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上海實施「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新規以來,垃圾分類就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截止2020年底,全國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這意味著全國多地將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記者發現,不僅「分類垃圾桶」、「廚餘粉碎機」等產品迎來熱銷,不少智能垃圾回收機也紛紛入駐社區,引導人們變廢為寶。在這一波垃圾分類的熱潮下,催生了哪些商機呢?
價格翻N番
分類垃圾桶成為一門新生意
7月,上海開始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一時之間,不僅掀起了全民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的潮流,也推動了垃圾分類相關產品的熱銷。
在上海正式推行垃圾分類之前,分類垃圾桶已經成為了熱銷產品,並且由於太搶手,部分商家甚至出現了缺貨現象,開始限購。數據顯示,6月份,關鍵詞「分類垃圾桶」在天貓的搜索量同比增長3000%以上,分類垃圾桶當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00%,僅淘寶和天貓平臺的個人消費者就在分類垃圾桶上花了2.5億元。淘寶企業服務平臺上,分類垃圾桶成交增長超7成。
幾個月過去後,目前在淘寶和京東等平臺輸入「分類垃圾桶」,產品和買家數量都有較大增長,暫未出現缺貨現象。尤其在產品類型上,除了傳統的垃圾桶,還湧現了乾濕分類垃圾桶、立式多層分類垃圾桶、壁掛式廚餘垃圾桶等「新型垃圾桶」,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記者了解到,由於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後,不同垃圾會有不同的回收時間,錯過了只能改天再扔,因此分類垃圾桶較普通垃圾桶容量更大,並且有更多分層和顏色可供選擇。因此,在價格上,分類垃圾桶一般較普通垃圾桶更貴,例如塑料材質的分類垃圾桶,普遍價格在40元到100元左右;不鏽鋼材質的分類垃圾桶一般在130元到200元左右;進口乾溼分離垃圾桶一般在170元200元左右,部分甚至達到500元左右。而普通的垃圾桶,價格主要集中在3元到20元之間。
總體來看,分類垃圾桶多了隔層,再加上了分類標識,更方便消費者分類投放和儲存,卻帶來了身價數倍的增長。毫無疑問,這將吸引更多商家和生產商加入這一領域,推動行業迎來消費升級。
價高仍受青睞
千元級廚餘粉碎機迎來熱銷
相比乾濕分離垃圾桶,廚餘垃圾粉碎機能夠直接把難以分離的乾濕垃圾直接粉碎掉,直接衝入下水道,可謂更加省時省力。記者發現,儘管這一類產品價格普遍在千元以上,也迎來了銷售熱潮。
來自返利網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廚餘粉碎機月銷量增幅驚人,銷量比上月增長157.89%。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現,該產品的熱度依然不減,目前銷量前列的廚餘垃圾粉碎機大多價格在千元左右,銷量最高的一款廚餘垃圾粉碎機價格為1380元,月銷量達到了3千筆左右。
通過對這類產品進行梳理,記者發現,大部分在售的垃圾處理器都可以提供上門安裝服務,而最受消費者關心的功能室「噪音」和「粉碎力」,這些功能越強價格越貴。儘管大部分價格不菲,但仍然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變廢為寶
智能垃圾回收機入駐社區
一提起垃圾回收,很多人會想到拎著沉重的紙板、塑料去廢品收購站的情景。現在,垃圾回收變得更加便捷,掏出手機掃一掃,再放入箱門,就能獲得根據廢品市場價格計算的返現金額。出現在重慶各小區後,受到了不少居民的圍觀,帶動了一波回收潮流。
「以前廢紙箱、塑料瓶都是直接丟掉,現在小區裡有智能垃圾回收箱了,攢到一定數量我就去投遞。」家住南岸區山水長天小區的文小姐告訴記者,周邊的廢品收購站距離較遠,回收價格也不透明,而自從小區裡有了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箱,為她省事不少。「手機掃一掃,打開箱門,然後投遞垃圾,整個過程只需要一分鐘。回收的價格和重量都會通過屏幕顯示,比較直觀,而且當時就可以獲得返現。」
據了解,目前像這樣的智能垃圾回收機在重慶還有1500多臺,入駐了上千個小區,遍布主城九區和榮昌、大足、江津等區縣。
小黃狗重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金屬、塑料、紡織物、飲料瓶、紙類、玻璃及有害垃圾7類。「當箱體中的垃圾滿箱後,會有工作人員進行清運,送到回收分揀站進行二次分揀,然後運輸到專業的再生資源企業進行處理。」
他介紹,有別於傳統的垃圾回收方式,小黃狗採用了「物聯網+智能回收」的新模式,通過返還環保金,鼓勵用戶參與垃圾回收。「從商業模式來說,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通過回收和賣出垃圾,賺取中間的差價;第二、提供上門服務,回收量大和有價值的垃圾;第三、依託全國數百萬用戶,開闢網上商城,銷售環保型產品,產生電商價值。」
聲音
垃圾分類處理需求會越來越精細
《魅力金字塔》作者、重慶理工大學MBA教授姜維告訴記者:「站在宏觀的高度看,垃圾分類處理成為新時尚,不是誰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濟社會開始新周期的必然,因為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對自然環境的生態修復已經取得顯著,環境改善的新方向就必然地延伸到社會環境的生態治理。」
他表示,垃圾分類給新材料和環保設備產業帶來精益導向的長期發展機會:從包裝類垃圾便於回收,到減量使用包裝,需要材料技術本身的創新;從集中處理不可回收垃圾,到分散處理降低二次汙染,需要智能化的處理設備。簡言之,分類處理的需求會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小型化,包裝用新材料、處理用新設備將充滿商機。
「目前的垃圾分類只是社會環境治理的新起點,未來會按照循環經濟的概念,發展到減量、少量、限量垃圾的產生這樣的源頭層面。」因此,直接從事垃圾分類處理的行業規模只減不增,現在行業內的企業需要未雨綢繆,儘早進行多元化發展布局,才能在社會進步,垃圾減少之後,以新面目出現,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的發展。
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院長駱東奇表示:「垃圾分類之所以成為當前社會熱門話題,是因為解決垃圾圍城問題已成為城市發展當務之急,並且也是綠色發展最基本的環節。」他認為,垃圾實際上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通過分類,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提升垃圾處理的效率。
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從意識入手,其次是相關法律法規的跟進,兩者相互促進。而從不分類到分類這一過程中,會湧現許多商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每個地區都需要大量的垃圾分類儲存設置;第二、垃圾分類投放商業設備,例如智能垃圾回收機;第三、除塵、運輸、處理、加工等垃圾回收環節的設施設備,以及附帶的平臺商業廣告;第四、面向家庭的垃圾分類處理設施,例如分類垃圾桶、廚餘粉碎機、堆肥裝置等;第五、垃圾分類處理技術;第六、垃圾回收利用,形成新產品再投入市場。
他表示,隨著垃圾分類相關政策在全國的不斷推進,將從城市向農村輻射,最終形成全覆蓋的趨勢。並且垃圾分類的相關產品還會呈現更加細分化的趨勢,不同場景將出現相應產品,並且將越來越個性化,價格也會逐漸分化為多個檔次,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連結
重慶2022年將基本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今年8月,重慶市政府網發布《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工作目標:2019年,所有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城市建成區、建制鄉鎮政府所在地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城市建成區內35%的街道(鎮)和全市10%的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建成3個國家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縣,主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8%。
2020年,城市建成區內50%的街道(鎮)和全市30%的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建成10個市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縣、2500個示範村,主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2年,基本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