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須喝奶300克 調查顯示近八成人達不到

2020-12-21 三九養生堂

作為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很多人都知道牛奶可以補鈣補充蛋白質,營養專家更是強調:喝牛奶該像每天都要吃蔬菜、水果、主食一樣必不可少。無論大人小孩,都該喝奶或是吃奶酪等奶製品,喝不喝奶會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水平。可近日在京發布的一項「中國人喝奶習慣調查」卻顯示,有近八成的人奶製品吃得不夠量,達不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居民每人每天喝奶300克或相當量的乳製品的標準。

數據

最新的統計顯示,現今中國奶類年人均消費量36.1公斤,約為世界奶業國家平均水平的1/3。而這次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指導、乾媽育兒平臺和菲仕蘭所做的「中國人喝奶習慣調查」,調查了全國各地5400多人。

在被調查者中,有55.1%的人不能保證每天喝奶或是吃奶製品,雖說還有餘下的近半數的人能意識到攝入奶製品的重要性,幾乎天天喝奶,但卻每日的量不足。僅有22.3%的人日常奶製品食用量能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要求的每天300克牛奶的標準,也就是說有近八成的人吃奶吃得不夠多。

另外奶製品的種類也主要以牛奶和酸奶為主。此次調查仍顯示出不少人對於吃奶製品這事仍存在有誤區,比如調查中的受訪者有46.6%的人相信飯後喝酸奶並不有助於消化,40.5%的人認為空腹喝奶容易傷胃,32%受訪者認為吃奶酪容易發胖等等。專家指出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不正確的。

分析

專家認為:儘管牛奶好處多多,但至今還是太多人沒有養成喝奶的習慣。綜合因素造成了我國總體奶製品的攝入量比國際水平低,當然它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有一定關係。另外還有人認為牛奶是營養品,只有老人兒童才需要喝,而健康的成年人可喝可不喝。

其實對於成年人是每天300克奶類和奶製品的標準,對於特殊人群每天還要喝不止300克。比如青少年是長個兒期,應該每天喝300至400毫升奶;而孕婦一般要喝到500毫升的奶。還有部分人可能是因為乳糖不耐受,喝奶之後肚子會感到不舒服,因此不喝牛奶。其實可以一點點練習耐受,少量(每次50毫升)多次喝,再不行就喝酸奶,吃低乳糖奶製品。

解答

首先要明確的是飯後喝酸奶有助於消化。酸奶裡的益生菌不是在胃裡發揮作用,是到腸道才發揮作用,幫助恢復腸道內正常菌群,讓腸道正常蠕動,有助消化。至於喝奶容易傷胃,可能是大家把喝奶以後因為胃腸道功能不耐受產生的症狀,誤認為是傷胃了,其實即使空腹喝牛奶也不會傷胃。而如果定量吃奶酪,並不會使人發胖。適量飲用全脂牛奶,也不會導致發胖。通常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熱量約8000至10000 千焦。一杯250毫升全脂乳中的熱量大約為670千焦,其中乳脂肪含量約7克,遠少於零食(如餅乾)或炒菜時使用的食用油中的脂肪含量。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近八成人不勤洗杯子 別讓黴菌盯上水杯
    一項網絡小調查顯示,近八成人認為,只要杯子看著不髒就不用清洗。可是,健康專家提醒,水杯常年潮溼,如不定期清洗消毒,就會成為黴菌滋生地。   毛小姐是一名典型的辦公室白領,每日朝九晚五地泡在辦公室,因為只喝白開水,所以她覺得自己的陶瓷杯看上去很乾淨,所以每日下班時把剩水倒掉,第二天再接著倒水喝。   其實,很多人的習慣都與毛小姐一樣。
  • 每天300克奶,預防血管病
    研究人員採用大規模隊列研究,從21個國家的664個地區挑選出符合測試條件的15萬餘名受試者,進行平均9.1年的跟蹤調查。受試者年齡為35~70歲,其中57547人無高血壓,13萬人無糖尿病,歐洲、北美、中東、南美人喝奶較多,南亞、中國、非洲和東南亞人喝奶較少。隨訪期間,受試者人均每天攝入奶製品179克,全脂奶製品攝入量是低脂奶製品的1倍。
  • 別讓黴菌盯上你的水杯 調查近八成人不勤洗杯子
    一項網絡小調查顯示,近八成人認為,只要杯子看著不髒就不用清洗。可是,健康專家提醒,水杯常年潮溼,如不定期清洗消毒,就會成為黴菌滋生地。  毛小姐是一名典型的辦公室白領,每日朝九晚五地泡在辦公室,因為只喝白開水,所以她覺得自己的陶瓷杯看上去很乾淨,所以每日下班時把剩水倒掉,第二天再接著倒水喝。  其實,很多人的習慣都與毛小姐一樣。
  • 成人每天應攝入 300克液態奶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奶業協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近日聯合發出《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以下簡稱《指導》),建議中國居民每天攝入300克液態奶或相當於300克液態奶蛋白質含量的其他奶製品。
  • 每天喝奶有什麼好處?
    物質相當豐富的今天,我們的食物也相當的多樣化,選擇也是五花八門,那麼為什麼我要強調每天要喝奶呢?現在我就給出每天喝奶的五大理由。奶類營養全面奶類是一種營養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的天然食品。大家都知道哺乳動物都是吃奶長大的,呵呵。
  • 疫情期間近八成大學生每天鍛鍊時間不到30分鐘
    宅家上課,追劇,鍛鍊少……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7日發布的「疫情期間大中小學生狀況調研報告:大學生篇」顯示,七成大學生每天使用電子設備學習時長超4小時,三成大學生幾乎沒有體育鍛鍊。七成大學生每天使用電子設備學習超4小時問及「平均每天上網絡課程和課後使用電子設備的學習時間」,8.1%的大學生為2小時以內,21.5%為2-4小時,28.1%為4-6小時,22.9%為6-8小時,11.5%為8-10小時,3.1%為10-12小時,4.8%為12小時以上。
  • 成人每天吃糖別超25克
    成人每天吃糖別超25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3.24 星期一 草案建議,成人每天的糖攝入量應控制在當日攝入總能量的5%,約合6茶匙,25克左右。此標準比2002年提出的佔比10%,降低了一半。嗜糖的害處直逼吸菸    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發布報告稱,今年國際食糖產量預計再創紀錄,達到1.75億噸。另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食糖總消費量同樣逐年增長,10年平均增幅為2.34%,其中,中國和印度食糖消費需求增長明顯。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食鹽量不可超過6克
    世界衛生組織稱,每人每天最少需要攝入2克鹽,才能維持神經系統的運轉、調節機體血容量。但食鹽攝入過多會引發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台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長王良友:「國家也做過相關調查,我們中國人平均每天進鹽量是遠遠超標的,大概是平均每天10克左右,但我們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人每天食鹽量不超過6克,所以我們成人食鹽量還是非常多的,對高血壓的發病還是很有影響的。」
  • 中國專家建議成人每天吃50克粗糧 保持均衡營養
    中新社北京一月六日電(記者曾利明)目前內地成年人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膳食纖維僅有八至十二克,不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的一半。而去年底在京、滬、穗三市進行的「全麥知識與購買習慣調查」則顯示,約九成受訪者沒有每天攝取粗糧的習慣。
  • 科學建議每天300毫升飲奶量,你達標了嗎?
    1988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首次提出每日300毫升飲奶建議,倡導居民飲用牛奶。30多年過去了,我國人均每天飲奶量從1988年的不到10毫升上升到目前的40多毫升(城鎮人均水平),但這一數值仍遠低於中國營養學界推薦的300毫升的標準。
  • 成人每天攝鹽量要控制6克以內
    成人每天攝鹽量要控制6克以內 2017年08月10日 09:19:35來源:中國台州網-台州商報王良友 洪緯州 「每個人每天鹽攝入量是多少?」「尿酸高用哪種鹽好」……昨日,在台州市政府機關食堂開展的以「健康生活從減鹽開始」和「食鹽放心消費」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現場,圍滿了不少人。  據悉,高鹽膳食是公認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通過降低人群食鹽攝入量來降低人群中冠心病和腦中卒的發病已成人們的共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市民不知道如何科學用鹽。
  • 2020年中國奶商指數為62.7分略有提升 國人喝奶習慣正在養成
    調研深入探究中國人喝奶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對數據背後的原因深入解讀。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奶商指數為62.7分,較去年提升2分,其中,喝奶行為的改善對奶商指數的提升貢獻最大。公眾高度認可牛奶對提升免疫力的重要作用,喝奶習慣正在養成調研結果顯示,疫情期間,各有四成以上的成人和兒童增加了乳製品攝入量,乳品攝入的種類也更多元。其中,孩子的乳品攝入習慣改變更為明顯。數據顯示,41.5%的成人增加了乳製品攝入的種類,1-6歲兒童增加攝入的比例則超過半數。
  • 江蘇調查顯示:100克每日堅果相當於400克米飯
    昨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調查報告,有瘦身需要的人群看了,可能會嚇一跳哦。 誰在買? 68.4%的消費者 買過「每日堅果」 江蘇省消保委人士介紹,「每日堅果」是一款由堅果仁、風味果乾為主要原材料的「網紅食品」。
  • 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顯示日本兒童貧困率達16.3% 創歷史峰值
    日本厚生勞動省15日公布的2013年「國民生活基礎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的「兒童貧困率」達16.3%,較2009年上次調查時惡化了0.6%,創下至今為止的最高值。調查突顯出需要能取得實際效果的對策。此外,調查還顯示,2013年在有65歲及以上需要護理的老人的家庭中,負責護理的也是65歲以上老人的「老老護理」家庭所佔比例為51.2%,超過半數。厚勞省就兒童貧困率惡化的原因分析稱,「在正值通縮的經濟狀況中,育兒家庭的收入減少是最大的打擊」。
  • 每天450克蔬菜怎麼吃更健康?專家回應
    對上海成年市民的監測結果顯示,成人每天攝入的水量為731.9毫升,遠低於1500-1700毫升的推薦量,每日攝取的蔬菜量為249.3克,也低於450克的推薦量。與之相反,市民對禽畜肉、烹調油和烹調鹽的攝取量則高於推薦量。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超重和肥胖。相關調查顯示,上海有近一半的居民超重或肥胖。
  • 2020中國奶商指數發布:96%公眾認為喝奶對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大
    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奶商指數為62.7分,較去年提升2分,其中,喝奶行為的改善對奶商指數的提升貢獻最大。  奶商(Milk Quotient)的概念於2018年首次提出,用於評價中國人正確認識和食用乳製品的能力,反映國民健康素養水平。
  • 90後大學生吸菸調查報告:四成首次從初中開始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知道二手菸的危害,但只有三成人會勸阻他人吸菸的行為。  吸菸多是受好奇心驅使  參與本次調查的共有4017名「90後」大學生,男女生的人數大體相當。調查顯示,受訪者中有過吸菸史的人佔比35.5%,他們吸菸的最大動機是好奇心驅使,其次是為模仿他人和緩解壓力。
  • 每天喝夠這個數,保護心血管
    每天喝奶,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均降低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顧東風院士團隊等在9萬餘國人中進行的研究提示,每日適當多喝點牛奶,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研究顯示,在考慮了年齡、性別、地理位置、教育水平、心血管病家族史、吸菸、飲酒、體力活動水平、體重指數及健康飲食狀態後,與從不喝牛奶者相比,每天飲用150~300克牛奶,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3%和19%。如果牛奶每天飲用量超過300克,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進一步降低,分別降低41%和48%。
  • 「每天喝300克奶」寫入我國防治新冠《膳食指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的當下,喝奶不僅被張文宏教授重點提及,國家相關部門也早已發話。今年2月初,國家衛健委在官網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以下簡稱「膳食指導」)。
  • 每日飲奶300克 你達標了嗎?
    2020世界牛奶日·全國乳品營養周活動啟動每日飲奶300克 你達標了嗎?6月1日,「2020年世界牛奶日·全國乳品營養周」線上宣傳活動啟動。據了解,今年世界牛奶日的主題是「每日飲奶300g 增強身體免疫力」。《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用300g奶或等量乳製品,而目前我國居民飲奶達標率不足3成。疫情之後乳企如何補短板牛奶被譽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乳製品行業是關係到民生的重要基礎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