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峨」連心 決戰決勝——樂山市市中區對口幫扶峨邊彝族自治...

2020-12-19 四川新聞網

四年來,兩地黨政主要領導互訪對接10餘次,分管縣領導對接50餘次,共商脫貧大計,共話深厚情誼。

四年來,市中區向峨邊派出幫扶幹部229名;投入財政資金3315萬元,引入社會幫扶資金1.5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41個。

四年來,市中區80餘名教師常駐峨邊開展支教幫扶。通過「走進來+送出去」,培訓峨邊師資3000餘人次。新改建村級幼兒園34所,著力解決山區幼兒入園難、入園遠等難題。

四年來,市中區80餘名醫護人員常駐峨邊開展醫療幫扶,實施醫療保障項目17個,新建專科科室3個。開展巡回醫療、義診服務、健康教育等活動惠及彝漢群眾55000餘人次。

四年來,市中區對口幫扶建成36個種養殖產業項目,實現幫扶貧困人口轉移就業270餘人。實施安全住房建設51戶,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產業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8個。

四年來,兩地各單位全域結對69對,雙方對接次數200餘次,捐贈物資折合80餘萬元,落實幫扶資金14.5萬元,幫助建強基層組織,發展壯大產業。

四年來,市中區幫扶單位及援彝幹部共受省級表揚個人18人次、集體5個,受市級表揚個人14人次、集體4個,受區縣級表揚個人55人次。

四川新聞網消息峨邊彝族自治縣位於川西南小涼山區,彝區、山區、貧困地區三區疊加,是全省88個扶貧重點縣之一,更是45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自2016年起,按照省委安排,樂山市市中區對口幫扶峨邊彝族自治縣。

大渡河相連,樂西路相牽。「嘉峨」連心,雙方建機制、重溝通,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扶治、扶制」同向發力,以「滾石上山」的韌勁,拉開了一場與深度貧困的「決戰」。2019年,峨邊彝族自治縣成功脫貧「摘帽」,市中區榮獲省內對口幫扶貧困縣先進集體,譜寫了彝漢同步奔康的動人佳話。2020年,峨邊彝族自治縣被評為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扶貧+扶志」

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扶貧先扶志,扶志就要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擺脫困境的鬥志和勇氣。兩地協同,通過「造血式」幫扶,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殖特色產業,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

農產品展銷

今年5月,彝族鄉鎮楊河鄉張加村海撥1300多米的荒坡上,一個佔地近8000平方米的養雞場拔地而起,場內5棟上下8層的雞舍已安裝完成,已存欄雞苗10萬隻,這是市中區牽頭引進並投資的蛋雞產業幫扶項目。

脫貧戶偶能更者正忙進忙出地清運建渣,他高興地說「從養雞場動工以來我就在這裡打工,一天掙80元,一個月就是2000多,還包頓午飯。」

別看偶能更者現在幹勁實足,以前他是全村甚至全鄉有名的難纏戶,一家二大三小5口人的生活全靠他老婆打零工維持,他本人整日遊手好閒、酗酒惹事。雞場項目引進後,幫扶幹部、村幹部陸續找他反覆做思想工作,激勵他改掉惡習、進場務工、就近掙錢。偶能更者慢慢變了,體會到勞有所獲的成就感,開始對生活充滿信心,幹勁十足,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項目每年預計銷售收入600萬元,可解決周邊40餘人穩定務工,人均年收入3萬餘元,同時全鄉6個村的群眾每年還可以分紅6萬元。」雞場負責人範學瓊介紹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市中區共投入財政資金1163萬元,帶動社會資金1.1億元,援建36個種養殖項目。培訓貧困人口360餘人次,幫扶貧困人口轉移就業270餘人,貧困群眾自身「造血」能力大大提高。

「扶貧+扶智」

教育扶貧從娃娃抓起

扶貧要扶智,治貧先治愚。在彝區實現學前教育全覆蓋,是啟蒙幼兒心智的重要載體,是斬斷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舉措。峨邊一直致力於「一村一幼」建設,市中區積極認領。

教育對口幫扶

伴著朝陽,沙坪鎮太坪村阿依園的孩子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學習,在幼教的帶領下,孩子們唱歌、跳舞、數數,感受著學習的快樂。臨近中午,老師們將政府免費提供的營養餐發放到孩子手中。

美麗的太坪村阿依園是市中區全資援建的「一村一幼」標準化幼兒園之一,可接納該村所有適齡兒童。很多只會說彝語的孩子都在村幼學會了標準普通話。剛入園時,3歲的介赫加旺還不懂飯前便後洗手、早晚刷牙,慢慢在老師教育下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他也正用行動影響著自己的家人。

四年來,市中區投入財政資金1325萬元,新建25所和改建9所村級幼兒園。其中新建的雙河幼兒園是全縣最好的幼兒園,引入日本先進的巴學園教育理念,也成為峨邊職業教育中學的幼教實訓基地。

同時,市中區還派出80餘名援彝教師,幫助峨邊培育一支「帶不走」的師資力量和管理隊伍,有效提升彝區教育教學質量。實現28個學校的結對支教,結對學校捐資捐物價值50餘萬元,爭取社會愛心人士、團體捐資助學190餘萬元,為彝區控輟保學工作貢獻力量。

村幼建設、學校結對、支教下鄉、義教指導、送教上門、愛心幫扶……涓涓細流匯入大海,點點星光璀璨銀河。教育的火種點燃大山孩子心中的希望,發奮讀書,到外面去看看世界,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扶貧+扶治」

真情守護「彝鄉健康」

常年交通不便,導致峨邊醫生流失,醫療能力薄弱,危重病人只能異地就醫,成本增高,對於貧困群眾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

義診

「還有什麼需求嗎?」「峨邊缺醫生,老百姓看病很困難,能不能多派點醫生過來?」這是對口幫扶開展不久後,在一次峨邊和市中區主要領導對接會上的一段對話。應此要求,市中區先後選派80餘名醫護人員常駐峨邊。

貧困戶徐加禮從小脊柱側彎,喪失勞動力,家境一貧如洗。2018年10月,區人民醫院援彝醫生骨科專家許文明為其手術,通過政策解決近10萬元費用。徐加禮不僅人生中第一次挺直了腰杆,還擁有了勞動力,這也是峨邊醫院雙髖關節置換手術零的突破。許文明牽頭籌建峨邊骨科,填補空白,兩年來帶領本地醫生完成手術916例。也助推峨邊人民醫院門診和住院人次、醫療收入大幅提升。

「我們缺麻醉科醫生。」峨邊缺什麼,市中區就提供什麼,精準幫扶。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王程在峨邊創造多個「首例」:首例97歲老年病人下肩關節置換術麻醉,首例全子宮切除術的麻醉,首例大出血產婦和胎心消失新生兒搶救等,為350例手術保駕護航。

疫情期間,市中區派出疾控專家不分晝夜奮戰在峨邊抗疫一線,指導群眾科學預防,護航復工復產復學。由於峨邊不具備評殘資質,市中區組織骨科、神經內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專家到峨邊進村入戶評殘,免於群眾奔波,接受評殘諮詢1500餘人,為300餘名殘疾人出具鑑定表。

除人才支持,四年來,市中區投入資金235萬元實施醫療保障項目17個,定向捐贈30餘萬元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幫助縣醫院新建甲狀腺、病理、骨科等3個專科,為4家醫院新增中醫館、數位化門診等。先後42項新技術項目在全縣推廣,通過講座、觀摩等培訓指導峨邊醫技人才9000餘人次。

「扶貧+扶制」

增強基層治理能力

小涼山彝區曾經一步跨千年,部分山區鄉風習俗較為陳舊。在全縣統籌之下,駐村工作隊深入一線,通過黨建引領、建章立制、普法普規、用心用情,增強基層治理能力,為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

精準幫扶

市中區援彝幹部駐果山村第一書記陳俊成功解決了一起群眾糾紛。今年初,村民宋芳國來反映:「範大香將馬拴在地裡,損毀了大片樹木。」村民的事無小事。陳俊立即上門了解情況,組織村矛盾調解委員會擺事實講道理,終於達成了雙方認可的調解決定。

這是市中區派出的35名駐村幫扶幹部參與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他們與村兩委在各村組織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鄉風文明理事會、矛盾調解委員會、志願服務隊,將黨員、鄉賢、「五老」人員、群眾代表、幫扶責任人等凝聚在一起。積極推進移風易俗、「雙高」治理、環境整治、尊老愛幼等工作,成為維護當地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針對部分彝區群眾糾紛比家支、婚嫁比聘禮金等陳規陋習,在全域結對中,市中區民政局協助峨邊縣民政局制定了《峨邊彝族自治縣新版村規民約》彝區版和漢區版,倡導踐行衛生文明新風、勤儉創業新風、遵法守約行動等,助推鄉村振興、鄉風文明。

四年風雨,四年磨礪,艱難困苦隔不斷兩地情深。收官在即,市中區將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強力助推峨邊彝族自治縣實現綠色崛起美麗發展!

我們彝路同行,我們彝嘉相親。(樂山市市中區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樂山市教育扶貧綜述
    一是對口幫扶美姑教育。著力辦好樂山一中「美姑班」,發揮樂山一中優質教育資源優勢,逐步建設網絡同步課堂;兩地47所中小學校實現全覆蓋結對幫扶,選派支教老師和管理幹部100餘人,開展送培送教、工作坊研修、心連心、手拉手等活動500餘次;兩年投入500餘萬元舉辦樂山一中「美姑班」,招收100名美姑學子在樂山一中就讀,為美姑培養人才。二是加大東西協作力度。
  • 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堅持產業強鎮 促進村民增收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7月11日,是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村民們大獲豐收的日子,新林鎮卷木村、金星村的村民不停地忙碌著,忙著將番茄、茄子、辣椒分級裝箱、裝車,忙著採收藍莓李。  該鎮堅持產業強鎮,藉助四川省農科院和峨邊彝族自治縣農業局技術力量,合理謀劃布局,制定發展思路,充分發揮30公裡產業環線優勢,打通村級交通壁壘,加強產業銜接,將獨立產業串聯成線,由點及面,連片建設,並輻射帶動環線周邊村落,除環線建設內的6個村外,輻射帶動麻柳、瓜蘆、紅椿等6個村產業,建設產業強鎮高山蔬菜;抓住四川省農科院、峨邊彝族自治縣農業局、農投公司提供技術支撐機遇,建立農村技術人才庫
  • 歌唱美好幸福新生活 峨邊歡慶「特殊」的彝歷新年
    11月15日,魯惹史提早早穿上節日盛裝,沿寬敞平整的馬路,從新林鎮茗新村驅車20分鐘來到峨邊彝族自治縣城,參加當晚的彝歷新年晚會。晚會現場茗新村是全省最年輕的建制村之一,聚集了大小涼山8縣區自主搬遷而來的248戶1200餘村民,過去人員混雜、社會治安問題突出、環境髒亂差。
  • 展示峨邊文化 《美神甘嫫阿妞》音樂舞臺劇首次在樂山試演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王衛東 葛旺):11月13日晚,由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委、縣政府首次推出的音樂舞臺劇《美神甘嫫阿妞》在樂山市大佛劇院試演。據了解,甘嫫阿妞是明朝時期的彝族美女,當時的地方官員治達欲娶甘嫫阿妞為妾,甘嫫阿妞逃跑未果,誓死不從,最終懸於梁間自縊而亡。甘嫫阿妞是峨邊具有代表性的彝族民間傳說,千百年來,大小涼山彝區廣泛傳誦著彝族美神甘嫫阿妞動人故事。  《美神甘嫫阿妞》音樂劇即以此為藍本,通過「甘嫫阿妞」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反映彝族群眾善良忠貞、勤勞勇敢、不畏強權、敢於追求美好愛情和幸福生活的優秀品質。
  • 樂山市市中區: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核心區」
    樂山市市中區蘇稽古鎮茹公橋。  9月19日,樂山市市中區的百年老街——順城街歷經數月改造完成「蝶變」,以新的面貌開街迎客,古韻風情和人間煙火在此碰撞,讓來樂山的遊客充分感受嘉州歷史人文之美,「景城一體」布局再添華章。  樂山市市中區,擁有5個A級景區,1個省級度假區,4個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濟南市市中區用心、用情,對口幫扶龍山縣脫貧結碩果
    2017年,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對口幫扶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3年多來,市中區始終堅持「龍山所需、市中所能」的原則,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億餘元,在產業支持、人才支援、企業引進、勞務協作等方面精準施策。同時,一支由6名市中區音樂教師組成的「姊妹花」隊伍遠赴龍山縣進行支教,彌補山區音樂教學的短板,讓藝術之花在土家族苗族聚居之地生根、發芽、盛開、絢爛。
  • 樂山市峨邊縣成立甘嫫阿妞藝術團黑竹溝分團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李鳳 通訊員 雷富均):7月6日下午,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鎮傳來陣陣笑聲,原來是該縣甘嫫阿妞藝術團分團「夢回黑竹溝藝術團」在黑竹溝鎮表演文藝節目,此次活動標誌著該縣首個鄉鎮級甘嫫阿妞藝術團分團正式掛牌成立。
  • 越城區-馬邊彝族自治縣召開2020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
    昨天,越城區-馬邊彝族自治縣召開2020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樂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邊彝族自治縣委書記郭正強,越城區委書記金曉明,越城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錢林江,越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何浩挺,越城區委常委、馬邊彝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壽建華,馬邊彝族自治縣副縣長黃師等參加。
  • 2019年度省內對口幫扶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以及涼山州綜合幫扶工作...
    按照省委統一安排,全省將集中表揚一批省內對口幫扶、涼山州綜合幫扶以及第一書記、一線扶貧幹部。根據《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關於評選推薦2019年度省內對口幫扶、涼山州綜合幫扶以及第一書記、一線扶貧幹部表揚對象的通知》要求,經自下而上逐級差額評選推薦,產生擬表揚對象。為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現將擬表揚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天(2020年4月2日至6日)。
  • 四川樂山市11個區縣戶籍人口排行:市中區63萬排第一,犍為縣第二
    四川樂山市11個區縣的戶籍人口:1、市中區, 63.72 2、犍為縣, 55.65 3、峨眉山市, 42.90 4、井研縣, 39.65 5、夾江縣, 34.51 6、五通橋區, 29.85 7、沐川縣, 25.13
  • 中國峨邊有機幹筍
    峨邊竹筍歷史源遠流長,據《峨邊彝族自治縣誌》載:1972年春節後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峨邊竹筍空運首都,成為周恩來總理招待外國元首的佳餚,周恩來總理還特意向外賓介紹是來自四川的「山珍」。我家幹竹筍均採自峨邊彝族自治縣萬坪鄉冷其村海拔1500—2000米的三月筍,天然有機無汙染味道鮮美,幹筍均選取優質鮮筍進行加工質量上乘,經水煮後烘乾機快速烘乾,製作工藝做到健康美味。現剩100KG幹筍,有意購買的愛心人士請留言。
  • 脫貧攻堅·四川報告丨小涼山的小米椒——記峨邊彝族自治縣沙坪鎮...
    2020年5月24日上午8點多,呂凱開著車爬行在從四川峨邊彝族自治縣縣城通往沙坪鎮巖懸村彎多狹窄的山路上。天上下著雨,雨刮器不斷地刮開滴落在前擋風玻璃上的雨水。外面雨霧繚繞,隔著車窗,我們只能跟隨呂凱所說的方向看去,但也是模糊不清。儘管視線不佳,但呂凱絲毫沒受影響。
  • 四川樂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原書記李五節主動投案
    據四川樂山市紀委監委消息,樂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原書記李五節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李五節簡歷李五節,男,漢族,1960年5月生,四川峨邊人,在職大學學歷。1977年10月參加工作,198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峨邊:愛心人士送溫暖 共慶彝歷新年
    一年一度的彝歷新年來臨,地處小涼山區的峨邊彝族自治縣沙坪鎮峨星村熱鬧起來了。11月21日,村民們早早來到村委會中心廣場,參加由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峨眉山嘉信廣告裝飾有限公司、四川孔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愛貝醫療諮詢有限公司四家民營愛心企業發起的「彝族年,送溫暖」活動,與遠方的客人一道共慶彝歷新年。
  • 大連市中山區·六盤水市水城縣對口幫扶第三次高層聯席會議召開
    原標題:大連市中山區·六盤水市水城縣對口幫扶第三次高層聯席會議召開 4月25日,大連市中山區·六盤水市水城縣對口幫扶第三次高層聯席會議在縣委黨校二樓一會議室召開。 張志祥強調,水城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希望中山區在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旅遊等方面給予水城縣大力支持,助推水城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攜手向黨中央、國務院和兩縣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扶貧協作新答卷。 曲壽巍在會上指出,近年來,水城縣在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建設上取得了巨大成效,特別是在深化改革、推進脫貧攻堅中取得一些好經驗、好做法。
  • 綿陽市涪城區政協與城郊鄉對口幫扶涼山州昭覺縣日哈鄉覺呷村脫貧...
    活動現場四川新聞網綿陽7月4日訊(陳利 黃宗銳)7月4日,一場特別的「愛心扶貧募捐」活動在綿陽豪瑞特酒店舉行,來自綿陽市涪城區的政協委員、城郊鄉的幹部群眾近200人參加了現場捐贈,截止當日,綿陽市涪城區政協與城郊鄉對口幫扶涼山州昭覺縣日哈鄉覺呷村脫貧募集到的
  • 感恩對口幫扶,阿壩州壤塘縣委書記為川北醫附院獻上潔白哈達,送上...
    11月2日下午,四川省阿壩州副州長、壤塘縣委書記嚴華一行帶著全縣4.7萬人民群眾的拳拳感恩之情,在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開展對口幫扶交流與感恩回訪。回顧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對口幫扶壤塘縣5年扶貧歷程,還歷歷在目,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與壤塘縣在決戰決勝扶貧攻堅中凝聚了深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