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12日訊 「為全面徹底消除消防隱患,所有商戶必須在3月15日前騰空貨物。」昨天上午,記者在海州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看到,不少商戶在整理、打包、清運貨物。目前,市場85%的商戶已經騰空。項目指揮部制定臨時經營過渡安置辦法,大部分商戶湧向義烏小商品城和幸福橋下安置過渡區。據悉,市場全部清場後,該市場將啟動原地改建工作。該項目將利用兩年時間建設,整體為地上4層,地下1層,並配備停車位,建成後原有商戶將回遷至該市場。
海州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始建於1990年。繼今年2月15日市場整體關停進入集中整治階段以來,項目指揮部多次印發《致廣大商戶一封信》,組成7個專業組、8大工作組、26個工作小組,參與到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工作中。
「市場佔地140畝,共分為13個經營區,總面積接近5萬平方米。」昨天,項目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謝暉介紹,該市場共有2058戶商戶。其中,不少商戶從市場開業就入駐,對市場有著深厚的情感。
駱祖法是海州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元老級」商戶,在這經營雜貨店28年。他的商鋪面積也是全市場最大的,分樓上、樓下兩層,共360平方米。28年來,店鋪的生意一直不錯。聽說3月15日前要全部騰空貨物,這幾天駱祖法和妻子一直在忙著整理、打包。「幾天時間已經拉走100多車貨物,還有大批貨物沒有清理完畢。」駱祖法說,自己在義烏小商品城和安置過渡區找了兩間店鋪作為臨時過渡,「市場2年時間就能建好,我期待著回到新市場。」
夏振祥在海州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經營一家鞋店和一家床上用品店,他說:「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一直以來髒、亂、差,我很支持這次改建,建成後的環境肯定會改善。」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商鋪的貨架已經清空。還有一些商戶捲簾門緊閉,上面寫著「已搬空」。
「我們要求3月15日前市場東門貨物只出不進,所有商戶憑臨時出入證進出市場。必須全面騰空貨物,結清水電費用。」謝暉介紹。(楊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