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酸、麻、脹、痛,就是筋縮了!

2020-12-17 百年養生

在中醫古籍中,筋症被分為筋斷、筋走、筋弛、筋強、筋攣、筋萎、筋翻及筋縮等等。聽說就是其中之一,但其含義和解釋並不清楚,對於這些病症的臨床記載並不多,中外醫學書籍中,亦難以找到詳細的論述。筋是中醫的舊稱,西醫將其統稱為肌腱、韌帶以及腱膜等。縮,有收縮和痙攣的意思。簡單來說,金梭就是筋縮短了,從而會令活動受到限制。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條大筋,從進步開始引向背部,經腰、大腿、小腿、腳跟直至腳心。解剖學裡沒有提及這條大筋,它就像經絡穴位,並沒有有形的位置,但是當你接受治療的時候,就可以體會到這條筋的存在。

成年人即使有筋縮,一般開始的時候對生活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當他們感到腰背疼時,也不會想到是因為筋縮的緣故,其實這正是筋縮的先兆,只是他們根本不認識這種病症。西醫的物理治療科、脊椎神經科、骨科,對筋縮病沒有概念。所以很多病人曾看過中、西醫的不同科室,結果只能得到很多不同的病因和疾病名,西醫不懂何謂筋縮,當然亦無法有效的進行治療了。

要知道,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由軟到硬的過程,剛生下來時柔軟無比,隨著年齡的增加,人們的身體的柔韌性便日益變弱,到了人死後,身體則完全的硬邦邦的。這種由軟變硬的過程就是筋縮。筋縮了,則會導致十二經筋不通,也會導致與經筋運行軌跡類似的十二經脈堵塞,並最終導致整個經絡系統的堵塞,人們就會出現種種疾病的症狀,比如:頸緊痛、腰強直痛、不能彎腰、背緊痛、腿痛以及麻痺、不能蹲下、長短腳等等,尤其是腳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牽引痛、步伐開展不大、密步行走、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大腿既不能抬舉,亦不能橫展、身體不靈活、肌肉收縮、萎縮、手不能伸屈(手筋縮短),手、腳、肘、膝時有脹、麻、痛感,活動不順等。

既然知道筋緊筋縮會引發種種疾病,人們就要善於通過松筋來養生,把筋鬆開,使筋變得柔軟,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復位,重回「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的健康狀態。此外松筋還可以打通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並改善大腿內側的肝脾腎三條經脈,有效治療女性的痛經、月經不調、色斑、子宮肌瘤以及乳腺增生等疾病。

相關焦點

  • 腰間盤突出,為什麼會出現酸、麻、脹、痛等症狀
    病去如抽絲,病來如山倒,腰間盤突出一旦發作,就會出現酸、麻、脹、痛這些症狀,其中酸脹疼痛是最常見的病症表現,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呢?下面就給大家答疑解惑!酸。中醫講:腰為腎之府。我們身體最容易發酸的地方就是腰部了,但並不是說腰酸就一定是腎虛,腰部發酸及時治療比較容易康復,除了藥物,像按摩啊、熱敷啊,對腰酸都有很大的緩解作用。多吃些能強壯腎的食物。痛。痛要比酸嚴重些,中醫講,通者不痛,痛者不通;人體的經絡就像城市中縱橫交錯的道路一樣,如果受寒、溼邪入侵就會導致經絡不通,那麼治療的方法,就是把這些道路(經絡)疏通。
  • 曉林:解讀「疼痛」密碼,你知道 酸、麻、脹 所代表的身體語言?
    很多時候,尋常的「酸、麻、脹、痛、癢"。其實都代表一種健康意義。「痛」的部位大多是我們的身體需要「痛」的部位需要放鬆,需要休息。只有放鬆和休息狀態,人體內部組織才可進行自我修復。身體才能更好康復。所以「痛」很多時候,表達是身體阻止我們去使用這個部位,去活動這個部位,避免造成新的緊張、新的壓力,甚至新的勞損。本質是人體自愈能力的卓越表現。「麻」很多代表: 組織受到壓迫,需要我們去活動,舒緩這個部位。想一想,當你面對電腦一動不動,工作一整天的時候,突然起身,腰部或小腿部位,有沒有這種,麻麻木木的感覺?
  • 經常有酸、麻、腫、痛、癢的感覺,是怎麼回事?分別暗示啥問題?
    有時候小毛病,比大病還折磨人,身體酸、麻、腫、痛、癢,就是生活中常見的小毛病。若能了解其中原因,對預防它們的出現是很有好處的,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藏在這些小毛病背後的原因。為什麼會酸?中國的漢字,多是象形文字,由不同的漢字組合而成,酸就是由酉和夋組成,酉時晚上五點到七點時間段,夋是走得慢的意思。聯繫起來,很好理解,就是在晚五點到七點之間走得慢。那麼,是什麼在這段時間走得慢呢?也就是氣血。從下午五點開始,太陽落山,人體的活動減少,氣血運行速度也就慢了,氣血運行慢了,就會感到酸。具體到某一部位的氣血,則是腎。
  • 筋療,1分鐘就能學會的自我保健療法!
    什麼是筋縮?在醫學古籍中,古人將筋症分為筋斷、筋走、筋弛、筋強、筋攣、筋萎、筋脹、筋翻及筋縮等,筋縮是其中之一,但其涵義和解釋並不清楚,對於這些病症的臨床記載並不多,中外醫學書籍亦難找到詳細的論述。筋是中醫的舊稱,西醫統稱為肌腱、韌帶、腱膜等;縮,有收縮和痙攣的意思。簡單來說,筋縮就是筋的縮短,因而令活動受限。
  • 中醫談痛麻酸脹與氣血的關係
    工作時間長了、坐久了、站久了……,身體都會發生一些不適現象。更有一些老人,隨著年齡的增加、慢性疾病的出現,身體總會出現酸、脹、麻、痛等現象。而中醫認為這些身體上的不適與氣血有關係。氣血不足導致身體出現不適氣血在中醫裡是維持人體活動、活力、保暖、防禦疾病、滋養身體的重要物質。當氣血不足時候,五臟六腑便得不到滋養,出現功能減退。五臟六腑的功能減退了,抗病能力弱了,一系列不適症狀便來了。身體就會出現酸、脹、麻、痛、癢等現象。1.酸痛現在一般認為是肌肉中乳酸堆積導致的,一般表現為肌肉隱隱作痛、無力。喜歡揉按、熱敷。
  • 拉筋的好處 身體這裡長一寸竟能壽延十年
    拉筋的好處2.防腰腿痛拉筋使筋變柔,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復位,於是「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處的痛、麻、脹等病症因此消除、減緩。拉筋的好處3.加強腎功能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這對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督脈是諸陽之會,元氣的通道,此脈通則腎功加強,而腎乃先天之本,精氣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賴於腎功能的強大。
  • 「良要」松筋好不好?鬆了就知道!
    當理療師的手整理好局部離開松筋位置時,那種劫後餘生、從來沒有過的舒服會瀰漫全身。每一個經歷過松筋的人,都會又愛又恨、欲罷不能。沒有不適、正常情況下,松筋是不會痛的,甚至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身體有症狀時,特別的強烈的感覺就來了(麻辣痛癢、哭笑不得、五味俱全)……是什麼原因呢?如果松筋的時候,疼痛的感覺特別明顯,說明經絡不通。
  • 拉筋1寸 長壽10年|筋縮| 門框_鳳凰時尚
    從中醫角度看,衰老與精氣虛衰、氣血失常有關,所謂「骨正筋柔,氣血自流」,十二經筋,不僅連綴百骸,還分布於眼、耳、口、鼻、舌、陰器等部位,對這些器官功能活動起著維繫作用。 你有沒有筋縮?自查一下有沒有如下症狀:1)頸緊痛;2)腰強直痛;3)不能彎腰;4)背緊痛;5)腿痛及麻痺;6)不能蹲下;7)長短腿;8)腳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牽引痛;9)步法開展不大,密步行走;10)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11)大腿既不能抬舉亦不能橫展;12)身體不靈活;13)肌肉收縮/萎縮;14)手不能伸屈(手筋縮短);15)手、腳、肘、膝活動不順。
  • 筋縮壞處多!正確拉筋可延壽,錯誤拉筋反而要命~快改
    網上關於拉筋的攻略特別多,涵蓋背拉腿拉全身拉,清一色稱愛上拉筋後,腰不疼背不酸,整個人神清氣爽的……這真的那麼神奇嗎?其實,適當拉筋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拉筋即筋膜拉伸,筋膜對身體靈敏性、穩定性有重要意義。在中國傳統的健身氣功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以及現代的瑜伽、健身操中,都有很多拉筋健身的步驟。所以,偶爾拉筋鍛鍊可保持筋的活力,維持筋健康,緩解以車代步、久坐不動導致的筋縮現象。
  • 筋縮穴:善治筋縮、筋脈拘攣!
    筋縮穴是人體督脈的穴位。從穴位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這個穴位最為擅長的就是治療筋縮、筋脈拘攣等筋病。筋縮穴出自於《針灸甲乙經》,中醫認為經常筋縮穴具有平肝熄風、寧神鎮痙的功效。臨床當中筋縮穴多用於治療抽搐、脊強、腰背疼痛、腰背神經痛、四肢不收、筋攣拘急等病症。
  • 身體出現「痛、麻、冷、酸」,或是經絡「堵」了,3個動作能疏通
    症狀1:痛俗話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經絡不通就會導致身體疼痛,而疼痛就是久病之後,氣血在經絡內淤滯所發出的信號。症狀2:麻經絡不通所引發的疼痛經過進一步發展就是麻木。症狀3:冷經絡不通同樣可誘發四肢發涼,腹部發涼等,人體的體溫是由氣血是否通暢所決定的,氣血充足,循環正常,體溫就正常,當身體的某一部位溫度較低,則說明這個地方經絡不通,氣血難以到達。
  • 經絡不通,六字可斷:冷、熱、酸、痛、麻、腫
    原標題:經絡不通,六字可斷: 冷、熱、酸、痛、麻、腫   《黃帝內經》記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說明疾病的發生與經絡密不可分。經絡通暢可交通陰陽,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和諧狀態,反之就容易生病。
  • 筋縮人老,每天拉筋五分鐘,化筋結,通氣血,身體一年或比一年好
    筋,就是我們體內的肌腱組織,對身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你每天都能拉拉筋,拉通自己的筋脈,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每天拉筋五分鐘,堅持拉三個月,你或會發現身體出現了四個令人欣喜的變化。每天堅持拉筋,身體會出現哪些令人欣喜的變化?
  • 全身拉筋3D圖解,想拉哪條筋,6個動作給你分解
    人身上的筋,通俗來說指的就是人筋骨上的韌帶。筋附著在骨頭和肌腱上,可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骨骼的作用,人在活動時的收放自如全靠筋的彈性伸縮來完成。肌肉的力量也來源於筋,過去練功的人一定要練筋,畢竟抻筋在中國傳統武術中可是屬於基本功。
  • 拓福健身|運動三標準:酸加-疼減-麻不練
    生命在於運動,長時間不鍛鍊,猛跑800米,第二天絕對能體驗到腿部肌肉的酸爽!運動這件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必須做的事,但可要把握好方法。運動時,身體會發出一些信號,提醒我們調整改變。---酸加長時間或大強度的運動後,伴隨而來的是酸脹感。酸脹其實是乳酸在作怪,乳酸是運動過程中,肌肉代謝的中間產物。乳酸積聚在肌肉中,身體就會產生酸脹感。這時候如果放棄鍛鍊是不對的,只會讓酸脹感停留更久。
  • 肩膀痛,按腿上一個穴位就緩解!
    在小腿部有一個名叫條口穴的穴位,它又稱肩凝穴,它的通經活絡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您有手麻、胳膊麻、胳膊肘痛、肩膀凝住了、肩肩膀發沉,或是肩周炎、肩膀痛,揉條口穴會非常的見效。
  • 氣血不暢,容易出現筋縮現象!
    說明身體的臟腑、皮肉、筋骨,都需要得到血液充足的營養才能夠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氣與血之所以密不可分,是因為血隨氣沿著經脈而循,行於全身以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周流不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就闡述了氣血之間的關係:「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而《血證論吐血》則比喻為:「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為氣之守,氣得之而靜謐。」
  • 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筋縮又會怎樣呢?日常拉筋方法多,對抗衰老
    人體的衰老,不僅表現在臉上,皺紋和老年斑的出現雖然也能說明身體老化的程度,但是身體內部的老化不是用眼看的,而是自己慢慢感受出來的。上了一定的年紀,身體內部的筋也會慢慢的老化,現在不少年輕人都開始出現了筋縮的情況了。
  • 頸椎病脖子酸脹?螞蟻+白酒,十人用九人好,頭暈手麻也不見了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亞健康的表現,現在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飯,導致頸椎出現問題會經常性的頭暈,頭痛,甚至出現嘔吐、頸部酸脹。
  • 胃不好,身體出現1脹、2痛、3多!
    不過胃受了委屈,是會立刻通知身體的,不過它傳遞給你的訊息,你接收到了嗎? 比如,身體出現1脹、2痛、3多,就要警惕是胃的報警信號啦~ 1脹 腹脹 胃如果不好,肚子脹是最常見的信號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