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纓北路健身器材佔了人行道

2020-12-16 三秦網

核心提示: 昨日,是本報推出的《哪些社區健身器材在「生病」》系列報導第二天,有市民投訴,長纓北路人行道上突現健身器材,給過往行人造成不便。

昨日,是本報推出的《哪些社區健身器材在「生病」》系列報導第二天,有市民投訴,長纓北路人行道上突現健身器材,給過往行人造成不便。

不少市民說,小區裡的健身器材標識牌上字跡模糊,他們根本無法叫出名字,更談不上如何正確使用了。有市民提出,既然使用不當是健身器材遭損壞的主因,那麼就應該設置專業體育指導員,教大家如何正確使用,才能達到健康健身。但實際情況是,社區專業體育指導成空白。

投訴  健身器材佔了人行道

「我們社區門前的那條路,人行道上設置著健身器材,雖然方便了周圍居民,但鍛鍊的人在器材上伸胳膊蹬腿,很容易傷到過往的路人。」日前,家住東郊長興園小區的段女士向本報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區相鄰長纓北路,而該路南口的人行道上,卻設置著一整套健身器材。

段女士表示,不可否認這些健身器材方便了周邊居民鍛鍊身體,但同時也給過往的路人帶來安全隱患。「尤其是那種太空漫步機,有些人在上面把踏板踢得很高,我們從旁邊過都要躲著走,健身器材都是鐵質的,要是撞到人身上可不是開玩笑的。」段女士說。

現場  居民健身器材現身人行道

根據市民的反映,昨日早上9時許,記者來到了西安市東郊長纓北路,在距離該路段南口約50米路西的人行道上,設置著一整套健身器材,種類分別為健身車、二位單槓、單聯腹肌板、上肢牽引器、腰部按摩器、太空漫步機。

記者發現,雖然這些健身器材設置在馬路邊的人行道上,來往車輛揚起的灰塵和排放出的汽車尾氣會對這裡的空氣品質造成一定的影響,但依舊有市民在這裡健身。一位正在鍛鍊的老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住在胡家廟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就在長纓北路路東,距離設置健身器材的地方約100米,雖然幹休所中也有健身器材,但卻被一個雨棚遮住,在那兒鍛鍊曬不到太陽,不如路邊的環境好。

隨後記者來到該小區發現,正如那位老先生所說,健身器材設置在一個角落裡,只有一位老人在此鍛鍊,靠裡的位置陽光無法照射進去。而在幹休所南邊的另一個小區中,部分健身器材被設置在了綠化帶中,地上落滿了松針,記者到達時並沒有人在此鍛鍊身體。

危險  健身器材差點傷到小孩子

雖然鍛鍊者連連叫好,但卻對過往的路人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昨日上午9時許,人行道上的9組健身器材都有市民在使用,一位女士正在太空漫步機上鍛鍊,她將踏板踢得很高,記者估算了一下,該女士將踏板踢得約與支架呈45°,就在此時,一位女士帶著一名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此處的座椅上休息,可能是家長沒注意,孩子自己搖搖晃晃地向健身器材走去,隨後家長反應過來,一把將孩子抱回來。

回應  合乎規定無安全隱患

健身器材設置在人行道上,此舉是否符合規定?對此,胡家廟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長纓北路屬於新城區城市標準化管理示範街,人行道上的健身器材是今年7月份安裝的,為的是方便周邊群眾的日常鍛鍊,而安裝健身器材也是經過體育局報批的,隨後記者在西安市體育局獲悉,該情況屬實。

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自安裝後周圍居民的反響比較好,因為考慮到可能會給行人造成不便,所以在健身器材上都有提示牌,上面標註著「兒童使用應有成人看護,旁觀者須遠離器械」。雖然會給路人造成一些不便,但不存在安全隱患。

設置  健身器材應遵守便民安全原則

社區內的健身器材到底是如何布局的?昨日,記者從西安市體育局了解到,根據《全民健身條例》及有關規定,結合西安市實際,2012年,特推出《西安市全民健身路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小區健身器材的設置,該辦法在第二章第七條中,明確指出「全民健身路徑」應建在居民住宅小區、公園、街心花園、廣場等便於群眾健身且安全的場所。

哪些小區需要設置健身器材?根據《西安市全民健身路徑管理暫行辦法》第二章第八條之規定,健身器材設置小區需要具備基本的器材安置、場地建設條件,且尚無健身器材設施。同時,選擇「全民健身路徑」場地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應與城市、社區、公園等建設規劃配套,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避免發生擾民現象。據了解,按照相關規定,目前西安市用於安裝健身器材淨面積在200-400平方米才可以安裝,小區安裝的健身器材標準為10件套。

問題  社區專業體育指導員缺失

不少居民表示,小區很多健身器材,大家根本叫不上名字,更談不上功能和如何使用,只能根據自身需求隨意選擇使用。有市民表示,從沒見過有專業體育老師來指導。

就此問題,記者從西安市體育局了解到,根據《西安市全民健身路徑管理暫行辦法》第三章使用與管理第十五條規定,各區縣體育行政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切實做好「全民健身路徑」的建設、使用和管理工作,並結合場地器材、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體育活動。目前,體育局設有社會體育指導員,其人員來自於社區或晨練點的基層體育骨幹,主要工作是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區群眾體育活動,帶領居民科學健身。若發現居民使用器材不當,也會及時予以糾正和指導。每年,西安市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1000名。

據了解,關於小區健身器材如何使用,健身器材生產廠家在安裝時,會將功能和使用方法告知受贈單位。按照「誰受益誰管理」原則,指導居民正確使用健身器材應該歸屬受贈單位。但在記者走訪中,不少居民反映,從沒有人給大家講過器材如何使用。

熱線實錄

1、水岸東方小區二期

王女士:我們是水岸東方小區二期的居民,小區的健身器材壞了很久,現在沒有人管,很多小孩在此玩耍非常危險。

2、東尚小區

張先生:東尚小區健身器材磨損嚴重,器材上鏽跡斑斑,物業、社區都說不歸他們管。

3、明德門怡心居二期

陳女士:我們是明德門怡心居二期的住戶,小區的健身器材壞了半年了,想知道到底由哪個部門管。

4、鑫泰園東區

張女士:我們小區的健身器材上,名稱、注意事項看不清,這樣不利於市民正確鍛鍊。

5、安東街八院

楊先生:陝建安東街八院,健身器材生鏽,存在安全隱患。

6、明德門廉租小區

馮先生:明德門廉租房到現在都沒有健身器材,很多老人鍛鍊不方便。

(以上信息均為市民反映)

文/三秦都市報記者鄭伊琛實習記者白圩瓏 圖/三秦都市報記者張強

多種方式邀您舉報「生病」健身器材

小區內設置健身器材,是為了方便居民就近鍛鍊身體,可不少居民反映,健身器材缺胳膊少腿,不但在家門口鍛鍊遇難題,還存在安全隱患。為了全面實現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讓居民在家門口安全強身健體,即日起,本報特推出《哪些社區健身器材在「生病」》系列報導。如果您所在的社區健身器材「生病」了,給大家帶來不便,或者你們社區至今還沒有設置健身器材,您可通過以下方式告訴我們。

參與方式:熱線電話:965369三秦網: www.sanqin.com 微博:新浪、騰訊官方微博@三秦都市報的#哪些社區健身器材在「生病」 #的博文

相關焦點

  • 「發現重慶之美」最美人行道獲獎項目後續報導——北濱路 市民休閒...
    11月12日,江北區北濱路石門大橋至嘉華大橋段,不少市民正沐浴著陽光,在這裡散步、拍照、健身。據介紹,江北區建設北濱漫行步道「兩江四岸」提升項目,主要實施範圍為石門大橋至嘉華大橋段,全長4.08公裡。
  • 許昌西湖公園西門以南護欄將拆除 增設健身器材
    許昌晨報記者 賈同嶺 攝12月11日,市民張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2770000反映:我經過勞動路時,看到西湖公園西側有不少圍擋。附近居民說,西湖公園和勞動路之間的護欄要拆掉。這是真的嗎?記者賈同嶺核實報導:當天11時許,記者來到西湖公園西門,看到公園西側的人行道上立著長長的圍擋。
  • 健身器材吉安定做廠家產品的標準
    物業或許社區定見共同後方可安裝;安裝的地址是斜坡或許陡坡,也間隔路面太近,更將健身器材安裝到人行道或小區泊車場內;健身器材的安裝影響到周邊的消防通道。    功能:增強人體下肢肌肉力量,提高有氧運動能力。
  • 重慶「新人行道」亮點在哪?
    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按照《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目標任務》,今年中心城區計劃打造人行道示範道124條,總計長度341.08公裡。目前,累計完成示範道建設240.2公裡,佔總任務的70%。  近日,記者走近這些提升後的「新人行道」,看看發生了什麼變化。
  • 牛力健身用品丨家用的健身器材如何選擇?
    家裡有踏步機能夠隨時健身,不會受到氣溫和室內空間限定,看電視劇、收聽廣播時均能夠鍛鍊。鍛鍊時留意心跳操縱在每分120至150次,即健身運動全過程中不覺得喘氣就可以。購買家庭裝健身器械的三標準1.應依據本身標準的必須2.家中的經濟發展情況3.住宅自然環境等環境因素最先應依據自身的身體素質、鍛鍊目地和鍾愛的運動方式,購買健身器材。
  • 懶人健身器材
    文章導讀 人們在健身的時候為了保證健身的效果,一般都會選擇一些健身器材,幫助做一些輔助動作,但有些時候有一些人比較懶,所以在健身的時候就只能夠做一些無癢運動,因為這樣的無氧運動做起來會更加的輕鬆,也會使我們的身體感覺更加的舒適
  • 重慶「新人行道」來了
    重慶日報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按照《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目標任務》,今年中心城區計劃打造人行道示範道124條,總計長度341.08公裡。目前,累計完成示範道建設240.2公裡,佔總任務的70%。近日,記者走近這些提升後的「新人行道」,看看發生了什麼變化。
  • 保定健身器材廠家產品清潔妙招
    專業生產健身器材系列、桌球臺系列、籃球架系列,廣泛用於室外健身器材、健身器材、社區健身器材、新農村健身器材建設等場所。希望能夠對大家了解健身器械使用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健身器材知識,大家可以直接點擊健身器材知識。體育器材三人漫步機依據體育器材的用途分類分為競技體育器材、防軍事體育器材、中民間體育器材、健身健美體療康復器材、兒童體育遊藝器材、傷殘人競技器材、輔助性器材等。
  • 運動健身器材企業普遍恢復景氣
    閱讀提示疫情發生後,人們戶外運動大幅減少,整個健身行業實現線上遷徙,這也大大刺激了家用健身器材市場的發展。在居家健身理念的推動下,一些健身器材企業逆勢崛起,小眾健身器材銷售呈現出大放異彩的勢頭。「健身房對健身器材的購入量大為減少,新開業的健身房更是寥寥無幾,這些都減少了對健身器材的購買量。」北京冠之路體育器材公司的一名銷售經理對記者說。山東省淄博市是我國健身器材生產重鎮。
  • 健身去哪兒?臨夏市首條健身步道來啦
    備受關注的臨夏市北濱河東路健身步道已進入路基硬化收尾階段啦!健身步道是集綠色、生態、休閒、健身、漫步等功能為一體,方便市民使用的戶外休閒健身空間。近日,在北濱河東路健身步道的修建現場,二十幾名工人正在對原有的人行道進行翻建。
  • 青島地鐵4號線勁松七路站佔路施工,請過往車輛提前繞行!
    記者從嶗山交警部門獲悉,青島市地鐵4號線勁松七路站沿遼陽東路布置,與勁松七路、勁松八路、海爾路等道路相交。周邊有多個居民小區、大潤發超市、高科園裝飾城等,出行需求較大。遼陽東路佔路施工按照佔一還一的設置原則,最大程度地為現況交通創造條件,保證佔路施工時的正常通行能力。施工期間,車站採用全封閉施工,具體施工時間為2018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 自由重量VS機械式器材,健身新手要先從哪一個下手?
    一進到健身房,滿滿的器材,該從哪下手?健身新手常有這樣的疑惑,到底該從自由重量開始,還是從器械式器材著手訓練呢?兩者的差異,帶你了解。從進入健身房的那一刻開始,想必你一定有所期待,像是:減肥成功、肌肉量增加、維持身體健康…等等,但面對健身房裡的各種健身器材,有自由重量、機械式器材,卻不知從何練起、不知該怎麼練,想必讓你頭痛小編來為你介紹自由重量與機械式器材的優缺,以及如何挑選吧!
  • 老年人健身器材雙城優質廠家產品安裝方法
    老年人健身器材雙城優質廠家產品安裝方法   老年人健身器材雙城優質廠家產品安裝方法    選擇適合自己的室外健身器材是最重要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室外健身器材是最重要的,,隨著室外健身器材普及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健身的行列,但是我們都知道,有一分室外健身器材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 輕工製造:健康中國可期 健身器材市場大有可為
    二、健身器材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健身器材作為體育產業一部分,消費市場逐步擴大,我國健身器材行業市場規模由2010年的252億元提升到2017年的387.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4%,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主要由於:1、《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經過測算
  • 健身器材巢湖加工廠家產品怎麼運用
    健身器材巢湖加工廠家產品怎麼運用   健身器材巢湖加工廠家產品怎麼運用    控制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約為分鐘,左側不少於分鐘,右側不超越小時。不可任意移動同時用水或冰冷敷。可用蘸水的軟布擦拭,注意不要讓水流到臺上。跑步機、健身車、橢圓機哪種更好?
  • 簡單健身器材有哪些
    文章導讀 健身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但是在健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健身器材的選擇,尤其是要考慮到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材。
  • 如果人行道有名字,應該叫「舒平美」!如果人行道會說話,每一段說了...
    道路平整、踏感舒適,是人行道的基本要求。但人行道不只是供人行走,在有限空間內,要設置各種杆件、行道樹、非機動車停放點等設施。如果合理規劃,還可以增設綠化帶提升景觀,或改建步道兼具健身休閒功能,變得更有溫度、更具人性化。
  • 攤販佔道、消防通道被堵 長安區文苑北路問題待解決
    4月23日,「小8跑街」欄目記者來到西安市長安區文苑北路,實地走訪後發現,該街雖然整體環境衛生較好,但存仍在攤販佔道經營、車輛堵住消防通道、行道樹成晾衣架等問題。  人行道旁數家餐飲店  搭簡易棚出店經營  近日,孫先生向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029—88880000反映,長安區文苑北路路東有好幾百米人行道被攤販佔據,不少攤販還搭建了各色各樣的簡易棚
  • 產業洞察|乘風破浪中的迷局:健身器材市場如何撬動產業紅利?
    02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經過調研可得,超過7成消費者對健身器材訴求為品質提升,超5成希望提升安全性能。2019年中國健身器材產業鏈及商業模式如下:健身器材作為體育產業一部分,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主要由於1、《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體育產業整體發展將會帶來健身器材細分行業的增長。
  • 回天地區10個社區上新247件健身器材
    「小區裡的健身器材換新了,以後下樓就能鍛鍊身體,真方便,感謝咱們街道和區體育局,真正為民辦實事兒!」正在嶄新的健身器材上鍛鍊身體的回龍觀街道龍興園北區居民汪紀瓊、張景玉齊刷刷豎起了大拇指。為滿足居民們多樣化的健身需求,近日,回龍觀街道萬潤、南店、瑞旗等10個社區共「上新」247件健身器材。由於轄區多數社區健身器材使用頻繁且安裝較早,其使用年限到期,導致大部分健身器材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損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