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以舉世聞名的「深圳速度」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史上的奇蹟。2011年,剛過「而立」之年的深圳經濟特區主動提出要從「深圳速度」轉為「深圳質量」,從「經濟快速前行」轉為「社會經濟全面和諧發展」。這一年,深圳開啟了「大特區」時代,原特區內外一體化發展;這一年,深圳前海開發寫入了國家「十二五」規劃;也在這一年,深圳經濟特區另闢新路,在東南部設立了唯一不考核GDP的「生態特區」——大鵬新區。大鵬新區的設立代表了深圳的遠見。不考核GDP並非不要經濟發展,大鵬新區走的正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踐行之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鵬新區堅持「新區走新路」,以推進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等重點片區建設為抓手,搭建了「一庫一院兩園區多平臺」的產業格局,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創新發展動能、優化營商環境,實現了經濟穩中有進、平穩向好。面對特殊的2020年,大鵬新區的經濟發展展現出它的韌性與活力。上半年,通過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新區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2.0%,是全市7個實現正增長的區之一,增速排名與福田區並列第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較一季度提升10個百分點,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85億元,增長37.5%,較一季度提升35.5個百分點,全市排名第二,投資額和增長率均創新區歷史新高。
Δ西湧。(大鵬新區攝影家協會供圖)
積聚綠色動能生物科技「創新極」
大鵬東,山海間,31.9平方公裡的壩光片區,是全市最大可成片開發區域,也是全市17個重點開發區域之一,還是首批授牌的深圳市七大未來產業集聚區之一,更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十大核心之一。2013年,深圳規劃了以壩光為核心啟動區,覆蓋東部沿海大鵬、鹽田及坪山地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打造「西有前海,東有壩光」的深圳未來經濟發展「雙引擎」。壩光面積相當於2個前海或3個深圳高新產業園區,雖然片區規劃總用地面積9.46平方公裡,但其中可建設用地僅約5.68平方公裡,全片區建設面積不足18%,近11%是公共綠地,逾70%是山海林湖。在恪守「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實現更高層次保護」的基本原則下,壩光探索的是低成本、低衝擊、低碳綠色的新型開發模式,為深圳未來城市開發建設打造「新樣本」。2017年4月,「DNA之父」沃森親自到訪壩光,就被這片山海深深吸引,久久佇立在沙盤前。一年後,沃森便再度親赴壩光,為樂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奠基培土。2020年5月18日,作為壩光片區首個籤約重大產業項目、2018至2020連續3年被列為深圳市重大項目的樂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科學研究中心」正式落成,「中心實驗室」已封頂,「科技項目引進轉化中心」將於年內落成,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自2016年初進入規模化、實質性建設階段以來,壩光已累計完成投資約120多億元,由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轉入片區建設、產業導入、園區運營全面發力階段,正朝著「凸顯山海特色的綠色生態灣區」「比肩全球的濱海生態科學小城」加速蝶變。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大鵬新區努力將天賦的生態優勢轉變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曾代表大鵬新區一舉奪得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含金量最高的企業組第一名的深圳因諾免疫有限公司,該團隊負責人王明軍曾在丹麥、美國生活工作多年,他每次說到大鵬的山海美景和優質空氣仍是讚不絕口。他表示,腫瘤患者康復需要良好的環境配合,加上深圳國際生物谷的戰略定位深深吸引著團隊核心成員。深圳國際生物谷的規劃如同大鵬新區生物產業發展的「定海神針」,新區已初步形成了生物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聚集態勢。2014年4月,國內唯一專門從事農業基因組學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所——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在新區成立;2016年9月,中國首個、全球最大的國家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在新區啟用……新區已吸引了117家生物生命科技企業或科研機構。2020年6月,維潤賽潤生物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將相關聯的6家公司註冊地變更至大鵬新區,安家生命科學產業園。「這裡可想像的空間很大,非常適合有追求、有目標、有信念的奮鬥者去實現人生夢想。」從市中心區到大鵬新區,該公司總經理寧紫妍表示,公司的目標是「中國免疫醫學領先供應商」,「只要是發展實際需要,新區還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間,未來還可以選擇入駐壩光。」因應優質企業紛紛落戶,新區不斷完善園區的軟硬體建設和管理運營水平。作為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的先導區和孵化器,生命科學產業園和海洋生物產業園產業空間2020年面積分別擴大了三分之一和近一倍,生命科學產業園新投入8.4萬平方米產業空間,園區建築面積擴展到25.5萬平方米,形成了以醫藥研發、醫療器械、分子診斷、食物及營養等產業方向為主導的特色園區,海洋生物產業園建築面積由4萬平方米擴展為7.8萬平方米,入駐項目數量增長一倍。在「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下,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共建的深圳國際食品谷將落戶新區,將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食品科技創新中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食品產業集群,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平臺,培育引領型新興食品產業,成為世界級的食品「矽谷」。

Δ新體育海洋運動中心。(李玉龍 攝)
打造藍色引擎向海經濟「加速跑」
南海之濱的深圳,不僅是改革開放的窗口城市,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樞紐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領軍城市。深圳先後被委以全國首個海洋綜合管理示範區、第二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任。作為深圳市海洋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大鵬新區在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道路上,勇當排頭兵和主力軍,勇擔集中承載區的重任。近年來,新區在海洋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生物產業聚集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市甚至全省、全國前列。東臨大亞灣、西抱大鵬灣的大鵬新區「海」比「地」大,海域面積305平方公裡,陸域面積295平方公裡,擁有深圳約二分之一的海岸線和約四分之一海域面積,擁有深圳56個沙灘中的54個。如今已有30多家海洋運動企業、俱樂部紮根新區,「中國杯」「大鵬杯」「美周杯」等各級各類賽事讓新區成為了與青島齊名的「帆船之城」。如果在大亞灣與大鵬灣之間連一條線,那麼深圳國際生物谷海洋生物產業園正好居中,這裡是國家發改委批准的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還承載著「深圳市留學人員(大鵬)創業園」和「深圳市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兩大功能,是深圳唯一的海洋生物育種、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能源開發及海洋生物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的研發孵化功能園區。園區已集中海洋生物育種、海洋生物製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環境修復、海洋生物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濱海新能源等類別入園項目,其中包括了多個院士團隊、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和海洋生物類專家團隊及多家行業知名企業。目前,海洋生物產業園三期規劃已正式啟動。據規劃,到2025年,產業園建設初具規模,產業園增加值達20億元左右,產值超過80億元,稅收收入達到4億元左右。屆時,新區將基本建成海洋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區。新區聚集了中廣核、廣東大鵬LNG、中海油深圳LNG、深圳能源集團、華安液化石油氣等大型能源企業,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能源重鎮」。藉助海洋特色,提高能源產業輻射力,新區正探索建設國家級濱海新能源產業基地。2020年7月31日,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銷售分公司在海洋生物產業園揭牌。該分公司是中海油加大與深圳的合作,實現政企共贏在新區註冊成立深圳銷售分公司。至此,新區已有5家中國海油企業,預計5家企業達產後,全年銷售額可能會達到210億元以上。在「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下,深圳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都將落戶新區。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腳下的大鵬水頭片區與南澳新大片區土地整備提速,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的海洋博物館、海洋大學與世界級主題樂園項目加速推進。大鵬灣畔,南澳碼頭工程(口岸)加快建設中。與前海共同打造粵港澳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與鹽田、惠州聯手規劃灣區生態遊,新區的「藍色夥伴」越來越多,「藍色引擎」持續發力,「產、城、海」融合經濟發展示範區逐步成型。
激發橙色活力濱海文旅塑地標
大鵬新區還是珠三角的「旅遊旺區」,旅遊接待人次連續3年突破千萬大關,旅遊市場主題數量年均增長20%,新區居民從事旅遊及相關活動獲得的收入佔全年可支配收入的37.6%。從空中俯瞰,大鵬半島宛如一隻展翅的鵬鳥,東西兩側的大鵬灣與大亞灣海岸線正是大鵬伸展的雙翅。600多年前,明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已在大亞灣畔落下一「子」,部署了面向南海的重要海防工事——大鵬守御千戶,後稱「大鵬所城」。大鵬所城,不僅是深圳簡稱「鵬城」的由來,是深圳的「文化之根」,現在更已成為新區人氣最旺的旅遊片區,以大鵬所城與較場尾民宿小鎮為主的大鵬所城文化旅遊區2019年共吸引了逾500萬人次。大鵬的精彩絕不止於此,被定位為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大鵬新區南端、西翼正在發力。新區南端的西湧海灘是深圳最長的海灘,也是廣東「十大美麗海岸」之一,2018年9月遭受超強颱風破壞,景區內沙灘及周邊區域設施設備損毀嚴重,存在較多安全隱患。2018年10月3日,市委書記王偉中率隊赴新區檢查指導強颱風「山竹」災後復產和重建工作,調研大鵬生態旅遊規劃建設情況。他強調,要化危為機,抓住機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以世界眼光、國際視野推進大鵬半島全域旅遊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為此,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大鵬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承辦了「大鵬新區南澳西湧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活動,立足於推動西湧片區災後重建工作和長遠發展,實現保護與發展共贏,高起點、高標準地將西湧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亮麗的生態旅遊名片。主辦方通過對國際諮詢工作形成整合成果,將西湧片區定位為「超一流生態型濱海旅遊度假區」,通過踐行生態安全、全域旅遊、社區共生的發展策略,以生態引領、共享發展、長效機制為實施導向,描繪「別具一格的世界級山海田園型度假勝地,山、海、林、田、湖、沙、島生態共同體、大灣區濱海國際會客廳、田園沉浸式濱海度假地」的設計願景;打造以西湧沙灘資源為脊,西貢河、淡水湧和南門河湧為脈絡,西部古村酒店組團、中部旅遊服務組團、東部高端會議組團的一脊三脈三組團多點整體空間結構。與此同時,為實現西湧海灘顏值與內涵的雙提升,5月10日,深圳華僑城東部投資有限公司與西湧社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西湧海灘品質提升項目協議,西湧濱海旅遊品質提升駛入了快車道。8月7日,西湧濱海旅遊度假區正式開業,度假區將堅持「生態為本、文化賦能、面向市場」原則,在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基礎上,一方面依託西湧優質濱海資源營造「慢、靜、雅」的環境;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持續進行旅遊品質改造提升,形成與西湧社區及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新區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承載區和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貢獻力量。新區西翼的大鵬下沙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整體開發項目——佳兆業金沙灣國際度假區將於2021年分階段開園,建成後將是深圳規模最大的濱海旅遊度假區。未來,新區將開始打造全區域、全季度、全業態的國際化旅遊勝地。金沙灣國際度假區總規劃佔地面積150萬平方米,度假區坐擁2.2公裡黃金海岸線,致力於將大鵬半島西側的金沙灣打造成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勝地。這裡的五大創新遊樂場館大量使用AR和VR等科技手段,還擁有多個「國內第一」。比如海洋館裡的國內首個全亞克力穹頂,直徑5.8米,高3.7米,由6塊不同規格的亞克力通過無縫拼接工藝組成;國內最大的增強玻璃纖維石膏板球幕,直徑達18米,具有隔聲、吸音、調節室內溫度的作用。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鯤鵬展翅凌萬裡,策馬揚鞭自奮蹄。新起點、新徵程、新使命。大鵬新區站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要節點,迎來了「雙軌道」時代——深圳地鐵8號線三期延長段徵拆工作全面鋪開;「龍大城際」正式獲批,2020年底開建,新區至深圳寶安國際機場1小時內可達……新區門戶溪湧片區集中拆除,譚屋圍項目回遷選房啟動,白石崗片區、大鵬第二工業區加速迭代升級,南澳大酒店城市更新項目開工奠基,新區城市更新按下「快進鍵」,空間拓展全面加速,高品質海濱花城建設有序推進,宜居宜業更宜遊。新區正全力搶抓粵澳港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堅持保護優先,實現綠色發展、特色發展、高端發展,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大鵬新區 「三灣一區」 建設全面提速
海洋經濟灣
濱海文旅灣
科技創新灣
大鵬半島主題旅遊景區 (西湧規劃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