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來源:四川省教育廳
樂山市教育系統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的脫貧攻堅目標,在「貧智雙扶,窮愚雙治」的扶貧思路引領下,堅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工作取向,通過找準切入點、抓好關鍵點和薄弱點、突出結合點,集中發力、全力攻關,全力推進教育專項扶貧,探索出具有樂山特色的教育扶貧模式,市教育局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一、堅持合力攻堅,提升工作效能
三年來,全市教育扶貧專項共投入資金12.67億元,四個貧困縣先後通過義教均衡達標驗收,教育發展硬體、軟體實現快步提升。
(一)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序推進。一是「控輟保學」執行有力。完善「六長責任制」,落實縣級相關部門、教育行政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和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控輟保學」責任。二是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三年共為各級各類學校學生提供資助34.21萬人,發放資助金5.53億元,實現了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失學的目標。三是辦學條件持續提升。紮實推進「全面改薄」「兩房建設」等項目,三年共投入4.62億元改善辦學條件,徹底消除彝區「兩人一鋪」現象,解決鄉村教師周轉房問題;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三年投入資金300萬元,完成「民族地區遠程互動教室前端學校項目」建設;利用遠程教育,定期開展校長專題培訓、教師業務培訓、遠程巡課、多方同步教研等活動。四是改革創新激勵機制。在「三縣一區」擴面實施「青少年教育促進計劃」, 114所義務教育學校、29848名學生參與,其中,2018年春季學期,發放各類獎勵資金247.24萬元,獎勵學生、教師、貧困戶共22835 人次;組織4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代表參加市級暑期研學活動。
(二)抓民族教育,扶貧協作縱深推進。一是對口幫扶美姑教育。著力辦好樂山一中「美姑班」,發揮樂山一中優質教育資源優勢,逐步建設網絡同步課堂;兩地47所中小學校實現全覆蓋結對幫扶,選派支教老師和管理幹部100餘人,開展送培送教、工作坊研修、心連心、手拉手等活動500餘次;兩年投入500餘萬元舉辦樂山一中「美姑班」,招收100名美姑學子在樂山一中就讀,為美姑培養人才。二是加大東西協作力度。浙江省投入948萬元幫扶我市20個建設項目,惠及1.32萬名學生;浙江來樂山考察、支教教師51人次,樂山赴浙江交流學習172人次。三是統籌實施民族地區教育扶貧項目建設。實施民族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三年共投入3755萬元;實施教育扶貧提升工程,三年共投入6844萬元;兩個項目為彝區中小學校新建教學輔助用房5萬餘平方米;「兩縣一區」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省級達標驗收。
(三)抓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成效顯著。一是全面實施「9+3」免費職業教育。三年來,彝區「9+3」免費職業教育項目共招收學生2799人,超額完成省教育廳下達的目標任務。「9+3」畢業生就業率由96%提高到100%。2018年我市中職畢業生升學人數2318人,升學比例21.58%,2019年高職單招錄取和高考上線4145 人,佔畢業生比例44%,比2018 年增加1827 人,升學率提高了近23 個百分點,提前完成《樂山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設定的到2020年達到30%的目標任務。二是全面實施「市縣聯動,名校引領」戰略。深化樂山一職中對峨邊職中的幫扶引領,推薦遴選幹部到峨邊職中任校長,組織骨幹教師赴峨邊支教,兩校聯合開展交流培訓活動。樂山職業技術學院先後與馬邊、沐川縣政府籤署院地合作協議,正式託管兩縣職中。馬邊、峨邊、沐川職中納入東部職教援建項目,與浙江4所重點職業院校達成協作援建協議,籤訂「1+2」分段合作培養協議,雙方互派管理團隊、骨幹教師等交流學習。
(四)抓培養培訓,提升鄉村教師素質。一是充實師資力量。三年來,「三縣一區」共招公招教師565名,重點補充音、體、美等緊缺學科教師。建立樂山市公費師範生資料庫,對所有在職公費師範生進行動態管理。二是提升綜合素質。發揮國培、省培、市培的示範引領作用,分類分層實施鄉村教師、校長素質能力提升培訓;舉辦全市中、小學校長任職提高培訓班,共培訓校長200名;選派1.7萬名校長、教師參加「國培計劃」示範性項目、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以及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項目等培訓;實現「一村一幼」教師培訓全覆蓋,三年培訓教師780人次;3500餘名鄉村教師參加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培訓覆蓋率和合格率均達100%。
二、創新扶貧亮點,打造成功案例
(一)建設一村一幼。2014年,為補齊我市彝區學前教育短板,開始在全省彝區創新開展「一村一幼」建設試點;2015年,我市試點經驗得到省委王東明書記的肯定,並在涼山州推廣;2016年,樂山彝區「一村一幼」建設經驗在全省51個民族自治縣全面推廣;2018年,在「四川省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典型案例推選活動」中,樂山市彝區「一村一幼」建設案例被推選為典型案例。
(二)青少年教育促進計劃。2018年,市教育局在總結提升馬邊縣試點經驗基礎上,在「三縣一區」114 所義務教育學校、29848 名學生中實施該計劃,通過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學校實施和家長、教師、學生廣泛參與,創新性建立教育脫貧攻堅激勵機制,打造了樂山勵志扶貧新模式。2018年,「青少年教育促進計劃」入選人民日報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大國攻堅決勝2020」精準扶貧案例60強
(三)創辦樂山一中美姑班。2017年,根據《樂山市對口幫扶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工作方案》,創新性舉辦了樂山一中「美姑班」,計劃從2017 年至2020年,投入援彝資金2200多萬元,連續四年每年招收50名美姑縣應屆初中畢業生到樂山一中「美姑班」就讀,直至2023年最後一屆「美姑班」學生畢業。2017—2018年,樂山一中已招收兩屆100名「美姑班」學生。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學校的重視和老師們的精心培養教育下,「美姑班」學子逐漸適應了樂山一中校園的新環境、新學習和新生活,學習進步神速,學生成績預測本科上線率52%以上。2019年正在建設樂山—美姑網絡同步課堂,在樂山一中建設網絡前端設備,美姑中學(高中部) 將和樂山一中「美姑班」實現網絡同步課堂,這對新高考壓力下的美姑普高教育無疑是雪中送炭。
(四)深化東西協作扶貧。通過學校結對、幹部互派、教師互動、學生互訪、資源互享等幫扶項目,紮實推動浙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2018年來,浙樂市級層面對接工作5次,人才交流2次14人;我市四個貧困縣與浙江四個對口援助縣56所中小學一一結對,縣級之間對接工作9次88人次,浙江選派88人到樂山支教(含掛職鍛鍊),浙江幫助培訓樂山專業技術人才833 人,樂山176 人赴浙江跟崗學習交流(含掛職鍛鍊),浙樂職教聯合培養峨邊、馬邊學生70人,樂山赴浙江職中提升學習108人,浙江捐贈樂山對口幫扶學校6.3萬冊圖書、31箱衣物等價值92萬多元的物資,金口河、峨邊38名貧困學生赴浙江參加暑期夏令營遊學活動。
(責任編輯: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