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是中國香港的一所國際化公立研究型大學,有亞洲「常春藤」之稱,每年都會從內地以全額獎學金的方式招收不少的狀元。
13年前,浙江有一女孩李清揚,高考考了699分,摘得省理科狀元後,就被香港大學招走了。如今13年過去了,不知當年這位女狀元現狀如何?
一、女學霸李清揚
李清揚出生於浙江杭州,父親是做紫砂壺收藏的。李清揚從小聰明伶俐,她是快樂學習的一個典型啊,學習對她來說似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
除了學習之外,李清揚還喜歡畫畫。她的作業本有個特色,封面上名字背後都會畫上一張娃娃臉。她說那是她的自畫像,可愛的樣子和自己一模一樣。
中考的時候,她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學軍中學。
在高中三年,李清揚依然保持優秀,每次考試基本是排名前幾名。
她自稱沒有什麼天賦,只是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到了高三,她幾乎按照這套方法進行複習。她的這套學習方法稱為「五要三不要」,具體如下:
1、要把書本知識再過一遍,不光看最重要的知識點,還要多把握一些平時忽略的小知識細節,避免高考「出其不意」。2、要溫習你的錯題本,如果沒有錯題本,那就翻習題本。3、要適當做難度接近高考的題,保持「手感」。4、要調整作息時間,不開夜工,不睡懶覺,生物鐘儘量接近高考時間,早上9點到11點間、下午3點至5點間,保持清醒的頭腦。5、要預先分配考試各題時間,對做不出的題目,要有應對策略,比如可設定,遇見難題,5分鐘無法解題,就應先跳過等等。6、不要再糾結於難題偏題。7、不要只複習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導致在考試時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心態和學科優勢。8、不要胡思亂想(如,如果考差了怎麼辦,填什麼志願比較好)。
經過一年的漫長複習,在2007年,李清揚迎來了人生中重要的高考,她發揮正常,考了699分的優異成績,摘得省理科狀元,成功考上香港大學,功讀香港大學金融專業。
二、香港大學的學習生活
剛上大學,李清揚剛選的專業是金融,後來換成了商業設計和創新專業,當年這個專業只招了5個最拔尖的學生。她說,換專業是因為想嘗試一些其他領域的學習。
說起在港大的學習生活,李清揚連嘆,不輕鬆,不輕鬆。
「在學校裡,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當年的狀元就與眾不同,我和其他同學其實都一樣。」李清揚說。
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衝擊,香港的大學生一樣面臨著就業難。所以她早就打算找家單位實習。
除此之外,她說,所有的同學都儘量豐富自己的學識和閱歷。她的一個來自溫州的港大學生朋友,今年組了個20多人的團隊去非洲進行公益活動,還有人組隊去土耳其,去貴州的也有。為此,她爭取到了學校裡的交流生名額,在大二下個學期,作為交流生去英國愛丁堡大學一學期。
雖然生活很辛苦,但是回憶起大學生活,李清揚說,自己進步最大的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規劃時間,另外一方面是在很多事情中懂得了決定要做哪幾樣。
三、現狀如何?
2011年本科畢業後,李清揚沒有選擇繼續深造,直接就成為中銀香港全球市場部人民幣交易員,當時起薪每月2萬多人民幣。多年過去了,她都沒有換工作。
如今每一天,在她手上流動的人民幣就達上百億。「忙的時候,三頭六臂都不夠,連上廁所都沒時間啊。」
李清揚眼下的工作狀態,也是每天步履匆忙進出香港中環各高端商業中心的白領、金領們的生活常態,高節奏,高產。
問及本科畢業後為何選擇參加工作?她說跟香港的大環境有一定關係;另外,她在學校待了很多年,想先嘗試一下去工作,發掘一下自己在什麼方面有進一步的發展,以後還會重返校園,讀碩士或MBA。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代畫家鄭燮《竹石》
一個人想要擁有美好的未來,就要做好當下,不斷地學習。對於學生而言,努力讀書,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個更好的選擇工作的機會,現在的努力就是成就未來的自己。
對於李清揚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