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迴轉壽司的朋友應該知道,所謂的迴轉壽司,顧名思義就是用傳送帶把壽司送過來。
在日本的新冠疫情當中,為了減少人和人的接觸,不少迴轉壽司連鎖店利用緊急事態發布期間客人比較少的時機,重新裝修了店面,增加了非接觸服務。
比如,日本有名的元氣壽司集團在日本宣布緊急事態以後,把全國的店鋪改裝為訂單式,也就是說客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通過觸控螢幕點了壽司以後,傳送帶就會把客人訂的壽司送到相應的位置。客人只需要打開傳送帶上面的小門,就可以把壽司拿出來。為了保持社會距離,這家店也採取了2人座或者4人座的位置。
而位於有樂町附近的SUSHIRO新店,則從引導客人入座、計算吃過的盤子以及買單為止,全都通過機器來實現。
經過這樣的系統升級以後,員工和客人見面只是結算的時候。而結算的時候也是通過掃碼支付等非現金支付來完成。
據說日本的火鍋店也開始引入了非接觸式服務。日本比較有名的一人火鍋連鎖ICHI,每隔兩個席位設置了一個隔斷。涮肉用的肉或者是蔬菜等食材,通過傳送帶送到每個客人的位置上。通過這種方式,儘量減少服務員和客人之間的接觸。
機器人也開始活躍在各行各業。
初創企業QBIT Robotics提供飲料製造機器人,可以製造扎啤或者Hi ball(威士忌和碳酸組合的酒)或者簡單的雞尾酒他們還提供送餐機器人。
有商家7月初採用了這家公司的自動送餐機器人,客人只需要在餐桌上的平板電腦下菜單,機器人就會把菜品送到座位上。
隨著新冠疫情繼續在日本肆虐,這類服務會不斷的增加。疫情過後這類服務可能變成「新常態」。
根據日本官方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介紹,蘇州穿山甲機器人等外國企業已經登陸日本餐飲領域,提供引導客人入位,送餐等服務。
而在中國,就像我這些天去吃飯的所有餐館那樣,還是由服務員提供點菜、送菜、結帳等服務。
這樣的情況或許在不遠的將來逐漸被機器人取代,因為這有助於減少人與人的接觸帶來的感染機會,更加衛生,更加高效,關鍵是企業不再需要在培訓員工、留住人才等方面費神。
如果機器人佔據了餐館服務員的崗位,甚至後廚的一部分崗位也被機器人取代的話,那麼,目前的員工們該去做什麼呢?
當然,人類很聰明,機器人取代人類的部分崗位以後,勢必會催生出新的崗位。
希望我們的科技企業在新冠疫情中,積極參與解決社會的痛點,推出更多更安全、更便捷的產品和服務。
我是@浩說東瀛 金京浩,每天和你聊日本。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