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寫了400萬字創業日記,他要做滷煮龍蝦百年老字號

2020-12-26 騰訊網

來源:紅餐網

作者:紅餐訪談小組

湖北的油燜大蝦、湖南的口味蝦、江蘇的十三香龍蝦,這三大小龍蝦味型隨著小龍蝦的熱度飆升,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知。

除此之外,在天府之國四川,還有一種「滷煮龍蝦」,被作為全國小龍蝦「第四大」味型,還曾被邀登上過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央視等舞臺。而創造這個味型的是一位曾完全不懂餐飲經營和運營邏輯的門外漢——豪蝦傳蔣毅。

《洪波高端訪談》周刊

欄目策劃/主持 :陳洪波(紅餐網創始人)

01 一名小龍蝦吃貨的「玩票」跨界史

蔣毅開小龍蝦餐廳,與職業選擇無關,純粹是基於其「吃貨」本質,以及天生愛「折騰」的性格。

學經濟出身的蔣毅,在跨界進入餐飲業之前,就屬於一個連續創業者,涉足過食品、醫藥等行業,在金融領域也玩得很溜。可以說,在做餐飲之前,他曾過著人人稱羨,不用出門,只需要坐在電腦前動動手指就能把錢賺了的日子。

轉折點在2006年,當時蔣毅因公出差湖北,並吃到了人生第一盆小龍蝦。這一吃,他就被小龍蝦吸引住了。回到成都後,他尋遍整個成都,他都找不到這種大盆小龍蝦的做法。每次,蔣毅都只能趁著出差的機會,到武漢大搓一頓。

為了滿足自己的吃貨胃,蔣毅為此還專門掏錢去到武漢學做蝦,朋友吃過之後都覺得不錯,但又不好意思經常去蹭吃蹭喝,便慫恿他開店。

蔣毅談豪蝦傳龍蝦館的經營和發展

2008年,蔣毅租好鋪面準備開小龍蝦館。開業前,正值北京舉辦奧運會,他跑到北京玩了差不多20天,等回到成都時他才發現小龍蝦已經買不到了。

他才知道,原來小龍蝦還有季節性的問題,加上四川也不是小龍蝦的產地,小龍蝦都是從湖北、湖南、江蘇等地運輸過來的,運輸成本並不低。於是這一耽擱,直到2009年7月18日,蔣毅的豪蝦傳小龍蝦館才正式開業。

當時,門店選在成都撫琴小區附近的一個老人活動中心。白天,周圍的老人在這裡活動、喝茶,傍晚6點後回家吃飯,蔣毅便利用這個空檔期來賣小龍蝦。

△第一家店開出時,蔣毅親自掌廚

為了讓龍蝦更入味,無論是江蘇的十三香還是武漢都油燜大蝦都有水煮的過程,因此,蔣毅也結合了四川有名的油滷做法來烹製小龍蝦。

傳統的四川油滷,因調製的滷湯「油多水少」,更適合鴨舌、翅尖等口感脆、油脂少的原料。

蔣毅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在湯汁加入很多香料,讓香料的複合香味滲入龍蝦體內,達到去腥提香的作用。同時,通過煮的方法,將辣椒和花椒的麻辣味道融入湯汁裡面,做到了「辣口不辣心」,油分少,更健康。由於其烹製原理和滷製品相近,兩者結合,「滷煮龍蝦」也就此誕生。

02 246個人的裂變效應

然而,店是開了,但是生意卻一直不溫不火。豪蝦傳小龍蝦館生意最好的時候,一晚上也只是賣幾十斤蝦,有時候遇上雨天,餐廳裡一桌客人都沒有,營業額為零也是常有的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3年之久。

轉折點發生在2012年4月29日。因為小龍蝦的季節性問題,豪蝦傳的經營時段在每年的4月中旬到9月底。當時距離豪蝦傳開門還不到一個月,餐廳突然被前來吃蝦「打卡」的人擠滿,整條街都被堵得水洩不通,甚至需要交警到現場維持秩序,那段時間,豪蝦傳每天能賣出1000多斤的小龍蝦。

△2012年豪蝦傳茶園壩壩店的火爆景象

從一天賣不出100斤,到每天1000斤龍蝦都不夠賣,十幾倍的爆發式增長,豪蝦傳是如何一夜之間從一間毫不起眼街邊小店,搖身一變成為成都「現象級」的「網紅」餐廳的?

蔣毅說,這是因為他剛好趕上了網際網路的紅利期。

蔣毅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文字記錄的愛好者,2009年在尋找鋪面開店時,他便開始在天涯論壇上分享自己的創業歷程和心得體會。從2009年7月3日到2012年,蔣毅在天涯論壇上已寫下了將近300萬字的創業日記。

△蔣毅在天涯社區發表的第一篇創業日誌

豪蝦傳也因此積累了成都第一批忠實「好吃嘴」(成都話裡用來形容「吃貨」)。「在最難熬的日子裡,全靠這兩百多位『好吃嘴』支撐著豪蝦傳往前走。」蔣毅說。

2012年,正值微博的大爆發時代,大多數「衝浪者」都喜歡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去餐廳吃飯,第一時間是拿出手機拍照,發博,@好友。而豪蝦傳的粉絲也從天涯論壇轉移到新浪微博上。當時有246位天涯論壇的粉絲第一時間關注了豪蝦傳官方微博。

在這200多位好吃嘴的帶領和「口口相傳」之下,豪蝦傳憑藉著微博隨時分享與快速傳播的特點,迅速圈粉並積累人氣,並且在成都一炮而紅。

這種創業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是此前蔣毅在其他領域從來沒有過的。2012年,蔣毅開始一心一意投入到餐飲行業中。

之後在長達3年半的時間,豪蝦傳一路高歌猛進,乘風而起,快速開店,很多時候甚至連招牌都沒有掛,生意就已經十分火爆。那幾年裡,豪蝦傳在成都、溫州等各城市陸續開店,鼎盛時期共開出了24家合作門店。

03 時間與規模的抉擇

然而,這種發展勢頭在2015年開始出現變化,豪蝦傳各合作店生意開始下滑。

雖然,豪蝦傳的產品沒問題,味道也一直在線,每一位合作人也都很努力去經營,但生意卻越來越不如人意。面對這樣的起伏,蔣毅不得不沉下心去思考。

於是,蔣毅停下了開新店的步伐,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探尋做餐飲背後的本質上。而蔣毅之前在天涯論壇、新浪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社交媒體上寫下的400多萬字創業日記,成為他對豪蝦傳進行深度復盤的依據。

在復盤過程中,蔣毅加深了對餐飲行業的了解,也逐漸摸清了豪蝦傳的長處和短板。

蔣毅發現,很多來豪蝦傳吃飯的人都是衝著滷煮龍蝦而來,門店75%以上的營業額都是由小龍蝦貢獻的。這意味著,消費者對於豪蝦傳的滷煮龍蝦是深度認同的。

但一間極致的單品店也有明顯缺陷,而且抗風險能力很低。第一是在小龍蝦淡季的冬天只能放假,第二是除了小龍蝦以外,店裡其它的產品消費者不認帳。

「小龍蝦是屬於年輕人的特色美食,它是有消費天花板的。」思考過後,蔣毅決定揚長避短。

自那之後,蔣毅便將豪蝦傳定位為普通消費者和年輕人都消費得起的平價龍蝦餐廳。為了守住客單價不高於人均100元的底線,自2015年豪蝦傳的小龍蝦單價調整到58元/斤後,直至今天,豪蝦傳的小龍蝦都沒有漲過價。

當時,蔣毅還萌生了一個想法——把滷煮龍蝦作為四川地區的一大特色小龍蝦味型推向全國甚至是全世界。

2016年6月中旬,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欄目組導演找到了蔣毅,邀請他作為「全國第四大區域」的小龍蝦代表,參加一期主題為「龍蝦很忙」的節目,與陳喬恩、奚夢瑤等明星、超模同臺錄製。

△「四川滷煮龍蝦」第一次被官方媒體定性為

「全國四大味型」之一

節目播出之後,幾乎每天都有幾百上千個人通過不同的渠道聯繫蔣毅希望加盟豪蝦傳。然而,蔣毅全都拒絕了。

很多餐飲同行說他傻,這麼好的連鎖化機會都不要,還有不少人在背後說他送上門的錢都不要,這是自命清高。但事實上蔣毅有自己的想法和顧慮。

「那幾年,在成都甚至是全國餐飲市場,連鎖品牌換了一茬又一茬,成都很多連鎖品牌,在規模做好了之後不到兩三年就急轉直下,我們還看到身邊很多做得很好的前輩,一不留神,整個品牌就沒落了。而且在評估過後,我發現當時無論是自己還是背後的團隊,都無法做到在品牌的長期發展和連鎖規模上兩者兼得。」

在想通之後,面對「規模」和「時間」的抉擇,蔣毅果斷地選擇了後者。

2016年底,在所有合作店合約到期時,蔣毅把招牌全部收了回來,但合作換了一種方式繼續,即不打豪蝦傳的招牌,只向這些門店供應滷煮龍蝦的調料。

至此,豪蝦傳僅留下春熙路的唯一一家總店。

04 站在品類之上,做「滷煮龍蝦」百年老字號

從20多家門店減至1家店,只有一家店的豪蝦傳如何將四川滷煮龍蝦推向全國?把品牌收回,但是底料還繼續供應,如此一來,豪蝦傳的競爭不是更大嗎?

蔣毅表示,這與自己做百年老店的想法是契合的。

蔣毅認為,餐飲品牌是有生命周期的,雖然自己的願景是想做百年老店,但也只能當做一個願景,至於能不能實現,還有很多現實的限制因素。「品牌一旦沒有品類做根基,要想做長久完全是賭運氣。」

而豪蝦傳的當務之急,是讓四川滷煮龍蝦的味型有更廣的市場普及率。之前豪蝦傳的合作店通過了好幾年的發展,早已在當地站穩了腳跟,客戶也培養好了,在保持龍蝦味道不變的情況下去更換品牌名,市場上就會一下子出現了很多滷煮龍蝦的品牌,這樣更有利於滷煮龍蝦的味型在全國市場的傳播。

蔣毅進一步解釋道,就像回鍋肉與川菜一樣,即使很多做川菜的餐廳,死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川菜這個品類,以及川菜裡面的回鍋肉這道菜,不會消亡。同樣的邏輯,豪蝦傳如果想要長久,發展成百年老字號,嫁接在滷煮龍蝦這個味型上,或許會更容易實現。

蔣毅認定,「品類是要遠遠大於品牌的。只要小龍蝦這個品類,或者是滷煮龍蝦這個味型能夠持續往前走,那麼豪蝦傳作為滷煮龍蝦開創者的身份也就有了延續性。」

在把這個邏輯想通了之後,2016年底,蔣毅把春熙路總店買了下來,按照百年老字號的方式去打造。

這些年來,除了在滷煮龍蝦這道菜品上面作打磨之外,並且致力於把四川滷煮龍蝦的味型傳播出去。

2017年底,豪蝦傳向全國開放了滷煮龍蝦的底料。只要願意在菜單打上「滷煮龍蝦」四個字,他便給對方提供調料,並且把滷煮龍蝦的烹飪技術和方法傳授給對方。目前,豪蝦傳滷煮龍蝦的調味料供應已經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包括上海、瀋陽、長春、哈爾濱、佛山、惠州、揚州、喀什、長沙等。

今年,豪蝦傳還針對疫情很多人不能外出吃飯的特殊情況,推出了家庭裝的小龍蝦底料包,讓消費者在家也能吃到豪蝦傳的滷煮龍蝦。

除此之外,蔣毅還對豪蝦傳總店進行了全面升級中,從門頭形象、slogan以及產品等方面進行迭代,在保持客單價不變的情況下,努力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體驗感更好,更年輕時尚的就餐環境。

△升級後的春熙路總店,門頭上格外醒目的小龍蝦雕塑

據了解,復工之後的豪蝦傳春熙路總店,目前生意已經恢復到85%以上。

記者手記

自2012年到2018年,小龍蝦經歷了長達6年的持續火爆,在網際網路以及各路資本的追捧之下,小龍蝦品類市場的熱度一直高漲不下。

然而,2019年小龍蝦供過於求,市場競爭加劇,使得不少小龍蝦品牌集體死亡。2020年,疫情的影響更是讓小龍蝦餐館生意雪上加霜。

面對這種起伏,蔣毅卻是欣喜的。

在他看來,任何一個品類都有其興衰周期,而市場的整體下滑以及外部的衝擊都只是在去除其不合理的成分。因為只有削弱小龍蝦品類的不正常熱度,小龍蝦才能真正回歸到正常的維度。

蔣毅認為,在市場的大洗牌之後,那些留下來品牌要做的是,把自己所在城市裡面喜歡吃小龍蝦的消費者照顧好就足夠了。

或許在每一位熱愛餐飲的創業者內心深處,都有著一個百年品牌的餐飲夢,但很少有人會像蔣毅一樣,時刻把百年老字號記掛於心。

在小龍蝦最火爆,各大品牌都在加速跑馬圈地的前幾年,蔣毅為打造百年老字號付諸行動,去探尋出品牌與品類最深層的邏輯和關係。而在小龍蝦市場疲軟,不少創業者折戟退場的近兩年,蔣毅依然堅持夢想,不斷地打磨團隊、升級產品、迭代門店,致力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好的就餐環境。

相信這樣的堅持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四川滷煮龍蝦會成為國人公認的小龍蝦「第四大」味型,而百年之後,當人們說起「四川滷煮龍蝦」時,會第一時間想到豪蝦傳這一品牌。

記者 | 周洪楚

視頻 | 王偉

相關焦點

  • 女博士寫8萬字論文分析八角對滷雞肉影響 要把中國滷煮發揚光大
    就這個事兒,陝西師範大學的女博士孫靈霞寫了一篇8萬字的博士學位論文。近日,孫靈霞的博士論文《八角茴香對滷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極其作用機制》經陝師大官方微博發布後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不少網友稱:不愧是食品專業,一道滷雞都能研究得這麼專業,靠譜嗎?
  • 男子貪汙公款服刑8年獄中寫下400萬字監獄日記
    就這樣,吳明的日記本上寫滿了給家人的信,慢慢地,他又開始偶爾在日記本上記錄發生在自己身上重要的事情,隨著時間推移,吳明將幾本日記本都寫滿了。從2010年3月2日開始,他開始每天記錄自己做的事情、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發生在獄友身上的事。
  • 孩子和父母共寫400萬字日記 記錄6年來點點滴滴
    日記,記錄你一天的所見所感,可以寫故事,也可以寫心情。寫日記並不難,但要堅持6年每天都寫,就沒這麼簡單了。所以昨天,當鄞州下應中心小學的陳彩萍老師將壓箱底的一堆練習簿翻出來的時候,錢報記者驚呆了!  這一本本泛黃的練習簿記錄著40個學生6年來學習、生活、變化的點點滴滴,整整400萬字,都可以寫長篇小說了。  哦,對了。
  • 爸爸為兒子寫抗癌日記 5年多時間已寫122萬餘字
    (原標題:爸爸為兒子寫百萬字抗癌日記 5年多時間已寫122萬餘字)「寶貝,你早上吃一小碗米粥、半個梨子、喝半瓶牛奶。11:15,口服1粒維AD膠囊。13:10,口服甲磺酸伊馬替尼片……」這段文字是江蘇淮安的宋傑書為兒子小峰寫下的抗癌日記,從2014年10月16日小峰確診為白血病之後,宋傑書已經不間斷為小峰寫了5年多時間的日記。12月21日,宋傑書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為兒子寫日記至今,已經寫了有122萬餘字,從最開始記錄至今,他最大的想法是覺得,「只要每天在寫,就證明孩子在我的身邊。」
  • 大師推薦滷煮龍蝦做法
    滷煮龍蝦在滷煮龍蝦的加工流程中,3、等到油色紅亮、麻香逸出,添入清水36斤,放入香料粉400克攪勻,中火熬5分鐘,倒入剪頭去尾的小龍蝦40斤,開火煮1分鐘。雖然滷煮龍蝦是在湖北油燜大蝦的手法上借鑑產生的,但烹製時所用的油卻並不多,一般做40斤蝦只放5斤油,這樣成菜表面亮晶晶,但吃起來卻絲毫不膩口,更符合現代人健康養生的觀念。
  • 記了53年,寫了270萬字,這位老師的日記「最瑞安」!
    寫日記,啥都記,上至國家大事,下至家庭柴米油鹽醬醋茶,銀錢進出,統統記下來,直至辭世前一個月還在寫日記。記了53年,寫了270多萬字,瑞安鄉賢張棡的《杜隱園日記》集中展現了近半個世紀瑞安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風貌,堪稱「半部溫州近代社會史」「浙南百科全書」,與趙鉤的《過來語》、劉紹寬的《厚莊日記》一同被稱為「溫州近代之三大日記」。
  • 看了袁弘寫萬字帶娃日記,99%的女孩都想戀愛了
    點擊播放 GIF 1.8M袁弘張歆藝結婚8月15日,袁弘發文稱,媽媽第一次離開娃出遠門,爸爸給媽媽寫了個帶娃日記,請媽媽放心,爸爸能搞定~因張歆藝產後第一次出遠門,參加《妻子的浪漫旅行》,要短暫的離開家庭一段時間。
  • 70後零售老炮創業5年比肩百年老字號,要做「蜂蜜界的茅臺」
    >人物專訪對話未來之星,以實戰賦能成長作者 | 楊雅倩口述 | 張小偉 等蜂來創始人來源 | 潤商財經「我們要做的不是談及創業初衷,張小偉忘不了他們合作的第一位蜂農。2014年,他們驅車到山裡採風,養蜂人陳大爺堅持要送張小偉一行人一人一罐蜂蜜。張小偉覺得無功不受祿,推脫之後,陳大爺強塞給他,並說:「這蜂蜜不是我的,這是老天爺給我的。」這讓張小偉深受感動,至此不忘初心,堅持做天然蜂蜜的搬運。
  • 在保定傳承200餘年的老字號滷煮雞,你吃過嗎
    美食美刻(11):在保定傳承200餘年的老字號滷煮雞,你吃過嗎「來只滷煮雞年近60的馬永林是馬家老雞鋪第六代傳人,他向我們講述了馬家老雞鋪的百年往事民國初年,直隸督軍曹錕、省長曹銳兄弟倆在保定期間,最喜歡吃的也是耀蘭齋馬家老雞鋪的滷煮雞。「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重要的散文家、翻譯家,魯迅先生的二弟周作人在北京大學任教授時應邀到保定講學。據魯迅博物館藏《周作人日記》1930年11月29日記載,周作人先生這次到保定講學,從保定帶回北京「槐茂醬菜8簍、馬家雞4隻」。
  • 武漢一媽媽享受「慢養」孩子親子時光 十年為兒寫26萬字成長日記
    王曉麗與兒子旅行中合影 王曉麗提供長江日報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劉江華)武鋼三中一位學生媽媽的暖心之舉近日傳遍朋友圈:10年來,她堅持給兒子寫成長日記,做成「寶貝宇成長檔案」,目前已完成130篇、26萬字,記錄孩子平時學習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及一家三口的「慢生活」。
  • 北京,沒有滷煮了……
    還掛著自家老字號招牌的滷煮小店裡,那口大鍋咕嘟著。傍晚時分,一位老爺子溜達進來,要了一碗滷煮和二兩白酒。站在灶臺邊上年方29歲的陳振林給老爺子切好一碗後,又從鍋底挑出一塊肉,切了幾片蓋在最上面。端到老爺子面前,老爺子回眸一笑,「謝謝侄子。」
  • 這本網絡小說七年才寫400萬字,可稱網文之最,網友:當之無愧!
    有的網絡小說作家寫了之後是一書成名,甚至一書封神,但是更多的作家是一直都籍籍無名,但是他們也是一直在寫作,從未放棄,致敬。像這種更新比較認真的,首推就是唐家三少。他絕對是網絡小說界的勞模,自從開始寫作以來,從未斷更過。更是連續多少天日更萬字。相信只要是看過網絡小說的人,肯定看過一兩本唐家三少的網絡小說吧。 比如老書蟲我看過的《生肖守護神》、《光之子》等等。
  • 老字號探店:北京城開了無數家的門框滷煮,到底哪家的味道正宗?
    門頭作為一個資深滷煮愛好者,咱看見新開的滷煮店肯定想著趕緊過去嘗嘗鮮兒,尤其這是還是門框胡同滷煮,還百年滷煮,甭說了,肯定是迫不及待啊。桌上的作料說實話,這桌上放作料盒不是第一次見,也吃過一次不像樣的滷煮桌上放著這一堆,但我想說的是您這不是百年門框滷煮嗎?您賣的不就是這個手藝嗎?
  • 北京人吃滷煮,雙底雙料
    北京老字號滷煮店,到今天也有百年的歷史了。作為小腸陳的親戚,他們一家的各種紛爭大伙兒早有耳聞,不過做為食客,味道才是最重要的!雖然不是老字號,但在朝內南小街也開了有些年了,有一批老主顧。人均:40元朝陽門店地址:朝陽門南小街233號6.門框胡同百年滷煮
  • 百年老字號「小腸陳」
    滷煮火燒是北京的一道傳統小吃,北京有無數家飯館賣滷煮,但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百年老字號「小腸陳」。小腸陳的特點,一是選料精緻,一是做工認真,再加上量足,於是也就慢慢的出了名。尤其冬日裡來上一碗熱騰騰的滷煮舒坦的很~
  • 他辭去投行工作,成功創業賣龍蝦堡,開40家店年入6000萬美元
    Luke的父親與祖父都以捕捉及處理龍蝦為生,因此他從小對捕龍蝦很有興趣。 但深知這行有多辛苦的家人非常反對。 因為龍蝦的價錢、產量、需求都不穩定,而且每次出海都要冒著一定的風險。
  • 不比聰明比老實 他重振百年老字號「魚躍醬油」
    但很多人不知道,始於1919年的魚躍醬油,曾瀕臨破產。2006年,土生土長的陳旭東賣掉經營狀況良好的銅件廠,接手經營。  一晃過去14年,如今的「魚躍釀造」,不僅承載了幾代麗水人的鄉愁回憶,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這背後,是掌門人用「誠信」二字,撐起了這個百年老字號。
  • 「淨網2019」退休老人臥底一年寫「防騙日記」
    鄭大爺決定親自去看看,他頻繁參加保健品講座,進行「臥底」。晚上回到家,他用日記寫下當天的講座內容,慢慢的他悟出了其中推銷的「套路」。1年多來,鄭大爺寫下了5萬多字「防騙日記」。近日,他把日記向媒體曝光,希望提醒更多老年人,不要輕信保健品推銷騙局。
  • 女博士寫8萬字論文 論八角對滷雞肉影響
    實驗揭秘固定選用廣西產八角那麼一篇8萬字的博士論文究竟要用多少雞肉做實驗才能完成呢?孫靈霞告訴記者,自己做實驗沒有用整雞,只是用了雞大腿,數量很大,不過究竟用了多少,自己已經記不清了。她說,做實驗時將雞腿滷煮,然後在固定的小區域取樣,再通過電子儀器來檢測產生風味的物質含量變化情況。「滷煮後的雞腿是可以吃的,但我們很少吃。」她笑著說,「現在這塊的研究還比較少,所以就先用了這一種香料來做研究,後面還會研究別的香料對肉類的影響。」
  • 橙圖| 菸酒店老闆娘6年寫下100萬字小說
    最近6年來,只有中專文憑的楊芳蘭在菸酒店裡寫下的小說超過100萬字,其中在各種刊物上發表有80萬字。沒有顧客的時候,楊芳蘭就沉浸在自己的寫作世界裡。2002年4月,身為會計的楊芳蘭從單位辭職下海,開了一家菸酒店維持生計。在菸酒店沒有顧客的時候,寂寞無聊,她用書來打發自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