具有更加明顯的行業紅利,也必將引發咖啡行業激烈的爭奪戰。

自瑞幸咖啡被爆財務造假之後,一線城市咖啡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以北京為例,有瑞幸員工向媒體透露,2020年瑞幸咖啡將關閉1/5的北京門店,約80家。而這被一些品牌視作自身的發展機遇,開始布局北京市場。

日前,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就推出了咖啡和中藥相搭配的特色飲品。一直專注開拓非一線市場的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Tims)中國公司也悄然開始布局北京市場。

業內認為,當前咖啡消費場景已由精緻化向便利化轉變,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一線市場空間仍大,且是各大品牌競爭的主戰場,這也註定會有不少品牌參與布局。經過導入期的大海撈針後,還有幾家品牌能長久留下,依然有待觀望。

新品牌入局北京咖啡市場

今年7月底,Tims中國在北京長楹天街開出一家試營業店,由此進入北京市場。從裝修來看,這家門店牆面、裝飾等設計風格融入了不少北京元素,除了咖啡、甜甜圈、糕點等常規產品外,還推出了北京限定產品,包括京韻澳白和糖葫蘆天趣球。

Tims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幾年將在中國市場開設1500家門店,還會嘗試 Tims Lab 和 Tims Go 等不同類型門店。2020年Tims 咖啡將在北京市場開設 20 家門店。

在Tims緊鑼密鼓布局北京市場的同時,中藥老字號品牌北京同仁堂也開始了在咖啡領域的布局。

日前,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知嘛健康在社交平臺大火,原因是其開設的知嘛健康線下門店推出了中西合璧的飲品,咖啡與中藥的特殊搭配極具特色。根據規劃,下半年知嘛健康的門店數量將可達到20家,包括社區店、寫字樓店和商場店。

老品牌不放鬆一線市場

事實上,包括星巴克在內的老牌咖啡企業,對於北京這樣的一線市場也仍未放鬆。星巴克近期將中國內地的首家旗艦店——三裡屯旗艦店進行了翻新升級。星巴克副總裁、北區總經理吳曉雷表示:「北京是星巴克與中國顧客第一次見面的地方。21年來,我們見證並參與了北京咖啡市場的飛速發展和城市文化的繁榮變遷。希望全新升級的三裡屯太古裡旗艦店,能成為北京又一處咖啡地標和城市文化目的地,為更多顧客帶來精彩和難忘的體驗。」

自2018年起,星巴克在北京市場先後開業並升級了北京坊、嘉裡中心、三裡屯太古裡3家臻選旗艦店,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也落地北京,足以看出星巴克對於北京市場的重視。

消費品行業資深投資人吳曉鵬對記者表示,近兩年,瑞幸咖啡利用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或外賣的新興咖啡售賣模式迅速切入市場,推出「無限場景」概念,進一步培養了咖啡的日常消費習慣。瑞幸咖啡今年4月自爆財務造假問題,為其他品牌主動讓渡了空間。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Tims等紛紛借勢而起,在產品和渠道方面形成新的特色,期望在新場景、新產品和新人群下,對咖啡消費行業秩序進行重構。

一線仍是競爭主戰場

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則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低水平,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中國咖啡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消費升級,我國咖啡市場呈現增長趨勢。艾媒諮詢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咖啡產業市場規模增長明顯,2015年規模較小,僅700億元,但預計2020年底將達3000億元。

在營銷專家路勝貞看來,隨著輕餐咖啡、快餐咖啡店的興起以及後來瑞幸的加入,咖啡的消費場景由精緻化開始向便利店、網際網路、寫字樓、外賣化轉變,咖啡的消費者由精英消費向平民消費轉化。整體來講,咖啡市場會像茶市場一樣,變成中國一種司空見慣的消費形式。

近年來,將市場下沉是許多連鎖咖啡企業的主要動作。但在一線市場,咖啡品牌的競爭仍然呈現白熱化,誰也不想拱手相讓。在這一背景下,尋找得力盟友的幫助也成為許多咖啡品牌的選擇。

今年5月,Tims宣布獲得來自騰訊的數億元投資。這個目前在中國市場僅有近50家門店的連鎖咖啡品牌計劃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位化升級,同時迅速開設更多門店。

2018年9月,可口可樂也收購了知名連鎖咖啡品牌咖世家(COSTA)。同在2018年,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雙方基於天貓新零售方案,橫向打通星巴克和阿里生態系統的多個數位化消費者運營平臺。

吳曉鵬表示,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家庭、休閒、社交、辦公等多元場景的消費需求旺盛,咖啡品牌競爭激烈,且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競爭的主戰場,成敗與否更多的是品牌能力之間的較量。此外,中國的消費分級現象突出,在咖啡普及度依舊不高的下沉市場,存在很大增長機會,且具有更加明顯的行業紅利,也必將引發咖啡行業激烈的爭奪戰。

相關焦點

  • 瑞幸之後,新老品牌瘋搶咖啡市場,下半場競爭靠什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餐飲O2O,ID:coffeeO2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自瑞幸咖啡被爆財務造假之後,一線城市咖啡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一直專注開拓非一線市場的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中國公司也悄然開始布局市場。
  • 網紅餐飲、快時尚、國際酒店……一線品牌加速狙擊下沉市場!
    銥星導讀近兩年,隨著一線城市消費增量放緩,新一線城市和三四五線城市的基建、人口、城鎮化動向被密切關注,成為眾多品牌做下沉市場尋找新增量的機會。下沉市場似乎越來越熱鬧了。線上,有拼多多、阿里、京東等在拼購平臺多輪廝殺;線下,星巴克、優衣庫、海底撈等一線品牌紛紛打破圈層壁壘,加速走進三四線小鎮青年家中。不過,並非所有品牌都能被照單全收,在下沉市場本土高認知度品牌鎮守下,一線品牌遭遇滑鐵盧比比皆是。
  • 新式茶飲加速布局新零售 為了聲量還是銷量?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奈雪的茶、喜茶也表示,做出這一步主要出於品牌延伸的需求。對於新茶飲乃至餐飲零售化的市場空間,業內人士認為還有待觀察。即便如此,建立文化品牌、滲透日常生活的「餐飲零售化」趨勢顯現,行業已然在緊密布局。「試水」新零售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多數線下飲品品牌措手不及。
  • 連鎖咖啡巨頭Costa加速川渝市場布局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全球五大咖啡連鎖之一、英國品牌Costa亞洲區總監PaulSmith日前在川渝10店同慶儀式上放言,Costa將繼續加強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並著力深耕川渝等西部城市
  • 高端酒店、奢侈品牌密集布局 西安加速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原標題:高端酒店、奢侈品牌密集布局 西安加速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近兩年隨著總部經濟、文旅
  • 麥咖啡三年投資25億,布局超過4000家 麥當勞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麥當勞旗下專業咖啡品牌麥咖啡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市場麥咖啡引入盧安達火山豆,成就全新M10拼配麥咖啡推出全新餐食,為顧客提供更多搭配咖啡的餐食選擇麥咖啡中國使用全球最新包裝,包括標誌性的「小黃杯」  (2020年11月16日,長沙)麥當勞旗下專業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
  • 中海地產聯手麥當勞 跨界布局核心主流城市
    根據戰略協議,中海地產將在已布局的60多個核心主流城市的商業綜合體、社區商業、寫字樓等板塊與麥當勞開展合作,其旗下眾多位於一線城市優質地段的項目賦予了此次合作充分的想像空間和成長潛力,更將進一步支持麥當勞鞏固和發展其在一線城市的市場地位。
  • 麥當勞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麥咖啡三年投資25億布局超過4000家
    麥當勞旗下專業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11月18日起,麥咖啡將全新升級,屆時麥咖啡將在全國17個城市送出1000萬杯免費拿鐵,邀請消費者品嘗體驗。「中國咖啡市場蓬勃發展,消費者更了解咖啡、更喜歡咖啡了。」
  • 中儲糧食用油布局加速 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簡介]中儲糧小包裝食用油加速布局,5•1之後,華北地區開始鋪貨,與國際油料巨頭的市場爭奪正式展開。 根據規劃,金鼎第一個銷售年度目標為20萬噸,目前食用油出場價格維持在10000元/噸左右標準衡量,將是『20億的大生意』。食用油領域競爭進一步加劇,市場整合之下,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數。
  • 36氪獨家丨連咖啡將在北上杭等城市開設至少20家線下咖啡館,加速新...
    36氪獨家獲悉,國內網際網路兩大咖啡品牌之一的連咖啡將在杭州開設至少10家形象店,並於明年初在上海開設最大旗艦店,選址大概率將為上海時尚潮流地標新天地。此外,連咖啡的首家實體形象店已於本月在北京望京SOHO正式開業。
  • 麥咖啡發布四大全新升級 三年布局將超4000家
    &nbsp&nbsp&nbsp&nbsp藉助於麥當勞的品牌、門店、供應鏈、設備等資源優勢,麥咖啡採取輕資產的模式進行拓展,同時通過更優質的原料和超值的價格在競爭激烈的咖啡賽道中脫穎而出。此外,從11月18日起,麥咖啡將在全國17個城市送出1000萬杯免費拿鐵,邀請消費者品嘗體驗。
  • 喜茶悄然夯實「新一線」|新茶|新一線城市|成都|深圳_網易新聞
    很快,喜茶在成都的第二家、第三家店陸續開出,在消費者購買喜茶的體驗大幅提升的同時,喜茶也加速了在成都布局的腳步。在過去兩年中,喜茶的門店在成都的核心商圈完成了「全布局」,而且在春熙路這種「核心中的核心」,方圓一公裡範圍內甚至有好幾家喜茶的門店。手機上下單、到就近的門店取餐,這已經成為不少成都年輕人出門逛街時的新姿勢。
  • 一線城市茶飲店競爭真激烈 一年下來新開店一半都關了
    越低線的城市門店數量增長越快,尤其是在把時間維度拉得更大的情況下來看。三線及以下城市現制茶飲店比兩年前增加了138%。而在二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北上廣深,這個數值分別是120%、96%和59%。一二線城市競爭加劇,關店率高於開店率根據聯合利華飲食策劃茶公司總監楊順在咖門「豹變進化·2019萬有飲力年度大會」活動上的分享,2018年第二季度跟2017年第二季度相比,一線城市茶飲店的關店率是開店率的兩倍,高達55%;而二線城市,關店率也略高於開店率,一二線城市截止2018第二季度門店總數同比下降。
  • 中國咖啡市場步入高速發展階段 咖啡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圖)
    目前,中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因此這兩年星巴克也在不斷通過加速開店、布局高端市場、強化咖啡供應鏈等方式,鞏固自身在中國的市場地位。   2014-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消費量穩定增長。
  • 澳洲烘焙產業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原標題:澳洲烘焙產業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新華網南寧11月18日電(記者何豐倫)從乳酪到蛋糕、從店面「蜂窩式布局」到「快遞外賣」……澳洲「烘焙軍團」正在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近年來,烘焙產業在中國蓬勃興起,麵包、蛋糕早已融入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上班族的日常生活,而廣大二、三線城市也正迎來這一產業的快速擴張。
  • 國內服裝一線品牌重心偏向二三線城市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一線城市競爭激烈、趨於飽和,而國內二三線城市市場卻正在不斷成熟,其價值正在提升 。  進軍二三線   今年年初,美特斯邦威豪擲1.85億元,在江西南昌和遼寧丹東購置兩處商業房產,拓展公司銷售渠道。
  • 騰訊打入餐飲界,聯手Tims咖啡布局千家店面
    中國咖啡市場一直風波不斷,一些老品牌連續關店備受關注,但是咖啡市場仍然是受到爭搶的。咖啡行業已經開始暗潮湧動,若你居住在一線城市,這種感受可能會更加強烈:新的品牌不斷冒頭,獨立咖啡館爭著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商業連鎖咖啡店則忙著加速開店擴張。
  • 湖湘網紅咖啡「三頓半」火了!純網際網路品牌能否支撐未來?
    長沙三頓半咖啡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原創精品咖啡品牌,通過創新的咖啡產品,呈現自然本真風味,並不斷構建精品咖啡的消費場景,呈現更為日常的新咖啡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這個領域相比此前現磨咖啡和即飲咖啡而言,本身市場更大。mintel數據顯示,我國咖啡市場中主要是速溶咖啡為主,市場佔有率超過70%,其次是現磨咖啡18%,即飲咖啡10%。三頓半藉助電商渠道進入大眾日常咖啡場景,並也開出線下店。而且,避開了咖啡競爭的主戰場。
  • 「外賣新一線城市」名單出爐,成都、長春、武漢躋身全國「新一線」
    數據顯示,除「北上廣深」等傳統一線城市上榜之外,成都、長春、東莞、武漢、海口憑藉著強勁的外賣活力躋身「外賣新一線城市」行列,其中長春餐飲商家外賣化比例全國第一,平均每10個(線上)餐飲商家就有8個上線外賣。
  • 「外賣新一線城市」名單公布 長春躋身全國「新一線」
    數據顯示,除「北上廣深杭」等傳統一線城市上榜之外,長春、東莞、武漢、海口憑藉著強勁的外賣活力躋身「外賣新一線城市」行列,其中長春餐飲商家外賣化比例全國第一,平均每10個(線上)餐飲商家就有8個上線外賣。  北京人民最捨得花錢 上海美食品類最多  全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人們的生活重回正軌,一度被壓抑的消費需求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