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你希望的智能垃圾桶應該是什麼樣的?

2020-12-19 阿旭的世界

今天下班比較晚,但是我還是想吃自己做的麵條,小土豆切塊,杏鮑菇切片,配上蒜瓣小米辣鍋中翻炒,加水,放入羊肉片,撒上香料,慢火熬製,最後在濃鬱的湯汁中下入一把手擀麵,十分鐘出鍋,熱氣騰騰的麵條實在是誘人。

疫情期間,由於自己在家隔離,出不去,所以開始了廚藝修行,每天琢磨的都是今天的夥食該如何安排,不過做飯有兩件事情比較費神,一是洗鍋,二是收垃圾,這裡面我最不願意的就是看到垃圾桶又滿了,實在不願意去把垃圾桶裡的垃圾打包,這裡面的原因,我想你們都懂得。

前段時間,小區裡開始宣傳垃圾分類,大致是要求把垃圾分好,放到不同的垃圾桶裡,於是乎我開始犯愁,這可怎麼分,我做飯的時候一般都會產生兩種垃圾,蔬菜殘餘,例如土豆皮、爛菜葉;外包裝,最常見的是保鮮膜、塑膠袋;塑膠袋上面有時也會沾上其他垃圾,我到底是該把它當成可回收垃圾還是廚餘垃圾,萬般無奈之下,我發現了小區裡的垃圾桶多了很多的其他垃圾,好吧,也只能這樣了。

其實我遇到的問題大家應該有人也會遇到,作為垃圾分類的標準,確實會讓人困擾,如果我們家裡的垃圾桶變成智能垃圾桶,可以自主進行分類,哪怕只可以分兩類垃圾,是不是這樣會好一些呢?

大概十幾年前,我的表哥做了一個所謂的智能垃圾桶,功能比較簡單,但是解決了一些問題,人走到跟前,垃圾桶蓋打開,放入垃圾,人走開了,垃圾桶蓋關上,當時看著很神奇,不過現在這個功能已經不算什麼了。我見到一款智能垃圾桶可以實現稱重,自動打包,自動封口,還可以APP控制,看似很智能,卻有一個非常讓人不舒服的設計,你得用專用的垃圾袋,這個像是捆綁銷售,而且價格也不美麗,我覺得不會大範圍的普及。

即便上面那種看似很高檔的垃圾桶也沒有解決垃圾分類的問題,我不知道大家希望的智能垃圾桶該是什麼樣的,就我而言我希望智能垃圾桶至少可以幫我解決以下幾件事情,作為設計者我也想提一些建議,也許可行。

首先智能垃圾桶要有一定大的容量,不能過於小巧,居家過日子,實用為主,至少可以存儲一天的廚餘垃圾而不是一頓飯就滿了,這個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實這個也是垃圾桶能夠實現自動垃圾分類的前提,足夠大的空間才可以安排足夠的分類單元。

第二點就是,可以根據常用的垃圾袋大小進行打包,而不是定製化的垃圾袋,這個才可以普及老百姓使用,我覺得這個不是很難,用定製包裝袋的唯一設計上的原因是固定尺寸的垃圾帶有利於封口和打包程序和機構的設計,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可以增加一個監測傳感器監測到垃圾袋滿自動打包,這個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第三點就是垃圾分類的問題,初期確實可以做到乾濕分離的分類,最簡單的一種模型是對單位體積的密度和溼度的監測,這個是最簡單的原理,也有很多的實用監測模塊可以實現;做到乾濕分離之後如果想要進一步分離可以通過金屬監測探頭監測金屬,初期如果不好分離,可以做提示,時間長了,大家也會形成習慣,將金屬垃圾分離出來打包,這個應該比較實際。

當然,垃圾分類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是我這個小設計人員可以徹底解決的。在我看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還是要培養人的習慣,所以前期智能垃圾桶一定要有明確的指示功能,也就是如果人們錯誤地倒入某種垃圾時,要有語音等比較直觀的指示,長時間的提醒,這樣也是普及垃圾分類的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還可以增加鼓勵功能,扔對一次垃圾,智能垃圾桶要給予語音表揚,這樣也是一種正面的教育,可惜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有這樣的智能垃圾桶出現,雖然這個設計並不複雜。

說了這麼多都是我自己的一些小的想法,我也特別希望能夠聽到大家對於智能垃圾桶設計的好點子,歡迎交流新想法。

相關焦點

  • 可以自動分類垃圾的智能垃圾桶來了 價格很感人
    來源:愛範兒去年開始,中國多個城市開始推行垃圾分類,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逼瘋』了不少人,幹垃圾溼垃圾傻傻分不清楚,如果垃圾桶自己會分類垃圾那該多好啊。實際上,真的有人研發出了能自動分類垃圾的機器人。一家叫做 CleanRobotics 美國初創公司,就開發了一款智能垃圾桶 Transhbot。從外觀上看, Transhbot 和一般的垃圾桶沒什麼區別,不過是多了一個顯示屏,但內置攝像頭、傳感器、金屬探測器和馬達等,只要檢測到有人靠近,就會自動打開蓋子。
  • 垃圾分類新政策,促進智能分類垃圾桶行業新需求
    智能分類垃圾桶已然成為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的新趨勢,在新技術的應用之下,繁瑣的垃圾分類也開始變得有序、方便,避免了再生資源的浪費和亂扔垃圾造成的不必要的環境汙染。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經上線智能分類垃圾桶,作為分類設備生產廠家的鴻鑫嘉和,在去年上海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後不久,就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研發設計了一款智能分類垃圾桶,並在當地有著非常不錯的應用。
  • 分類垃圾桶、廚餘粉碎機、智能垃圾回收機……看垃圾分類催生了...
    自今年7月上海實施「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新規以來,垃圾分類就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截止2020年底,全國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這意味著全國多地將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記者發現,不僅「分類垃圾桶」、「廚餘粉碎機」等產品迎來熱銷,不少智能垃圾回收機也紛紛入駐社區,引導人們變廢為寶。
  • 好用的智能感應垃圾桶,助你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在杭州一所垃圾填埋場,他們還看到厚度高達100多米的垃圾,其中易拉罐降解需要200年,塑料製品需要1000年,玻璃瓶需要200萬年……這些畫面和驚人的數字,給觀眾們上了深刻的一課。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儘量減少垃圾產生,還要學會垃圾分類,一方面可以減輕環保工人們的工作負擔,同時也可以為城市環保出一份力。
  • 我國垃圾分類正逐步推行,為何智能垃圾桶卻被閒置?
    其實垃圾分類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不過我國人民扔垃圾大半輩子都是混在一起扔的,如今突然要給垃圾分類,許多人都感到繁瑣不適應。那麼垃圾分類繁瑣到什麼程度呢?平常我們點的外賣吃完後可以直接打包扔進垃圾桶,可要求垃圾分類後就不能隨便扔了——湯汁要倒掉,小塊骨頭以及食物殘渣屬於溼垃圾,海鮮殼、大塊骨頭、外賣包裝屬於幹垃圾。
  • 垃圾分類機器人和智能垃圾桶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方面尚沒有足夠的經驗,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有效需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相關行業的爆發式增長較難出現。但長遠來看,垃圾分類處理設備的空間廣闊,相關企業將迎來逐步發展的機會。2. 基於垃圾處理產業鏈的市場機會分析3.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及前景智能垃圾桶,不僅能夠讓垃圾分類,而且對於垃圾的清理會更合適。
  • 鴻鑫嘉和智能分類垃圾桶全面上線,助力垃圾分類政策高效推行
    兩分類垃圾桶開始撤離,四分類垃圾桶逐步上線。鑑於垃圾種類多,分類過細,這樣一來,讓習慣了不分類的市民一時之間難以適應。但經過垃圾分類設備生產廠家的一番努力,分類政策的推行試點工作也開始變得簡單。智能分類垃圾桶一經上線,就得到了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到多個城市深入了解了下分類設備市場,就目前消費者反饋來說,分類垃圾桶生產廠家鴻鑫嘉和旗下的產品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市場佔有率也是相當不錯。
  • 還在為垃圾分類而苦惱嗎?AI智能垃圾桶來了
    北極星固廢網訊: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當前,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生活新趨勢,但是垃圾到底如何正確分類,可能很多人都為此感到困惑。如果有一天,能自動識別垃圾分類的智能垃圾桶走進人們的生活,那是不是會方便許多?最近,各地紛紛都在推行垃圾分類政策,2019年全國範圍內開始了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高起點規劃,全面動員,各方面有望取得新突破。
  • 珠海智能垃圾桶吞舊口罩 垃圾分類進家庭網課
    廢棄口罩垃圾桶+智能垃圾桶齊上陣;開啟「垃圾分類」網課模式,號召居家戰「疫」分類投放。 疫情中的廢棄口罩怎麼投放?隔離點、安置點的垃圾如何收集?珠海市金灣區垃圾處理工作並沒有因疫情而止步,而是通過更精細化的垃圾處理措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 大學生發明智能分類垃圾桶,能語音識別60種垃圾
    IT之家11月26日消息 合肥工業大學 大二學生崔翔赫與團隊發明了家用智能分類垃圾桶,通過語音即可將不同垃圾快速分類,例如只要說出「礦泉水瓶」,就會自動進入可回收垃圾。該發明獲得了2019年金磚國家青年創客大賽一等獎。
  • 暑期小學生垃圾分類腦洞大開出新花樣,他們讓智能語音垃圾桶提升...
    原標題:暑期小學生垃圾分類腦洞大開出新花樣,他們讓智能語音垃圾桶提升語音識別度「動」起來這個暑期,三位小夥伴計劃進一步改進智能垃圾桶,提升語音識別精準度,嘗試讓智能垃圾桶「動」起來。  動動手,動動腦,怎樣才能讓垃圾分類變得更有趣,玩出新花樣?從垃圾分類棋到垃圾分類兒歌,從聲控分類垃圾桶到智能感應垃圾桶……暑期裡,學生們為垃圾分類腦洞大開,不僅自己做好垃圾分類,帶動周邊人參與垃圾分類,提出更多垃圾分類的好建議。
  • 杭州初中生發明智能垃圾桶,可自動垃圾識別讓垃圾分類更高效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要求,杭州被列入了46個垃圾分類先試先行的城市之一,一時間,各種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在杭州市民總傳開了。對於大家來說,垃圾分類是一件好事,可是辨識垃圾以及區分投放,讓原來瞬間能完成的「扔垃圾」變得複雜且繁瑣了。如何提高垃圾分類投放的效率呢?杭州市建蘭中學九年級的學生蔣昊天發明了一樣垃圾分類神器——垃圾分類智能垃圾桶。
  • 家庭智能分類垃圾桶設計
    垃圾的分類回收可有效的推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該款智能分類垃圾桶應用於家庭垃圾的初分類,減少因為垃圾分類而產生多個垃圾桶的情況,內置掃描裝置感應晶片,通過法分析垃圾本身成分而進行對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粗分類。省去人為區分垃圾的過程。
  • 垃圾分類頭大?AI智能垃圾桶來了,無需人工即可實現自動分類
    2019年我國生活垃圾產量已達到1.79億噸,僅次於美國的2.28億噸。面對當前日益增長的垃圾分類需求,來自浙江雲澎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浙東介紹了一款他們公司最新研發的AI自動分類垃圾桶,並且還配備有手機端APP管理平臺和中控管理平臺。
  • 分類垃圾桶的分類,4種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垃圾,你買全了嗎?
    分類垃圾桶的分類,4種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垃圾,你買全了嗎?有人類就會產生垃圾,而由於垃圾對我們大自然的危害,所以現在很多地區開始呼籲垃圾分類,首先最開始的地區就是上海,垃圾不分類或者分類錯誤就會罰款,所以不少家庭為了避免花錢就專門在家買了垃圾桶對垃圾進行分類,也是對自己的一種督促,但是垃圾的種類太多了,很多人還是搞不清什麼樣的垃圾是哪種,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垃圾桶不同顏色收納不同的垃圾,你買全了嗎?
  • 智能分類垃圾桶,「慧眼」識別更輕鬆
    目前普遍使用的分類垃圾桶只是通過顏色和標籤指示分類信息,在上海市垃圾分類試行期間,居委會大媽會站在公共垃圾桶旁邊指導,「你是什麼垃圾?」成為市民每天不得不經受的拷問。你是什麼垃圾?晶片條碼識別識別垃圾桶和垃圾袋裝有晶片讀取設備的智能垃圾桶識別家用垃圾桶上的IC卡晶片身份信息後,智能控制系統提醒並引導用戶將垃圾桶正確投放到不同的幹、溼分區,並記錄每一次分類投放垃圾行為(公開號CN108639601A,CN108639601A)。
  • 滄州籍在校大學生研發出智能垃圾桶,「一句話搞定垃圾分類」
    如今,垃圾分類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不免讓有些市民感到困惑。這不,滄縣小夥崔翔赫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款家用智能分類垃圾桶。這款垃圾桶不僅能識別語音,還能自動壓縮垃圾。這款家用智能分類垃圾桶在11月初舉辦的「金磚國家青年創客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崔翔赫正是獲獎團隊的產品創意提出人、主創和負責人。說句話搞定垃圾分類,垃圾桶識別60種垃圾在11月初舉行的「2019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之金磚國家青年創客大賽」上,崔翔赫和3位隊友發明的智能分類垃圾桶獲得了一等獎。
  • 智能垃圾分類收集箱分類有哪些?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智能垃圾收集箱也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垃圾桶是每個場所每個區域都需要用的物品,關於垃圾桶,你了解多少?其實智能垃圾收集箱現已被發明出來而且現已開端遍及了。目前市面上銷售的一般都是帶蓋垃圾桶,開蓋時均需採用手動或腳踩方式實現,既不衛生又不方便。在一些公共場合,雖然到處都有垃圾桶,但由於陳舊無新意,許多垃圾仍然沒有丟進桶內,導致遍地狼藉、臭氣衝天,嚴重汙染環境。智能垃圾收集箱打開「新大門」,很多朋友都問智能垃圾收集箱品牌有哪些?
  • 這種垃圾桶居然會自動分類?如此智能的分類垃圾桶趕快了解一下!
    而當下,垃圾分類就是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在強制實施垃圾分類政策之後,自動分類垃圾桶一時之間熱門了起來。(鴻鑫嘉和-自動分類垃圾桶)我們知道,在貫徹實施垃圾分類政策之後,兩分類垃圾桶變為四分類垃圾桶,垃圾的類別從之前簡單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演變成了可回收、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
  • 這群大學生利用AI 設計出智能分類垃圾桶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這些類別你清楚嗎?近日,南京一群大學生為了垃圾分類「操碎了心」,有的趁著暑假組隊進社區、學校宣傳垃圾分類,有的則玩起發明創造,利用AI技術設計出智能分類垃圾桶。據悉,來自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的龍晨宇、李浩榛和蔡文杰三名同學利用AI技術,設計出智能分類垃圾桶,實現了AI賦能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