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紀念二七慘案!

2020-12-19 中元碎碎評

2月7日,曹錕、吳佩孚等派大批軍警分別在長辛店、鄭州和武漢江岸等處進行血腥鎮壓,工人被殺40多人,傷200多人,被捕60多人 ,遭開除1000多人。圖為高斌,被殘酷殺害!

圖為鐵路工人大罷工主要領導人,包括張國燾,項英等。

鄭州二七紀念塔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會議決定立即成立總罷工委員會,統一指揮罷工行動,楊德甫為全路罷工委員會委員長,江岸罷工負責人為林祥謙、曾玉良等

鐵路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名單,林祥謙、施洋及京漢鐵路總工會委員長、共產黨員史文彬均被逮捕。林祥謙被捕後,拒絕下令復工 ,慷慨就義。施洋也在武昌被殺害。

鄭州二七大罷工52位犧牲的英烈,2月7日下午,軍警以談判為名,派出全副武裝的軍隊包圍總工會,並開槍屠殺,鮮血染紅了工會門前的場地。被捕工人被捆綁在江岸車站電線桿上,湖北督軍參謀長張厚生提燈找出江岸分會委員長林祥謙,一邊用刀砍,一邊逼林下復工令。林祥謙寧死不屈,被活活砍死並梟首示眾,犧牲時年僅31歲。

勞工萬歲,勞工神聖!

當時的工人工作條件極其艱苦,當時工人就編了很多歌曲。

同時使用的竹籃,漿糊桶和麻刷。

圖為寧死不屈的高斌,慷慨就義的施洋油畫!

江岸慘案後,湖北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帝國主義的海軍陸戰隊也全部登陸,準備對罷工工人進行更大規模的屠殺。圖為當時報紙,工人用的油燈,哨桶

1923年2月9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和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聯名下《復工令》,工人忍痛復工。至此,轟轟烈烈的京漢鐵路大罷工,在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聯合進攻下,宣告結束。

2月15日晨6時,蕭耀南以「煽動工潮」的罪名將施洋秘密殺害於武昌,時年34歲,圖為鄭州鐵路工人使用的槍枝。

1923年2月9日,鄭州各界代表出面調停,鐵路工人提出以釋放高斌等工會領袖為條件,於10日陸續復工。高斌遭受敵人的殘酷折磨,被釋放回來不久便含恨去世。圖為工人使用的筆記本和茶罐。

朱德,鄧小平,李先念,江澤民先後題詞紀念二七工人大罷工。

二七紀念塔就是為了紀念這次鐵路工人大罷工而建造的。兩個14層的建築連在一起。

毛澤東也在1939年提到這次罷工,稱為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行為。

二七紀念塔長期來都為鄭州的標誌,在鄭州火車站商圈附近。

「二七慘案」的發生是由吳佩孚下令鎮壓的,是中國勞工運動史上最大的悲劇,也使得吳佩孚在社會中的聲望極具下跌。「二七慘案」也可以當作直系軍閥在政治上走下坡路的一個開端。

相關焦點

  • 詳解「京漢鐵路大罷工」,吳佩孚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
    「二七慘案」的發生是由吳佩孚下令鎮壓的,是中國勞工運動史上最大的悲劇,也使得吳佩孚在社會中的聲望極具下跌。「二七慘案」也可以當作直系軍閥在政治上走下坡路的一個開端。
  • 為紀念「二七大罷工」鄭州修兩座建築,一個是二七塔,另一個呢?
    俗話說,不到二七塔,等於沒有來鄭州,二七塔已成為鄭州的一張名片。其實,為紀念「二七大罷工」,鄭州修兩座建築,同時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個是鄭州標誌性建築——二七塔;另一個則鮮為人知,在距塔不遠的地方,它就是鄭州二七紀念堂。
  • 年輕人正在遺忘「北町慘案」
    在抗日戰爭勝利的第二年,1946年,為了紀念在慘案中慘死的烈士和村民,北町村的村民在村西頭的空地上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園。新中國成立後,每年清明節和5月27日當天,當地政府會組織全市的中小學生代表前來掃墓,並聆聽倖存者講述慘痛的歷史。最開始由較為年長的倖存者王尚志、李德祥講述,王尚志去世後,李德祥的身體情況也不樂觀,2000年就由李慶祥接班繼續講。
  • 揭秘| 清明節是什麼來歷?它又是用來紀念誰的?
    中國傳統的節日都是有來頭的,就像端午節用來紀念屈原一樣,其實清明節也是用來紀念一個古人的。清明節是什麼來歷?它又是用來紀念誰的?清明節是每年的四月四號或者四月五號這天,每年都有一兩天的差異,這一天人們都要上墳掃墓,祭典已故的親人、先輩。這樣的行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也就是說清明節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
  • 打卡鄭州網紅雪糕:一口吃掉"二七塔"
    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塔對面開了一家雪糕店,店老闆靈機一動,把雪糕做成了二七塔的造型。「二七塔」雪糕有三種口味,售價十五元,買一送一,一天最多能賣200個。路人說:雪糕做得非常有創意,可以一口將「二七塔」吃掉。
  • 49歲鄭州二七塔,中國最年輕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的驕傲
    那就是二七廣場,廣場上還有一座著名的二七紀念塔。只要提到鄭州,別的不講,二七塔就是鄭州的標誌。它也是鄭州幾代人心中的記憶之塔。一、1951年建造的木塔,高21米,屹立鄭州20年關於鄭州二七紀念塔,在這裡有必要先講一下它的建造過程。以便於大家知道二七塔的歷史和來歷。二七紀念塔的前身,並不叫這個名字。
  • 每個大城市都有地標,二七廣場和大玉米,哪個更能做鄭州地標呢?
    鄭州二七廣場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這兩個建築物,二七廣場位於鄭州市的市中心,其核心區域就是二七紀念塔,是為了紀念1923年2月7日的「二七罷工」而建造的,該塔仿照我國古典建築的風格,是一個連體建築,建設於1971年,別看該紀念塔建成至今並沒有多少年,不過其仍然是我國的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受保護的最年輕的文物。
  • 國家公祭13日舉行 山東公布8處日軍侵華慘案遺址檔案
    據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在侵略山東期間製造了眾多殘害人民群眾的慘案。山東政府和民眾為了銘記歷史,祭奠死難者,先後在數百處慘案遺址修建了紀念設施。檔案內容包括慘案發生經過和紀念設施建設等,既有文字記錄,又有實景照片,歷史線索清晰,記錄真實可信,檔案資料互為補正。  ▲日軍侵華山東慘案遺址檔案  1、 濟南五三慘案紀念園  位於濟南市趵突泉公園內。1928年,日本帝國主義以保護日僑為藉口,要求中國軍隊撤離濟南,5月3日突然發起進攻,炮擊濼源門。
  • 清明節為了祭奠誰 臨沂人為什麼要紀念介子推
    我國的傳統節日源遠流長,每一個節日都有要祭奠的人,清明節就要到了,清明節是為了祭奠誰呢?   清明節實際上是為了祭奠介子推而設立的。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升級版鄭州二七商圈將驚豔你的記憶
    在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二七廣場片區打造列為2020年鄭州市建設發展重點任務之一。那麼,二七商圈將怎麼打造?如何實現建設目標?未來市民在二七商圈將會有怎樣的體驗?□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劉繼忠 ■趙丹 實習生 郭佳馨/文圖動作:二七商圈提檔升級,打造成全國城市復興的典範鄭州姑娘小郭剛從甘肅求學多年歸來。
  • 武漢二七紀念館「最年輕」展品見證英雄精神傳承,突擊隊員紅手印請...
    武漢二七紀念館門前的浮雕反映二七大罷工場景。記者喻志勇 攝武漢二七紀念館「最年輕」的展品是一份《請戰書》。今年1月25日,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疫情防控突擊隊。「突擊隊隊員要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全程不能回家。請大家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做好家人工作,自願報名參加。參加者需要籤名、按手印。」
  • 為什麼清明節要去祭祀故人?傳說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他|百家故事
    文|明暄談史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年到這個時候,人們都會去祭奠已經去世的親人。在這一天,人們會站在已故親人的墓前,恭敬的行「掃墓禮」,除去墓地上的草,然後培培土。以此來悼念已故的親人,願故人安息。
  • 清明節有哪些豐富的清明節活動
    清明節有哪些豐富的清明節活動時間:2019-04-05 23: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豐富的清明節活動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既是時令節氣,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的發展變遷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
  • 鄭州新地標306米超越大玉米,再高也沒二七塔、亞細亞有意義!
    一直以來,鄭州市最具代表性建築的就是二七塔了,其次還有世界上最高的鋼鐵建構,集文化、旅遊、工作、酒店等一體化的中原福塔了,當然也少不了鄭州之心如意湖畔,2010年的「大玉米」了毗鄰的河南藝術中心。二七塔鄭州二七紀念塔,簡稱二七塔,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廣場,是為紀念二七工人大罷工(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建。1951年,在原「長春橋」舊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廣場,當時場內建一座15米高的木製紀念塔。1971年改修成現在的塔式。「二七塔」現在是鄭州市的標誌性建築——鄭州徽章。
  • 清明節有7種美食,都為紀念介子推所設,全吃過的沒有幾個人!
    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另外三個節日是春節、端午和中秋。而清明節是一個與「孝」字有關的節日,因為人們都約定俗成地在這一天,上墳掃墓,緬懷先人。清明節的來歷是紀念一位先人,他的名字叫介子推。公元前655 年,公子重耳面對晉國內亂,他為了保命,流亡在國外19年,有一次公子重耳在衛國五鹿堪堪餓死,介子推在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救了重耳一命,重耳許諾,將來自己做了國君,一定要重重地賞賜介子推。
  • 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起源於晉文公紀念介子推,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民間的掃墓祭祖活動也都定在了這一日。而寒食節在時間上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一天。
  • 清明節的由來20字30字50字以內 清明節的來歷與傳說故事
    清明節又稱冥節、踏青節。在中國歲時節令體系中它有著獨特的地位,至今為止仍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紀念日。那麼清明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小編為您整理了清明節的由來故事。  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由來20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
  • 中國傳統節日:英文介紹清明節!(附清明節詩歌)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從二十四節氣上講,它又是節氣之一。它是唯一一個節日和節氣並存的日子,可見古人對這一天的重視程度。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The "cold food" festival occurs on the eve of Qing Ming and is often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Qing Ming festival.
  • 寒食節與清明節,有什麼區別
    1.寒食節,也叫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農曆冬至後的第105天,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曾經,寒食節在中國民間是第一大祭祀之日。2.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一般在每年公曆的四月五日,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在寒食節之後。二、功能。
  • 2018清明節什麼時候放假_2018清明節放假安排
    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清明節什麼時候放假?2018年清明節要到了,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關注清明節假期吧,下面就來看看2018清明節放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